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石门颂》缘何成为千古杰作

 石河轩 2017-03-18

一起学,有奖学,聪明学

专业学书法,中书汇最好

《石门颂》是汉代摩崖石刻的代表作。我认为它是中国书法史上的超级经典。其艺术成就之高,影响之深远,为学界共识。

·《石门颂》整拓图片,现在刻有《石门颂》的整块崖壁已被挖凿移至汉中博物馆。

石门颂摩崖石刻原迹就藏在这里

汉中博物馆(古汉台)外景



但为什么初学者往往疑惑——“这破破烂烂的字到底美在哪”?

是啊,到底是什么要素参与了这伟大的创造?是什么打动了后来人? 我们分四篇文章深入解读《石门颂》,相信读完以后,大家能够豁然开朗。

首先讲讲《石门颂》这篇四字韵文产生的背景。

如果把青藏铁路比喻为“天路”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东汉年间重修褒斜道所开通的“石门”当为那个时代的“天门”。

在绵延不绝的秦岭山脉中,有一条直通汉中盆地南北的山谷,南口叫做“褒”,北口叫做“斜”。从春秋战国时代起就有人在谷中修筑栈道,千百年未曾断绝。

·石门故地现已变为“高峡出平湖”。因修水库绝大多数石刻被淹没。伸入水库之中的山头之下,即为原来的石门隧道。

·石门隧道,此为世界上最早的人工穿山交通隧道,因修水库而被淹没

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皇帝下诏开通褒斜道,但由于中间动乱,修建好的桥梁又被断绝,道路不通,民不聊生。汉中杨孟文多次奏请皇帝重修栈道,但由于这种浩大的工程必须调拨劳力,转运钱粮,设置邮驿以及调配专业人员,且当时东汉政权还不时受到羌人的侵略,每年要耗费巨资用以平定边乱,更加以安帝时期频繁的地震导致山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故中央政府在此决策上是慎之又慎的。但最终由于杨孟文的坚持,褒斜道的重修工程得以推进。

而在此重修栈道的过程中,“凿通石门”这个工程无疑是整个工程最为费时费力的。为克服汉中七盘山的路障,只能凿石开路。于是,人们采用火烧水激法开路,形成全长13.6米可供车辆通行的隧道。石门隧道无斧凿痕迹,岩面修整平顺,内宽4.2米,可供两辆马车同时行驶(石门隧道与幼发拉底河河底隧道、那不勒斯婆西勃洞隧道相比,是最早具备车辆通行条件的人工隧道)。所以,过往的仕官商贾、文人墨客,在饱览胜迹之余,记事咏物,抒怀为文,镌刻于石门内外的崖壁上,世代不绝,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石门摩崖石刻。据统计,在石门故址的石刻有104种,仅石门内壁就有34种。上自汉魏,下至明清,俨然一座石刻宝库。当然最著名的就是这篇《石门颂》。还有《大开通》、《石门铭》、《衮雪》等摩崖刻石作品。

石门栈道

汉中太守王升感念杨孟文的恩德,在这次工程的标志性建筑石门的旁边,刻下了千古名迹——《石门颂》。在为《史晨》、《乙瑛》等碑的规范化风气熏染至遍的时人看来,这路横冲直撞的风格显然是过于粗莽,缺乏庙堂气息。但《石门颂》用它那充分自由的线条与纵意的结体为我们演示了绝不亚于庙堂气息的另外一种美的极端,展示了汉代书法的又一审美范型。

巍峨的秦岭山脉,苍茫的褒斜道,壮阔的石门,一边是百尺绝壁,一边是深谷激流。试想,无论是撰文者,还是书丹者,还是刻石者,在这样的壮阔场景中,其精神状态的豪迈饱满,确实是书斋中厅堂中的文人墨客所无法企及的。于是,这篇书法作品的大格局就具备了。

学习《石门颂》,如果没有这样的背景支持,终究是纸上涂墨一场空。

华人德先生在《中国书法史——两汉卷》“碑刻的演变和形制”中说,“(石门颂等摩崖石刻)大多刻于所颂工程最艰险处的断崖绝壁之上,使人屏息而视,感觉到山川之雄峻,阁道之幽危,而书法之奇纵豪迈,可以互通气息,造化与人工之伟大,相得益彰。”这番评价还是很到位的。

《石门颂》向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一本字帖,一张拓片,一篇韵文,更是一段鲜活的历史,一曲伟大的颂歌,一部人类生命力与大自然共同创造的杰作。有了这样的大背景作为底色,《石门颂》当然坐稳了第一摩崖石刻的位置,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杰作。

那么学习《石门颂》,该用什么工具呢,这里推荐中书汇定制的长锋羊毫(大、中号)来书写,套装更有优惠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