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风光(2233)喀什 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堡就在我所住宾馆后面,据说这里曾经是喀喇汗王朝王宫所在地。

人口增长,地皮有限,人们搭盖起过街楼、悬崖楼,昔日王宫成了迷宫。幸亏面积只有2平方公里,走进死胡同回头重新走就是了。道路多由砖块铺成,干干净净。

上图:王宫里的孩子。

左图:在王宫前街道上我拿起相机,他们自动摆成这个姿势,很老练!
资料:喀喇汗王朝是我国古代最西边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有关该王朝的建立者及其建立时间问题,一直是个未能破解的历史之谜。长期以来,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
-
-
-
古堡尽头见新楼,
-
昔日王宫成迷宫。
-
诗人名著传千古,
-
投笔班超成英雄。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陵墓。
资料:玉素甫·哈斯·哈吉甫 喀喇汗朝著名诗人。出生于巴拉沙衮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附近)的名门世家,后移居喀什噶尔。年轻时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1069~1070年完成著名长诗《福乐智慧》,献给布格拉汗哈桑·本·苏来曼,被赐予"哈斯·哈吉甫"(可靠的侍臣)称号,时年已60岁左右。
《福乐智慧》是一部劝诫性长诗,共13290行(一说13288行),语言清新、形象、生动,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重大社会问题,不仅在突厥语诸民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研究喀喇汗朝的重要史料。有抄本传世。现代维吾尔文本由民族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汉文译本也已出版。另还有德文、土耳其文本等。

5月30日到位于喀什市东南郊的盘橐城。中间是定远侯班超雕像。

盘橐城周围正在建商业街、商住楼,真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典范。
位于喀什市东南郊的盘橐城,又名班超城。盘橐城的历史,和班超的名字紧密相连。
史料记载,公元一世纪七0年代,盘橐城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疏勒国宫城。公元73年夏,东汉大将班超率36名勇士,出其不意地兵临盘橐城下,兵不刃血地活捉了鱼肉百姓、妄图分裂的部族首领兜提,使东汉初年被迫封闭65年之久的丝绸之路再度开放。
随后18年间,盘橐城成了班超经营西域的大本营,班超立足疏勒,荡平匈奴势力,完成了统一西域的宏伟大业。
为纪念这位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喀什市人民政府在盘橐城址上兴建了班超纪念公园。公园占地1公顷,1994年开始修建,1996年第一期工程完工。园内立有3.6米高的班超全身像,1.9米高的36尊勇士像整齐地排列在班超像前两侧,威武雄壮,气宇轩昂。公园还建有城墙、烽火台、浮雕等。

莫尔佛塔
莫尔佛塔因地处莫尔村得名。 莫尔佛塔对于研究佛教在喀什的传播、兴起、消亡有重大作用。

从阿图什市到莫尔佛塔只有10几公里。
在喀什市东北约30公里、胡麻塔勒山脉中段的一座沙丘上。有一个古佛教建筑遗址。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莫尔,亦译作“莫热墩”,维吾尔语意为“烟道”、“烟囱”,因该地土台被当地群众误认为古代烽燧而得名。
佛塔地势高亢,现存2座,一座位于东南部,方座、圆腰、覆钵顶。底座最低一层长宽各12.3米,分5层,逐层递减,总高8.4米。塔以草泥制的方形和梯形土坯垒砌,中空。
另一座寺塔为覆斗形,底面边长25米,宽23.6米,平顶,顶部残长14.20米,残宽12.50米,塔高7米。塔身正面和两侧面有佛龛痕迹,系当年塑佛画像之遗存。塔下有殿堂残迹,似毁于兵火。据认为该佛塔似建于唐代。

喀什街景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