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扒皮醒思录(一百零四)

 笑而不语2018 2017-03-19

扒皮醒思录(一百零四)

  1. 没有发动机,车有再高配置也是摆设;没有乐观,人有再强能力也是残疾。要无条件乐观,就像无条件呼吸,前者是“心”活下去的基础,后者是“身”活下去的前提。

  2. 不要用自己不开心的方式来表达别人有错,错是别人的,要么解决,要么不理;开心是自己的,任何方式丢掉都太可惜。

  3. 事情没有难不难,只有合理不合理,只要是合理的都能解决。那些太难的事,往往是有不真实和不合理,调整到真实合理,必有舟车可抵。

  4. 理不正,才需要用道德找平;见不明,才需要用好评佐证。

  5. “强”和“要强”看起来很像,但真不一样。“强”是做事时快乐,“要强”是做事时痛苦,完成后快乐。“强”是顺境逆境都快乐,“要强”是顺境荣耀、逆境沮丧。可以用“要强”为切入点来学会“强”,但千万别把“要强”当成终点,那最后结果是:压力无法扛,注定是逃亡。

  6. 当孩子“爸爸爸爸、妈妈妈妈”一遍遍喊我们的时候,其实是ta缺乏安全感了,要么是需要点温暖,要么是遇到了难题,需要我们去询问、拥抱和鼓励,而我们呢?却在指责和讲道理。

  7. 永远不要侥幸,在自己能专注成一把刀之前,神仙相助也徒劳无功。贵人只能帮人改变大小和快慢,却无法把石块变成水晶,个人的质变必须靠自己才行。

  8. 吓唬管用时,鼓励保准管用;而鼓励若不好用了,吓唬也只能收获个摆造型的假努力。因为一个人努力不努力只取决于是否体会到了专注带来的成就感,吓唬和鼓励都是开启努力行为的切入点而已,若没找到这个专注的成就感,啥切入点都是白费力气。只是吓唬还能让人多几分怨气。

  9. 人活着一定是追求美好的,但美好哪里来呢?比较取巧的路就是寻找“我喜欢”;比较务实的路是专心“我发现”,比较高级的路是享受“我创造”。“我喜欢”是外求未有,是生灭的,一直求索却一无所有;“我发现”是内求已有,是稳定的,有递增但有局限;“我创造”是内求未有,是丰盈的,是无限累积且无限蔓延。

  10. 都说“多经历是好事”,其实指的是“多经历并收获智慧是好事”,如果经历了却没看明白反而深受其害就不是好事了,国人抑郁症如此之多,大多是只在经历那半场,没到收获那半场导致的。如何让“经历”成为“收获”呢?梦想不死、拼命乐观、坚持学习、寻找助缘。

  11. 一句话有多个说法,有的人会挑那种既明白又让人舒服的话,而有的人则一定会挑些刻薄的话,为什么呢?因为“动机的方向”,前者的动机是:说明白的前提下让对方开心;而后者的动机是:说明白的同时,让自己顺气。这“动机的方向”本质就是心里“我”的比例,人小我大,自己和他人都痛苦;人大我小,自己和他人都舒服。

  12. “安全感”和“价值感”是人的需求的内在本质,安全感对应的能力是愉人愉己,价值感对应的能力是享受创造。这两个有了,别的能力都是如虎添翼;这两个没有,别的能力都是闲置道具。

  13. 人都是爱自己的,但爱自己的方式有成长的过程。初阶阶段,爱自己的方式是获得“满足感”,于是人会追求爱的满足、吃喝玩乐的满足。中级阶段,爱自己的方式是获得认同感。于是人会追求分享价值、服务他人。高级阶段,爱自己的方式是获得“究竟感”,于是人会追求专注证悟、追求为人类进行设计、为人类进步努力。

  14. 如果一个人确定的有件衣服,那么TA是能知道衣服的尺码、材质、样式、颜色的。同样,如果一个人确定的要做某事,那么TA是能知道这件事的目标、规则、方向和底线的。所以,当看到有人做事随机、无规范的时候,TA不是缺方法,而是没真的确定。很多人自以为的确定,其实只是一念,不是思考后的决策。而很多人的力所不及也不是无能,只是无确定导致的无正见。

  15. 一个地方摔倒N次的行为,原因是什么呢?不用心。为何不用心呢?认为不重要。在普通人心里只有欲望和恐惧是需要用心的,其余都是慵懒随性、依靠侥幸的。怎么改呢?建立强者思维。并非“遇事承担”就是强者,太阳发光分对象吗?不。真正的强者是全面承担的,应该:错误有规则不二过,隐患有方法去避免,问题有计划去面对,未来有规划去实现。

  16. 信任,是和生命同等重要的东西。如同爱护生命一样,我们不仅仅要尽可能保证“信任”不生病,还要在它生病后全力医治,让它康复如前。“生命”如果生病了就放弃治疗了,结果是无穷的苦难。而“信任”如果受损了就放弃维护了, 结果就是无边的黑暗。

  17. 真的搞懂一件事,需要大小两处都能看明白。大处是指要跳出个人角度看人间,用天理的角度看自己要做的事到底是个什么事,如理不如理;小处是指要扎进细节看,用具体的规则、标准和底线看自己要做的事分明不分明、可行不可行。曾国藩说的“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缺一不可”也是此理。

  18. 人们可能以为“不做事”是人最不负责任的表现了,是,但这只是一半,还有一半是“不沟通”。为什么这么讲呢?所谓负责,指的不过是“让事成功、让人提升”两个目的,而那些处理关系时--“一致就要完全顺从,不一致就要相害相杀”的人,其实是有能力求同存异、创造和谐的,否则ta怎么不和领导斗呢?ta的“不沟通”只是不负责,是没想过让对方提升。

  19. 对天才了解越多,越清楚一个事实:智慧不是来自努力,而是来自于--舒服的状态、忘我的思维、愉悦的想象力。

  20. 求智慧有一个好,就是不管天塌地陷,该怎么干还怎么干,因为知道这对境千变万化都是假,但智慧呢?累世相求唯此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