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七帖到底靠不靠谱?从文尾的“僧权”说起

 杨关桥 2017-03-21





十七帖之谜


昨天在临十七帖的时候,临到最后,索性连这个“勑”字也临了。


平时我们说十七帖靠谱,是王羲之的力作,靠谱的原因就在于文尾的这个勑字。

勑字下面有楷书小字,内容为“付直弘文馆,臣解无畏勒,充馆本,臣褚遂良校无失,僧权”。


弘文馆是唐代特设的官署,职能是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如果遇到朝廷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与参议。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可以说,弘文馆的设置为大唐文化的中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解无畏应该是刻帖之人,勒字在这里是刻划的意思;褚遂良是本帖的校对者,褚遂良就不用过多介绍了,大书法家,太宗皇帝非常看重,连兰亭序都让褚遂良临过一版。

签字的意思是等于这个工作做完了,二人签字,表示对工作负责的意思。


所以,后人看到后面的这个敕字,还有褚遂良的签名,便觉得十七帖可靠,是褚遂良奉旨亲自校对过的。既然是皇家的工程,有褚遂良的亲笔签名,这十七帖绝对不会假,绝对靠谱。


如果按这样的思路去理解,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可是,这段小字的最后还有一个名字“僧权”,那么这个僧权是谁呢?


其实我们回忆一下,在王羲之另一个法帖《寒切帖》的第一行右侧,也有“僧权”这个名字。

看来这个僧权不是一般人,他是谁呢?


魏晋人崇尚佛道两教,多在名字中加特定的字表示信仰,也是那时人们起名的风潮。


著名学者陈寅恪认为:“盖六朝天师道信徒之以‘之’字为名者颇多,‘之’字在其名中,乃代表其宗教信仰之意,如佛教徒之以‘昙’或‘法’为名者相类。”


比如信道教的都在名字后面缀一个“之”字,比如“寇谦之、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顾恺之”等等,信佛教的名字里面有法、僧等字,比如“王僧虔、王僧孺、王僧辩、王僧亮、王僧衍、王僧贵、戴僧静、戴僧逷、明僧绍、纪僧真、胡僧祐、吕僧珍”等。


后到了北周年间,宇文邕禁止佛道两教,姓名中这些特征迅速降温,以后的历史上就很少有人带这些特殊的字眼了。


僧权这个名字符合魏晋人的习惯,根绝资料查阅得知,僧权姓徐,徐僧权是南朝梁的宫廷鉴书人之一。遵圣谕,鉴定宫廷所藏书画。对确定的真迹,由鉴定人在鉴定物上签字画押,以为证明。


那么问题就又来了,既然徐僧权是南朝梁时的人,为何签名出现在褚遂良之后?为何会和褚遂良一起在十七帖上签名呢?


徐僧权的时代和褚遂良的时代差不多差了一百年,二人绝不可能在十七帖上一起签字。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里面到底隐藏了什么机密?十七帖到底靠不靠谱?






·临

·王

·羲

·之





临行穰帖





临忧悬帖





临残纸





临丧乱帖





临二谢帖





临得示帖





临比复帖





友情提示

墨池学院近日为我开了《十七帖》课程,本月29日,我会就十七帖的由来、临摹、创作、对比为大家悉心讲授。微信教学,语音、视频、图片全部用上,但求为您的学书助一臂之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