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思想对形意拳的影响

 松静顺柔 2017-03-19

在中国传统思维中,最基本的方式是心性思维。它贯穿于中国人活动的诸多方面,是中国文学、艺术、艺术欣赏、建筑、武术、气功等社会活动的共同思维方式。

中国心性思维以三种形式表现出来,即八卦思维、太极思维与混沌思维。张立文在《论中国传统思维及特征》一文中指出:“八卦思维可分可合的功能,使它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屈伸性与容纳性,八卦作为直观的形式凝聚沿传而成为传统的思维方式。思维模式与心理结构,渗透到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与情感形成各方面。无论是婚丧嫁娶、生儿育女,还是衣食住行、种田经商以及布阵开战、要点扎塞都深受八卦思维的影响。“由于八卦思锥的普遍存在,使武术在完成其社会化时,必然纳入八卦理论与框架。形意拳的心性锻炼方法(即气功锻炼方法、如意拳站桩法),正是在太极、阴阳、八卦基础上创编的。

与八卦思维相联系而又别具风采的思维方式是象形思维。象形思维深受《周易》影响,其中的“观物取象”理论正是象形思维产生的基础。物,指自然界的现象或事物;象,乃取象形之意。象形思维的产生、发展与成熟,标志着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认识程度的提高与认识范围的扩大,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的结果。形意拳受其影响很大,它模仿自然动物、植物及其动作,演为套路以锻炼所需要的技术与技能。

从拳术名称看,形意拳乃是模仿事物形态以锻炼人的意识的拳种。五行拳是模仿人们日常见到的五种动作——劈、崩、钻、炮、橫——演而成拳;十二形法,采取若干动物技能特长,象形取意,以意象形,形随意转,意自形生。龙形动作可锻炼身法之伸缩起落,手法之钻翻屈伸,步法之弯曲转换。虎形动作可锻炼人之威严姿态、勇猛与稳健。猴形动作炼人之轻巧、灵活、闪挪。马有疾蹄之功,猛烈而富于冲力。翬有浮水之能,鼍形动作可锻炼人的手、眼、身法与步法的协调,有较突出的作用。鸡有“独立之能”、“食米之准”、“争斗之勇”,长期锻炼鸡形动作,可使人体各项素质得到全面锻炼与提高。鹞有“束身之威”、“入林之巧”、“钻天之能”、“翻身之疾”,表现出刚健、完整的神套。燕有抄水之巧,四旋之灵。蛇有拔草之精,盘旋曲伸之势,往来伸缩之妙,周身一体。骀有“竖尾升空之能,下落捣物之力”,力发尾闾,“臀尾打”。鹰有捉物准确,捕食勇猛之本能,其爪锋利,其目敏锐,练习形意拳要“手手不离鹰爪,步步不离鸡腿”。熊有竖项之力,横膀之劲,比洞之威,故熊拳中有“追风赶月”之说。

形意拳重象形,夺造化,仿自然,形神结合,技与巧并重,充分体现了它内外兼修、娱乐性与实用性统一的成熟风格。形意拳的象形,是与中国传统的“意境美”相联系的,追求“形似”与“神似”的过程,砵现了人返归大自然的理想,也是人们创造与形成“意境”的过程。

                                                                                         

形意拳交流学习QQ群:337207030

联系人 :李先生

QQ :65400170   电话:1553633857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