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叶到底还能不能喝?

 e城邦 2017-03-19



在中国,茶为国饮,非同小可。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几千年的历史。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等领域。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茶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方逐次传播开来,最终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也是世界茶道的宗主国,任何国家都不能否认中国是茶道宗主国的地位,否则违背了茶道的基本文明。


然而讽刺的是,作为茶叶生产大国的中国,却屡屡出口受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茶叶存在农药残留问题。早在2012年,第三方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就发布过中国茶叶农药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化学农药的使用和茶叶农残问题让茶叶的安全性堪忧,中国的茶叶生产已经存在大量使用农药的情况。




2016年9月,绿色和平再次发布《2016年茶叶农药调查报告》,对市面上十五家茶叶品牌的二十六种在售茶叶进行了465项农药残留检测,然而结果却依然不容乐观。经独立第三方实验室检测,26款茶叶样品的农药检出率为65%,其中12个样品检出在中国禁止使用的农药,17个样品的农药残留超出欧盟标准。

▲抽样调查中检出的禁用农药及涉及的茶叶样品


·15个品牌,26个在销茶样,产品价格为70-2000元/500克

·60%的常规茶样本检出违禁农药

·85%常规茶样品检出农残或污染物超出欧盟标准

·45%常规茶样品含有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高毒'级别农药

·多种被检出农药存在潜在健康风险

·竹叶青特级绿茶混合农残数目高达20种

抽样调查中检出的高毒农药及涉及的茶叶样品


整个调查结果,可谓是触目惊心。可以说农药残留一直是困扰着茶行业的一大问题,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和消费信心。然而针对农药残留问题,目前却有许多“专家”出来辟谣,声称“在茶园中使用农药是正常的农业措施”、“除了有机茶,全部茶树都打农药,只要农药残留不超标,就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事实果然如此吗?

2016年与2012年抽样调查对比




茶叶喷农药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吗?

2013年,CCTV2《经济信息联播》就曾播出【信阳农药茶大量流向外地成公开秘密 茶农不喝自己种的茶】。


在茶叶最易长虫的季节,记者到著名的毛尖茶叶主产区河南省信阳市进行了调查。早上的6点钟,在山路两旁的茶叶地里,已经有不少正在干活的茶农,有的在茶园里喷洒农药,有的正在采摘茶叶。


记者问:你这背的是什么,打药的是吧?打什么药?

茶农说:打虫。

记者问:茶叶也需要打药?

茶农表示:他不打农药,他现在虫多呗。不打农药不行,不打农药它不长茶。都打药。


这里的茶农告诉记者,现在正是茶叶长虫厉害的时候,如果一家茶园不打农药,虫子就都会被赶到这家茶园,因此这里没有不打农药的茶园。一年茶园打药不少。茶树冒嫩芽打一次;叶子发黄,打一次;生虫子之后,根据虫子的种类,打不同的药。茶农告诉记者:虫多的很,每个星期都得打一遍,前边打,后边虫就又起来了,一个星期一遍一个星期一遍,茶叶长的好。


据了解,当地有关部门也提倡和鼓励茶农使用物理自然疗法,比如太阳能灯光杀虫、粘板杀虫等方法,但是因为物理杀虫的方式价格相对比较昂贵,茶农还是喜欢用农药杀虫。农药销路好,是因为威力大,价格便宜,杀虫也能立竿见影,但是农药残留对人体伤害很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就连种植小山茶和田改茶的茶农,他们自己喝的也都是从海拔高的地方采摘或者购买的大山茶。

记者:打了农药的这茶叶,你们还喝不喝?

茶农:我们都不喝。我们都不喝。

记者:那你们都喝什么茶?

茶农:我们都喝纯茶。没打过农药的。打完药喝得少,都不敢喝。卖了是人家喝,谁要买谁就喝。


不同的农药安全采摘期是不一样的,有的是7天,有的是15天,通常农药的使用说明书上都会标注。然而调查中记者了解到,有些茶农为了提高产量,超量使用农药,有些在打完药1到7天的时间内就开始采茶了。

记者:这你打了几天了?

茶农:一般打了之后3至4天就开始采了。


事实上,信阳农药茶只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茶叶种植进入规模化生产(密植型茶园,我们俗称“台地茶”或者“茶园茶”)以来,为提高产量,便于管理,方便采摘,茶树种植都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植株矮小,抗病虫害能力低

台地茶茶树多为无性系品种茶,这类茶种,根系多为须根系,吸收不到土壤各层的营养和水分,必然使其抵抗各种病虫害的能力大大降低。茶树要生长,要有产量,不喷洒农药行吗?


2、植株间距密集,茶园不通风

为提高单产,现代茶园采用了密集的种植方式,但密集种植最大的问题就是不通风,为提高产量,多数茶园选在了开阔的平地,这样虽然便于种植与采摘,但却产生了新的问题,就是不透风。不透风直接造成的结果就是大量害虫得以快速的繁殖,如常见的小绿叶蝉和螨类虫,这两类病虫害在当今茶园中普遍存在。如果这时不喷洒农药,一片茶园会很快就变成害虫的“乐土”。


3、没有天然的虫害防御系统

现代的茶园,动辄成百上千亩,有些甚至几万亩,茶园中除高矮一致的茶树外,再无其他植被,这使得害虫的天敌——各种鸟类和食害类昆虫无法在这里安居,客观上为害虫大量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因为以上原因,虫害在茶园中普遍存在,这时种植户或者茶厂为确保茶叶产量就必须喷洒农药。因此但凡看到经常在电视上见到的整齐划一的密植矮化茶园,就必然意味着这里的茶叶是喷洒了农药的,如果有人宣称这样的茶园是有机茶园,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农药残留不超标就是安全的?

国标中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是现行执法标准而不是健康标准。目前中国直接针对茶叶类的农残限量要求有47项标准,除此之外,针对其它农药国家现有法规没有设限的农残限量并没有作出相关规定,也就是说这47项标准之外的农药即使有残留也是合格的。但实际上,茶农所使用的农药种类远远多于这47种。另外,单一计算某一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并不能全面反映日常总摄入量,应综合考虑不同渠道摄入的混合农残有可能对健康产生“农药鸡尾酒”的协同效应。




欧盟标准是为了打压中国茶叶出口?

欧盟对食品安全要求一贯非常严格,他们采用的“零风险”原则,针对茶叶农残限量标准自2000年的200多项到现在陆续增至400多项。欧盟非常重视农药残留的安全问题,对农残限量标准的调整最为频繁,基本上每年都会增加或者调整几类项目,其中多为加严指标。2010年初发布的《食品和植物或动物源饲料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对茶叶的农残限量共453项,未制定最大残留限量的农业化学品限量检出限标准一律为0.01mg/kg。


从上面的图片中也可以看出,针对这28类农药对茶叶的残留标准,欧盟较国内更加严格。但是针对欧盟内部大量生产的苹果,其标准也是同样严格,有很多项农药残留甚至要求比茶叶更低。再者,欧盟国家的产茶量并不高,但欧洲国家对于茶叶还是存在消费需求的,那么欧盟国家在进口中国以外其他国家的茶叶时,是否会采用另一套标准?——在现有的国际秩序下,显然是不太可能的。这是否可以表明,欧盟并未刻意针对中国来提高茶叶检测标准呢?




喝茶汤不吃茶叶,因此农药残留并无大碍?

有业内人士说,现在是将茶叶磨成粉末再检测农药残留,但事实上,大多数消费者是喝茶汤,不吃茶叶,即使有农药残留,也很少有稀释出来,因此不必过度担心。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


其实,茶叶上的农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简单点说就是“农药能否转移到茶水里”。水溶性的农药自然会溶于茶汤,脂溶性的农药虽然不易迁移到茶水中,但并不能绝对保证不会析出。同时,脂溶性的农药这种不易溶于水的特性也同样存在弊端,这表明它一旦进入人体内便很难代谢出来,日积月累,在人体内的残留量将会越来越多。




洗茶可以洗掉农药残留?

网上有说法,洗茶可以洗掉茶叶里残留的农药,这个说法到底是真是假?用洗茶的方法来清除农药残留,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农药残留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基本上都是以络合态的形式被固化于茶叶叶片细胞内,而且多为脂溶性物质,很难溶于水中,想仅仅通过轻轻一洗想把它洗出来是不可能的。




除了农药残留,还有其他安全隐患

很多老茶客青睐绿茶里面的春茶,认为这时候小虫子还没出现,无需打农药。然而催芽素的出现,摧毁了这一梦想。“春茶危险的不是农药,而是催芽素。所谓无利不起早,现在炒作明前茶,要比谁家的茶叶上来快,早一天上市价格往往就好一些,你说茶农喷还是不喷?”


同时,为了茶园增产除草,大量化学除草剂被喷洒在茶园里。而那些化学除草剂,残留在茶叶上检测难度比较大,不易被及时发现。长期在人体内不断积累,会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还具有致癌性。美国与化学除草剂有关的癌症患者数约占全国癌症患者总数的20% 。




国内没有安全的茶叶了吗?

当然不是,例如有机茶,对化学农药、除草剂、激素“零容忍”,非常安全。但由于有机的概念在国内并不被重视,国内的有机茶大多出口到国外。


相对常规茶而言,有机茶的监控极为苛刻,每年都要经过第三方机构的有机认证,从茶场环境开始,甚至包括土壤、水源、空气环境都要检测,达不到标准就没办法通过有机认证。种植过程中更是严禁使用化学农药、化肥、除草剂、催芽素、香精添加剂等,一旦检测到,这个茶场基本上就会上了黑名单,5年内禁止申请有机认证。有机认证的严苛性导致目前我国的有机茶产量仅仅占茶叶总产量的1%。但有机茶市场也是乱象丛生,假冒的较多,购买时需认清产品包装上的有机码。


除了有机茶,高山茶、野生茶、古树茶,因为独特的生态环境,一般也不需要打农药。但这几种茶共同存在的问题都是产量太低,成本、产量和价格,共同决定了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到这些真正的好茶。




茶叶标准,可以再高一点

面对中国的茶叶市场现状,有专家也站出来发声:“面对14亿人口,我们首先要保证的是填饱肚子的问题”。但茶叶与粮食不同,粮食是果腹的必需品,而就算是再爱喝茶的人,也不可能宣称自己一个月不喝茶就会死,顶多只能说是馋的慌。因此茶叶作为非刚需品,而是一种提高人们生活水准、增加生活情趣的物品,我想人们有权对它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