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有个地方越美越让人心痛 拆墙市民40年后痛悔不已

 唯我英才 2017-03-17

作者 张鹏

北京有个地方越美越让人心痛 拆墙市民40年后痛悔不已

这里是明城墙遗址公园,城墙下的梅花开了,远远就可以闻到阵阵幽香。沧桑的古墙残壁,似乎在诉说几百年兴衰往事。这里有一种独特的美,却越美越忧伤,因为它是北京人心里忘不掉的痛。

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北京依然是一座拥有巍峨城墙的古城,人们进出北京,依然要通过16座高大厚重的城门。

北京有个地方越美越让人心痛 拆墙市民40年后痛悔不已

八十多岁的北京市民张先得,至今仍念念不忘小时候随父亲出城采蘑菇的情景:他从高大的城楼下穿过,仰视着已满是锈迹的铁皮城门,孩子们每日在城墙上玩闹,一棵棵碗口粗的酸枣树从墙缝里钻出来,雨燕在城楼里欢飞,城楼顶上长满荒草……

74岁的北京老人赵锡山拥有超常的记忆力,几十年来,他用画笔描绘儿时记忆中的北京城,画了几百幅,他说和当年的实景一丝不差。他的画中多次出现美丽的城墙和城楼,在落日余晖中格外瑰丽,也许这就是北京这座古城留在人们心中最后的模样。

这个有500多年历史,由16座城楼和近40公里城墙围绕出凸字形的老城轮廓,已经成为遥远记忆中淡漠的景色。遥远到我们这些北京人只能从外国人的书中想象那种情景。

瑞典人奥斯伍尔德·喜仁龙在他那本著名的《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中写到:“纵观北京城内规模巨大的建筑,无一比得上内城城墙那样雄伟壮观。初看起来,它们也许不像宫殿、寺庙和店铺牌楼那样赏心悦目,当你渐渐熟悉这座大城市以后,就会觉得这些城墙是最动人心魄的古迹———幅员广阔,沉稳雄劲,有一种高屋建瓴、睥睨四邻的气派。……这些城墙无论是在建筑用材还是营造工艺方面,都富于变化,具有历史文献般的价值。”

据史料记载,建城垣墙体夯土层的下面,在深达5米左右的流沙层中,横竖排列着15层原木料,每层约60-70根不等,绝大部分是红松和黄花松。木料之间都用大扒钉钉死,连接成一个牢固整体。建成后的城墙,高约11米,顶宽约15米,墙基宽约18米。其城墙外壁呈不同的倾斜度,城砖层层叠砌,形成阶梯效果,而内侧壁则比外侧壁略微陡峭,并设有上下城所使用的马道。

北京有个地方越美越让人心痛 拆墙市民40年后痛悔不已

拥有这样城墙的古城,会让人立刻联想到“固若金汤”这几个字,然而,没有外敌入侵,这座古城终于还是毁了。到1958年底,北京外城的城墙和城楼,基本上都拆完了。真正将内城也全部拆完,是在60年代末。

1966年,中央计划在北京修环城地铁,最方便的做法就是利用内城城墙的地基来修。当时的计划是,除了西直门和安定门以外,内城的城楼和城墙全拆掉。周总理特别指示,正阳门和古观象台不能拆。

浩劫过后,北京的城门,今天仅存“一对半”,“一对”是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半”是德胜门箭楼;角楼只留下内城东南角的箭楼;而城墙,只剩下不足400米。

北京有个地方越美越让人心痛 拆墙市民40年后痛悔不已

梁思成曾经说过:“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割掉我的一层皮!”斯人已去,骨肉无存,唯留下这句让人动容的话。曾有人为北京的城墙奔走呼吁,伤心落泪,然而,历史车轮无情碾压之后,一切都变了模样,这仅剩一段残壁静默矗立,无声诉说。

而这一段明城墙是怎么躲过被强拆的厄运保留下来的呢?据知情人说,崇文门后面那段现在已经成为“遗址公园”的断墙,东半截正好挨着北京火车站,铁路部门的家属宿舍,都是倚着这面墙盖的。西边的一截,当时是建设局材料库、电业局路灯队的办公室。地铁在北京站拐了弯,这段城墙不碍事,加上依墙而建的那些房子做了“掩护”,这段墙留了下来,隐藏在层层叠叠的房子后面。

实际上,当时这段城墙早已经难寻痕迹,在遗址范围内形成的79个单位中,有20余个单位直接在城墙或基础上建造厂房、车间、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其中楼房19栋,500余户职工的住房建在城墙上,有的住房拆除城砖、挖掉城墙夯土,有的将城墙打洞改做后山墙。

北京有个地方越美越让人心痛 拆墙市民40年后痛悔不已

到了1996年,当那些依墙而建的房子终于被推倒,这段城墙露了出来,它成了北京最后一段仅存的城墙。

我的朋友彭泽民先生,一位热爱北京的文史研究者,在上世纪90年代末,拍下了还未复建的这段城墙,留下了珍贵的影像,400多米的城墙已经残破不堪,伤痕累累,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大部分城墙的内城砖、城心夯土均被拆光挖净,有的地段已大面积裸露城心的夯土层,仅存一侧的城墙砖体,也受到相当程度的腐蚀、风化……

从1977年开始,北京市有关部门开始在古城墙遗迹的基础上建立遗址公园,本着人修旧如旧的原则,号召大家“爱北京城捐城墙砖”。很多过去居住在城墙边上的老居民,把家里收存的旧城砖献出来,用做“城墙遗址公园”的修缮,总共有40多万块。

当时,包括我们在内的全市媒体都报道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活动,然而,听到市民们说的话,个中滋味却是五味杂陈,因为他们中的不少人40年前都参与了当年的“拆墙运动”。一位捐赠者后悔地说:“就像是小时候不懂事,轻易撕毁了一张价值连城的‘龙票’,时间越长,越让人觉得懊恼。”

北京有个地方越美越让人心痛 拆墙市民40年后痛悔不已

北京市民马大爷不但把“拆墙运动”保留的6块城墙砖捐出,还连续12年在全城各处寻找城墙砖,按他自己的话说,是“好上捐砖这口儿”,知道哪儿有拆迁就蹬上自行车到工地转悠,搜罗古砖,再往管理处送。像马大爷这样的市民不止一个,他们也许是想用这样的行动弥补当初做过的错事,虽然那错事完全不是他们的责任。

如今,古城墙遗址下已经建成一个美丽的公园,每天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喜欢来这里散步遛弯,看着花树绽放,孩子嬉闹,有时候我会想起梁思成曾经提到过的那个浪漫的设想——

他要把北京的39.75公里城墙变成一个环城立体公园:“城墙上面,平均宽度约十米以上,可以砌花池,栽植丁香、蔷薇一类的灌木,再安放些圆椅。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的纳凉游息。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还有城楼角楼等可以辟为陈列馆、阅览室、茶点铺。这样一带环城的文娱圈,环城的立体公园,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40万块城墙砖可以找回来,可能,那座古城已经永远消失了。

[“京味儿”的作者张鹏为资深记者,京城土著,北京大妞一枚。此专栏全部为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以名人专访、北京故事、人物特写为主,如转载使用请事先联系作者,微信号zp53579766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