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椎间盘突出如何预防?

 刘金宸 2017-03-17


  腰椎间盘突出,是大家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据国家卫生部统计,我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占全国总人数的15.2%。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已经仅次于感冒,成为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在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越来越有年轻化的趋势,已经逐步发展成为青壮年的常见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只要我们注重预防保健工作,腰椎间盘突出症就会远离你。


为什么会出现腰椎间盘突出呢?

  当人们长时间的弯腰工作、干家务几十年后,则会导致腰椎间盘退变。这是人类身体进化未完全适应人类工作、生活方式的后果。因为四足动物腰椎平行于地面,不需要承受弯腰时上半身的前倾力矩;而人类需要长期弯腰干活,腰椎间盘、关节突关节、韧带、肌肉要承受很大的前倾力矩,所以很容易就发生腰椎间盘退变。 


腰部活动时的错误姿势,会导致腰椎间盘退变


  腰椎间盘外层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腰臀部疼牵涉痛和腿部疼放射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神经压迫机理


  据第一医院国际医疗部康复理疗科专家介绍,患者腰臀部的牵涉痛是由于分布于纤维环、硬膜、关节突关节、椎旁肌的痛觉神经纤维受刺激所致;表现为腰部困痛或锐痛;可通过按摩、贴膏药及超短波、药物渗透疗法等理疗方式快速缓解;但单纯的椎间盘切除手术早期并不能明显缓解腰部和臀部疼痛,除非同时做椎体间融合手术。


  而患者大腿、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状疼痛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所致。轻度的椎间盘突出称之为“膨出”,表现为原来呈肾脏形状的椎间盘在肾门凹陷处隆起,可以理解成象棋子的鼓肚子样形状。而局部突兀、不圆滑的椎间盘隆起则称之为“突出”。一般情况下,“膨出”是椎间盘突出的早期阶段,一般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得到缓解;而“突出”在非手术治疗3-6月后不能缓解时常需手术摘除突出且产生压迫的椎间盘。


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国际医疗部康复理疗科专家有妙招

  1.首先要避免长期不间断的腰椎间应力活动,如长时间打麻将,上网,看电视,久坐,劳动等。每1小时要起身活动一次,如广播体操,太极拳等,或只是给自己5分钟踢踢腿,活动活动腰。

  2.其次要采取正确的坐、立、干活姿势(让重物尽量贴近人体的重心线),减轻腰椎间的应力。 

腰部活动的正确姿势


  3.加强腰背肌锻炼。可以在俯卧在床上做“燕子飞”(角弓反张)动作,或挺腹动作。 

腰背肌锻炼的正确姿势


为什么要做这些动作?

  人体腰椎间盘在30岁后开始退变、脱水,相应的其周围的纤维环、后方的关节突关节所受应力增加,也发生退变。只有锻炼出强壮的腰部肌肉,才能稳定住已经退变的腰椎结构,避免进一步的腰椎不稳,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


若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治疗?

  第一医院国际医疗部康复理疗科专家张林强调,非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神经根水肿,减轻局部的炎症; 松弛腰段肌肉,减轻椎间盘内的压力;消除腰段肌肉内的炎症反应,打破恶性循环。对于“仅有腰痛症状,没有或有轻度腿麻症状”的患者,建议行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


  1.休息,但并非绝对卧床。急性发作时可考虑卧床,目的是放松痉挛的腰部肌肉,减轻椎间盘所受的应力。但长期卧床(2周以上)会导致腰部肌肉松弛,一旦起床难以发挥稳定腰椎的作用,进一步加重症状。国际上最新的观点是“动静结合”。即疼痛急性期休息制动,疼痛缓解后戴支具下床适当活动,以起到缓解腰部肌肉痉挛,重建人体腰部肌肉动态平衡的目的。 


  2.保护性腰围应用。硬质腰围可以起到“体外韧带”的作用,协助稳定腰段脊柱。

  3.选择理疗方式,如推拿,按摩,热敷,药物渗透疗法,超短波等均可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目的。药物渗透疗法是国际医疗部康复理疗科引进的最新国家专利技术,通过超导靶向给药治疗技术,使药物透过皮肤,定时、定向、定速、定位的进入病变组织。透药速度快,药物利用度高,减少用药量,避免了毒副作用,无血药浓度峰谷现象,最大优点就是无痛、无创、简捷、方便。

  4.牵引,对缓解腰部肌肉痉挛有效,是一种被动的缓解神经根压迫的措施,暂时有效。

  5.可以辅助以药物治疗,包括抗炎止痛类口服药或消肿类药物。


  第一医院国际医疗部康复理疗科专家张林提醒大家,对于保守治疗3-6月无效;疼痛和神经根受损症状的进行性加重,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最好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系统的治疗,并可根据医生的建议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编辑:余嫣





长按指纹

来源: 丹东市第一医院国际医疗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