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嗓音医学的保健知识,也是必修的常识课。好的嗓音是好的歌唱的前提。嗓音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发声方法的正确与否,还受发声器官是否健康的制约。通过嗓音医学研究者对于声乐从业者的专门调查结果显示,在实际病例中各声部的患病情况是:女高音发病率最低,其次是男中音、男高音,再次是女中音,发病率最高的是女低音。这个现象表明,女中音属嗓音疾病多发范畴。
排除人生理方面的不适情况,产生嗓音可能病变的不良因素有:
(A)气与声的不协调:气多于声出现空、糠、暗的声音;声大于气出现挤压、紧张的难听声音;声带与肌肉运动不协调、平稳就出现抖、颤的声音。
(B)声带运动功能失调:声带发声运动分重声(真声)、轻声(假声)两种机能状态。长久的轻、重机能不协调练唱会陷入越学越不会唱、越唱越费劲不能自控的学习误区。科学的歌唱方法是使轻、重机能调整自如,处于动态平衡的运动中。
(C)共鸣体运用不良:正确发声需要声带发出喉元音,并得到共鸣器官的过滤、共鸣和扩大,产生最动听的声音音色。以上过程之间运动关系协调不好,就会造成声音不统一、不和谐、刺激难受等感觉。
(D)用嗓子过度:歌唱是靠肌肉生理反应的一种运动,即使方法正确也会因长时间的使用、超负荷运动而造成疲劳,引起声带的充血、水肿等症状,严重的会引起声带肥厚、小结和息肉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