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回归自然、观光休闲、体验绿色空间的精神需求日益增加。预计到2010年,我国每年农业观光的人群将在8000万人次以上,相关消费金额可达600-800亿元人民币。基于此,都市型现代农业在发展方向和技术手段上也做出了适应性调整,以满足社会现实需求,观光休闲农业应运而生。同时,设施园艺作为都市型现代农业重要组成部分和承载体,也出现了以观光休闲为目的,兼顾生产的栽培模式及配套的工程技术,拓展了设施园艺的内涵,产生了新的学科分支即都市型设施园艺。本文将集中介绍了观光休闲农业的概念、类型与功能,以及都市型设施园艺概念与研究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都市型设施园艺在观光休闲农业中的主要作用,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 观光休闲农业的概念、类型与功能 1.1观光休闲农业的概念 观光休闲农业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观光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观光休闲农业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观光休闲农业可使人们在愉悦休闲中获得精神和物质的享受,释放自我,并可增长普通民众对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研究成果的了解和实地观察,对游客具有多重收益。 其次,观光休闲农业是在特定区域,一般是在大中城市郊区或旅游景点附近或各级农业科技园区内,以服务于都市居民休闲旅游和学生科普教育、农业体验的经营活动。它是相对比较集中或连片的一个园区,内部功能比较齐全,人为痕迹比较明显,设施档次比较高,技术高度集成,是现代都市化环境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的新兴农业模式。观光休闲农业是一种休闲旅游产业,其主题是农业,一般围绕农业的观光休闲和农业产业的系列开发为重点,结合休闲旅游的经营策略,来提升农业的旅游价值和农产品自身的附加值。同时,为城市居民和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旅游环境和休闲方式,提高都市居民的休闲生活品位,改变学生认知社会和学习农业科技的方式,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协调发展。因此,观光休闲农业园的功能设置一方面要满足和保持农业的主体特色和经营项目,同时要导入作为一个旅游项目开发的诸多必备功能。目前,我国的观光休闲农业已初具规模,覆盖和辐射地域已遍及几十个大中城市,已成为城乡居民休闲旅游的优选去处。 最后,观光休闲农业一般是指非自然的农业旅游景观,有别于以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农家生活为背景的乡村旅游农业,如各地普遍兴起的农家乐。也不同于那些具有丰富农耕文化底蕴和传统农耕景观、建筑、民俗特色的农耕文化旅游,如中国(庆阳)周祖农耕文化游、宜宾夕佳山古民居群区游等。现今,观光休闲农业中点缀着许多创意农业的痕迹,创意农业是从不同角度解读、描述同一个内容,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创意农业是在现代农业,特别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在充分的现代技术和装备的支撑下,再用文学创造审美意境的手法,也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方法,来对待、完成农业生产的全过程。 1.2观光休闲农业的类型与功能 观光休闲农业是企业或政府建设的农业园区,是以人造农业景观(特别是园艺或园林景观)为看点,结合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农业科普、休闲、农耕体验、农耕文化教育等,营造集农业生产、科技展示、观光休闲采摘、品尝购物为一体的都市型农业观光园。观光休闲农业可分为生态餐饮型观光农业、主题型观光农业、综合型观光农业和展会型观光农业几种类型。生态餐饮型观光农业以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的“星湖园”生态餐厅、丰台花乡“盛芳园”生态餐厅和北京来广营乡的红太阳生态园等。主题型观光农业以北京大型庞各庄“老宋瓜园”、“四季春瓜园”、北京丰台花乡草桥村的“世界花卉大观园”、上海都市农商社的“都市菜园”、陕西杨凌的“后稷教稼园”和河北廊坊金丰农业科技观光园为代表。综合型观光农业以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河北秦皇岛北戴河集发农业观光园最具特色。展会型观光农业的代表性园区为山东寿光的国际蔬菜博览会、陕西杨凌的农博会。但是,无论何种类型的观光农业均具有农产品生产、生态维护、农耕文化传承、科普、休闲和餐饮购物功能。农耕文化展示是观光农业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均可或多或少地在观光农业里得以涉及与展示。可以认为,农耕文化和现代农业展示与有机结合是观光农业的核心设计理念,以最“土”的方式,把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呈现于游客面前是观光农业特色和优势之处。 2. 都市型设施园艺概念及发展现状 2.1 都市型设施园艺概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周边的设施农业面临新的挑战:生产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下降。在此种情况下,伴随城乡居民对回归自然、观光休闲、体验绿色空间的精神需求日益增加,在城市周边都市型设施园艺及其产业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起来。都市型设施园艺是以农业设施(温室、大棚等)和现代农业栽培工程技术为依托,通过对农作物设施别是园艺作物的创意型栽培,实现设施栽培的生产性和观赏性,功能价值增加带来多重经济效益。与常规设施园艺产业相比,都市型设施园艺拓展了设施园艺的功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多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在都市型设施园艺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园艺作物(特别是蔬菜)栽培模式、栽培工程与景观构建等关键技术与配套装备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超出常规,新奇特十足,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2.2 都市型设施园艺发展现状 随着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介入,研发人员的不断努力,都市型设施园艺栽培技术日益丰富。下面就将现今比较成熟的都市型设施园艺栽培技术做一总结。 2.2.1 设施蔬菜立体栽培技术发展成熟 设施蔬菜立体栽培是利用墙体、圆柱、多层栽培床等装置和工程技术,采用叶菜无土栽培技术,形成栽培平面,充分利用蔬菜的种类和颜色,形成观赏点。目前,多种立体栽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观光休闲农业。 2.2.3 蔬菜树式栽培技术大规模应用 设施蔬菜立体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槽等装置和工程技术,采用果菜无土栽培技术,利用果菜(辣椒、茄子和番茄)无限生长的生物学特性,运用设施环境可控的优势,充分延长辣椒、茄子和番茄等的生育期,形成高大的树形体态,具有观赏点。目前,多种蔬菜树式栽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观光休闲农业。 2.2.4 甘薯根系功能分离栽培技术迅速推广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首创的甘薯根系功能分离栽培技术,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使甘薯块根和营养根空间分离,在甘薯茎蔓叶柄处诱导出块根,由于这种栽培模式根系养分吸收力强,冠层光合作用强,光合产物运输距离短,可明显提高产量。 2.2.5 植物工厂栽培技术快速发展 植物工厂是设施栽培的最高发展阶段,集中了现代农业栽培工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和环境调控技术于一体,可育苗、蔬菜栽培等用途。我国的植物工厂栽培技术快速发展,技术日臻成熟。 3. 都市型设施园艺在观光休闲农业中的作用 随着都市型设施园艺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与其相配套的设施栽培关键技术需求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研究的热点。我国都市型设施园艺技术主要推广到国内各级农业园区。其中,北京顺义三高农业科技示范园利用都市型设施园艺技术培育各类蔬菜树2500多株,甘薯根系功能分离连续结薯5万多平方米,蔬菜立体栽培、管道栽培面积15万平方米,巨型瓜果栽培5000余株,累计吸引都市居民休闲、观光、采摘、中小学生科普教育、会议展览考察等各类活动参与人数2000万人次以上。近年来,在我国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一些大城市的郊区,都市型设施园艺产业不仅成为都市农业最大的亮点,也逐渐成为这些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因为它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良好的农业观光景点,而且还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了丰厚的农产品销售收入及游览门票收入,经济效益极为可观。 4. 结语 都市型设施园艺充分挖掘了设施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利用栽培技术实现作物的生物学超常规表现特征,获得生产和观赏双重功能,在观光休闲农业中可作为实现观赏、采摘、休闲散步,景观构建的基本要素。都市型设施园艺将作物栽培技术与植物的观赏性、景观艺术性有效结合,演绎出新奇瑰丽异彩纷呈的景观,满足都市居民对多样化园艺产品和观光休闲的精神需求。目前,都市型设施园艺创意性有待加强,栽培模式及技术多样性亟待强化,才能更好地融入观光休闲农业的内涵中。在技术方面,无土栽培技术是都市型设施园艺的核心栽培技术,设施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是都市型设施栽培模式的创新的基础,重点应从上述两方面进行研发。除了从栽培模式和技术方面进行研发外,也要将都市型设施园艺与观光休闲农业的融合技术,使都市型设施园艺与观光休闲农业中元素相得益彰,提高和丰富观光休闲农业的内涵和外延。 |
|
来自: 文明世界拼图 > 《农业1.0/2.0/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