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藤田孝典:《下游老人》

 无尘山鹰 2017-03-17

导读】据悉,《下游老人》在日本的销量已经突破20万册,并长居日本亚马逊销售榜榜首。此次中文版的上市,不仅为尚未步入晚年的中青年们提供了预防方案,也为中国社会面临的老龄化提供了参考借鉴。

2017-03-1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日]藤田孝典 

    

下游老人究竟是什么?

  我在埼玉县埼玉市经营一个以援助生活贫困人群为活动目的的NPO(非营利组织)。在NPO机构里,每天都有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高龄老人的哀声传来。我们固然一直为这样的人群能够得到必要的照顾和社会福利而不懈地进行援助活动,但最近“下游老人”的问题开始显著地表现出来了。

  请想象一下:

  一大清早,一位老者在朦朦胧胧中醒来。借着窗帘的缝隙里照进的晨光,散乱着的衣物,满地尘埃的、六张榻榻米大小的一间屋子一览无遗。因为身体沉重,不能自由起身,他花了十五分钟,才从沾满污垢的棉被中爬起来洗脸,从锅子里盛一些昨天剩下的饭,吃了少许,又服下多种药物。因为身有宿疾,药是不能断的。但是,由于药费很高,没法经常去医院,只能把买来的药减半服用。

  在吃完早饭以后,他换上衣服,就走向自家附近的公园,在那里的长椅子上度过一天。在他眼前,年轻的学生和带着孩子的家长川流而过,但谁也不会上前搭话。他没有子女,配偶也早在数年前过世了,和亲戚也联系不上,现在连这些亲戚住在哪里都记不清楚了。

  到了傍晚,他方才回家,用预先买好保存着的便宜大米和廉价甩卖的蔬菜做一顿晚饭,囫囵吃完。偶尔可以打一次牙祭,就是那些被切成小块的、疤痕累累的降价水果。为了节约,他不开电灯,只用电视机的光亮照明。上个月,他储蓄的20万日元已经用尽。虽然他一直领取养老金,但数额并不充足。这样下去的话,钱包再过几个月就要见底了。至于往后该怎么办,他也不知道。

  到了晚上九点,他早早地进了被窝,在静悄悄的房间里,只有时钟的秒针声回荡。时不时地让他觉得这是“早点来接我上路吧”的催命声。如此这般,他又睡去了。

  这并不是脑海里凭空构想出来的情节,过着这种生活的老年人,是真实存在的。试举一些例子:他们之中有人在盛夏酷暑中,因为担心支付不起电费不开空调而中暑;有人因为没有可以依靠的家人和亲友,一天到晚什么也不能做,一年到头都靠看电视度过;有人只能吃方便面和鸡蛋这样简陋的伙食,一日三餐也不能好好吃;有人住在建造了四十多年摇摇欲坠的住宅里,无法修房子,因为裂缝而进来的冷风和害虫,健康一直受到损害;有人身患慢性疾病,却因付不起医疗费而在自己家中忍痛挨病;有人因不堪忍受孤独,就花一点点钱,一直待在赛艇和自行车赛场;有人因付不出房租,不得不在附近的公园中生活;还有人在便利店里偷了三个便当,空着肚子哭着恳求道:“让我坐牢去吧”……

  在了解现实情况之前,我还以为所谓的老年期,是一生中所付出的辛劳努力获得回报的时期,能够得惠于家人和亲友的关系网,把余生投入到旅行和兴趣爱好里,富足而温暖地走向人生的终点。

  但是,不得不说现实和这种印象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因此,我想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人知道“下游老人”的问题。若将这个问题置之不理,社会是不可能维持下去的。我相信这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那么,“下游老人”究竟是什么呢?

  我将下游老人定义为“生活在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线以下的高龄老人以及有此危险的老年人”。简而言之,就是过着连国家规定的“健康且最低限度的文化生活”也很困难的老年人。

  具体应该将何种生活水准的老年人称为“下游老人”呢?为了让读者容易理解,我们先了解一下同这个指标相对应的实际情况。

  “下游老人”的具体指标:三个“没有”

  从我们所接受的生活咨询的大量记录中可以看出,“下游老人”群体中存在着以下三个“没有”的情况。

  1.收入少到“没有”

  下游老人的特征就是家庭收入显著低下,其收入无法维持一般水平生活,生活水准处于生活保障基准线之下。

  这里所谓“生活保障基准线”,指的是将生活扶助费 和住宅扶助费 合起来的金额。生活保障费根据各地和家庭成员的情况及程度差异,其支付额度各异。比如,以居住在首都圈内一人生活的高龄者为例,生活扶助费和住宅扶助费两项金额的合计一个月大抵在13万日元,一年则在150万日元左右,如为两人生活或三人生活,支付的金额则更多。

  另外,在生活保障的范围内,医疗和生活护理等必要的服务也是以医疗扶助费和护理扶助费的形式分别以实物支付的。生活上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服务既然是全部由国家以实物支付的话,所得税和居民税的缴纳额也会相应有所减免,为此,将这些实物支付和减免部分换算为实际收入金额的话,其实际金额是会高出账面数据的。

  以上是生活保障的大框架,这一生活保障基准也可称之为“国民最低生活水准”。

  所谓国民最低生活水准,即:“维持国家所规定的国民健康和最低限度的文化生活所必要的费用和生活水准”。这可以说是确定宪法所规定的国民生活“最低限”的一个重要指标。

  简而言之,包括退休养老金在内的收入如果不高于这条标准线的话,就和需要接受生活保障的阶层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已属于“必须予以保护的等级”。实际上,如果退休养老金之类的收入在账面上和标准线处在同一等级的话,反而会比低保水平的人过得更差。

  显著的低收入,乃是老年生活下游化的最大危险要因。

  “显著的低收入”状态的一个判断标准,便是“相对的贫困率”。 

  一般来说,所谓“相对的贫困”,指的是此人与其所属的共同体(国家或地域)中的大多数人相比,处在贫困状态。“相对的贫困率”,则是指只能得到低于统计中间值一半收入的人群所占的比例。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的数据,在所有日本家庭中,大约有16.1%的家庭属于“相对的贫困”(2012年数据)。

  此外,在2013年的国民生活基础调查中,在独居生活的情况下,将年收入不足2012年度等价可支配收入的中间值(244万日元)的一半(122万日元)定义为贫困状态。两人家庭的标准约为170万日元,三人家庭的约为210万日元,四人家庭的约为245万日元。收入在此基准以下,在日本就会被归入“贫困”之列,下游老人的所得差不多也符合这一标准。

  若是落到这般田地,“一般家庭该有的全没有”的情况就会增加,像前文所谈到的那样,没有健康的饮食,不仅得不到充分的医疗和生活护理,洗衣机和空调坏了也修不了,墙壁穿了洞也只能置之不理,连每月下一次馆子也办不到,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也享受不到。一言以蔽之,就是已经达不到算是个人样的生活水平(健康且文明的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高龄家庭的相对贫困率比一般家庭更高,根据内阁府公布的《平成二十二年版男女平等白皮书》,65岁以上国民的相对贫困率为22%,而且只有高龄男性的家庭的相对贫困率为38.3%,只有高龄女性的家庭的相对贫困率则达到了52.3%,也就是说,单身高龄者的相对贫困率非常高,差不多一半以上的高龄单身女性生活在贫困线下。

  由此可见,即便是用广为人知的相对贫困率的指标,也能看出高龄家庭中陷入贫困状态的人多于一般家庭。人们以往会觉得“老年人都有钱”,这种印象明显是错误的。

  2.“没有”充足的储蓄

  下游老人的储蓄十分少,或者是完全没有。

  和第一种情况一样,如果收入不足,生活费就只能依赖于过往的储蓄。我们在进行帮扶之前,首先会询问对方的储蓄金额,回答基本上都是“储蓄已经花光了”“只剩50万日元”之类。

  在储蓄不充分的情况下,不仅是“健康且文明的生活”难以维持的可能性很高,在意外的事故、疾病或需要请护工照料等生活上的波动袭来之时,老人的生活将顿时难以为继,而这种意外的支出,在老年期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

  比如说,如果你得了中风这样的大病,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住进付费的老年公寓时,你交得起入住金和其他必需的经费吗?即便不患这样的大病,想要尽情投入到旅游和个人兴趣中去,过着富有文化气息的幸福生活,相应的积蓄也是必要的。若想要度过“普通的余生”,必须攒下一笔绝对不算小的积蓄才行。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之中,维持晚年生活需要多少钱呢?

  

[内容简介]

  下游老人,意指无法维持一般的生活水平,被迫过着底层生活的老年人。贫困的脚步声不仅接近了眼下的老人,就是在未来几年内将要退休、进入晚年生活的人也会受到影响。“我还有存款啊,我肯定没问题。”抱着这样想法的大多数人其实都有沦为“下游”的危险。有着平均、稳定收入的工薪阶层和所谓的“白领”劳动者们,也不能例外。在岗位上即便是平均年收入在400万日元(合计约24万元人民币)左右的人群,也有相当大的危险在晚年堕入“下游”。

  常年工作在扶助贫困老人福利团体的藤田孝典先生,用大量的现实案例及数据统计,分析了老人们是如何失去体面生活的,并提出了预防和解决方案。不仅为尚未步入晚年的中青年们提供了预防方案,也为中国社会面临的老龄化提供了参考借鉴。

  [作者简介]

  藤田孝典,1982年生,社会福祉博士,圣学院大学教授,厚生省社会保障审议会特別部会委員。常年研究社会福祉、保障制度等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