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慢练,是方法也是过程。 慢练还是快练,理论上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师傅们也都是这么教的。但实际上,每个人在练拳的时候,尤其初学者,不一定能够做得到慢练。 慢练,仅仅是方法,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最终的要求。慢,是为了更好的守住自己的身法,体会太极拳的运动,进而帮助我们体会并找到丹田的感觉,慢为了更好的帮助我们体会到什么是太极。 同时,慢也是为了帮助做好基本功训练,桩功和缠丝功,等等。在慢练的情况下,更好的体会到什么是一步一桩;通过慢练,体会到如何将缠丝运动贯穿到每一招每一式之中,形成习惯,贯穿始终。 太极拳的慢,是过程不是要求。 如果太极拳只能慢,那就违背了动静阴阳的太极之道——太极者,阴阳也。实际上,太极并不是阴阳分开,而是阴阳相济,要可阴可阳,阴阳要能够很从容的进行转化。快慢,也是如此,要能快能慢,才是太极。 如果仅仅追求慢,也违背了基本的武学要求。 太极拳毕竟属于武术,而不仅仅是健身气功,也不仅仅用于养生。因而太极拳不能只有慢,没有快。慢,只是练拳的一个阶段性过程,而不是贯穿始终的要求。 我是怎样开始练慢太极拳的。 记得2000年的时候,第一次到陈家沟学习太极拳。在陈家沟太极拳学校系统的学习了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5个动作,练好一遍拳大概是10分钟左右。 有一次,校长陈小星老师给我们表演了全套的老架一路,有同学记录了校长的练拳时间是12分钟。我们都觉得这个时间是比较合适的,也都按照这个时间来自我要求。 2007年国庆节,我第三次到陈家沟学拳,仍然是学习老架一路。这次学习,教练在帮助我们捏架子纠正动作的同时,要求我们尽量的做到慢练,要求我们慢练到30分钟一遍老架一路。 当时的感觉是怎么可能这么慢? 因为自己练拳一般都在十几分钟一遍的样子,而且还坚持了好些年。 从陈家沟短暂的学习回来之后,还是遵从了教练的要求,尽可能的放慢练拳的速度,去体会练拳的每一个动作和变化。没过多久,也就是一两个月的样子,自己也能做到差不多30分钟一遍拳。 练习太极拳,要可慢可快。 前面讲过了,慢不是要求。而是我们要通过慢练,来体会太极拳对人体的各种改变。初期,通过慢练,来夯实身体的基础,体会到丹田的感觉;进而,丹田充盈,内气涌动,来帮助改造身体的结构;然后,通过内外相合,帮助身体松活,达到随心所欲的掌控。 因而,太极拳练习,不可能只有慢而没有快,要做到内气充盈、身体松活,能快能慢、随心所欲。最后,达到对身体各部位的最佳掌控,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