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终于没那么“黄”了!输沙量锐减80%

 礁石浪花 2017-03-17

最新对中国黄土高原进行的水土保持生态考察结果显示,黄河的年均输沙量已从16亿吨减少到本世纪的3亿吨左右,减幅达80%,但专家强调,黄土高原侵蚀模数仍未达标,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重。

记者8日探访位于陕西杨凌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长刘国彬介绍了上述情况。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上世纪50—90年代年均入黄泥沙量13亿吨左右。刘国彬说,黄河的高泥沙含量主要是由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黄河年输沙量近期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从1999年以来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及其他水土保持生态工程。

通过植被恢复与重建,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已从1999年的31.6%增加到2013年的59.6%。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布的《2014年黄河泥沙公报》显示,黄河干流龙门、潼关水文站均出现建站以来最小年输沙量。

但他指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数依然保持在每年每平方公里4000—6000吨,土壤侵蚀量仍在生态红线的4倍以上。

“通俗来讲,输沙量虽然减少,但沙土可能冲到沟里而堆积,坡面的水土流失依然严重,水土保持的程度距离生态安全目标仍有距离。”

国内外科技人员及科研机构正在深入分析输沙量的减少原因,判断减少是暂时现象还是持续现象,并对现有植被布局及其水土保持功能进行科学评估。

这项黄土高原生态工程生态成效评估也是西北地区重大生态工程生态成效评估的一部分。刘国彬说,黄土高原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在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大,水土流失情况也最为严重。”刘国彬说,经过60余年的综合治理,特别是近十余年高强度大规模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

该所研发的黄土区生态经济林高效技术模式等也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这些经验既吸引欧美国家前来合作,也将推及拥有相似地理环境的中亚、非洲等国。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务院近日批复《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这是首部国家级水土保持规划,明确要到2020年基本建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到2030年年均减少土壤流失量15亿吨。

黄河没那么“黄”了 黄土高原还是头疼

黄河没那么“黄”了 黄土高原还是头疼

文章纠错


阅读更多:地理 环境 黄河

好文共享: 收藏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