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音乐好懂史》1——巴洛克音乐

 yawachu 2017-03-19

《古典音乐好懂史》1——巴洛克音乐

前言

好像大家都觉得听古典音乐的人要么是资深音乐人,要么是资深装X人。有没有可能听古典音乐的只是普通音乐好者呢?既不资深,也不装X(就像老杨这样)。所以我试着来安利大家听一听古典音乐。相信我,你距离听懂古典音乐只差一个《古典音乐好懂史》。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时间线索,古典音乐史分为四个时期: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但是这么讲你肯定无感,所以我类比了一下音乐史和人的成长史,你会发现他们之间有非常大的相似处。今天先说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古典音乐好懂史》1——巴洛克音乐

--贵族豪气冲天,谁也拦不住 --

巴洛克时期出现在文艺复兴后。之前的欧洲处于中世纪,大家都在忙着一件事:信上帝,去天堂。天主教会几乎垄断所有社会资源,所以那时的音乐也就是一个宗教工具,没什么艺术性可言。

《古典音乐好懂史》1——巴洛克音乐

中世纪的欧洲

然后经历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贵族阶级上位了,于是有了power的贵族开始要燥。也就是从那开始,音乐开始有了系统性和艺术性。

《古典音乐好懂史》1——巴洛克音乐

既然要炫自己的power就一定不会轻描淡写,所以巴洛克(Baroque)就诞生了,它是一种追求极度装饰、强调豪华的艺术风格,比如这样:

《古典音乐好懂史》1——巴洛克音乐

只有豪成这样才能体现贵族的牛逼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也都是浓浓的贵族气息,大概有五个关键字可以形容巴洛克音乐:

《古典音乐好懂史》1——巴洛克音乐

--复调音乐--

你以为我就和你们聊聊巴洛克音乐整体的感觉吗?错!所有的感觉背后其实都有理性的技术结构。如果只挑一个巴洛克音乐的技术特点进行解读,那必须是“复调”。

简单介绍下复调:多个独立声部在同时发声。

巴洛克时期的复调极为复杂,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对比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土耳其进行曲》,如果把它两个声部拆开,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旋律声部和一个伴奏声部:注意,这里的伴奏声部本身没有旋律性,它只服务于旋律,单独听非常的单调。所以这样的音形不能称作复调。

但我们会发现巴洛克风格的复调由两个独立的声部组成,这两个都是独立的旋律声部,

不存在谁为谁伴奏的感觉。如果把它们交织在一起就会产生非常平衡、和谐的音乐。

为了说明这一对比我做了以下这个视频:(视频中的音乐是老杨手动把音符输入garageband合成,所以会比较僵硬,但能说明问题)


《古典音乐好懂史》1——巴洛克音乐

所以这种独特的复调特性让巴洛克音乐显得丰富华丽。

巴洛克时期主要的音乐形式有

  • 赋格fugue(复调音乐,一个主题反复用各种调式和不同声部变奏出现)

  • 康塔塔cantata(其实就是大合唱)

  • 清唱剧oratorio(其实就是没有服装、舞美和表演但有剧情的歌剧)

  • 协奏曲concerto(这里的“协奏”更应该翻译成“竞奏”,是乐器之间互相表现主题的形式)

--巴洛克时期的那些boys--

1.巴赫

《古典音乐好懂史》1——巴洛克音乐

巴赫被誉为是欧洲音乐之父,这个爸爸确实是名副其实的。首先是多产,不仅生理上多产(巴赫一共生了20个孩子),作品上也是极为丰富,而且他的作品涵盖了所有音乐形式。还有个很重要的贡献,就是巴赫确定了十二平均律,也就是一个“纯八度音程”分成12份,每份称为1个半音,两份为1个全音,以此定出所有中间的单音。说的再简单粗暴一点,就是现在钢琴上每个琴键的标准音高就是有巴赫确定的,这为后世的和声理论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古典音乐好懂史》1——巴洛克音乐

虽然是巴洛克时期第一扛把子,但在当时人们也就觉得他是个玩儿即兴演奏的boy。他的曲子贼复杂,差不多快被人忘干净了,直到死后100年,有个叫门德尔松的富二代翻出他“马太受难曲”来演出,巴赫才变成后人的大神。

在不熟巴赫也不能错过的三首曲子:

1.《六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为大提琴作品中的旧约全书,其中第一首G大调前奏曲最有名,基本上都是由分解和弦和模进组成,通透明亮,尤其乐句的呼吸沁人心脾。

2.《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五首,活波精巧,三段式,赋格曲式。全曲就一个主题,来回变奏,不同乐器在不同声部轮番唱主角。

3.《G弦上的咏叹调》旋律很有名,传说是一次小提琴三根弦都断了,于是巴赫用一根G弦完成了演奏。这个传说好像发生在帕格尼尼身上更加可信一点。

2.亨德尔

《古典音乐好懂史》1——巴洛克音乐

亨德尔与巴洛克一哥巴赫是齐名的,他最著名的是他写的清唱剧(比如地球人都会的哈利路亚大合唱)。和巴赫的作品一样,被人忘了200年之后由现代人再扒出来演出,尤其是咏叹调既可以被歌手用来炫技,也可以让观众眼泪哗哗。

《哈利路亚大合唱》地球人都应该听过,赞美上帝,基本也算是那个时候的主旋律歌曲。

3.维瓦尔第

《古典音乐好懂史》1——巴洛克音乐

他也是个爸爸,小提琴协奏曲之父。维瓦尔第一生写了500多首小提琴协奏曲,比较有名的当然是《四季》。

--音乐的启蒙--

巴洛克音乐是古典音乐的启蒙时期,有点像我们小时候刚刚上学时的时期。所有刚上学的小朋友其实都是很乖巧听话的,因为刚刚来到学校不敢乱来。巴洛克音乐也是如此,虽然不再是教会的工具,但还是会虔诚的歌颂上帝,偶尔也拍拍贵族马屁,所以音乐本身不太有作曲家个人的情感寄托,主题感和形式感还是比较重的。

《古典音乐好懂史》1——巴洛克音乐

有一首所谓巴洛克时期的神作就是《阿尔比诺尼g小调柔板》。说他“所谓”是因为这首曲子的疑点太多,这首曲子是由一个叫吉亚佐托的意大利教授,在二战时期从德累斯顿图书废墟中找出原谱,然后编写而成,但致死他都没有公布原谱,同时曲子本身带有浓郁的悲伤情感,根据我们之前的分析,如果巴洛克音乐有这么强的情感色彩就好比一个小学生出“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样的句子,感觉完全不对。所以很有可能是这个教授假借阿尔比诺尼写的这么个忧伤的曲子。大家可以找来听听看。

--差点被忘记的巴洛克--

整个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被集体遗忘了100多年,直到浪漫主义时期才开始慢慢被人挖出来,大家才认识到它的价值。这都要归功于西方音乐中科学的记谱法,这样音乐才能传承来。而我们历史中的古曲已经完全遗失的原因就是音乐缺少一种系统的音乐理论。说到底,科学是音乐这项感性艺术背后的支持。

好了,巴洛克的故事先和大家扯到这里,下期我们继续扯古典主义时期。还会有好多好听的音乐等着大家哦。

《古典音乐好懂史》1——巴洛克音乐

关注“老杨不说”。不求涨粉,但求轻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