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UAL实验室新年聚会

 rong_nirvana 2017-03-20

2017年1月8日的北京风和日丽,跨年持续多日的雾霾正巧在这天散去,注定是一个美丽的日子。城镇化与地方性研究实验室(Sino-German Joint Laboratory on Urbanization and Locality Research, UAL)成员在北京大学红四楼欢聚一堂,共话走过的岁月与心得,气氛活跃温馨。大家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相聚时光。

下午2点聚会正式开始,毕业的师兄师姐们和在读的研究生、本科生同学一起展开愉快、温馨的交流。大家来到未名湖边拍照留念,学院楼前、石舫、未名湖石等处留下了笑意盈盈的身影。景色优美,诗意盎然,让已经毕业的同门更是感慨良多。

未名湖畔合影

汪芳教授

在接下来的聚会交流中,首先,汪芳教授用一个电子相册(2016级贺靖同学制作),来展示自2005年以来办公室所有成员的基本情况,从第一位大师姐廉华到目前的各位在读同学。然后,汪老师分享了团队过去10年的学术、教学成果。科研上,集中在“城镇建成环境文化景观及其地方性研究”的方向,城市记忆、地理建筑等6部英文著作在Springer出版;教学上,在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规划本科教学成果评优中,主讲课程“社会综合实践调查”的教学成果,这些年来共获得8项一等奖;展望未来,团队将致力于跨区域遗产廊道文化景观的研究。这些工作,都和前后各届同学们的努力和付出分不开。

随后在场的毕业师兄师姐们也一一做了交流发言。

王洁晶师兄从两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与感受:一是有关读博感受,他认为美系和英系高校的博士培养侧重点存在一定差异,美系高校比较注重学生基础研究能力的训练,英系高校则着重训练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博士论文)的能力,香港的高校比较靠近英系的博士培养方思路;二是个人研究总结,简要介绍了他的两个重点研究领域--流动人口市民化和城镇化、城镇体系和城市治理体系。


王洁晶师兄(2008级)交流

高琨师姐主要针对以下几方面交流:首先感恩北大的成长经历,希望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以团队传承的学术精神鼓舞自己,不断突破;然后分享了毕业后工作生活的感悟。讲述绘制一幅油画的经历,来发现自己在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出现的问题,及时自省并且解决问题,推进个人的顺利成长。


高琨师姐(2009级)交流

吴颖师姐做了“我的工作,我的城”的汇报,对自己的工作情况、工作心得做了详细陈述,着重介绍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密云分局的情况和密云新城基本情况,并和大家分享了规划管理工作中的政策影响、利益平衡等体会。


吴颖师姐(2010级)交流

刘鲁师姐更多地从生活、工作日常方面谈及自己的感受,阐述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告诫师弟师妹们要勇于面对和承担生活给予的种种问题,保持努力乐观的生活态度。


刘鲁师姐(2006级)交流

王彩霞师姐分享了工作中不同任务目标完成过程的感受与体会,从对待工作的态度和结果方面,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内容生动。她提到:只要珍惜机会并做好每次任务,生活总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刻带来惊喜。


王彩霞师姐(2012级)交流

薛晓宁师姐则从自己的专业角度阐释了海绵城市政策以及实施情况,并对如何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发表了看法,用“做人向善、做学问向上”的箴言,鼓励师弟师妹们前行。


薛晓宁师姐(2012级)交流

徐璐师姐则从自己如何选择工作、目前工作情况、所在城市的特点以及入职后感受等方面展开讨论。讲述了自己适应新环境、从学生角色向员工角色转变的心路历程,鼓励师弟师妹们深入了解自己、探索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生活方式和城市,并努力适应新环境。


徐璐师姐(2013级)交流

通过深入交流,大家对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未来规划有了新的理解与看法,师兄师姐们贡献的人生经验将激励师弟师妹们勇于突破、战胜困难。UAL实验室还特意安排了抽奖环节,为大家准备了北大LOGO博士熊作为幸运礼物。在何昊同学的主持中,整个交流过程欢声笑语不断。


祝福团队所有成员

   都有一个心想事成的2017!


供稿:路丽君

摄影:胡文颖

编辑:阮慧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