分享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预防永远重于应对

 快乐英平 2017-03-17
出品 | 谢红养老研究室 作者 | 谢红【整理转载:时英平】

  学术的坚守,有时就是看到被需要。当很多人告诉我——微信是个娱乐媒介时,我任然坚守着自己学者的底线和初衷——我们作为专业学术平台,只传播经过研究或实践证明可靠的学术信息。严肃的话题固然趣味性不足,但是身边越来越多养老人对专业严肃信息的渴求,是我们不断做下去的动力。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控制的三个要点

  1. 感染源的排除

  2. 感染途径的切断

  3. 易感人群的防护

  养老机构的易感人群是机构中入住的老人,因此,易感人群的防护主要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主要做好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入住养老机构前

  国内养老机构收治标准中排除患有传染病的老人,主要是指传染病在活动期或者感染期,具有感染性。入住养老机构前需要正规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身体检查,对于既往有传染病史的老人特别需要确认是否已经康复或还在治疗进行中,目前是否具有传染性。对老人入住机构前健康状况的把握是基于对养老机构内收住老人基本人群的尊重。

  第二环节:入住养老机构后

  日常的卫生管理,加上入住老人抵抗力的提高,以及感染预防是常见的三项基本工作。其中,除了尿管、鼻胃管、气管切开、尿布使用等导致的医源性感染需要预防以外,大多数老人的健康状况与营养状况,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饮食摄入状况,可通过定期的体重及生命体征的监测获取相关信息。

  由于老年人排痰能力下降,对于炎性反应不同于年轻人,在体温改变等方面反映也较一般人减弱,所以单纯体温是否还不足以发现老人的感染症状,更多的时候老人笑容减少、精神萎靡不振等反应出现时,照顾者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行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十分必要。

  养老机构对于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记录,除了记录老人不舒服的主诉外,重点需要记录其表现和症状,包括——


  定期的记录可有助于护理人员了解老人日常状况,当发生些许变化与不同时,护理人员才有可能及时发现,早期干预。在感染症流行的季节,预防接种、必要的医疗巡诊等非常必要。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控制管理机制的三个重点

  重点一: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

  养老机构建立独立于运行管理部门外的院感控制委员会,协调组织和监管院感工作,是国外养老机构运行管理时常规做法,委员会是为预防院感发生或发生感染时感染规模或程度的控制,多与风险控制或事故防范委员会等一同设置。

  该委员会负责养老机构院感管理工作的组织、相关制度的制定或落实、结果分析和提出整改对策等。委员会的建立是立足于养老机构内的老人的安全为第一目标,需要多部门协同参与,包括养老机构院长、部门主管、专业护士、医生、营养师和社工等。

  很多养老机构将此工作安排给护士,但是这些护士需要经过专门的院感知识与技能培训才有可能胜任院感监督工作。

  国内很多养老机构护士缺乏专业培训,仅仅依靠借鉴医疗机构的院感控制标准,但是无论从院感发生的原因、关键点、控制手段等方面,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差异,照搬医院手法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效果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重点二:完善院感工作制度

  养老机构常见的院感控制制度与文件包括,但不限于——

  · 养老机构感染预防与对策的规划与具体的计划

  ·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控制的指南

  · 养老机构内院感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研修计划

  · 养老机构院感预防流程与对策

  · 养老机构院感发生时的上报和管理流程

  · 常见传染病的护理手册

  · 养老机构院感标准预防手册

  · 养老机构院感监测管理规程等

  重点三:编制并落实感染预防指南

  指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养老机构院感管理体制,包括养老机构院感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思维方式

  · 院感控制委员会组织架构和运行管理制度

  · 院内感染预防内容(见下图)


  养老机构院感控制手册的编制应该突出其实用性,因为该手册主要解决以下几类问题——

  1. 养老机构全体员工对院感问题一致的理解,协同完成院感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2. 养老机构业务委托时,保持院感原则和标准的一致性

  3. 全体员工上岗前和岗上培训和操作训练的依据

  4. 院感相关部门或有关流程制定中相互协调

  5. 日常业务标准制定中涉及院感内容的标准

  6. 质量评价或改进的依据等

  接下来我们将从院感的日常管理和医护专业预防策略来深入解读院感预防的策略与具体做法,有兴趣者请持续关注。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