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诗|白沙翠竹江村暮 相送柴门月色新

 江山携手 2017-03-20

今日诗|白沙翠竹江村暮 相送柴门月色新

《南邻》

唐代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 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 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 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 相送柴门月色新

  • 南邻:指杜甫草堂南邻朱山人。

  • 锦里:锦里:指锦江附近的地方。

  • 角巾:四方有角的头巾。

  • 芋粟:芋头,板栗。

  • 宾客:一作“门户”。

  • 阶除:指台阶和门前庭院。

  • 深:一作“添”。

  • 航:小船。一作“艇”。

  • 村:一作“山”。

  • 暮:一作“路”。

  • 对:一作“送”。

  • 柴门:一作“篱南”。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西南漂泊时期。在成都,作者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在作者居住的浣花草堂不远,有位锦里先生,杜甫称之为“南邻”(朱山人)。月夜,朱山人送作者离开。在回家的路上,或者回家以后,杜甫写了这首《南邻》诗。此诗写作者到南邻朱山人家造访,朱山人月夜送别的日常生活。全诗用两幅画面组,前半篇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山庄访隐图,下半篇又换成另一幅江村送别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作者】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