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功能本位

 龙眼世界 2017-03-20

 

20161226日星期一上午,观看香港《凤凰》网《石观世界》栏目,“功能本位”一词进入眼帘并引起关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中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对住房政策进行根本性的大调整,终于正确确定了房屋的功能本位的定位。言下之意是过去房地产之所以弊端难除,是因为房屋政策的定位没有回归到功能本位的定位。---由此推论,对许多事物的认识,在相当时期内偏离其功能本位定位的,中央尚且如此,何况我等平民百姓呢?可见认识事物的本原并非易事。所以以此为契机,以“功能本位”为准绳,反思我们为之所束缚的某些思维模式,纠正我们为之困扰的某些行为习惯,尤其是那些沿袭已久且自以为是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应该是体现见机而作见贤思齐的君子之风的时候了。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对住房的功能本位的定位。那么我们作为普通百姓人生中有哪些最重要的功能定位没有回归其本位呢?依我看,除生死之外,人之大事莫大于人生的功能本位定位。也许有人惊讶:啥?人,还不知道人生功能本位定位,岂不是笑话?其实不尽然。君不见,归终居士在《意气谱-反菜根谭》之所言:“中国一千人中,五百人吃饭不做事,四百九十九人为吃饭而做事,不知可有一人为做事而吃饭?吃饭而不做事者,依赖人为生活,禽兽不若也。为吃饭而做事者,禽兽以爪牙觅食,人以知识、劳力觅食,觅食之方法不同,而其觅食则一,禽兽类也。为做事而吃饭者,具有人格,出于禽兽之上,始得谓之人”。归终居士所言,尽管言辞可能偏激,数据不甚精确,但对人生功能本位定位的剖析,直击要害的洞察力和分辨力,却是一点也不含糊的——-吃饭不做事,不若禽兽;为吃饭而做事,若禽兽;为做事而吃饭者,斯人稀矣!由此可见,

为人功能本位定位之当否,关乎为人之性质,关乎为人之格局关乎为人之虚实。

吃饭不做事”者,“不若禽兽”。这是从做人性质上,对为人功能本位定位的判断。因为禽兽们,具有能以自身的能力觅食养活自身和抚养幼小子女的“兽格”,而吃饭不做事”者,连起码的“兽格”都没有建立起来,显然“不若禽兽”。对这些丧失人性良知和人格廉耻不若禽兽,人谓“酒囊饭袋或“行尸走肉”。这是对做人的性质区别。从人的功能本位出发,依靠自身合法诚实劳动自食其力,以做生活的创造者为荣,以过“有劳不劳”的生活为耻,这是做人的本分或曰底线。除去失去劳动能力需要社会和家庭照顾和救济的人之外,如今社会出现了三大人类怪异:一类是某些高福利的发达国家的福利管理公职人员和伪劣福利政策享受者,二者狼狈为奸,非法虚报贪污比例和数额惊人的福利费用。二是国人中啃老族族群有潜滋暗长之势,有的还是中小学生就蹲守在家不去上学,有的大中专毕业几年不出家门找工作,且美其名曰慢就业。三是在严厉惩治社会腐败的高压态势下以假冒和行骗谋生行径竟然大行其道。从此可见,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成长,并不能促使生命主体意识境界的提升,促使人性的同步发展。对这些丧失人性和人格严重侵害和腐蚀社会肌体的人类顽疾和毒瘤,如不根除人类社会将何以堪?!

为吃饭而做事者,不若禽兽”。这是从做人格局上,对为人功能本位定位的判断。人之“放羊—娶媳妇--生娃--放羊”之生命途径和动物“觅食繁殖-—觅食”如出一辙,只不过人之“放羊”种类有“金//铜”之别,数量有“亿/千万/百万”之分,地区有“本地/国内/”国外之别而已。人们尽管身份各异,或曰穷人打工仔/或曰土豪/财神抑或政府官员,但囿于“为吃饭而做事” ---只知钱财发光,未知人性曙光,则“若禽兽”。国人中之所以鲜有能发现和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而成为超越“禽兽”之人,是因为自幼就被“读书为考试考试为上好学校---上好学校为找好工作”的遗传基因般的社会主流意识所熏陶或所控制,而成为社会化工厂流水线作业生

产出的同质化“器皿”。我想这种对学习功能本位和人生功能本位定位的偏颇,导致人之为人目光短浅、心狭隘,格局狭小,而缺乏人性,缺失人格,类“若禽兽”,也许是时代的局限性,即社会发过程中不可

越的必然现象吧!

为做事而吃饭者,具有人格,出于禽兽之上,始得谓之人”这是从做人的虚实上,对为人功能本位定位的判断。所谓做人的虚实,就是指做人的真假,即是真做人实做人,还是虚做人假做人。首先,人格,即成为人的资格。它是人类独有的、由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代表人类灵魂本质及个性特点的性格、气质、品德、品质、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严、魅力等。因为人格是人类所独有的,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源,所以具有人格才是真做人实做人,否则就是虚做人假做人。其次,人格也称个性。每一个都为解决生存问题的需要,从事一份外在的工作或职业,从而扮演一个角色,拥有一种社会的身份。这种被社会赋予的身份,被社会和家庭所塑造的角色就是人格。也可以说这个人格是公共的人格,在这个人格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自我,它可能和外在的人格截然不同。如果,我们只是把外在的人格当成自己的人格,而忽略内在真我的人格,岂不是为公众活了一生,而对自己生命而言,只是为别人而活,等于白活一世。跳出了为吃饭而做事”即共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身外之物而活的窠臼,而定位为做事而吃饭即以天下为己任,以事业为人生,活出真实自我的功能本位,就会关注人的内在的本质的素质成长,自觉解决自我与众不同的个性心理和精神上的问题,核心是对宇宙人生的看法。进而成为灵魂知觉和觉醒的人,人生就会走出痛苦、烦恼、空虚、无聊的无明境地,进入喜乐、幸福、富足、圆满的光明境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