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性化的回归

 小雨123 2022-04-11

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在一次讲话中曾说,现代教育实际上是缺少“人”的教育。想想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的确,现代教育真的缺少“人性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推行人文教育,全面关注学生人格发展,培养具有独特个性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也就是要实施人性化教育。这次改革是对千百年来忽视人本位的传统教育的重新审视和彻底变革,是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而再不是知识容器的一次教育革命。       

回顾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令人颇多遗憾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学校里培养的都是根据封建礼治秩序铸造的奴性十足的模型,是被封建统治格式化的所谓人才。对封建国家而言,是为了培养一批尽忠而甘于顺从的臣子;对学生而言,则受了学而优则仕的诱惑,以便求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荣耀,是多少能脱离非人境地的重要途径。于是脑壳里灌满了以儒学为主的诸如仁、义、礼、智、信的思想,摇头晃脑去背诵使人舌根发涩的古书,日久天长,熏化出一批批无棱无角,丧失个性的封建统治的卫护者。其实,能够进得学堂的,大多是富贵子弟,穷人的孩子连由非人变成的资格也没有。        ”五四新文化运动,引起了文学的觉醒,同样在教育领域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许多著名教育家和学者开始倡导人文教育”,开始思考教育是为谁教育终究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问题。但复杂的社会原因,没能使教育改革得以推行下去。新中国成立后,穷人的孩子也能够进学校接受教育。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也明确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工作方针明确指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可见,《纲要》已经把“人”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由于应试教育的阴魂不散,致使在大部分中小学校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延续着某些封建教学的方式,对学生主体性,仍未引起足够重视。教死书、一刀切式的教学要求所有学生,忽视学生独立人格的存在,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开发。学生没有被看作教学的主体,不允许自主自由地学习,即使有的学生露点创新的苗头,便随即被视为异端,给予嘲弄和否定。在执教者的眼中,只有一个个的知识容器,学习的机器,没有活生生的个人分数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学生都必须跟着考试这个指挥棒跑。因此,满堂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甚至侮辱、罚学生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是对人性的极大蔑视和对学生人格的严重戕害。结果是,最终受害的不仅是学生,还有老师,“体罚”学生的罪名,老师是“吃不了兜着走”。在教育过程中,到底谁没有关注学生的“人性”,这板子到底该打在谁的屁股上?仅仅是教师吗?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留给人们的遗憾。

遗憾有,希望也有。纵观20世纪,中国教育基本上沿着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的趋势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方面,真正体现了要把放到人的环境中培养成现实的的思想。        1、注重学生个性发育,鼓励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观点。        所幸的是中国教育这辆慢车毕竟循着社会轨迹向前走了。新的课程观要求,改革教学模式单一的弊端,提倡让教学主动去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被动地去适应课程。因为,没有创新个性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所以,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把鼓励学生创新,作为一种核心理念,体现在教学实践中。那种整齐划一地将学生放在同一个教学模子里煅造,以至扼杀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传统模式,将被否定。2012年开始的小学语文编写工作,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使语文教材适应时代需要,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        2、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学生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这就要求在课堂教育教学中,时刻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实现师生互动、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所幸的是,一批教育的仁人志士已经挺身而出,为推动素质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像朱永新、李镇西、孙明霞等教育专家以在教育一线的有改革意识的教师,都在努力地进行新的教育实践。他们是真正的“直面教育的'勇士’”。        总之,教育发展,从对人性的无视甚至虐杀到对人性的尊重,充分说明,教育中“人性”的回归是大势所趋,希望基础教育“人性的回归”,不再只是一种理念,理应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教育真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