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取得长春市职工技术创新评选多项成果
日前,长春市总工会联合长春市科协、科技局、人社局对长春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和技术标兵进行评选表彰。车间选送的项目有8项荣获长春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名员工荣获长春市职工技术创新标兵,为公司赢得了新的荣誉。 车间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发挥车间改进创新方面的优势,动员广大员工根据评选标准认真准备申报材料。此次获奖的项目无论从技术含量,创新思路,还是应用效果,推广价值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是车间改进工作的典型代表,更是车间勇于创新文化的集中体现。 其中“柔性化自动涂胶系统、数据采集、质量提升、节拍优化方案”项目,针对顶盖误判,涂胶缺陷,产能瓶颈,选用专业扫描仪识别车身顶盖类型,采用参数匹配技术,有机整合各项参数的配合方式,形成柔性化、自动化节拍提高的优化方法,解决3项重点难点问题,快速识别车身配置类型,实现多车型、多种工艺切换;优化车身涂胶质量,总结出车身涂胶的工艺方法和经验公式;查找柔性化生产线中的生产浪费,实施了系统的产能提升方案。经过上述改造,将原单车生产节拍由原来130秒提高到现在120秒,节约成本超过300万元。 而“工业现场多功能诊断仪”项目、“INT自动涂胶枪密封组环的快速安装工具”项目、“多通道线缆诊断检测仪”项目和“焊钳极臂加工再利用夹具”都是一线员工针对现场工作难题,凭借丰富的实际经验和千百次的实验完善,设计发明的专用工具和仪器,填补了现场应用的多项空白,在提质增效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中频焊钳改造”项目、“自动螺旋胶枪密封形式的改进”项目和“铝铸件落屑质量缺陷的消除”项目则是对问题和缺陷利用改进工具进行深入分析,剥茧抽丝细致研究后,从真因入手,采取的有效措施。这些项目经过实际验证,均取得了预期效果,拓宽了改进的思路,应用推广后创造了可观的价值。 荣获长春市职工创新技术标兵的员工王德亮是车间改进创新的典型。他从一名普通操作工,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维修技师、维修团队的带头人。工作中兢兢业业、肯于专研,先后学习并掌握了机器人高级编程、西门子控制器高级编程等技术,并通过编写教材、授课的方式与大家共享。参与并完成了A4L车型节拍优化、Q3车型工艺改进、大提产项目中的系统集成等重难点攻关,荣获了中国一汽五一劳动奖章、长春市政府津贴获得者等多项荣誉。他设计制作的多功能电缆快速诊断装置,还获得了第20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铜奖。 车间这些荣誉的取得,与广大员工践行车间文化,对改进工作始终的重视、坚持、创新密布可分。车间多年来始终将公司“发现问题就是发现财富,解决问题就是创造财富”的改进理念作为自身改进革新工作的指导,秉承着“改进永无止境、创新全员参与”改进工作方针,致力于搭建自主创新平台,打造创新型、学习型团队,以改进工作为载体,通过合理化建议,KVP2小组活动,KVP-Kaskade,改进发布会等形式,组织全体员工参与到改进活动中。浓厚的改进氛围,高技术含量的改进项目、在生产、质量、安全、成本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成为车间改进创新工作的鲜明标志。一大批员工、团队和改进项目在国际发明展、全国发明展、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选等各级赛事评选中夺金摘银,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2017进取征程还将面临重重挑战,焊装人将牢记使命,继续发扬“脊梁”精神,践行“卓越焊装 卓越团队”的车间文化,发挥自身改进创新的优势,制造高品质车身,专注提质增效,助力公司冲击更高目标! |
|
来自: stoneto2003 > 《参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