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医学堂丨从道医养生的“啬”到传统医学的“中”!...

 leo953 2017-03-20


中国道医


从道医养生的“啬”到传统医学的“中”
编辑/中国道医研究院



1老子对“道”的认识


老子的大道宗旨是:“孰能损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是老子对待宇宙万物自然和谐生态的根本原则。


老子无限深情地揭示了天人合一、没身不殆的根本途径: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六章)


认识和把握了大道的根本规律,方能避免实践中的盲目性,而虚怀若谷,无所不容。无所不容,方能廓然至公,不为亲疏、利害、贵贱所左右,不为祸福、得失、寿夭所影响。廓然至公,方能全面周到,道溥天下,没有遗落不及之处。“恒善救人,而无弃人。恒善救物,而无弃物。”(第二十七章)“人之不善,何弃之有?”(第六十二章)全面周到,方能天人合一,达到自我与宇宙万物的浑然一体、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方能融化于道,而成为宇宙中“四大”之一的人。融化于道,方能“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寿也”。(第三十三章)


1
老子对“欲望”的理解


老子进一步深刻揭示了天下无道的根源乃在于欲望:“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第四十六章)对于商业对农业的巨大破坏力,老子深表不满,并严厉指责商业社会是违背大道的非正常社会:“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

,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足谓盗夸。盗夸,非道也。”


人类愚昧阶段,也是人类异化的开始。对财寓的刻意攫取是人类社会所以异化的根本原因,也是一切动乱的根源和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其实质,是人类中心主义而引起的道德危机。老子总结私有制社会制度的的本质在于:“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七十七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

簿,而乱之首也。”(第三十八章)随着人类的实践,一面是生产能力不断地提高,科学技术文明不断地进步,物质生活不断地丰富,一面却是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精神境界却越来越异化,越来越沦落,越来越远离了自然大道。


2
老子说“利、弊”


利与蔽永远是对等的。人类摆脱愚昧走向文明和智慧的开始,也是灾难的开始。利与弊的思考,老子首先想的是利物、利人、利他、利自然,强调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互利而不争。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是靠智慧,不是靠争斗,也不是靠儒家所谓

的“道德”,而是靠素朴。“绝圣去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十九章)


2《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所谓内守,即是全神。全神思想最早来自于《道德经》的“治人事天莫若啬”。所谓“啬”,就是要摄神、葆精、受气、养形。《韩非子·解老篇》也说:“书之所谓治人者,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也。所谓事天

者,不极聪明之力,不尽智识之任。苟极尽责费神多,费神多,则盲聋悖狂之祸至,是以啬之。”《素问·经脉别论》所提出的“

生病起于过用”的观点,也与“啬”的论述是一致的。如七情过用就成为治病之因,“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均是饮食的大饥大饱,或过寒过热,或偏嗜,皆是“过用”现象,足以成病。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索问·宣明五气》所说的“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也是“过用”所造成的损害,如房室过度则伤精,均与“啬”的要义相悖逆。孙思邈沿袭了《道德经》“啬”,的思想及《索问·经脉别论》“生病起于过用”的观点,强调养生要坚持一个“啬”字。还以“膏用小炷与人炷”作喻,认为人的精神气血是有限的,不可滥用,必须处处注意摄养受护,要尽量减少它的消耗。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五色、五音、五味等皆是人之本能所必需,但如纵情于犬马声色,内在之神明为外在之物欲所牵累,必然不安守于神室,要么导致心神的错乱而失去常态而癫狂,要么导致情气神的耗伤而损及年寿。


“啬”与“中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啬”的含义是指人们对自己精气神的消耗希望能减少到最低限度,而“中节”则是指不要超过身心活动的范围。中医以“中节”思想取代道医“啬”的思想,主要源自以下几方面因素。


首先,“今时之人”以“乐”代“道”,长寿观念不再被人尊崇


《黄帝内经》开篇之“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其次,中医学以阴阳学说为治“病”之本,神治思想逐渐被人淡忘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肿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再次,中医学科特点决定中医以医药学为学科内容架构,致使道医精华思想游离于医学之外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写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剽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写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中国有句古话:“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道医“啬”的目标看似高远,多数人也不过得到一个“中”字罢了。而“中医”所谓的“中节”思想看似圆融,如果能够得到“下”的结果也实属来之不易了。道医对人体五脏之神的态度比较消极,认为是一种不正常的病态现象,唯有持戒方能长生。而中医则认为,喜怒哀乐为人之常情,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正常体验和反映。人生在世总有喜怒哀乐之情志变化,岂能“如槁木,如死灰”?七情活动不可不发,可以用,只是不可过用,过用则神散气耗,同样足以致病。可以发,如果不发则隐曲不伸,反而郁而成病。因此,人若能把握“中节”之道,识得个中真谛,则身心健康有了基本保证。七情之发必须合道,贵乎“中节”,要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总之,“中神”是中医的情志养生观,中医也发明了不少情志养生法。


常人不明道医“全神”之理,不通“中神”之法,大多数的疾病,皆来自于对五脏之神的妄动和滥用。故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的“道林养性”篇中指出十二种过度情志变化的危害性:“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妄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足,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可见造成人体伤害的关键存于“多”,“多”则超过了常度,破坏了人体的自我调节适应能力,从而导致气血逆乩,脏气戕害,形成种种病变。这时告诫人们对于七情之用要保持“中节”,使之冲和为度。诚如嵇康在“养牛论”中所说的:“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平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