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理念要点解读

 aa211yu 2016-04-18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是受教学理念支配的。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现代课程观、知识观、教学观、教材观、学习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有一个新的认识。

一、课程观

1、什么是课程观:课程观是人们源于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课程论等方面的原理或主张,进而形成对于课程的基本观点或一般看法。简单地说,课程观就是人们的课程理念或课程价值取向。不同的课程观会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结果。

2、如何理解现代课程观:我国目前正在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质内涵应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课程不只是现成的教科书,而应该是教育者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教师即课程研究者、设计者、实施者,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和需要设计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提供者,而不仅仅是课程知识的接受者。课程设计应保持学生、社会和学科之间的动态平衡。课程模式应把现代的科学、技术、文化成果更完整地、及时地反映在学科的结构之中。

现代课程观的确立,是对传统课程观的一次深刻变革,更为当前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知识观

1、什么是知识观:知识观是对知识分层、知识范围、知识价值等知识方面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知识观受制于起主导作用的社会阶层所持有的价值观和评判取向。古今中外的知识观,受时代差异和价值取向影响很大,各具特色。

2、如何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知识观:新课程改革确立了新的知识观。首先,知识不再是客观现实的简单反映, 而是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的解释。其次,在课堂上,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消极的接受者,而要成为解释现实的积极参与者。第三,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知识是在学习者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并非终极真理。第四,知识不再具有绝对的客观性,不单纯是对社会历史认识的产物,而是依存于知识掌握者。第五,知识是作为整体的对自然、人类和社会的统合的解释,不能简单地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学科领域。基于这种新的知识观,新课程的目标就超越了知识技能取向,在获得知识技能过程的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真正地统一起来,从而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产生了质的飞跃。

三、教学观

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也就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树立适应时代发展和改革需要的教现代学观。

  1、新课程中的教学观体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生成性。首先,教学内容不应仅局限于书本,要向生活经验开放,向自然开放。不应仅局限于技术层面的科学知识,应向人类的命运、人类的道德层面以及人的价值领域开放,向学科前沿开放。其次,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这样的教学过程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新课程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双方相互交流、沟通、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新课程教学观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的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与方法。

  4、新课程教学观以人的发展为本位。传统的学科教学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这种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传统教学的缺陷。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学科本位论的错误不在于学科本身,而在于指导思想。学科教学依然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是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这意味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四、教材观

随着新课程的发展,人们对教材的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现代教材观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教材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为此,教师应真正树立教材是范例的新教材观。基于新教材观念,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应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使教学活动以教材为基础,但不囿于教材,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课内外丰富的课程资源中获得发展,从而在师生进行教学活动中发挥新教材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一)如何理解教教材用教材

教材应是有广泛意义的概念,不能简单地认为教科书是唯一的教材表现形式,教材还应包括学校课程中的各种资源,而教科书是主要的教材。因此,教学活动中在以教材为中介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具体地反映出来便是需要教师灵活地运用教材去进行教学,而不是单纯地去教教材中的知识。

1教教材。就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忠实地讲授教材的教学行为。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对教材知识进行传授,教材中的观点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认识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尽管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启发、讨论,但学生的见解在此种教材观下还是会受制于教材中的固有观点。教教材实际上忽视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很少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它关注的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漠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它过于强调知识的预设,忽略知识在师生交往活动中的动态生成。可以说,教教材会使师生教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受到压抑和限制,是一种以课本为本的教学观和教材观的体现。

2、“用教材。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根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自主地领会、探讨课程与教学,把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介加以利用的教学行为。教师不仅要钻研教学方法,还应对教材中的教学资源进行创造性的运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在这种理念下,用教材是一种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是在以教材为线索的开放状态下灵活使用教材,它立足于学生的认知与发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本质特征。

当然,强调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并不是要将两者截然对立起来。事实上,即便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也不排除教师对教材或多或少有些灵活的处理与安排。而用教材的理念进一步表明教材仍是开展教学的重要中介材料,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教材,用活用好教材这一中介来组织教学活动,不是去盲目追求脱离教材的教学形式,否则也是对用教材理念的误解。

(二)切实把握用教材这一理念的价值取向

用教材这一理念是新教材功能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教材为主线,充分挖掘和利用其中所蕴涵的教学资源,并组织和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用教材过程中关注和把握这一理念的基本价值取向,才会让用教材教学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为此,教师要真正做到用教材,就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价值取向。

1用教材的主体是教师。新课程虽然不再将教材视为唯一的凭借、教学的全部和归宿,但教材毕竟反映了学科知识的基础和重点,用教材也意味着以教材为依据进行教学,这一活动过程也需要教师来组织并实施,那么教师便成了用教材的主体,是最为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这与新课程强调的发展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并不矛盾,因为若离开了教师的经验、指导、讲授、开发,学生的建构活动必然是盲目的、低效的、不切实际的,可以说教师运用教材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用教材的水平及发挥的效益。

2用教材的关键是用。用教材首先是,而不是抛开教材另搞一套。必须看到,教材仍然是最核心的课程资源。那么,要能使用好教材,就应抓住两点:其一,教师要理解和领会教材的设计理念及教学思想,把握教材的特点,使教材所潜藏的资源得到较好的挖掘。其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教材中的教学资源进行利用和开发。也就是说,教材只是为教学活动提供一般的思路或设计,不可能完全符合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这就需要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

3用教材不能忽视教师的讲授用教材的观点并不排斥教师对有关教学内容的讲授,但并不等同于僵化的教教材模式。新课程倡导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不是不需要教师的讲授,其实从学生学习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特点看,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应为其主要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教学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事实上,讲授探究并不矛盾,高明的讲授必含有探究的成分,而科学的探究也离不开教师的讲授用教材观点下的讲授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教师的讲授应着重讲透教材中关键和重点的知识体系,理清教材内容的思路,指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展现学科知识的本质意义。          

(三)教师的教学行为应体现为用教材

1用教材既是新教材提倡的一种教材功能观,也是一种操作策略。实施用教材在于促进教师正确地运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教材在服务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为此,教师要通过用教材,盘活教材中的教学资源,以教材为中介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2用教材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上,要求教师要会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与加工。由于教材是基于课程标准的简约文本,体现的是教学基本要求,具有一般性,难于顾及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这就给教师的教学留有一定的创造空间,教师便可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在这个已有的、共同的基础上,对重点内容进一步从不同的视角去深入讲解,使学生受到启发并加深理解,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要让教材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教师就应正确认识和理解教材,树立教材是范例的教材观,相应地教学行为也应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以教材为中介灵活地运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使教材的功能得以充分展现,教学资源得以有效利用。

五、学习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在宏观层面上提出了在课堂改革中要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这正是关于学习观的问题。而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则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一)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1、主动性。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视学习为乐事,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成长、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他们便会主动地说出:“我要学”,而不是被动地“要我学”。他们乐于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究。

2、独立性。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待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要有一种动态发展的观点。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也就是使学生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从“依赖课堂、书本、教师”到“超越课堂、书本、教师”,学会自我调控,运用学习策略,最终实现“我能学”。

3、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即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学习需要、学习风格和能力不一样、学习的结果也就不同。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获得成功感。

4、体验性。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表现为:第一,强调身体性参与。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第二,重视直接经验。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最终实现“我会学”。

5、问题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自主性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动发问。教师为了加强问题意识,有必要在教学中,在教科书中提供情景,挑起矛盾、设置对立的观点、制造悬而未决的难题,引起学生讨论甚至辩论的兴趣。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方式可分为接受和发现两种。接受学习是以获得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的,学习的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发现学习也以系统的学科知识的获得为目的,但强调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发现、分析、理解并掌握基本结构,学习内容常以问题形式呈现,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接受式和发现式这两种学习方式应互为补充。自主学习的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者参与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临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2、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

合作学习有以下几方面的要素:一是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二是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三是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四是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结合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竟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竟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竟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3、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烈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的。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不仅个体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必不可少的,接受学习也是必要的。

总之,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观,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这是现代学习观的核心,也是本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六、教师观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要促进学生和谐地、有个性地发展,它要求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整个人性或人格的全面和谐地发展。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二是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指教师要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现象和事实进行研究,以探索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改进教育教学和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3、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参与社区的一些活动。同时,社区也向学校开放自己的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也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共建者。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多方面的合作者;是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的学习者。

七、学生观

新课程新教材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那么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呢?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美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正在成长的人。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快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1、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差异是一种财富。尊重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所以,“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是不能强加给学生的。强加,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抵制或抗拒。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引精神营养。所谓“成长无法替代”,“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整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3、学生是责权主体。学生是法律上的责权主体,也是伦理上的责权主体。学生是权利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是责任主体,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九、现代教学理论

我国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课程、新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在改革实践中,不仅需要成功的教学经验作支撑,更需要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作指导,因此,教师要想紧跟时代步伐,就必须在其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寻求机会补充与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一些现代教学理论,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与发展,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推荐以下教学理论书籍,仅供教师学习和参考。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主编

2《合作学习的教师指南》                (美)雅格布等著      

3《教师备课指南------有效教学设计》      ()斯考隆著  

4《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               高万祥著  

5《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 苏霍姆林斯基

6《教学设计应用指导》                   谢利民主编

7《合作学习》                           伍新春  康长运主编

8《课堂提问的艺术》                    (美)丹东尼奥等著

9《讲授学》                             杜和戎等著

10《建构主义学习设计》                (美)加侬  柯蕾著

十、 “双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通化市市直初中开展了新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市直课堂教学新模式命名为“双案导学”,其新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概括为:

一个灵魂:在新课程理念下,打造高效课堂。

三个载体:导学案、学案、合作学习小组。

三个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学生评价。

四个层次:结构、方式、策略方法、教学内容深度消化。

五个原则: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以思维为主攻、以训练为主线(重点是思维训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