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背部穴位有很多种,下面小编带大家介绍一下天宗穴。按摩天宗穴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等局部病证、气喘、乳痈等,天宗穴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别着急,看完下面的文章,相信你对它就会非常的熟悉了。小穴位大健康,我来讲你来学。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介绍一些有关天宗穴的知识。 天宗,经穴名。天中穴内气血运行的部位为天部也。宗,祖庙,宗仰、朝见之意。该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由此气化上行于天。本穴物质为臑俞穴传来的冷降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复又气化上行天部,如向天部朝见之状,故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布有肩胛上神经和旋肩胛动、静脉肌支。主治肩胛疼痛,胸肋支满,颊颌肿痛,咳逆抱心,以及肩关节周围炎,乳腺炎等。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取法 正坐或俯伏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之间连线上, 当上、中1/3交点, 与第四胸椎棘突下间平齐, 与臑俞、肩贞成正三角形处是穴。 定位 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取穴。 指压手法 上半身保持直立,左手搭上右肩,左手掌贴在右肩膀二分之一处。手指自然垂直,中指指尖所碰触之处就是天宗穴。 解剖 在冈下窝中央冈下肌中;有旋肩胛动、静脉肌支;布有肩胛神经。 主治 ①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等局部病证。 ②气喘。 ③乳痈 操作 直刺或向四周斜刺0.5~l寸。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 人体穴位配伍:配肩外俞穴治肩胛痛;配膻中穴、足三里穴治乳痈。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l寸。 穴义:小肠经地部经水在此气化上行天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经水气化的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由本穴循天部层次上行头颈。 功能作用:生发阳气。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局部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筋膜、斜方肌、冈下肌。皮厚, 由第三、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神经重叠分布。皮下组织内布有旋肩胛动。静脉的分支。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斜方肌表面的背部深筋膜入该肌, 及其深面的冈下肌。前肌由第十一脑神经一副神经支配, 后肌由臂丛的肩胛上神经支配。 功效 舒筋活络, 理气消肿。 主治病症 肩胛酸痛,肩周炎, 肩背软组织损伤,肘臂外后侧痛,上肢不举,颈项颊颔肿痛,乳痈,乳腺炎,胸胁支满,咳嗽气喘,咳逆抢心,乳腺炎。 刺法 直刺或斜刺0.5~1寸, 局部酸胀,针感穿过肩胛传导至手指。 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 艾条灸10~15分钟。 临床应用 1)治肩关节周围炎,肩臂肘痛∶天宗,臑会;有舒筋通络止痛作用。 2)治乳痈,乳腺增生∶天宗,膻中;有理气散结消肿作用。 3)治乳腺炎∶天宗,乳根,少泽,膻中。 4)催乳∶天宗,乳根。 结语:每天坚持按摩天宗穴,缓解治疗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等症状。所以说平时的时候有这些症状的朋友们可以让家人多帮助按摩一下天宗穴穴位。大家对于天宗穴的了解一定都非常深刻了吧!如果大家觉得小编介绍的知识对你们有所帮助的话你也喜欢这些知识,那就赶快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