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毋、勿”的区别

 yiyidaodao 2017-03-19

“无、毋、勿”的区别

时间: 2011年11月01日 来源:教育周刊 作者: 普宁下架山汤坑学校 黄志伟

  在古代汉语中,“无”“毋”“勿”都可以作否定副词,表示“不要”的意思。近来,有的学生问:陆游《示儿》诗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句,有教学参考书说“无”和“勿”相同,这样解释对吗?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无”字是“不要”的意思。在古代汉语中,“无”、“毋”、“勿”都可以作否定副词,表示“不要”的意思。在表达这一意思时,“无”和“毋”在意义、读音上完全相同,可以通用。因此,“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无”字可以换成“毋”。

  “勿”和“毋”虽然基本意义相同,但有两点区别:一是声调不同,“毋”是阳平,“勿”是去声。二是否定语气有轻重不同,“毋”表示“不要”,带有劝勉意味,口气缓和,如“毋庸讳言”、“宁缺毋滥”:“勿”表示“不要”,带有强制意味,口气强硬,如“请勿喧哗”、“勿谓言之不预”。如果“家祭无忘告乃翁”句中的“无”换成“勿”,就使诗句中四个去声字(祭、勿、忘、告)连在了一起,读起来很不和谐,语气也不够得体。所以,诗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无”字只能与“毋”字相通,不同于“勿”。

(编辑:林玉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