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学江湖——旧红学江湖中的各大门派(二)

 wunianyi 2017-03-18

二、以扯淡为能的索隐派

 

    “旧红学”中的另一个“江湖”大派是索隐派。如果说评点派属于名门正派的话,那么索隐派从一开始就笼罩着一种邪恶而神秘的色彩,类似于江湖中的“星宿派”,或者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浑学”大派。相对于评点派来说,索隐派听起来并不那么容易理解,逸翮不自量力,在这里先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所谓索隐派, 用一句专业术语来说,就是“探索隐匿之本事也”。也就是说,这些索隐大师们,总认为《红楼梦》背后隐藏着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他们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被作者隐藏了的事件找出来。简单说,索隐派其实就是指那些在研究小说过程中专注于探求隐藏在小说作者与故事情节背后“本事”的小说流派。

    索隐派常用的手法就是把一些从历史著作、野史杂记、文人诗词或随笔传闻中搜集到的材料,先模糊了现实世界与小说世界的界限,让小说人物和现实人物在不同的时空中互相穿越,小说人物可以进入到现实中去,并对现实有所干预,现实人物可以穿越到小说中去,并对小说的创作和故事的发展有所影响,这就使得小说和现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达到不分彼此,混为一谈的效果。但是,如果我们非要说索隐派没有任何理论依据、完全是凭空捏造或者信口开河、胡编乱造的话,那也有点冤枉索隐派了。我们必须承认,索隐派之所以这样做,还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索隐派进行“研究”最重要的“理论依据”其实就是《红楼梦》第一回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既然红楼梦的作者说了将“真事隐去”, 那么,“隐去”的“真事”究竟是什么? 由不得动人寻根问底之想。在索隐派看来,《红楼梦》中的人物,每一个都是实有其人,所有的情节都是有所指向的,只有“找到”或者“找出”出了被作者“隐”去的真相,才能真正读懂《红楼梦》。



    这样的做法,说的客气一点就是要在故事之外编故事,说的不客气一点,就是没事我们就瞎扯淡,这些故事越离奇越好,越荒诞越好,越狗血越好,越神秘越好。正如有学者指出那样,小说一旦离开作者的笔下,进入流通领域,作者对文本的权威力量就消失了。小说成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重新建构自己话语系统的工具。

    索隐派起源很早,早在《红楼梦一书出现不久就有所萌芽,但真正形成一个流派,则要晚的多。索隐派不仅历史悠久, 而且人物众多,虽然屡受批评,屡遭打击,但却像杀不死的伏地魔,打不死的小强,蒸不烂、煮不热、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无畏气势,从诞生之日起就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即使在当代,也有一波一波的索隐大家仍然孜孜不倦、乐此不疲、聚精会神、殚思极虑、挖空心思在进行着无聊的所谓研究,并为自己的“研究成果”沾沾自喜。从早期周春的《阅红楼梦随笔》、赵烈文《能静居笔记》、陈康祺的《郎潜纪闻二笔》、邓狂言的《红楼梦释真》等等等等,到后来潘重规的《红楼梦新解》、杜世杰的《红楼梦考释》、李知其的《红楼梦谜》、霍国玲、霍纪平、霍力君的《红楼解梦》及王国华《太极红楼梦》等等等等,再到当代刘心武的《红楼梦揭秘》、梁归智的《石头记探轶》,以及各种《红楼梦》“揭秘”、“大揭秘”、“密码”、“解码”“真谛”、“本事”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浑学”著作前赴后继,各种奇幻的观点以一种即使是下流到无耻也不改初衷的无谓气势涌现在人们面前。索隐派生命力之强,无节操无廉耻之程度,着实令人意外。这真是很值得研究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否可以用中国特色来解释呢?



索隐派其实是有一个开山鼻祖的,这个人虽然不是学者,也不是大师,但绝对比学者和大师更牛B,因为人家是皇帝——乾隆。当乾隆吃饱喝足并且玩够了以后,御蛋实在闲的有点疼,于是拿来了《红楼梦》消遣,看了一遍以后,乾隆皇帝便认定《红楼梦》是写明珠家的家事。明珠就是大名鼎鼎的苦逼词人纳兰性德。从此,索隐派就在江湖上扬名立万了。

索隐派由于分支很多,所以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掌门人,不过,虽然这一派虽然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掌门人,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就是扯蛋。索隐派如果按照时间的先后,大概可以做以下划分:

总体来看,索隐派也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代掌门人:周春、

    门下弟子:赵烈文、陈康琪

所创武学:

周春:《红楼梦记》;

赵烈文:《能静居日记》;

陈康琪:《燕下乡脞录》



第二代掌门人:无

索隐派发展到第二代,虽然队伍越来越壮大,但是,却开始发生了分化,不存在统一认可的掌门人,却出现了很多分舵,最主要的有三大分舵:

1、董小宛分舵:

舵主:王梦阮,

二当家:沈瓶庵;

后继弟子:方豪

所创武学:

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

方豪:《红楼梦新考》


2、驱鞑虏分舵:

舵主:蔡元培,

二当家:邓狂言:

所创武学秘笈:

蔡元培:《石头记索隐》;

邓狂言:《红楼梦释真》


3、明珠分舵:

    舵主:钱静方

    长老:陈康祺、俞曲园

所创武学:

钱静方:《红楼梦考》;

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

俞曲园:《小浮梅闲话》


    此派最早起源于一个传说,但后来很快发展为红学江湖中的一个大派,在新红学没有出现之前,其风头甚至盖过了评点派。类似于一个毫不起眼的江湖骗子后来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师,这一派由于内斗严重,因此没有统一的掌门人,各分舵都有自己的武学套路,而且相互之间并不服气。但是,该派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非要把《红楼梦》中的贾家与现实中的某家相对应或者相等同,从这一派中,你最大的收获在于能懂得世界上真的有很多人是喜欢扯蛋,并善于扯蛋。

主要武学秘笈:

无。

该派没有任何基本的武学秘笈,所有的武功和套路都是凭空而创。

主要武学套路:

牵强十八掌、附会大法,比附刀、映射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