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余近山uxer3586 2017-03-20

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像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伊塔洛·卡尔维诺 《为什么读经典》


小时候,父母和我们说,要读经典(即使那些经典他们可能从没读过)。学校里,老师和我们说,要读经典,据说教学大纲是这么写的。现在,已不再是孩子的你,读经典的理由又是什么?


今天的推荐书单,整理了一批经典的中外文学和社科类著作。如果你已经读过,没关系,经典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让你每次重读,都能领会到新的层次和含义。即使多年后它已经被你遗忘,即使你已经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它也已潜移默化成为你性格和价值观的一部分,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

——沈从文《边城》


沈从文说,他“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边城》里的故事也是如此,摆渡人爷爷和他的外孙女翠翠,在一个叫茶峒的湘西小城过着平静悠闲的日子,直到翠翠遇上了城里船总的儿子,凄美的爱情由此展开。在沈从文的笔下,美丽的湘西风光,写意的民俗风情,善良的茶峒山民,构成了一幅清新隽永的画卷。这里有不少事让人欢喜,这里也留下了令人遗憾的凄凉。有人来,有人去,还有人在默默地等待。但无论悲喜,这里的一切,都是在茶峒里真真实实发生过的故事,或许有人忘却,但也有人会一辈子记得。


点击封面阅读书籍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


乔治·奥威尔的传世之作《一九八四》是一本反乌托邦的政治寓言小说。书中那个荒诞疯狂的虚构世界,仿佛在现实中也能找到它的阴影,这种若有似乎的代入感仿佛一盆冰水浇头让人脊背发凉。主人公温斯顿的意识最后被摧毁的那一刻,他在内心构建起的那个世界彻底崩塌。“专制主义者的命令是‘你不许这样’。极权主义者的命令是‘你必须这样’。我们的命令是‘你是这样’。嘿,老大哥在看着你!所以,不要忘记时刻保持一份清醒和警惕。


点击封面阅读书籍


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平淡的一年,“全年并无大事可叙”。但这一年“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起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确实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这个症结在黄仁宇看来,即用道德代替法律,以人治取代法制,用私人关系弥补制度的不足。于是,保持均衡,维护稳定和安全成为整个体制为之生存的基础,它让任何改革和创新都无法进行或维持。书中登场的历史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首辅申时行、大学士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每个人都想改变,但都被这个看不见的黑手打败,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翻开《万历十五年》,领会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不通过对历史人物生涯探究和单一历史事件分析来研究历史,而是透过对当时历史社会整体面貌进行分析,剖析隐藏在背后的逻辑关系。


点击封面阅读书籍


阅读经典,从这里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