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尚之都”上海的两位浦东籍领军人物

 cxag 2017-03-18

无论是近代还是当代,上海都一直被称作是中国的“时尚之都”。而在“上海时尚”的发展史上,浦东一批裁缝高手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还成为业界的领军人物。

 

“时装祖师爷”

赵春兰,原浦东川沙县唐墓桥(今浦东新区唐镇)赵家村人,生于1826年。少年时,赵春兰继承父业学习本帮裁缝,23岁时到川沙镇上一位叫摩尔根的英国传教士家里做缝衣工。不久,摩尔根把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的赵春兰带到英国伦敦一家有名的服装公司学艺。四年学成后,赵春兰婉言谢绝了公司的挽留,毅然回到上海,在南市开设了一家专做女子洋服的店铺。

经营中,由于赵春兰创造性地发挥了制作女子洋服的全套工艺,尤其采用“立体裁剪”的新方法,制作出了一套套更加美观得体的时代服装,吸引了上海滩上追慕时髦的女性,一时名声大振,连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报》也以“不可思义,聪明的中国裁缝”为题,报道过赵春兰“立体裁剪”的创造发明。由于赵春兰在服装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业内后人尊他为“时装祖师爷”,也将浦东裁缝干脆称之为“时装裁缝”。

 

一代领军人物金鸿翔

金鸿翔是赵春兰的第四代传人,原名宝珍,1895年出生在浦东川沙孙桥乡(现划归张江镇)新丰村金家宅一个世代做裁缝的家庭。小宝珍13岁开始跟父亲学做中装裁缝,15岁到川沙镇上一家西式成衣铺当学徒。聪明伶俐的小宝珍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学会了图纸设计、裁剪、缝制、熨烫等全套裁缝技术,成为川沙镇上小有名气的“小宝珍师傅”。

金鸿翔第一次人生转折发生在17岁时(1912年)。时逢川沙镇上一位大家闺秀要出阁,指名要宝珍师傅制作一件新式而别致的新娘礼服。年仅17岁的宝珍从慈禧太后穿的直筒式满族女袍上获得灵感,制作了一件有轮廊曲线的新式满女袍。新娘穿上后,在镇上引起了轰动,并惊动中国近代史上一对特殊的夫妻:宋耀如和倪桂珍。很快,金宝珍开始专做新式满女袍,倪桂珍也穿上了金宝珍制作的新式服装。从此,“满女袍”也改称为“旗袍”。

金鸿翔第二次人生转折发生在19岁时(1914年)。当时,金宝珍被上海静安寺路一家知名的成衣店高薪聘为头牌技师。他不凡的出手,新颖的款式设计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很快博得了顾客的欢迎。正当老板欢心、生意兴隆时,金宝珍作出了人生转折的重大决定:辞去高薪技师的差事,甘冒风险,迎接挑战,自己单独去闯一番事业。为了表明志向,特意把名字“宝珍”改为“鸿翔”,并在静安寺路(今南京东路)租屋开店,店名为“鸿翔时装店”。

春风化雨,还得有贵人相助。贵人就是已从川沙搬到虹口的宋耀如,倪桂珍夫妇及他们的三个女儿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其中,宋庆龄对金鸿翔的帮助尤其感人至深,现略举一二足以证明。

1927年,宋庆龄热情鼓励金鸿翔发起成立上海市时装业同业公会。金鸿翔当选为理事长后请她担任名誉会长,宋庆龄欣然应允,还拍电报祝贺。

193238日,宋庆龄在庆祝三八妇女节发表演说时,称赞鸿翔公司是“开改革之先河,符合妇女要求解放之新潮流”。

1935年,宋庆龄又亲笔为鸿翔公司题写了匾额:“推陈出新妙手天成。国货精华,经济干城。”可见这位伟大女性对金鸿翔的尊重。

对宋庆龄的长期热情支持,金鸿翔时时牢记心间。19151026日,孙中山与宋庆龄举行婚礼时,金鸿翔特意为宋庆龄精心制作了“銮凤和鸣”的礼服表示祝贺。每当金鸿翔研制出旗袍新款式时,总要先请宋庆龄试穿,并提出改进意见。

事业上,金鸿翔没有辜负宋庆龄的厚望。他不仅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时装公司,而且事业迅速发展,从铺面、工场到商场,从设计、制作到销售一条龙。1932年又在南京东路570号开设分店,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时装公司,名符其实的“女服之王”,其作品在1933年世界博览会上获银质奖,参展的旗袍被评为“民族优秀服装”,把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旗袍推向了世界。

图1:“女服之王”金鸿翔

图2:宋庆龄爱穿金鸿翔缝制的旗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