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中草药图谱44

 水木年华138 2017-03-19

沉香

农村中草药图谱44

农村中草药图谱44

[来源]

瑞香科(Thymelaeaceae)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Gilg含树脂的木材。全年均可采取,割取含树脂的木材,除去不含树脂的部分,阴干。

[产地分布]

主产广东省。广西、福建等省区亦产。

[药材特征]

本品呈不规则块、片状或盔帽状,有的为小碎块。表面凹凸不平,有刀痕,偶有孔洞,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孔洞及凹窝表面多呈朽木状。质较坚实,断面刺状。气芳香,味苦。

另有进口沉香,表面黄棕或灰黑色,有刀劈痕,密布断续棕黑色的细纵纹(即含树脂的部分),有时可见黑棕色树脂斑痕。质坚硬而重,能沉水或半沉水,气味较浓,燃之发浓烟,香气强烈。

[主要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及树脂。挥发油中含沉香螺萜醇(Agarospirol)及倍半萜成分白木香酸(Baimuxinic acid)、白木香醛(Baimuxinal)。

[功效主治]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喘急。1.5~4.5g。

▇▇▇▇▇▇▇▇▇▇▇▇▇▇▇▇▇▇▇▇▇▇▇▇▇▇▇▇▇▇▇▇▇▇▇▇▇▇▇▇▇▇▇▇▇▇▇▇▇▇▇▇▇▇▇▇▇▇▇▇▇▇▇▇▇▇▇▇▇▇▇▇▇▇▇▇▇▇▇▇▇▇▇▇▇▇▇▇▇▇▇▇▇▇▇▇▇▇▇▇▇▇▇▇▇▇▇▇▇▇▇▇

钩藤

农村中草药图谱44

农村中草药图谱44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 (Miq.) Jacks.、大叶钩藤Uncaria macrophylla Wall.、华钩藤 Uncaria sinensis (Oliv.) Havil.或无柄果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的干燥带钩茎枝。秋、冬二季采收,去叶,切段,晒干。

[产地分布]

主产于广西、广东、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等省。

[药材特征]

本品茎枝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长2~3cm,直径0.2~0.5cm;表面红棕色至紫红色者具细纵纹,光滑无毛,黄绿色至灰褐色者有时可见白色点状皮孔,被黄褐色柔毛。多数枝节上对生两个向下弯曲的钩(不育花序埂),或仅一侧有钩,另一侧为凸起的疤痕;钩略扁或稍圆,先端细尖,基部较阔;钩基部的枝上可见叶柄脱落后的窝点状痕迹和环状的托叶痕。质坚韧,断面黄棕色,皮部纤维性,髓部黄白色或中空。无臭,味淡。

[主要化学成分]

含钩藤碱(Rhynchophylline)、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此外,尚含赛鸡纳碱(去氢钩藤碱Corynoxeine)、异赛鸡纳碱(Isocorynoxeine)、毛帽柱木碱( Hirsutine)及二氢兜花木碱(Dihydrocorynantheine)。

[功能主治]

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症。

▇▇▇▇▇▇▇▇▇▇▇▇▇▇▇▇▇▇▇▇▇▇▇▇▇▇▇▇▇▇▇▇▇▇▇▇▇▇▇▇▇▇▇▇▇▇▇▇▇▇▇▇▇▇▇▇▇▇▇▇▇▇▇▇▇▇▇▇▇▇▇▇▇▇▇▇▇▇▇▇▇▇▇▇▇▇▇▇▇▇▇▇▇▇▇▇▇▇▇▇▇▇▇▇▇▇▇▇▇▇▇▇

枸杞子

农村中草药图谱44

[来源]

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呈橙红色时采收,晾至皮皱后,再爆晒至外皮干硬,果肉柔软,除去果梗;或热风低温烘干,除去果梗。

[产地分布]

主产于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河北等省区。

[药材特征]

本品呈类纺锤形,略扁,长6~21mm,直径3~10mm。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顶端有小凸起状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果皮柔韧,皱缩;果肉肉质,柔润而有粘性,种子多数,类肾形,扁而翘,长1.5~1.9mm,宽1~1.7mm,表面浅黄色或棕黄色。无臭,味甜,微酸。

[主要化学成分]

果实含甜菜碱(Betaine)、葫萝卜素、烟酸、维生素B1、B2、C,果皮含酸浆红素(Physalien)等。另含多种游离氨基酸、脂肪酸。

[功能主治]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

葛根

农村中草药图谱44

[来源]

豆科(Leguminasae)野葛 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或甘葛藤 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前者习称野葛,后者习称粉葛。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晒干;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再截成段或纵切二瓣,干燥。

[产地分布]

野葛:主产湖南、河南、广东、浙江、四川等地。

甘葛藤:多为栽培,主产广西、广东等地,四川、云南地区亦产。

[药材特征]

野葛:为纵切的长方形厚片或小方块,长5~35cm,厚0.5~1cm。外皮淡棕色,有纵皱纹,粗糙。切面黄白色,纹理不明显,质韧,纤维性极强。味微甘。

粉葛:呈圆柱形、类纺缍形或半圆柱瓣状,长12~15cm,直径4~8cm;有的纵切或斜切为厚片,大小不一。表面黄白或淡棕色,未去尽外皮的呈灰棕色。横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浅棕色同心性环纹,纵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数条纵纹。体重,质硬,富粉性,纤维少,味微甘。

[主要化学成分]

野葛:根含黄酮类物质,总量可达12%。其中主要为黄豆甙(Daidzin)、黄豆甙元(Daidzein)及葛根素(Puerarin),其次为黄豆甙元4′,6″-二乙酰基葛根素(4′,6″-0-Diacetyl Puerarin)等。

粉葛:根的总黄酮含量较野葛根为低。广西产的约为2.22%。

[功效主治]

解肌退热,生津退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等。9~15g。

▇▇▇▇▇▇▇▇▇▇▇▇▇▇▇▇▇▇▇▇▇▇▇▇▇▇▇▇▇▇▇▇▇▇▇▇▇▇▇▇▇▇▇▇▇▇▇▇▇▇▇▇▇▇▇▇▇▇▇▇▇▇▇▇▇▇▇▇▇▇▇▇▇▇▇▇▇▇▇▇▇▇▇▇▇▇▇▇▇▇▇▇▇▇▇▇▇▇▇▇▇▇▇▇▇▇▇▇▇▇▇▇

藁本

农村中草药图谱44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藁本 Ligusticum sinense Oliv.或辽藁本 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et Kitag.的干燥根。秋季茎叶枯萎时或次春出苗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烘干。

[产地分布]

藁本主产于陕西、甘肃、河南、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辽藁本主产于辽宁、吉林、河北等省。

[药材特征]

藁本: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圆柱形,稍弯曲,有分枝,长3~10cm,直径1~2cm。表面棕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纵皱纹,上侧残留数个凹陷的圆形茎基,下侧有多数点状突起的根痕及残根。体轻,质较硬,易折断,断面黄色或黄白色,纤维状。气浓香,味辛、苦、微麻。

辽藁本:较小,根茎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柱状,有多数细长而弯曲的根。

[主要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的主要成分为3-正丁基酜内酯(3-But-ylphthalide)、川芎内酯(Cnidilide)、甲基丁香油酚(Methyl eugenol)等。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肢节痹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