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域古国大揭秘——疏勒

 陆一2 2019-10-09

疏勒为古代西域大国,是著名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面积相当于今新疆的喀什噶尔。位居古丝绸之路南、北两道的交会点,古来即为东西交通的主要进出口。

西域古国大揭秘——疏勒

疏勒古国遗址

据语言学家研究,疏勒的古音作Sule,粟特语的东部方言将粟特(Sogda)说成为Sule,将主要辅音d转化为l,可见汉朝初年及其以前,疏勒的居民应是中亚迁来的粟特人,为特殊类型的欧洲人种。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疏勒国,王治疏勒城,去长安九千三百五十里,户千五百一十,口万八千六百四十七,胜兵二千人。东至都护治所二千二百一十里,南至莎车五百六十里。有市列。西当大月氏、大宛、康居道也。

西域古国大揭秘——疏勒

粟特胡人

东汉时期,龟兹王建倚恃匈奴,攻破疏勒,杀其王,立龟兹人兜题为疏勒王。第二年,军司马班超派人到盘稿城劫持兜题,并召集疏勒将吏,“说以龟兹无道之状,因立其故王兄子忠为王,国人大悦。”此后班超一直以疏勒为基地。

经二十多年的奋斗,班超安定西域诸国,因此,有大批汉人迁居该地,疏勒王族受汉人的影响很深。

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贵霜王迦腻色迦优待疏勒王安国的小舅臣磐为人质,给他修建寺院,在寺院中画上臣磐的供养人像时说:“故诸屋壁,图画质子,容貌服饰,颇同中夏。”意思是:“在各房屋的墙壁上,画了充当人质的王子臣磐的像,相貌和衣服大多与汉人相同。”

西域古国大揭秘——疏勒

南北朝时,粟特国为口厌哒所占,佉沙地区的九姓胡人大量移居疏勒,以致国名也由疏勒改为“佉沙”,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说“(佉沙国人)容貌粗鄙,文身绿睛。”可见直至唐初,疏勒国仍是绿眼睛、高鼻子的粟特胡人占大多数。

唐朝统一西域,以疏勒为都督府,作为安西大都护的四镇之一,驻有数千汉族军队,屯垦戍边,因此,疏勒的汉人日渐增加。

西域古国大揭秘——疏勒

唐朝后期,回鹘汗国统治西域,回鹘及其属部葛逻禄不断迁居疏勒,另有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咽面人也拥入此地。因此,敦煌文书和西方史籍《世界境域志》说,疏勒是回鹘,葛逻禄、咽面、汉人杂居的处所。

十世纪前期,喀喇汗王朝占据疏勒,信仰伊斯兰教的回鹘人开始统治这里,继续了1000余年的裴姓王族被废,葛逻禄、咽面、汉人逐渐融合于回鹘中。

喀喇汗王朝分裂为东、西两部分,疏勒的都城喀什噶尔成为东部喀喇汗王朝的都城,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鹘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近千年的积累,喀什便成了维吾尔族最富民族特色的古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