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识大连旅顺口02

 剑胆琴心8wsuyq 2017-03-17

20世纪末的旅顺港全景

图识大连旅顺口02

作者:旅顺口区史志办刘圣君

上联:

渤海咽喉,京畿门户,自古军事重镇。周环五百里间,峰回路转,水碧天蓝。茫茫黄渤海,舟楫徂徕,云樯竞渡。巍巍老铁山,翠嶂千重,鹤领群峰。黄金秋月,白玉夕曛,山光映水色。虎踞龙盘,天然形胜,鬼斧运神工。浩浩荡荡,泾渭分疆,一塔观双海。军港静谧,海鸥回翔,玉宇颂清平。双岛对峙,海气澄鲜,樱槐清幽,星花绽放,鸟语花香春意闹。登南岸观瀑,临北海听涛。马石津、都里镇、狮子口,传承历史文脉;鸿胪井、牧羊城、龙引泉,解读古代文明。满城遗迹,半城碑塔,三面临水,四面环山,最是把酒登高处,海上风清月霁。郁郁葱葱,储秀凝瑞,喜东西南北新颜已改旧貌。

下 联:

胶辽古陆,沧海桑田,方今半岛明珠。上下三千年来,荣辱兴衰,甘辛历尽。悠悠千古事,明鲜晦多,战乱频仍。融融新纪元,日月增辉,凤鸣盛世。甲午风云,日俄争霸,山河蒙羞辱。重筑海防,独标主权,猎猎旌旗红。熙熙攘攘,黄金水道,五洲连大洋。轮渡火车,天涯咫尺,勋业世人惊。开埠拓城,商贾云聚,科教协力,工业筑基,百业丰茂景运昌。思先贤钟毓,忖后世灵秀。徐邦道、邓世昌、金伯阳,壮怀时代悲欣;大学城、开发区、软件园,彰显今朝风采。城乡披锦,山海扬辉,举力开放,东风万里,始信碧云化春雨,骏业开来继往。辉辉煌煌,积健为雄,待莺歌燕舞锦绣再添新姿!

这是以旅顺口为题写的长联,作者是本土画家曹广胜,其在写这首长联之前,曾有小跋曰:久居旅顺,如沐桑梓。岁次戊子新正,闭户啜茗闲读,怅然兴怀,试为联。他是在2008年4月写于自己书画院艺华轩。上联写出了旅顺的绝美的自然风光,下联写出了旅顺苦难的历程和当代风采。作者想象高远、纵横恣意,写出了旅顺口的特色与历程, 读之确实可以让有自心里涌出一种壮怀豪迈之情,如果你觉得你的感受不像我这样强烈的话,请不要着急,本长联所涉及的自然之美、历史故事以及当代伟业,都是本书所搜罗之内容,但愿你阅读我的书之后,会如我般心底升起相同的情怀。

曾有人这样问:在书籍报刊中有人写做旅顺,有人写做旅顺口,到底哪种是对的?单纯回答这个问题一点都不难,当然正确的叫法是旅顺口,但这样回答不会让人完全满意,我们的工作是刨根问底,尽可能给你更全面的答案。

自古以来,旅顺口曾有很多名称,比如战国时称将军山,秦汉时称为沓渚,魏晋时称马石津,隋唐时称都里镇(或都里口,注意:那时这里的名称中便有了这个口字),辽金时称狮子口,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马云、叶旺二将率军从山东蓬莱乘船跨海在此登陆收复辽东,因海上旅途一帆风顺,遂将狮子口改名旅顺口,取“旅途平顺”之意,可见无论旅顺的名字怎么改,这一个“口”字,却是不变的,这个字,是突出了旅顺作为港口的重要性。在古代史中,这个“口”代表了吉祥、安全、美满,但历史进入到近代史,这个“口”字变得有一些不同了,变得更为重要了,预示着旅顺口有繁华、有苦难、有壮烈、有觊觎,总之,这里将要开始担起“一座旅顺口,半部近代史”的所有一切!

图识大连旅顺口02

还是先看看上面的这一张图片吧,这是我们能找到的关于旅顺口的最早的照片,如果有人想再列一个关于旅顺口摄影之最的话,那么这张照片就是当之无愧的旅顺第一拍。

这张照片大致拍摄于1880年,那时正是北洋水师刚刚兴建旅顺口军港之时,拍摄者站在黄金山上向西拍摄,港口的口子已经被黄金山山麓挡住,老虎尾横在口子内,东港的水域清晰可见,甚至口子外面海域也清晰地拍到,可谓是现存的一张弥足珍贵的旅顺历史照片。本人总觉得旅顺的第一拍比中国第一拍的照片更有一些意义。

嗯,怎么说呢,那时的旅顺口就是一个小村落,即使以前有鸿胪井的传说、有马云、叶旺的故事、有袁崇焕杀毛文龙的传闻,有黄龙英勇抗清及大清黄帝特赦建成的黄龙墓,有水师营,但旅顺还是一个名难见经传的小村落,这么说是不是很让旅顺口的人们很伤心,但事实就是这么回事。

大明九边万国人迹路程图

图识大连旅顺口02

接下来这幅图,就是《大明九边万国人迹路程图》,这里仅仅是这幅地图的局部,要说这幅地图,那可是大大地有名,这是明朝前期所绘的重要的一份疆域地图。该图对辽东半岛之地貌没有做细致的描绘,只是鲜明的标出金州、复州、盖州等字样,从地图上还看不到辽东半岛的影子,当然更看不到旅顺的形迹,可见那时大明的统治者对辽东广阔的地域根本没有什么概念。

到了明朝后叶,人们才渐渐地对辽东有了一点点认识,又到了用图说话的时候。

明朝时期意大利传教士绘制的朝鲜地图

图识大连旅顺口02

这是明代时期一位意大利传教士手绘的朝鲜半岛地图,该图是把朝鲜作为中国的附属国标注了出来,这幅地图不但标清了明朝、朝鲜、日本三国的地理位置,更从文字上明晰地标注了以下字样:“朝鲜乃其子封国,汉唐皆中国郡邑,今为朝贡属国之首……”嘿嘿,不知现在的韩国学者看了这份有国际背景的地图会作何感想——话有点扯远了,不过图中虽然可以看到辽东半岛的描绘,但辽东半岛已经被严重地萎缩了,被萎缩到了让人脸红的地步,好在把辽东绘出了一个尖尖角,那里就是旅顺口的踪影。

最早的旅顺地图

图识大连旅顺口02

接下来这幅地图不知是不是出自《南金乡土志》,此图首次看到了旅顺口,图中标记了旅顺南城和旅顺北城,图注了各自的城门,并标出木场驿(牧城驿)的位置,图中还标出黄井山(黄金山)的位置。

这是我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旅顺的地图,大致位置关系还是对的,它已经比前两幅图有了质的飞跃,但倘若你想从地图上看旅顺口的地形地貌,那还是不行,我想你就原谅古人吧。毕竟那时人们还不会用科学的办法来绘制地图,更重要的是:那时还没有照相技术。

据记载:明洪武四年(公无 1371),马云、叶旺于此登陆后,命用木栅栏建北城一座。位置位于今九三小学。洪武二十年(公元 1387)金州卫中左千户所迁至旅顺。永乐四年(公元1406)在北城之南又另修一座新城,即旅顺南城。位于今大华街、长江路及红光街、忠诚街之部分,两城相距约 200 米。永乐十年(公元 1412),金州卫指挥使徐刚用砖包砌北城城墙。城周围 1100 米,扩城壕深 4 米,阔 6 米。城南门曰“靖海”,北门曰“威武”。同年旅顺南城亦改为砖砌。南城周围 1130 米,护城壕深 4 米,阔 8 米。南门曰“通津”,北门曰“仁和”。北城主要用于屯兵,南城主要用于储物。

对旅顺口军事战略位置重要性的认识,当首推英国人。早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海军军官威廉·阿瑟指挥战舰HMS AIgerine号强行闯进旅顺口及大连湾海域,私绘海图,觊觎之心已经表露无遗。他到旅顺口惊喜地发现这里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异常优越,遂向英国政府提出“应优先利用”的建议,并将旅顺口标注为“阿瑟港”。这个名子在世界上延续了很多年。

英国HMS Algerine号

图识大连旅顺口02

上图片便是英国HMS Algerine号,一百五十年前,就是这艘军舰在中国沿海四处横行,无人可敌,该图大致拍于1895年前后。

好了,现在我们来看看书上对旅顺口的传统描述:旅顺口,位于辽东半岛的西南端,黄海北岸,口门向南,为近封闭式海湾。港口东有黄金山,西有老虎尾、西鸡冠山扼腕港口。口门东西走向近300米。港内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港口内分东港与西港两部分。东港在黄金山北麓下,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00米,水较深。西港在老虎尾偏西处,水较浅。旅顺港内四季碧波不扬,港口周围群山环绕,形势险要,古来即为天赐之不冻的天然良港。

旅顺口的出入海口

图识大连旅顺口02

上图为旅顺港出海口,这个海口长仅290米,可供大型船只出入,在两山夹守下,外来船只想从这里硬攻,只怕是痴人说梦。

没错,在这里建军港,实在是天然良港,难怪袁保龄上报李鸿章的报告中写到:大沽、大连、烟台、登州、威海卫诸口都有缺点,惟在旅顺最优。旅顺为北洋第一险要,可战可守。前有老铁山,与南北城隍岛最近,然亦有四十余海里,若水师得力,此两侧炮台水雷足以助势,敌舟无敢轻过,山列障屏,口门五十余丈,口内两澳,四山围拱,形胜天然,诚海军之澳区也。于此浚浅滩。展口门,创建船坞,分筑炮台,广造库厂,设外防于大连湾,屯紧垒于南关岭,与威海卫各岛遥为声援,远驭朝鲜,近蔽辽沈,实足握东亚海权,匪第北洋要塞也。

当然,在旅顺建军港也附合西洋国家建港坞的六条基本原则:水深不冻,往来无阻,一也;山列屏障,可避飓风,二也;路连腹地,易运糗粮,三也;近山多石,可修船坞,四也;口滨大洋,便于操练,五也;地出海中,以拒要隘,六也。合此六要者,海北则旅顺口,海南则威海卫耳。……若再举数百万之经费,经营海之北的旅顺以及海之南的威海,筑堤浚澳,建船坞、营炮台、设武库,数年之后,规模大备,对于中国海防助益颇大。

嗯,不得不说袁保龄对旅顺的认识是非常的深刻的,对于旅顺在近代军事技术下的作用也提点得非常到位,旅顺口的时代到了。但是旅顺口,你准备好迎接这一切了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