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报道 | 阎焰分享古陶瓷研究

 天宇楼33 2017-03-18

 王丰铃 | 香港大公報


【香港大公报讯】记者 王丰铃

“CHINA”——中国,又意为瓷器。西方学界认为,必须具备一定透光率、吸水率E≤0.5时,才可叫“瓷器”,否则称为“炻器”。尽管这一标准较为绝对,但中国学者据此研究证明:中国瓷的出现,仍可追溯至公元六世纪。


* 报道原文 *

   ▲ 香港大公報 2017年3月18日 第B06版



近日,深圳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赴港,于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开办“12世纪的‘红绿彩’──中国陶瓷的‘彩虹时代’”“独特的古代山西陶瓷”两场专题讲座,结合最新考古发现与其多年研究成果探讨中国瓷器史中被世人忽视的时空,并分享了他对陶瓷书画的最新心得。


深圳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大公报记者王丰铃摄



红绿彩启陶瓷“彩虹时代”


千年前,陶瓷的装饰色彩还为单色调,直到进入十一世纪末至十二世纪初(宋金之交),“红绿彩”出现(“矾红彩”的运用)才开启了中国陶瓷五彩缤纷的“彩虹时代”。


红绿彩瓜棱罐  望野博物馆藏


“红绿彩”指在高温白瓷或白地瓷、白地黑花瓷、黑釉瓷上施以红、绿、黄等色釉为主的釉彩,后再次进入窰并经低温烧製成的一种釉上彩瓷器。


假山童子捕雀  望野博物馆藏


阎焰于一九九四年开始研究红绿彩课题,发现这一类型器物生产量巨大,烧製范围遍及华北逾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窰器遗留物集中出现在城市的堆积层。


二十年间,他以个人身份,在城市改造的推土机下採集到二百二十件完整器,另有数万件残片标本,收藏在望野博物馆中,这一数字约佔现今“红绿彩”存世量的80%。


红绿彩对花碗  望野博物馆藏

黑釉红绿彩折枝花玉壶春瓶  望野博物馆藏


通过比对其馆藏的持棋贵妇红绿彩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持笛贵妇红绿彩,他推测二者为同一个窰址、同一批出厂的器物。


红绿彩 笛贵妇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红绿彩  持棋贵妇  望野博物馆藏


特别的是,红绿彩不是由某一窰厂单独生产而成。当时城市的周边遍布“红店”负责买进白坯,画彩加工,运送进城,完成陶瓷生产最重要的一环。而今天如景德镇地区红店的运作,和七百年前华北的作坊几乎没有分别。



独特的古代山西陶瓷


山西窰业分为晋北、晋中、晋南三大片区,因煤存量和使用的广泛而窰火长兴。汾河河谷土地肥沃,是晋商、晋剧的发源地,也是山西老陈醋、杏花村汾酒的产地,山西所有重要的窰址几乎都选择了这片河谷。


介休窰,亦称“洪山窰”,地处晋中,南侧源神庙内有碑文记载表明,北宋真宗时期洪山窰业已十分兴旺,彼时不仅陶瓷产量丰富,并已出现“瓷窰税务”计税徵缴公职人员,纳入地方政府税务系统,而所缴窰税比同时期的定窰相差无几。


介休窰窰器遗留物十分丰富,跨有宋、金、元、明、清多朝,几近囊括当时华北地区窰业作坊中能见的所有品种,而化妆土白瓷和粉绘无疑是介休窰的两大特色。


美国收藏 介休窑 黑釉刻花花口瓶 (13-14世纪)

介休窑白地印花器物

介休窑白地黑花器物

介休窑白地黑花赭黄粉器物

介休窑白地赭粉花卉纹器物  (粉绘)


晋南东部的长治窰,在今山西长治八义镇附近,烧瓷品种有白釉、白釉红绿彩、白釉黑花及黑釉等,碗心多画折枝花卉为特色。值得关注的是,近年发现一类白地黑彩白花赭色纹饰图案的器物精美而特别,其中的枕类器可确认是在长治周边片区出现。


晋东南长治地区窑场  生产黑彩白花点赭斑器

长治窑 白底黑花点彩圆枕


有关河津窰的文献记载较少,该地区的考古发掘成果于去年刚刚公布─出土可復原及完整宋金瓷器一千三百二十六件,北涧疙瘩地点出土的宋代细白瓷,胎白而细密坚緻,釉色莹润,可媲美定窰白瓷。


 黑地白花轴顶碗  固镇瓷窑址发掘 河津窑

侯马地区稷山县所出  蔡顺拾椹纹枕 河津窑 

深圳望野博物馆藏  河津窑“三彩婴戏纹枕”眼部有镶嵌


阎焰跑遍山西窰址,发现山西器物的区域属性异常明显,一旦形成风貌,几乎不会改变,并且有延续性和递进性,并在其他地区会出现排他性。由于山西的地质地貌较为特殊,因而器物风貌与别地不同。


梅瓶、盘口瓶为例,山西製式为T形口因山路崎岖,酒瓶等容器需要栓绳提走,这种式样在平原地区是看不见的。


此外,山西人还将白色化妆土画在赭粉之上,把赭粉和白粉的转换使用推到极致。而直至明清民国时期,山西陶瓷与金元时期的式样几乎没有差异。


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山西陶瓷书法中的错别字极少,而山西以外的陶瓷作品错别字非常多,阎焰解释道,这也许与人文环境有关,落地的士子或士人,回乡后或参与到陶瓷的生产烧造,而一些书法级别的陶瓷枕,也仅在山西见到,在整个宋金窰业系统中,只有山西陶瓷能够达到这一高度。


长治窑白地黑彩诗文圆枕



陶瓷书画锁住时空


在研究书画文物时,常不能确保其绝对时间点,因纸本载体会出现“旧本画新画”的现象。而陶瓷上的书画却有时间属性,在被推进窰炉的一瞬间,时间的锁扣就关闭了,再不可逆,因而可以准确定位其时间点。


金代瓷枕  望野博物馆藏


这是阎焰最新的一个研究课题,陶瓷书法要用笔去迁就陶瓷的釉面和色感,因而与纸本书法会有不同。香港城市大学郑培凯教授认为,艺术一定要通过载体来表现,载体的材质本身对研究至关重要。


红绿彩诗文盏 望野博物馆藏


史料是阎焰做收集和学术研究的一条脉络线,“史料与时空的对接,是我们的(陶瓷研究)最大的特殊性。任何一件器物,只有还原到最贴近时空原点的时候,它的价值才有,达不到这个状态,是不会有的。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馆藏枕 河津窑


而所有的还原,都基于已经完成的科学考古调查和学术研究,如重要的墓葬、遗址发掘,重要的材料拼对等。器物史的背后,是庞杂而纷繁的信息,可以帮助还原一个时代的风貌。例如,在研究唐代史时,陶瓷与金玉石木等材料匹配在一起,时间定位在唐代某一时段,器物与时间便恍若復活。


 香港大公報记者  王丰铃  

点击标题阅读相关文章

讲座 | 独特的古代山西陶瓷

閻焰*講座預告 | 香港中國文化講座系列——獨特的古代山西陶瓷

讲座回顾 | 12世纪的「红绿彩」 ——中国陶瓷的「彩虹时代」

报道 | 深圳学者阎焰赴港开讲 解析陶瓷的“彩虹时代”

阎焰*讲座预告|香港中國文化講座系列——中國古代陶瓷




   征文与投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