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义门读书记》

 苏迷 2017-03-17
《义门读书记》
  作者:何焯 年代:清 □解读 孙中旺

  清代的学术研究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达到了中国古代的高峰。作为乾嘉学派中吴派经学大本营的苏州,也涌现出了不少影响深远的学术名著,何焯的《义门读书记》即是其中之一。
  何焯(1661-1722),初字润千,更字屺瞻,晚号茶仙,学者称义门先生。长洲(今属江苏苏州)人。康熙四十一年(1702)以李光地荐,入直内廷,次年御赐举人,会试下第,复赐进士,后授编修,校书武英殿。何焯为清代开考据学之风的著名学者,学问渊博,经学、史学、诗文等都有较深造诣,尤其擅长校勘经、史书籍,参稽互证,校定真伪,时有创见,当时不少宫内书籍都由何焯校勘。雍正皇帝即位前,就曾嘱何焯对《困学纪闻》进行笺疏。乾隆初年,方苞还奏取其书付国子监,为新刊本所取正。全祖望称其“读书茧丝牛毛,旁推而交通之,必审必覈。凡所持论,考之先正,无一语无根据”。何焯著述颇丰,除《义门读书记》外,还著有《义门先生集》《义门题跋》《庚子消夏记校正》《困学纪闻笺》等。
  《义门读书记》共五十八卷,为何焯的学术代表作,也是清代学术笔记的典范。此书成于何焯卒后,先由其子何云龙、从子何堂与门人沈彤等整理何焯的部分校勘成果,取名《义门读书记》,于乾隆十六年(1751)由何祖述刊行,仅六卷,内容仅涉《左氏春秋》《谷梁春秋》《公羊春秋》《史记》《汉书》《三国志》等。此书刊行后,素嗜何焯之学的蒋维钧立志续书,并广其传。蒋维钧为何焯弟子蒋元益从弟,其父也曾游学于何焯之门,因此家中藏有不少何焯著作。蒋维钧在此基础上“博搜遐访,扩至十数种,与同志审真赝,订鱼鲁”,经过三年的努力,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完成了《义门读书记》五十八卷本的整理工作,并刊刻行世,从此风行海内。
  《义门读书记》是何焯在评阅、校订典籍的过程中所撰写的札记汇编。此书是根据何焯批校的读本,将其记于书册眉端行间的评论文字摘录下来,整理汇刻而成。全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前十二卷是发正经义,以“发先哲之精义,究未显之微言”为旨归,主要是针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左氏春秋》《谷梁春秋》和《公羊春秋》等经传的勘正;中间十七卷是评阅史书,主要是针对《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五代史》等正史的评阅;后二十九卷是考释诗文集,主要是针对《昌黎集》《河东集》《欧阳文忠公文》《元丰类稿》《文选》《陶靖节诗》《杜工部集》《李义山诗集》等诗文集的考释。三部分内容均考证精密,逻辑严谨,不仅在字句方面纠谬甚多,而且对全章之义颇有发明,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经义阐发和史书评阅方面,何焯在《义门读书记》中运用了校勘、考证和注释等研究方法。何焯在校勘过程中非常重视证据,从不篡改原文,没有可靠证据的地方,都以存疑的形式保留下来,留待以后解决。在校勘过程中,何焯运用了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错误。在考证方面,何焯运用自己渊博的知识,采取经史互证等方法,从事物名称、历史事件、时代背景、经济政策、政治制度以及人物评价等方面均进行了翔实的考证,确保了考证的广度和深度。在注释方面,涉及的内容包括字音词义、通假避讳、篇章结构、地理位置、名物训诂、历史典故、引文出处等,为后人研读和理解这些经史典籍,提供了重要的桥梁。
  《义门读书记》中对诗文集的评校,是把评点和校勘、注释、考证融合在一起,多所阐发,颇具特色,可以说是开创了文学评点的新途径。如在杜诗的评校方面,何焯以其渊博的学识和颇具历史洞察力的眼光,在文字校勘、名物注释、诗史互证、性情体察,以及对杜诗风格、源流的把握,甚至写作技法和遣词造句等多方面都不乏精彩的见解。难能可贵的是,何焯在杜诗的评校中,一直秉持着学者特有的客观精神,对自己无确切把握的地方,能遵守阙疑的原则,不妄下结论。同时,也不刻意强调杜甫的忠君爱国,渲染杜诗的怨刺,而是客观指出杜甫诗中的忠厚处、怨刺处、喜怒哀乐处。再如李商隐《锦瑟诗》的题旨,自宋代以来,相关解释和推测就纷歧繁复。何焯在《义门读书记》中首次指出此诗为李商隐自伤身世而作,后被汪师韩、张采田诸人和之,成为至今影响最大的一种说法。
  何焯在《义门读书记》中所显示出来的渊博的学识、扎实的学风以及逻辑严密的考证精神,为后来的学者树立了榜样,也成为乾嘉学派在学术研究方面遵循的重要原则。何焯门生弟子众多,史载“著录者四百,知名者三之一,超卓者十余人”,其弟子沈彤即为乾嘉学派大家,因此王欣夫称何焯为“一扫前明之粗疏,而导夫吴学之先路者”,可见其对清代考据之风的形成,以及对乾嘉学派尤其是吴派经学的重要影响。
  《义门读书记》出版后不久,就被江苏巡抚采进,列入《四库全书》,并得到了四库馆臣“考证皆极精密”的高度评价。清末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不仅收录此书,而且在附录的《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中,将何焯列于三十多位校勘名家之首。
  《义门读书记》现存版本很多,有乾隆十六年(1751)刻本(仅六卷)、乾隆三十四年(1769)刻本、《四库全书》本、光绪六年(1880)刻本等。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崔高维的点校本,汇上述诸版之长,为迄今较完备的版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