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褚老师您好,我想问几个关于您热爱的杂志《经济学人》的问题。受您影...

 大叶子的梧 2017-03-19

在纽约的时候碰到过一个女生,中国人,刚认识的时候觉得她英文挺好的,出去吃饭,点菜、跟服务员闲聊什么的都很自然得体。后来熟了,我发现她的英文其实比我想象的要差得多,除了点菜之类的生活用语很溜,朋友聚会用英文聊天的时候其他的话题她完全插不上嘴。

我上大学的时候北大还流行过一种可笑的东西——叫「英语角」,感觉上所有人永远在重复同样的几句话:同学,你是哪系的?同学,你有什么业余爱好?特傻。

很多人以为快速提高英语水平需要所谓的「语言环境」,比如混英语角,比如交个外国男朋友女朋友什么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从环境学英语太慢了,而且最可能学到的都是一些简单、重复的套路。学英语最快最好的办法就是:死记硬背。

这是褚老师给你的第一个建议。

那你该死记硬背一些什么呢?当年那个纽约女生也问过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经济学人》。

我第一次看到《经济学人》的时候已经二十好几了,那年夏天我在波士顿实习,公司里一个同事有把家里看过的杂志带到办公室共享的习惯。说实话,我一开始看的时候特不喜欢,觉得这杂志怎么这么多偏见啊,说到每件事都有强烈的观点,一点不像《时代周刊》之类的美国主流媒体,凡事讲究「客观、中立」,《经济学人》不仅不中立,还喜欢冷嘲热讽传播负能量,这根本不是新闻「报道」,简直就是刻薄加反动啊!

回想我当年的傻逼反应,应该跟现在很多傻逼看到我微博的反应差不多吧。我想你年纪应该还没我那时候大,这么年轻就知道看《经济学人》,比我幸运多了。

我是后来才学会欣赏这种不掩饰自己观点的报道叙事风格,明白过来像《时代周刊》那种各打五十大板的套路,表面上看是中立,而实际上只不过是伪装出来的假客观,遮遮掩掩地说教而已。那样的文章不仅无趣,而且虚伪,是一种很搂很弱智的说话方式。

我跟那个女生说,死记硬背《经济学人》除了能让你迅速提高英语,还能让你增加谈资,而最重要的,是能让你养成一种有趣的、直接、优雅的说话习惯。

这也是褚老师给你的第二个建议。

上面的两个建议免费,下面回答你的问题。

一、关于版面,我除了「中东和非洲」版面懒得看,其他都挺喜欢。要说娱乐价值,「中国」版面娱乐价值最高。

二、我从不查字典,不懂就瞎猜。

在纽约的时候碰到过一个女生,中国人,刚认识的时候觉得她英文挺好的,出去吃饭,点菜、跟服务员闲聊什么的都很自然得体。后来熟了,我发现她的英文其实比我想象的要差得多,除了点菜之类的生活用语很溜,朋友聚会用英文聊天的时候其他的话题她完全插不上嘴。

我上大学的时候北大还流行过一种可笑的东西——叫「英语角」,感觉上所有人永远在重复同样的几句话:同学,你是哪系的?同学,你有什么业余爱好?特傻。

很多人以为快速提高英语水平需要所谓的「语言环境」,比如混英语角,比如交个外国男朋友女朋友什么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从环境学英语太慢了,而且最可能学到的都是一些简单、重复的套路。学英语最快最好的办法就是:死记硬背。

这是褚老师给你的第一个建议。

那你该死记硬背一些什么呢?当年那个纽约女生也问过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经济学人》。

我第一次看到《经济学人》的时候已经二十好几了,那年夏天我在波士顿实习,公司里一个同事有把家里看过的杂志带到办公室共享的习惯。说实话,我一开始看的时候特不喜欢,觉得这杂志怎么这么多偏见啊,说到每件事都有强烈的观点,一点不像《时代周刊》之类的美国主流媒体,凡事讲究「客观、中立」,《经济学人》不仅不中立,还喜欢冷嘲热讽传播负能量,这根本不是新闻「报道」,简直就是刻薄加反动啊!

回想我当年的傻逼反应,应该跟现在很多傻逼看到我微博的反应差不多吧。我想你年纪应该还没我那时候大,这么年轻就知道看《经济学人》,比我幸运多了。

我是后来才学会欣赏这种不掩饰自己观点的报道叙事风格,明白过来像《时代周刊》那种各打五十大板的套路,表面上看是中立,而实际上只不过是伪装出来的假客观,遮遮掩掩地说教而已。那样的文章不仅无趣,而且虚伪,是一种很搂很弱智的说话方式。

我跟那个女生说,死记硬背《经济学人》除了能让你迅速提高英语,还能让你增加谈资,而最重要的,是能让你养成一种有趣的、直接、优雅的说话习惯。

这也是褚老师给你的第二个建议。

上面的两个建议免费,下面回答你的问题。

一、关于版面,我除了「中东和非洲」版面懒得看,其他都挺喜欢。要说娱乐价值,「中国」版面娱乐价值最高。

二、我从不查字典,不懂就瞎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