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故宫看“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观展体验究竟如何?

 木头1018 2017-03-21



“亚洲之心”的辉煌与没落


在遥远的中东地区,丝绸之路的心脏地带,有一个历史悠久却多灾多难的国家,它就是阿富汗。


昔日荣光


这片有着四千年文明史的富饶土地在此之前,曾相继孕育过许多强盛的王朝和灿烂的文明,从巴克特里亚、大夏到大月氏、贵霜帝国,几乎每一个名字都在丝绸之路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尤其是贵霜帝国时期,它的疆域从今日的塔吉克绵延至里海、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与汉朝、罗马、安息并列,被认为是当时欧亚四大强国之一。这个被称为“古代文明十字路口”的地方,曾是当时众多大国的中心,也是文化和贸易的交汇地带,更是历史以来多次大规模侵袭的目标。


古代阿富汗地区的王朝的地理位置及疆域发展变化



无尽苦难


从上世纪70年代起,内外战争使得阿富汗的经济和文化事业急剧衰落,各方对文物宝藏的争夺和破坏使大量无价珍宝毁于战火。虽然在学者专家和国际力量的多方努力下保护和秘密保藏了一批珍贵文物,但更多无法移动的古迹却在恐怖主义的极端毁灭中消失殆尽。


2001年以来,怀着对非伊斯兰古代文物的极端仇视,塔利班组织炸毁了包括巴米扬大佛和帕米拉古城神庙在内的遗址遗迹、大量艺术珍品和近3000件雕塑,而更多的人,甚至当时的总统纳吉布拉,为了保护被秘密转移和保藏的珍贵文物付出了鲜血和生命。


被炸毁的巴米扬大佛,和伤痕累累的“众神之谷”


本次在故宫博物院展出的阿富汗主题展览,不仅展示了这个强盛帝国曾经的伟岸记忆,更多的是给人们留下了对战争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无尽思考。



观展体验及分析


陈列与展示


展览根据地域将展陈分为四个部分:法罗尔丘地、阿伊哈努姆、蒂拉丘地和贝格拉姆,以考古学意义上的发现地点为主线向观众展示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一世纪的阿富汗历史风貌。


与传统的历史陈列——按照时间线索阐述文明发展沿革——不同的是,本次展览由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精选了231件珍贵藏品,在四百余年的时间跨度中集中展示了阿富汗古代最辉煌的文明成果,且以四个部分并列展出的方式,体现了各个地区文化之间的关联和个性,而其中的部分展品,又突出表现了在战争和交流中各民族文明相互融合的结果,让参观者清晰深入地接触和了解了这个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文明。



通过展品的陈列和展示,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各个地区出土物的自身特点以及完整件和残件之间的鲜明对比,结合展览的前期宣传和本身主题来看,本次展览向参观者传达了两个观点:从古至今,在冲突或经济低迷时期,文化遗产都是十分脆弱的;文化和地理关系密切,二者通过各种方式相互影响。


但显而易见是,这种归类型陈列在展牌文本的诠释方面往往不能顾全,除了对发现地点的简单介绍外,几乎很少告诉观众这些展品为什么很重要或者在这一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在没有纸质宣传册页和导览设施的情况下,除了专业人士之外,很难引起普通观众的学习兴趣,且由于互动设计的缺失,参观者难以与展览理念形成共鸣,从而未能很好实现展陈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简单的展牌介绍不足以提供充足的信息引导



参观体验


从参观的实际体验来说,首先,展览前的宣传无疑是十分成功的:故宫博物院通过各大媒体和各种渠道对本次阿富汗古代文明主题展览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尤其是对阿富汗古代辉煌历史和近代以来悲惨遭遇的对比描述,从感情的渲染和对文物的介绍,使人们认识到这批珍宝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并在展览开幕前公开展品清单,线上更新了全部展品的图文详情和360°展厅全景,不得不说,这是十分难得的。


其次,作为2016年“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的东道主,故宫博物院将本次展览的地点设置在午门东雁翅楼展厅,对此可谓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且本次展览不单独售票,凭故宫博物院门票即可免费参观,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参观兴趣。然而,在参观时间方面,由提前清场引发的博物馆主要工作时间和参观者意愿的冲突,不可避免地使参观体验大打折扣。


展厅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不大却精致的展厅中,路线和节奏的选择没有为参观带来任何障碍,流畅的思路和良好的环境背景无疑为本次展览增色不少。


甫一迈入展厅,抬头即见展览介绍和两边回廊处的数幅藏品图片,微妙的入口设计和其传达的“情绪暗示”使参观者能够放松心情、调整情绪,进入一种平静而乐于接受的状态,配合展厅的知识性引导,使观众能够迅速了解展陈信息,从不同的参观视角得到丰富的体验;如果可能的话,在观众进入展厅前发放一份包含展览信息和引导设计的印刷品,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入口回廊处的藏品图片展示


最后,博物馆工作人员作为所有参观体验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其行为方式、服务效率、灵活程度、是否周到以及态度是否友好,都会对公众评价和博物馆形象产生重大影响。


从本次展览来看,安排密度过高的工作人员无疑降低了观众参观的舒适度,虽然出于安全和保护的考虑,这样的设置不可或缺,但在加强安保的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应当接受严格训练,更加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规范自身行为,并对观众进行高效有序的引导,在这一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摸着展柜玻璃拍照的参观者,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值得反思的一些问题


对战争的反思


1994年3月12日,被用作军事基地和防御阵地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在交战时被火箭弹击中,燃起熊熊大火。1994年5月13日晚,英国广播公司的一则报道称,阿富汗或许已埋葬了它的子民,但不应埋葬它的文化。这一消息在阿富汗国内和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文化组织中引发了极大的骚动,也在全球拉响了警报。保存于一国博物馆中的文化遗产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得到保护,因此,在代表国家价值与历史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遗产保护显得极其重要且迫在眉睫。



1979年

苏联入侵阿富汗,发掘工作被迫中止


1980s

各方为筹措军费大量破坏和贩卖文物


1989年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治安日趋恶化,国家博物馆部分宝藏被秘密转移


1992年

众多精美的佛教雕刻从国家博物馆里被盗走


1994年

激战的炮火击中了阿富汗国家博物馆


2001年

塔利班组织炸毁巴米扬大佛,并销毁大量非伊斯兰文化遗产和艺术珍品。同年,美国发动第二次阿富汗战争


作为民族记忆的文化遗产何其重要,而作为全世界共同财富的文化遗产又是何其脆弱。对任何一处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复兴都不应当是该民族和国家自己的孤军奋战。在鼓励文化强国的同时,国际社会更应该肩负起保护重任,推动树立文化遗产保护的全球观念。


即使战争,也不应当成为文明毁灭的借口。正如梁思成当年所说:“要是从我的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的结晶。”


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考虑到部分文化或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


本公约缔约国,在充分尊重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所在国的主权,并不使国家立法规定的财产权受到损害的同时,承认这类遗产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因此,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合作予以保护。


各缔约国不得故意采取任何可能直接或间接损害本公约其他缔约国领土内的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措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对“丝绸之路”的认识


阿富汗,位于中亚、南亚和西亚的交汇处,素有“亚欧大陆的十字路口”、“丝绸之路的心脏地带”之称,而这也恰恰解释了为什么在这里孕育了那样璀璨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作为河西走廊中的时间使者,众多古老文明在此交汇碰撞,不同地域文化在此融合发展,而本次展出的地图和同时包含多种文化因素的文物等正好揭示了这一点:文化和地理关系密切。


而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两者通过什么方式相互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地区的古代文明,其遗留的文明内涵甚至包含和折射了当时整个世界的文明发展,也正因此,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应当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责任。引用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前馆长马苏迪(Massoudi)博士的一句话来表达:“民族通过文化万古长青”


上图:玻璃来通杯  贝格拉姆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

下图:镶金兽首玛瑙来通杯  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  陕西历史博物馆



对展览和博物馆的思考


我们可以注意到,在阿富汗文化财富遭受的巨大劫难中,除了由于战争带来的直接掠夺和毁灭,为了躲避战争而造成的匆忙而粗莽的搬运和包装也对它们造成了很多不可逆的伤害。但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战乱频仍的阿富汗。博物馆物品受到的伤害大多来自不当的操作、运输和储藏,这是个令人遗憾的事实。如何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保存、修复和预防性保护,正是我们在这个阶段应当思考的问题。


金杯  法罗尔丘地  公元前2200-1900


博物馆是全人类的宝库,它们储藏着全世界各民族的记忆、文化、梦想和希望,在这一点上,是不应有差别的。但是作为主题展览尤其是特展,却可以在陈列中表达出策展方的情感和思想,由此,展览主题的表达和价值观念的输出就显得至关重要。


正如本次阿富汗古代文明展览,除了表达出对侵略和战争的控诉,更多的是向世人传达了阿富汗人保护文明记忆的决心和国际社会的积极立场。同时,对于博物馆而言,认同意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博物馆可以通过陈列和展览来反映传统文化价值的变化和延续。整体而言,博物馆藏品是一种独特的资源,它们表现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辉煌成就及其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内外挑战。


只要文化活着,国家就活着。


作者/编辑:闲凝眄

摄影:City


相关链接:

未解之谜:第101件展品究竟是……

除了石油和香料,这条路上还有什么?

从宫殿到博物馆,卢浮宫都经历了什么?

用一秒万年的方式讲故事是怎样一种体验? 3分钟动画给你惊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