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标怎么调

 成都敏哥 2017-03-22

浮标怎么调篇一:《钓鱼新手如何调整浮漂》

浮标怎么调篇二:《怎样调浮漂.》

怎样调浮漂?一直都是钓鱼爱好者关注的话题,虽然老生常谈,但是调整好浮标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下面讲一讲怎样调整浮标的方法.以供大家学习和交流.

浮漂相对来说,属于热衷于手杆垂钓者的灵魂所在,所以对浮漂的理解更是众家所云,但大致相同,也许这就是万事不离奇宗的原理吧。下面结合个人多年来野钓所养成的调漂习惯,浅谈一下自己的调漂经验,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首先谈一下垂钓浅滩时的调漂方法,大家都知道垂钓浅滩要使用短漂,这样相对来说是为了增加浮漂与钩的距离,从而减少浮漂的摆动而造成的对鱼的影响。那么浅水如何调漂呢?浅水应该以灵为主,主要的原因是在潜水中浮漂与钩的距离近,传送速度相对来说要快的多,调灵可以有效的抓住相对动作,更好更快的起鱼。通常的调四钓二等是大家所熟悉的,在此就不多讲了。但大家可以尝试另一种调试方法,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那就是挂一饵调漂法!通常挂的这一饵不要太大,但比正常垂钓的饵也不能小的太多,差不多就足以。那么在挂一饵的情况下将浮漂调至二目,然后空钩查看这一饵的吃水目为几目,通常垂钓时如果浮漂长时间无动作上浮到此目时,说明钩上已经无饵,但如果浮漂上浮超过此目,很明显那是鱼在上拉浮,此时起杆会有所收获。下面就是找底了,此时挂两个大饵进行找底,然后慢慢调试钓二目,此时如果有动作,浮漂会清晰的显示出来,但风天不宜使用。如果鱼口杂,浮漂动作清晰而钓不上鱼时,可以将浮漂轻轻上拉垂钓三目、四目、五目等。

同样垂钓深水时大家也可以用长漂以上述的方法进行调漂垂钓,效果也是相同。但垂钓太深的水(三米以上)往往是反应不到位,所以也可以换一种方法来更好的过滤虚假信号,让浮漂的动作带给我们无限的惊喜。此时所讲的方法是二点五米以上水深要先行找底,然后将浮漂拉离水底三十公分左右进行调浮,此时的调浮同大家所熟悉的调漂方一样,空钩调五、四等,没有别的不同了,但使用效果会比大家半水调漂要好的多,因为水质不同,浮力就不同,水越深承担的浮力也不相同,离底二三十公分进行调浮,可有效的减少水位对浮力不等的情况,如此以来调出的浮漂会出现在挂饵下沉过程中,轻轻超过所钓目数后快速回升到所钓目数。这就是所要的目的,你的浮漂已经处在绝对的效果中,如果出现下顿、上浮,请轻扬你的钓杆,感受上鱼的快乐。

综上所述是在无风水面平静时所钓而设,如果在垂钓过程中出现风起水动,可轻轻将你所钓目数上拉一目,效果会一样清晰,风在大浪在大时,可随时上拉你的钓目,来过滤波浪带来的钓目下沉。

关于剩余浮力的探讨

参与“掐鱼”比赛,已经有些**子了,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是与大师们在一起呢?长时间的耳濡目染,自然是会有些收获的。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最近,我就“被迫”的收获了“浮漂的剩余浮力”这个概念。

在钓鱼问题上,我是比较随心所欲的,从没刻意地追求“科技进步”,所以技术提高得很是缓慢。主要是很少积极主动的向大师们请教,有时候想起来,还真浪费了这大好的机缘―――不是谁都有机会跟大师们这么长时间的、近距离的接触的。

不过,我不主动问,大师们还是没放弃主动的教。比如说,大家都上鱼,就我的没有吃口,大师们就会忍不住说:“把你的饵给我看看”、或“把你的竿给我看看”等等。然后就告诉你,饵怎么样怎么样,或钓组该怎么样怎么样等等。

有一次频频跑鱼,大师把我的钓组看了看说:你把漂重新调一下,调五目,钓七目。 于是我就调五目钓七目,漂的动作居然就清晰了,只要一有动作提竿就中鱼。从那以后就依样画葫芦的调五钓七了。

调漂是个很费神的活,有时候调到四了,一剪刀下去,就到了六、甚至到七了。只好换一块铅皮,从头再来(大师说了,剪过头后,最好不用加铅的方法弥补,因为加了碎铅后会破坏平衡)。有一次,换了两次铅皮,还是调过了五,换第三块铅皮调到三时就想:不就是

调五钓七吗?那我调三钓五不就结了?七减五等于二,五减三也等于二。

没想到调三钓五也一样的中鱼。于是打那以后,调到三就钓五,调到四就钓六,照样上鱼,还省事了。不过还是尽量往五靠,大部分时间还是调五钓七。而心里却一直纳闷:大师为什么非要我调五钓七不可呢?

但由于懒,一直没问。

前几天一个不小心,“被迫”偷听了大师和另一哥们的对话,那哥们大概干了跟我同样的事。

只听大师说:你看你调的漂,三目不到….

哥们:我调二钓四不也是两目吗?(听到这,我乐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大师:怎么能一样呢?漂的剩余浮力不同,灵敏度就不同(剩余浮力?我晕!)。

大师:你调二钓四,漂的剩余浮力为两目,调五钓七,剩余浮力是五目。剩余浮力越小,灵敏度就越高,但选择性就降低了,就会出现很多假的漂相。

乖乖,原来调五钓七还真有理论基础的支持。“剩余浮力越小,灵敏度就越高”,这不是阿基米德浮力定理与牛顿惯性定理的有机结合吗?这么浅显的道理都没想到,大学几年真是白读了。

原来调五钓七就是亘古不变的法宝,从此,我真得乖乖的调五钓七了,我想。

可是“我想”还没“想”完,却听到大师的另一句话:当然,不一定非得调五钓七,还得根据鱼口变化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有时候需调灵钓钝,而有时候要调钝钓灵......(我彻底懵了…..)

不过,我也恍恍忽忽的明白了,为什么常常钓的鱼还没大师的一半多---调漂、开饵、抛竿、摘鱼……哪一项不是挡在我和大师之间的距离? 钓鱼人是通过观察水中浮漂的动态变化来了解鱼是否中钩的,若调试浮漂不当,浮漂自然也难传递准确的鱼讯,因此说,调试浮漂是钓鱼技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现在用的浮漂多为立式浮漂。

在介绍如何调漂之前,有几个名词须先进行解释。

1.目数

在浮漂的漂尾上,生产厂家将鱼漂的漂尾用不同色彩的油漆标出长度不一的各种小格,每一格叫一目,第一目指的是浮漂漂尾从上至下的第一格,第二格叫第二目,每支浮漂的总目数没有统一规定,少则7目、8目,多则10多目。

2.调目

在调试浮漂时,当一个配件齐全的钓组投入水中后,钩上不挂饵,钩未触及水底时水面以上的漂尾所露出的目数。这就是钓者所设计的浮漂在水面以上的浮漂目数。如“调4目”就是在空钩状态下,钓者设计水面以上的浮漂目数为4目。

3.钓目

钩上挂饵后,其中一钩触及水底,另一钩悬于水中,这时水面以上浮漂所显示的目数,也就是钓者在完成了调试浮漂的所有程序后准备待鱼上钩时水面以上浮漂所显示的目数。如“调4钓2”,就是空钩时,浮漂显示的是4目,钩上挂饵后,因钓饵的重量使浮漂下沉2目,水面以上只剩2目,这2目也就是钓者设计的浮漂目数。调目的多少没有硬性规定,是钓

者根据鱼情,自己的视力情况设计的目数。钓0越少,其灵敏度越高。老年人因视力较差,浮漂露出水面少,就不易看清,所以钓目可以设计多一些。钓4目、钓5目都是可以的。

4.平水

这是浮漂调校文章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名词。平水就是浮漂在水中竖立后其漂尾的最上端(漂尖)与水面齐平,钓者几乎看不到漂尖,漂尖既不是沉入水中也不显露目数。有人在文章中介绍说,调试浮漂时第一步就是找“平水”使浮漂呈现水平状态,然后上移浮漂,使浮漂显出目数;再在双钩上挂饵,由于饵团重量的原因,浮漂又下沉1~2目,所剩的目数即是钓目。也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全浮力零点”简称“归零点”。

5.二力平衡

二力指的是浮漂的浮力和钓组的重力。当钩、坠悬于水底,浮漂垂直于水中,漂尖露出水面而且稳定在某一位置时就表示浮力与重力平衡了,这种状态就叫“二力平衡”

6.吃铅

吃铅的意思是某支浮漂要想达到钓者设计的“调目”或“钓目”的理想状态需要多重的铅皮与之搭配。需要多少铅皮就是“吃”多少铅。不同质量、不同形状、不同型号的浮漂的吃铅量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支浮漂因使用的“调目”与“钓目”的多少不同,也会影响到吃铅量的多少。

7.半水

在介绍调校浮漂方法的许多文章中,都会见到“空钩半水调漂”的说法。这个“半水”绝不是指水层的一半,也不可能用多少厘米的长度来界定半水是多深的水。这是一种泛指,指的是两个钩未接触水底时所处的水层,也就是水线的长度小于水的深度的水层。

鱼种不同,生长环境有异,有的鱼浮得高,有的鱼浮得低,有的鱼分散,有的鱼集中,有的鱼扑食快,有的鱼慢吞吞,有的鱼贪腥,有的鱼嗜香,如此鱼情中练习钓一标深是最好了。

浮漂就好比钓鱼人的眼睛,钓者通过它的一举一动来感知水下鱼儿的情况,判定抬竿的时机。那么如何用好一支浮漂,让它充分发挥它的巨大作用。那就先要从调漂说起了。

调好一支浮漂是非常重要的,对初学者来说,就更显得愈发重要。不懂调漂能钓好鱼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调整好浮漂就一定能钓好鱼么?答案仍然是否定的。虽然不是说调整好浮漂就能钓好鱼,但它却是钓鱼的基础。若想钓好鱼还要考虑其它方面的因素,例如选位、竿组配搭、鱼饵等。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我是怎样调漂的。

一、调漂前先找底。加重铅坠把带着双钩的主线抛向钓点,然后把浮漂向上移,一直移到与水面齐平为止,这证明铅坠已经到底了。这样就能了解到水底的的状态。如:水深、水底是否平整、有无有杂物等。

二、把浮漂向下移动20-30公分左右要大于漂长的距离,再把铅皮剪去一点,再抛向钓点,如果发现浮漂完全沉没在水中,继续剪铅皮。切忌着急,一定要一

点一点剪,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般情况下我先调到四目,软尾漂二目或3目都可以,这就是调目。

三、接下来设定钓目了。首先把浮漂向上移上20公分左右 ,然后再上饵抛向钓点,压水线,不要急,如果浮漂沉没水中,这说明水线不够长,再把浮漂向上移动,每次10公分或者5公分左右。继续挂饵抛杆,直到浮漂再次露出水面到原来的调目,之后,可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上下移动浮漂微小的距离,一般一目或者半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后垂钓的目数,这就是钓目了。

要注意的一点是,调标不能急,要慢慢来。也可以在家里或别的地方先把浮漂粗略调好,到了钓场之后,因为每个地方的水的密度都不一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稍微调整一下即可。

另外,浮标本身是吸水的,不同质量的浮漂差别在于吸水的速度不同。吸水后的浮漂会使调目产生变化,当然渔汛的显示也会不准。自己使用的浮漂一定要了解他的吸水特性,必要的时候每钓一段时间后再把浮标拉到半水校验一次。这样才能发挥它的真正效果。

最后告诉大家调漂并不难,只是要自己多练习!了解手中的浮漂是最重要的! 更多钓鱼新手入门知识。

鱼浮不同 用法各异

短身短尾浮标:翻身最快、适合钓水皮;

粗短身软尾浮标:适合钓翻身(翻身快、一二下摆间隔慢、适钓控层);

粗短身硬尾浮标:适合钓中下层(翻身快、下沉也较快);

长身细硬长尾浮标:适合钓中下层快鱼(可逮截杀、抓停口);

小号细长身细硬尾浮标:适合钓底层滑鱼(可钓得很钝) ;

细长身短软尾浮标:适合钓底层轻口滑鱼(以去皮孔雀羽浮标为最佳,苗子自己改造);

长身细硬尾浮标:适合钓涮口滑鱼(下沉快,回升慢) ;

竹脚短身细硬尾浮标:立起快(较碳脚)到位也快。

芦苇标的材质,不管是从台湾过来的到现在为止也好,我们叫它芦苇,其实它的学名不叫芦苇。这种材料做出来的浮漂和孔雀羽的不同。孔雀羽做出来的浮漂两边是贯穿的,没有外壳的,中间比较重,而芦苇的浮漂里面是最轻的,基本没重量,只是一些海绵体在里面,外皮

则比较重。巴尔杉木是一种南美的木材,用它做出来的浮漂整体的浮力都很平均,也加了一道外皮。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鱼口滑,所以我们挑的浮漂稳定性就要好一些,第一,要空心的,第二,很多人,特别像我们老钓手,包括上海的李恒等,都是比较喜欢用孔雀羽的浮漂。为什么孔雀羽的浮漂比较稳定呢?第一,因为它整体的浮力被中间压住了,变成它的跳动性没这么好,加上它是空心的,浮力较大,所以鱼咬钩时它的跳动性就不是很强。芦苇的就比较像一个球体,外面一块皮,涂上油漆,变成里面是最轻的,跳动性特别强。巴尔杉木的浮漂则是比较大众化的,一般人都很容易调漂,因为它比较稳定,整体浮力是最均匀的,又没有贯穿,又不是外面重里面轻,很多人,不管是习惯钓孔雀羽的还是芦苇的,他们去改钓巴尔杉木的,也会比较习惯,因为巴尔杉木的浮漂是处在这两种浮漂中间的,这就也就是巴尔杉木这些年来仍然比较流行的原因。 关于灵敏与不灵敏的问题,在我的观念里面,不是说它的动作大,跳动明显就叫灵敏,也不是说它的动作小,而它的准确度多就叫稳定,我的灵敏观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有动作中鱼那就叫灵敏,不管是孔雀羽的、芦苇的还是巴尔杉木的。就像你钓鱼必须要调漂一样,这个漂是调出来的,如果正确理解了浮漂的观念,不管是什么材质的浮漂,你都会调到很准确也就是很灵敏。灵敏的概念其实应该是准确的产生动作中鱼才叫灵敏,不是说乱动才叫灵敏,有种浮漂不动不动,一动就中鱼,你说它迟钝,其实它比谁都灵敏,这就是一个调和钓的概念差别。还有一个与竞技比赛无关问题,就是我平时上网也好,今天也好,都听到有人说其实5块钱的浮漂也可以用,特别是休闲钓这帮人,就会说“你们这帮傻瓜为什么要买这么贵的浮漂呢”。

很简单,因为竞技钓的浮漂我们都把它做的很灵敏,它能产生很多动作很多鱼情,任何鱼情我们都能产生,5块钱的那种传统浮漂与我们的有什么分别呢?竞技钓的浮漂可以做到传统钓的浮漂的所有功能,而一些很笨的传统浮漂就做不到这些功能,所以它就只能是这个价钱,因为它的加工工艺和材料都不一样。但是有人又说“我拿这个5块钱的浮漂也能钓到鱼”,对,确实可以钓到鱼,但是你让他用这个浮漂去钓今天这种开口很小的鱼,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传统钓的浮漂是做不到我们竞技钓的浮漂的功能,就好像拖拉机跑不过法拉利一样。拖拉机可以开,在山路可以走,但是它在大马路就走不动了。所以这个概念不一样,没有谁对谁错,你们享受的是竞技,他们享受的是钓条大鱼拿回家喝点小酒很开心,没有必要去发生一些争论,因为大家享受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从今天来讲,很多人都知道浮漂是怎么用的,钓鱼用的,浮漂怎么平衡来看动作,其实浮漂它真正的动作不管是在我们竞技比赛还是休闲钓里面,它是具备两个功能的,不是说用来钓鱼这么简单的,我们所有拿去钓鱼的东西都是用来钓鱼的。

我们做浮漂的时候会做很多型号,也不是说你们只会买一两支浮漂就够了,每只浮漂有每支浮漂的功能。浮漂因为有铅坠配重大小平衡力不同,配重大,下沉快,配重小,下沉慢,所以浮漂会有很多功能,也有很多人都忽略了它的功能。大家去钓鱼,有很多种钓法,浮钓,有钓中层的,有钓底的,所以我们选漂就很重要。控制鱼饵下沉的速度,配合鱼游动抢食的速度,产生动作就是浮漂的第一个功能。第二个功能就是底钓功能。底钓就是说我们有个调鱼钓的概念在里面,如果我们今天不是钓半水鱼,我们是钓底层,等到准备工作都做好以后,我们的浮漂为什么会有动作?就是控制鱼饵在水里的一个状态,但是它不是一个显示器,它是一个控制器。把浮漂调得很钝,才出动作就中鱼,这样才叫灵敏。还有不是说浮漂调的越高越灵敏,也不是说调的越低越迟钝。举个例子,我自己以前调过五目钓一目,这个到现在大家都还说很灵敏,我有的时候也这样说,但其实只是为了符合大家的习惯,让大家听得懂,我个人并不是这样认为的。我也调过六目钓一目,这个就很迟钝,我叫它下迟钝。在钓混养鱼的时候,因为鱼的吃口比较大,所以感觉不是太明显,但是到了冬天在你们这边钓鱼的话,刚解冻,零下五六度的时候,你们就会感觉到这个浮漂吃不下去,因为它的浮力太大,就像一个大气球漂在上面一样,一个小孩怎么样都拉不下来,如果你换成一个小气球,他马上就

能拉下来了,也就是说上浮力调整的过大,而钓的目数偏小的话,很容易造成一个反作用力,上面拉力太大,而鱼咬钩只是一个一吸的过程,特别钓拉饵,就变成鱼只是一吸就吸到钩的残留物或者是根本就吸不动,这就造成假动作,引起很多空竿。

很多大师钓鱼都是先看浮漂,他们都是在调目上做文章,往往大师一动你的浮漂就能上鱼了,这就是解决了上浮力过大的问题,所以我以前就说过,调目最重要。还有一个就是下迟钝的问题,这个在调鲫鱼时问题还不严重,饵料比较重,钩也比较重,如果我们调目太小的话,就会出现那种鱼过来了,老冒泡不咬钩的现象。鱼在窝底里面冒泡,只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饵料的气味对了,气味不对的话怎么能把鱼诱过来在里面冒泡呢?一种饵料的气味和尝到的味道不一样,就像我们家里炒猪肉,加点很苦的东西进去,炒出来大家觉得很香过来吃,然后吃一口吐掉,因为是苦的,另一种是味道过浓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下迟钝的问题,很多时候很多池塘都是有淤泥的,用的浮漂过小或者调目过小、漂目过大的时候,根本就拉不起鱼饵,鱼饵掉到泥巴里面,鱼就闻到这个味道,但是咬不到钩,只能在旁边窜来窜去老冒泡,这个时候换个大的浮漂或者调目的大小换一下,把鱼饵拉起来让鱼可以很快的找到鱼饵就可以了,这个就是灵与钝的分别。

为什么浮漂会产生动作呢?这个动作指的是下沉动作。产生的条件除了铅坠的配重。比如说两个鱼饵入水拉下去是平水我们钓两目,上面的鱼饵的一半重量是由这个水底来承担,两目的重量有一半是浮漂的浮力在承担,这样叫轻触底,鱼吃食的力量一定要大于浮漂上浮的力量,这样鱼吃食时才能同步产生动作,所以冬天的时候浮漂的拉力要小,才能出动作,我们所谓的调漂也就是调整留给鱼的拉力大小,所以我们才有细身的、长尾的,把这个浮力表现的越精确,所接受的信号也就越精确,才会越灵敏。这个就是我说的一个上浮力和下迟钝的观点。

《爱的教育 》简介与赏析评论及读后感

《爱的教育》作者简介:

亚米契斯,1846年出生于意大利。那时的意大利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国内正酝酿着爱国主义,这股风潮自然也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二十岁时他从军校毕业,加入军队,开始写一些具有爱国风味的短篇故事,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意大利军旅生活》。1888年,四十二岁的亚米契斯写出了他最畅销的书《爱的教育》。今天《爱的教育》在各国均有译本,被誉为世界少年最优良的读物之一。

《爱的教育》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记载了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这里有让安利柯深以为傲的好友卡隆的侠义之举,有品学兼优的班长代洛西的助人为乐;也有华梯尼的虚荣狭隘,诺琵斯的傲慢无礼;还有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不息的克洛西……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爱的教育》读后感:

读完了《爱的教育》后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文中讲到了因父母负债,马可尔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妈妈刚离开时,还和家里保持着联络。可自从上次马可尔的妈妈写信说身体有些不适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络。家里用尽各种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妈妈的信,家里更冷请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泪洗面,马可尔想

妈妈想的快死了。终于,13岁的马可尔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马可尔的坚持使父亲无奈地相信了这个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逊于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筹备好了一切,马可尔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凭借着马可尔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识的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助下,马可尔和妈妈终于重逢了……读到这里,我不禁为马可尔对母亲深深的爱肃然起敬。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有的想得更悲观,则会自杀,表示他的抗议,这多可悲呀!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

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不是?

朋友们,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会发现: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请乘上“爱”的小舟,走完属于你自己的爱的人生。

学弈

《孟子·告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矣(yǐ)。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人虽然也听着,却一心在想着天鹅将要飞过,要怎样拿弓箭去射杀它。虽然两个人在一起学习,可是他的成绩却没有第一个人好。是他的智力不如他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孔子往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孩子在争辩,孔子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了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第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一样,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感觉很清清凉凉,到了正午热得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两个孩子的对错。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您见多识广呢?”

文言文翻译的六个步骤

读安徒生童话有感

当我一看见《安徒生童话》,便爱不释手的读了起来,顿时感到受益匪浅,也使我更加了解了安徒生这个人,他是一位诗人、哲学家、思想家和民族主义者,就是因为如此,他的童话才如此的引人入胜,好像身临其境一样。

我看的是《狠毒的王子》,从那里,让我看到了人性的狂傲、放肆,这个王子目空一切,心狠手辣,使百姓们都恨怒他,但又都敢怒不敢言,让他们一听见他的名字都害怕。他曾经发过誓,他的愿望一定要实现,一定要征服一切。他的权势一天天大起来,他的所作所为倒都能得逞。

他看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又瞅着自己的宏伟建筑,跟人们一起想:“真了不起!真了不起!但是我并不满足,我还要更多更多,别的任何势力都不能和我相比,更别想超过我!”他向所有的邻国宣战,征服了全部邻邦。

在他驾车经过街市的时候,他用金链子把被他征服的国王锁在他的车上;在他举行酒宴的时候,他们必须跪在他和朝臣的脚边,捡参加宴席的人扔给他们的面包屑。他从征服的城市掠走金银财宝,在他的王城中收敛起来的财宝,是任何别的地方都无法与之相比的。他令人修建起辉煌的宫堡,教堂和过廊。任何看到这些浩瀚工程的人都说:“好了不起的王子哟!”他们不曾想到他给其他国家带来的苦难,他们更没有听到从那些被烧毁的城市传来的叹息和呻吟。

王子还让人在各个广场上,在皇室的宫廷里都摆上他的塑像。是的,他甚至要把他的塑像摆到各教堂上帝的神坛之前,但是神父不让,说上帝比他更伟大,因此他竟然要求向上帝挑战,还要征服上帝。第一次王子建造了一艘可以乘着它飞向天空的船,最后被上帝的无数天使中的一个用一滴血燃烧了船,他差点丧命;这一次,他又用了七年的时间制造了一种精巧的船。这时,上帝派来了一个蚊阵,将王子制服了。这个王子也真是胆大包天、愚昧直至啊!

人其实非常的渺小,正如帕斯卡尔所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圣经上也说过:“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于他。”童话里更记载着:“这个敢于向上帝挑战的王子,却被一只蚊子征服了。”

这篇故事告诉了我们,做人一定不能贪心,对别人不能心狠手辣,一定要有一种恭维的态度,要仁慈的对待别人,否则必将遭受恶果。

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了一种天真和朴素的特有气质,与许多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样。书中的天堂是那么“美”。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安徒生童话》犹如一朵鲜花,绽放在每个人的心里。

2 《安徒生童话》这本书,使我感受特别深,所以暑假里我一口气把它读完了。并且也对

这本书的作者——安徒生有所了解。他是一位诗人、哲学家、思想家和民族主义者。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促使他的童话成了不朽的篇章。

《海的女儿》这篇文章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吧!“海的女儿”是作者安徒生写的童话中的主人公。她生活在海里,是一条人鱼。她可以在海底世界自由自在地度过三百多年的岁月,然后化为泡沫,结束她无忧无虑的一生。她的寿命比人类要长好几倍,但是她却是一个低级生物,没有人类特有的那中“不灭的灵魂”。为了获得这个灵魂,进入生命的较高级的境界,她放弃了海里的生活,忍着痛把自己的鱼尾换成一双人腿后,便喜欢上了一个人间的王子,希望通过那个王子得到一份人类的灵魂。而那个王子却和人间的女子结了婚,她的希望破灭了。若她再想成为“海的女儿”,就得在王子结婚的早上,用尖刀刺进他的胸膛,让他的热血流到她的腿上,这时她的双腿就能变回鱼尾,回到她的家人中去,回到属于她自己的世界中去。但是她没有这样做,却自己投入海中,化为泡沫。

浮标怎么调篇三:《怎么样调浮漂》

今钓界有关浮标调钓灵敏度的理论认识约分三大门派,暂统计为:

1、“台钓”派:从当年东峻廖心阳先生始,直至我前些时收集到的台湾“运哥”的系统调校文章。它的灵钝认识概念是:浮标示目——调的越高越灵;钓的越底越灵......

2、程宁竞技派:居于实战点,另一层面浮标灵钝理念为:调目低为灵,钓目低为灵...... 3、深圳何蔚蓝:浮标自身,剩余浮力,上下迟钝说......

鉴于我等皆江湖凡渔,并无意于浮标调校理论之争,辗转反思再三,只得将三大调钓方法尽可能地都放在这里,以方便大家阅览比较,明了其各自思路依据精华后,备将来能融会贯通,归纳总结出大家自己的实用调钓方法......

试解译宽阔的调标范围:(翻译台湾运哥的文章)我非常佩服在大陆钓鲫竞赛中胜出的程宁先生,他花了很多时间,将自己反复实验结果的钓鱼心得,整理成文字公诸于世,来嘉惠钓友;特别是透过网络的力量后,影响层面更深远!这种无私的精神,正是钦佩之所在...... 虽然,我的钓技与他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我还是把这一段时间来,探索浮标调校的心得。提供给大家参考,野人献曝,是对是错,也望前辈指正...... 以下看法与程宁先生在示标“上细下粗”的条件下,所作出“调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调的目数越少越灵敏”的说法是有出入的,因为我使用在台湾目前流行的实心尾、标示杆一样细长的流线型浮标来作钓,结果偏向传统“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调的目数越少越迟钝”的看法。不过,对于程宁先生“全方位级差调钓法”(钓目低于调目为钓灵,高于调目为钓钝。调几钓几为这一目的临界点...一支十目的浮标,就有十个级别的临界点和十个级别的灵与钝。但不是所有的级别都好用或常用...)的论点,赞同。我想,这不只是针对刁嘴的鲫鱼有用,对回锅(钓完又反复放回)的福寿鱼应该更好用才对。以下灵与钝的探讨,以大范围的“调目”为主,而“钓目”涉及剩余浮力对灵钝的影响,与饵料大小也有关,所以琢磨不多。暂以一般“钓目越少越灵、越多越钝”观念套用之。纯以挂饵调标的上调法来切入,不直接谈“调几钓几”,借以摆脱“调”的灵钝点。 “调4钓2”是池钓的入门心法,好似蹲马步的功夫,练扎实了,你自然会举一反三地练出许许多多的高深武艺来;...... “调4钓2”的精神不是叫你永远不变的,它在领你入门罢了;好多人都误解了,直骂落伍、不够实用...... 一般大家常用的调标法,由左到右,由灵到钝,可分成几个(大调点)来解说;大点与大点间的直线,是由无数个从灵到钝、渐进的(小点)所连成。理论上说,从头到尾的每一小点都可以成为调点。(这有点类同于程宁的所谓全方位级差调钓法…)浮钓—双饵几目—双饵平水—单饵平水—空钩平水—无钩平水—大沉底(跑铅)灵………………………………不灵不钝………………………………钝下面就每一个大调点的特性予以简单说明,其余各小调点,则可参考临近的大点,稍微调整即可。

一、浮钓:双钩挂饵后钓组的总重力,没有浮标的上浮力大,因此挂饵后,仍可轻易地将双钩饵置于各理想水层。一般适用于钓半水的非底栖鱼类,如日本白鲫、溪鱼、鲂草鲢鳙等。池钓底栖鱼如今也有采用:比如,拉浮、一标深等。…此法只要钩不到底,理论上是最灵敏的,鱼稍游近,浮标即会有所反应。 如已找底,使形成一饵轻触底、一饵悬底状态,仍可钓底栖鱼的。但此法一来找底困难;二因纵使找到底后,也会因投钩点误差、水底不平等因素,无法确保饵料每一次都触底,仍不利底栖鱼就饵。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鱼(趋温或趋氧)离底时,浮钓正着。

二、双饵调几目:双钩挂饵悬底,调整铅皮到标尾出水一定目数(一般不超过3目),此调法其实是在浮钓偏钝的范围内,底钓则属最灵敏区。如以双钩挂饵调3目为例,如何找底呢?可用反调法:先上捋浮标到钓4目(大于调目)即可确保下饵已触底;然后在复将浮标下捋一点点,将钓目复调成3目,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底,饵动标即动,抓鱼汛于吞饵瞬间,是浮标调法中,最灵敏的一种。只要不是刁滑鱼都适用,尤其适用于钓鲫。但在鱼靠近未吸饵前,游动会使水流变化,可能会产生假鱼汛,造成误判。同样,因池底不平或饵料大小拿捏不均等因素,钓目会在3目上下变化,此为正常。但在风浪水溜影响较大时,此法不适用。

三、双饵调平水:双饵调平水、空钩调平水、无钩调平水这三种调法可定名为标尾所谓剩余浮力=0的零浮力调法。双饵调平水属于抓“浅吞口”,反映即时鱼讯的零浮力;空钩调平水属于抓“深吞口”及“抬头”鱼讯的零浮力;无钩调平水则属于抓“吞饵后转身”延迟鱼讯的零浮力。双饵平水调法与双饵调几目相同,只是将调目设为平水罢了。至于如何找底?原则上,只要看到钓目,下钩饵就确定到底了。如钓目定为2目,则

下钩子线就有约2目的长度弯曲或卧底了。依此可以类推。…过双饵调平水这一点后,上饵悬底,下饵轻触底的状态就不会发生了。这是灵敏度很高的调法,除轻口、猾鱼外,其它基本鱼情都能运用。运哥个人认为:前几年人们经常议论的关于浮标“归零点”(浮标最灵敏点)的问题,据他揣测,可能就是“双饵平水”这一点!以一般钓鲫用饵推算(双饵重在3到7目之间),与传说中的“归零点”区间类似,(零浮力点=归零点)这种推算最合理了。……

四、单饵调平水:将上钩或下钩单钩挂饵,悬底调标成平水即可。此单饵钓组平衡后,只要再加挂一饵,整个钓组一定会往下沉,直到下饵触底、上饵轻擦底为止(下饵子线支撑力不计);所以,没有找底的问题。此种调法,使用者要比双饵平水为多,适用鱼种更广。…以单饵重量换算(细尾标)大家听习惯了的——“调4钓2”就坐落在该点附近!…之所以“调4钓2”会被选为入门心法,应与大数法则有关。而采用这种上调法的好处在于,已加了“饵重”这个变数进去了,实质上会比直接 “空钩调4挂饵钓2”的下调法来得更精准些…… 使下饵拖底,上饵触底,算稍微偏钝的调钓法,适于鱼口正常情况下使用。

五、空钩调平水:此调法已属于不挂饵的下调法了。以空钩调成平水后,不挂饵继续拉高浮标座、拉到标尾刚出水面,是下钩轻触底、上钩悬底。如挂上双饵(不论大小),一律是上饵触底、下饵躺底(躺的幅度与双钩距有关)。如加上钓目,例如钓2目,则上饵子线也因多了2目的长度而开始弯曲。这个调点,是双饵拖底钓的开始点,也是不灵不钝的中间点,过了此点,则转入调钝的世界了。在风浪大、水流干扰的时候,此调法具有稳定钓组的作用,因双钩饵状态比较稳定,较适合冬季的刁滑福寿鱼等。……

六、无钩平水:将子线双钩取下,剩下铅座以上钓组,离底将浮标调成平水。调完成后,挂上双钩、双饵,拉高浮标座,至露出钓目不超过2目止,就是无钩平水调法了。此时,双钩卧底,子线弯曲。……需加计双子线撑力。经测试,同水深、同钓点,不管子线加多长,悬坠状态下浮标露出水面的钓目都是相同的。子线过长,弯曲幅度大,势必延长鱼讯反应时间,若非超刁鱼情,应不需如此。这种把子线除外的零浮力调法,人们的感觉上好象很钝,其实反应的鱼讯还是相当活泼的;在小鱼就饵时,浮标亦会上下振动,只是幅度、速度不大而已;大鱼则会有干脆的顿口,判断提竿需经验积累,否则还容易挂上鱼体。….. 此调法,原则上适用夏季鱼吃食凶猛时,专克刁口鱼;对于钓鲫鱼及冬季福寿,则不建议使用。原则上,鱼越刁滑,调法越接近于“无钩平水”;鱼嘴稍刁时,则接近于调“空钩平水”较好。如何拿捏,存乎一心,没有绝对。再有一点需特别注意的是:再好的浮标也有不同程度的渗水问题存在,要注意经常校标。

七、大沉底(走铅)只要铅重调得超过“无钩平水”一点点,铅皮座一定触底,此时已开始进入大沉底范围……就不太需要、也无法进行调标了…… 如一定要用,建议采用活铅座或走铅方式,对细微鱼讯及特殊情况会有帮助的。否则,只能钓夏天大咬时的鱼了。运哥个人在调标前,会先称量出双饵重量的吃水下沉目数,做到心中有数,再依据对象鱼、天候、水情、鱼情等因素,从上列区间中,挑选一个合适的座落范围来调标;至于究竟要偏向极灵、还是偏灵、再或偏钝,则要看鱼的大小,鱼口情况等条件来随机而定了。 运哥结束语:以上介绍,因重点锁定在扩大调标视野,所以对于没有必要的东西,尽量避免提及,以简化说明。……其实像钩距、饵料种类配比、子线粗细长短、活铅座否、钩大小形态、标的材质形状号数、水流风浪、天候鱼情……等,全是重要变数;纵使每次使用相同的调法,但临场结果往往不尽相同,这在思想上要明了,否则会认为“调标无用”矣!除调标基本方法外,还要研究其它环境变数的!“灵与钝”不等于“优与劣”都视条件变数而定,灵活运用…存乎一心。如初学钓友们觉得迷惑,可先去池边,反复体会各大调点的调法差异后,再将各调点连成一条线,很快就会得心应手了!

翻译完了......谢谢大家 以上文章中的调漂方法在野钓和竞技钓中都可以很好的适用,很值得大家学习和琢磨。

浮漂灵敏及迟钝区域的划分新解

2001 年老鬼钓鱼学校第五期学习班,本人有幸受邀讲解浮漂原理。有天训练期间发现 A 班一位学员 A 的

浮漂有很多动作,但扬竿中鱼率很低。我看了一会儿发现他用的是漂尾长度约 20 厘米、 15 目的硬尾浮漂。我问这位学员浮漂调几目,他回答是三目,我告诉他应该修帅铅皮调六目,钓目不用改变就可提高中鱼率,学员按照我的方法改变调目之后,问题得以解决。之后我到对面鱼池巡视发现有另外一位学员 B 的浮漂亦有很多动作,扬竿中鱼率也很低。更巧的是这两位学员是同一个地方来的朋友,使用的线组、鱼钩、鱼饵都相同,也是同一池的鱼。但我发现他使用一支浮力较大的空心漂尾浮漂,加上漂尾是改装以后只有约 9 厘米长,刻度六目的浮漂,我问他调了几目.他回答亦是三目。我告 | 斥他应该增加铅皮的重量到凋二目半或二目,钓目不用改变,动作会更加明显,中鱼率亦会提高,学员采取了这方法后问题也解决了。老鬼钓鱼学校开学四五天后,鱼池的鱼变得又刁又滑、伤痕累累,任凭你怎样加铅,减铅,改调目、钓目,浮漂推高拉低信号还是乱七八糟,中鱼率很低。这两位学员碰到我之后说:“用了很多方法都解决不了。”问我怎样处理.我观察了一下,坐到他们的钓位上,先把铅皮修剪了一点增大浮漂的调目,再把浮漂的钓目推高到接近调目的位置,大约在调五目钓四目半以上的位置。下竿之后连中 2 尾鱼,由学员自己试钓问题也得以解决。

以前我在其他报刊上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何谓是敏”、“何谓迟钝”的文章,由于编排及版面关系未能将这问题详细的表达,趁这机会作一补充。

在此文章中我曾提到浮漂的调目如果调得太高.钓目太低的话,浮漂剩余浮力的预留太大,这种向上走的剩余浮力大于鱼儿吸食鱼饵的力量就造成浮漂没有下沉动作的迟钝。有些人认为浮漂的调目调得越低越灵敏。从表面看,这种理论是成立的,因为我们将浮漂调成水平的话.只要任意增加轻微的重量在鱼钩上,浮漂都会做出反应向下沉没.但这种表面的灵敏并不能代表浮漂在钓鱼的时候会灵敏。我认为台钓的调漂标准应该以浮漂控制鱼饵在池底处于“轻触底”的状态为中心 , 以这中心再分离一饵到底一饵悬空;双钩卧底或半水浮钓等其他理论。如果我们只追求表面的灵敏,不考虑鱼饵在池底的状态及池底对鱼饵承托力的作用,会出现不管什么情况下把浮漂的目数调得很低而造成因为浮漂的上浮力不够,鱼饵的重量大部分由池底承担的现象,严重者会双饵陷于淤泥里。鱼儿无法准确地找到龟饵,光冒鱼星不上钩。甚至会因为浮漂的上浮力不够,令线组无法绷直,导致松弛,影响第一时段鱼讯传递到浮漂的过程,更严重的会在传递过程中把信号消耗殆尽,无法得到信号揭示。

在多年的施钓及制作浮漂的过程中,我认为领悟了一些道理,试着对我们以前所接触的所谓“调灵敏”“钓灵敏”;“调灵敏”“钓迟钝”;“调迟钝”“钓灵敏”;“调迟钝”“钓迟钝”这一直沿用的理论作重新划分。这理论只是个人的意见,正确与否,与大家共同研究。

在划分之前我还要重提一下调漂的入门方法:在施钓前我们会选用一支认为合适的浮漂使用,有经验的人就可以大约估计使用鱼饵的重量、状态、钩重、鱼情等方面因素决定调几目钓几目。但初学者及经验不足的往往不知道应该怎样调漂,不知道把“凋目”定在哪里,“钓目”定在哪里。不管什么浮漂,什么鱼饵一直是“调四钓二”,或者是别人告诉过他这支浮漂该怎样调,日后不管什么情况就是这样调了。所以我们在尚未熟悉这支浮漂之前应该以最稳妥的方法去“调漂”,去保证浮漂能控制鱼饵在池底处于“轻触底”的状态。方法是半水一钩带饵,空心尾漂或漂尾太短的硬尾漂可以调水平或 1/4 目,长尾漂调一目至二目。双饵着底钓二目 ( 这一理论在其他报刊已经详细的解释过,这里不再重复 ) 。以此“轻触底”状态为中心区域,划分出其他三种区域状态。

一、下迟钝状态的划分及应用

文章的前面我提到老鬼学校一位学员 A 使用一支 20 厘米 长漂尾的浮漂,浮漂只调了三目,用于搓饵施钓。当时他并未计算鱼饵鱼钩的重量,很明显因为浮漂的剩余浮力不够,线组的张力不够和鱼饵的重量大部分

由池底承担,造成鱼儿吸食时鱼饵滑动困难的现象,特别是鱼的个体较大,很容易引起在鱼儿接近线组和鱼饵时所产生的水流造成了浮漂的无故下沉;还有浮漂对鱼饵的牵引力不够,鱼饵就很容易陷于池底的淤泥及已雾化的鱼饵之内,造成鱼儿很难找到鱼饵,老是在线组旁游动而产生不必要的假动作。在我们主要施钓对象的家鱼之中,除了鲢、鳙鱼这类滤食性的鱼类外,其他鱼基本是对于已雾化开的雾状鱼饵因为吸食困难而不感兴趣,鱼饵的雾化只是我们引诱鱼儿追食、寻找、靠近鱼饵的手段。而当时这位学员是处于因为浮漂的调目不够而造成浮力不够形成“下迟钝”,假灵敏的现象,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应该剪去部分铅皮以解决以上的问题。我把这种因为调目太低,剩余浮力不够造成鱼饵在池底的压力和鱼饵的重量大于鱼吸食的力量,或者鱼饵藏于淤泥里令鱼儿无法顺利进食的现象统称为“下迟钝”状态,所以我们不能说浮漂是调得越低越灵敏的。

“下迟钝”的应用:下迟钝区域多用来解决无法在正常状态下解决的问题。例如天气较差、缺氧、鱼儿厌食、水温太低等一些造成鱼儿游动的速度缓慢、吸食动作轻微的时候,多数时候我们都会将鱼饵做得较轻,挂得较小,线组、鱼钩都选用比平时小一些,更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选用一支浮力较小、较灵敏的浮漂去配合“下迟钝”的区域使用,因为上述问题的发生.鱼儿游动的速度很慢,对线组干扰的水流较小,造成碰线的机会少,加上钩轻饵小鱼饵陷于淤泥的机会也少。这种鱼情相对来说要求鱼饵在池底的稳定度增大。特别在北方的冬天.鱼已处于不是游动只是移动的状态,吸食的动作变成慢慢的吞食,可想鱼讯是多么轻微。如果滑动性能较好的“轻触底”状态就会因为鱼饵的容易移位反而不能让鱼儿准确及稳定吸食鱼饵,优点变成了缺点。为什么冬钓时传统钓法那种用动物鱼饵躺在池底的钓法经常钓况较好呢?第一是动物鱼饵在这段时问较吸引鱼儿,第二是这种鱼饵较经得起鱼儿的轻吞细嚼,更重要的是鱼饵稳定状态让鱼儿安心享用。

在正常的情况下,小鱼闹窝,或者是小鱼之中钓大鱼,或者像两广沿海一带钓罗非、鲮鱼等特定的鱼类,我们也经常故意使用下迟钝状态的钓法去施钓。这时候我们要选用一支浮力较大的造型不要太灵敏的浮漂,证鱼饵快速到底。因为调目的不太大,剩余浮力对鱼饵的牵引力也不太大,让鱼饵故意部分藏进淤泥及已雾化的鱼饵内.令小鱼无法第一时间找到及吃掉鱼饵,让大鱼有时间赶走小鱼。在正常的情况下大鱼是有能力把鱼饵从淤泥中吸食上来的,特别列罗非、鲮鱼有先将鱼饵拱起来才吸食习惯的鱼类更有效。但要采用这一种方法之前一定要考虑到池底的情况及鱼情,如果池底实在太烂的话,鱼饵藏于淤泥太深就会产生相反效果,连大鱼都找不到鱼饵。光冒鱼星不上鱼的时候就要修剪铅皮了。这个状态之下有人会担心调目太小会造成线组的松弛,小鱼抢吃或大鱼游动的水流干扰造成假动作。我们看问题,什么事情都有它的另一面的,如果鱼饵的全部重量由池底承担之后,亦是说浮漂完全没有了鱼钩及鱼饵的重力去平衡.浮漂等于放弃了钩、饵的重量,这状态形成了线组转化为浮力向上走的局面,这种重力的消失和力的方向转变反而令线组的张力增大。另外因为下迟钝的现象形成脑线在池底的弯曲,鱼饵与铅坠之间的距离拉远,抗干扰的能力加大,但对付较刁滑、试探性及警觉性高的鱼儿就未必实用。只能说非常时期使用而已 !

二、上迟钝的区域及其应用

以前我们所接受的理论认为浮漂调整得越高越灵敏。但文章的前段亦提到另一位学员 B 浮漂有信号但扬竿中鱼率低的现象,原因是他使用的浮漂是浮力大、漂尾短的空心尾浮漂。要知道一支长 20 厘米的硬漂尾,同一支长 10 厘米的空心浮漂相比,未计算漂尾重量时它的浮力是一样的话,如果装上漂尾之后,两个都是调三目,后者的三目剩余浮力足足比前者大 1 ~ 2 倍。很明显空心尾调三目的浮漂因为浮力过大,令龟饵有点离底,鱼饵离底就很容易前后摆动,鱼儿不能准确地吸食鱼饵,越吸食越急躁,造成很多假动作的出现,亦即形成了另一个“上迟钝”、“假灵敏”的现象。我们研究浮漂时一定要弄清楚,鱼吸食鱼饵的力度一定要大于浮漂的剩余浮力,亦即是说如果浮漂剩余浮力是 4 克 的话,而鱼儿吸食的力量只有 3 克 ,浮漂是不能让鱼顺利将鱼饵吸食进口而产生下沉的动作。反过来鱼的吸食力量是 3 克 ,而浮漂的剩余浮力只有 2 克 ,鱼就容易吸食和浮漂容易产生下沉动作。如果剩余浮力 3 克 ,鱼儿吸食力量 3 克 的话,浮漂的

信号会因为它们的力相等面互相抵消,信号只有轻轻震动,而钓手没有足够的信号提示扬竿.鱼儿成功盗饵而去。所以我将浮漂的剩余浮力调整等于或大于鱼的吸食力量的状态统称为“上迟钝”状态。所以说并不是浮漂调得越高而越灵敏的 !

“上迟钝”的应用:既然我们知道“上迟钝”的成因就能利用它的原理对付某种鱼情。

1 . 在鱼儿十分活跃的时候,鱼群集结太多.更有可能是几尾鱼抢食同一颗鱼饵,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选用一支浮力较大或空心尾的浮漂去应付。目数可以调整多一些。通常在这种情况之下,鱼儿的游动速度及抢食的速度较快,窝内的水流及鱼情都比较混乱,如果施钓的速度和鱼饵的物理状态控制不好的话,由于浮漂的浮力对鱼饵和线组的牵引力不够,造成浮漂很容易受干扰,出现胡乱下沉的现象。这时候我们反而应该剪去部分铅皮,采用“上迟钝”的状态加大线组的张力,减少不必要的假动作。在这种鱼情下,使用“上迟钝”的状态还有一个好处,就足鱼儿吸食鱼饵之后,溶化后的鱼饵重量突然消失,浮漂有力下沉的同时马上限速回漂,浮漂的浮力将鱼钩有力的牵扯着鱼嘴,鱼儿较难吐出鱼钩,扬竿动作慢一些鱼儿还在,有时还有一竿双尾的惊喜给你。这原理和我们用海竿浮球半水钓鲢鱼的道理是相同的。

2 在池底情况太烂的时候,我们亦可以采取上迟钝的方法去应付,但如果鱼情不是十分活跃,吃饵动作较小的话,我们只能选用浮力较小、造型较灵敏的浮漂调整出“上迟钝”的状态去应付,这时候我们应该选用一支漂尾较长的硬尾浮漂去钓。方法是双饵半水调水平,钓一两目,尽量控制鱼饵不要陷于淤泥里去。但这种调法如果除去鱼饵之后,调目的外露可能在 8 — 9 目,样子有点吓人,有些人未必能接受,担心浮漂的浮力过大而不能产生下沉讯号。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但浮力小而漂尾长的浮漂,可以表达的剩余浮力也小,浮力小的浮漂体积一定小,浮漂在水中的排水量也小,受力下沉的阻力也小;更因为硬漂尾的重量,受到吸食力量的时候,加速了浮漂的下沉惯性幅度,可以将浮漂的讯号放大。使用这种浮漂去处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浮漂的调目较高,对铅坠的牵引力更夫大,下沉的速度会减慢,可以配合鱼儿半水追食鱼饵的速度,长漂尾有更多时间观察下沉时鱼讯的产生。但无论怎样说在这种淤泥过厚的池底,鱼儿是不会喜欢在池底抢食的。只要不太饿的时候,鱼儿接近这种淤泥遍布的池底,变得小心起来和吃食轻微,这种鱼情是钓鱼人较难对付的;浮漂凋不好,可能鱼饵跑进淤泥里去;亦可能由于浮力过大,离底太多造成“上迟钝”太厉害的现象.使浮漂不能产生正确的下沉动作。真正考验钓鱼人的调漂技术就是在这种淤泥过厚的鱼池!

三、“双迟钝”及“双灵敏”

浮漂在正常的“轻触底”状态下分离出“上迟钝”、“下迟钝”的区域,但这三种区域的状态并不代表可以应付任何的鱼情。像文章的开头提及老鬼钓鱼学校这种职业比赛及训练的鱼池,鱼儿变得又刁又滑又伤,不管使用“轻触底”、“上迟钝”、“下迟钝”,去应付这种鱼情都不太理想。浮漂有动作就是十竿九空.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将“上迟钝”及“下迟钝”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双迟钝”、“双灵敏”的状态。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知道“上迟钝”的形成是鱼钩、鱼饵的重量大部分或全部由浮漂的浮力向上牵引形成的;而“下迟钝”的形成是鱼钩、鱼饵的重量由于浮漂调整的浮力不大,重量大部分或全部由池底承担所形成的。所以我们在碰到上述鱼情的情况下,应该调整铅皮增大浮漂的调目,之后相应的把钓目推高。例如你今天使用的浮漂配合所使用的钩、饵重量“调四钓二”可以做到“轻触底”的状态。如果钩、饵不变,改成调三钓二,浮漂的控制鱼饵状态就偏向“下迟钝”状态;如果改成调五钓二,浮漂控制钩、饵在水下状态就偏向“上迟钝”状态。但如果改成调五目钓五目或调六目钓五目半,浮漂所控制鱼钩、鱼饵及线组的受力状态都有所改变。在调六目钓五目半的状态下,鱼饵、鱼钩的重量应该大部分处于由池底承担的局面。窝内鱼儿窜动所产生的水流及试探鱼饵的动作不容易移动鱼饵的位置,让这种又刁又滑的鱼儿放心享用。而调到六目,浮漂的剩余浮力增大了,浮漂对线组、钩、饵的牵引力令线组不容易受外力干扰的影响无故下沉,产生不必要的假动作。在这状态之

下,只要浮漂产生有力的一顿,就是真实信号的反应,它的信号动作有别于其他状态的浮漂信号,幅度较为短促有力。但对付这种鱼谁也别想竿竿中鱼,只是别人 l0 竿中 3 尾,自己能中 5 尾就算成功丁。

“双灵敏”的形成也就是“双迟钝”的反面。既然我们知道把浮漂“调高钓高”可形成“双迟钝”的状态,如果鱼儿不活跃,或者冬季的时候,鱼儿移动及吸食轻微,在使用的鱼饵较轻、鱼钩较小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采取调低钓低的方法去增加浮漂的灵敏度及放大浮漂的下沉讯号幅度。但这“双灵敏”的状态应用应该以钩小、饵轻、鱼饵体积小为首要条件,如果钩大饵重很容易变成钩饵都跑进淤泥里去的“下迟钝”了。

在钓鱼的过程中,很多人都有一种习惯.只要浮漂下沉几次扬竿不中鱼,不分青红皂白,要不就增加铅皮,要不就把钓目推高。变成越加铅皮,假动作越多;或者把钓目推高到很多动作都消失了,只有送漂扬竿才中鱼,失去了很多鱼讯和机会。更甚者风吹草动胡乱扬竿,钩着鱼儿的尾部及身体,拉得钩线呼呼乱响,线断鱼进。还有部分人不管自己的浮漂调几目钓几目,发现动作不明显就改成钓一目或钓半目,如果动作还出不来的话又去修剪铅皮,越剪越没有动作,一直剪到浮漂的浮力连鱼儿吃饵都无法拉动,还说是鱼池的鱼儿吃食轻微,这样还怎样钓得到鱼呢?所以我们在钓鱼时不但要把鱼情弄清楚,把浮漂的性能、作用弄清楚,更要把当时的浮漂控制鱼饵在池底的状态弄清楚,才能正确修正及转化成另一状态去应付不同的鱼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多年的施钓及制作浮潆的过程,总结了浮漂与鱼情的关系,使我斗胆编了个口诀,希望对钓友有所帮助,不足之处还望多多指正。

( 一 ) 调高钓高,双迟钝。 ( 二 ) 调低钓低,双灵敏。 ( 三 ) 调高钓低,上迟钝。 ( 四 ) 调低钓高,下迟钝。 ( 五 ) 不高不低,双触底。 ( 六 ) 淤泥池底,最难调。 ( 七 ) 刁滑鱼儿,最难钓。

浮标怎么调篇四:《钓鱼如何调试浮漂》

【如何调标】

一:挂子线,把浮标下移到铅皮座处,加重铅,抛竿入水,浮标沉入水中。

提示:如果此时浮标露出水面,说明窝点水深过浅。

二、上移太空豆,抛竿入水,让浮标露出一目

提示:铅坠至浮标一目以下为水深,由此来判断此处是否适合垂钓。

三、下移浮标一段距离(子线长度+15厘米),抛竿入水,浮标沉没。

提示:此处子线长度加15厘米,是为了保证下一步,设定调目的时候子

线离水底15厘米以上,又叫离底或半水调标。

四、减铅皮,抛竿入水,让浮标停留在一个目数,这个目数就是调目。

提示:这个调目要在对垂钓水域、线组、饵料、浮标等有所了解下设定。

此时浮标标尖与水平行或只露出一丁点,叫作调平水。

调目设好后,可以去掉子线,观察浮标上升到几目,这个目数就是所钓

的相对最钝点。

野钓中可以调几目,就钓几目。

五、双钩挂饵,抛竿入水,观察浮标停在几目。

六、通过上移浮标,只要大于上一步挂饵的目数,说明至少底钩已经触底。

此时已经可以垂钓,但在垂钓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有信号,不中鱼,这

个时候就可以调整一下浮标,加强中钩率。

如何调整,浮标上下移动的范围有多大,下图所示。

提示:浮标的调节是在灵与钝的目数之间,最终以信号出现,能够中鱼

为标准。

下钝不中鱼,可以向上移动浮标,上浮不中鱼,可以向下移动浮标。 最灵点可以为底钩触底,上钩悬浮,大于最钝点的目数是铅坠直立于水

底,双子线平躺,又叫跑铅。

浮标怎么调篇五:《浮漂的调法》

浮漂的调法

所谓的台钓,漂像就是一个钓灵(漂目突然下沉现象中鱼,因为双钩子,长线是触底,短线悬空,鱼从任何一个角度,吸食饵料的方法,都是形成漂下沉现象)另一个就是钓顿(也就所谓的顶漂现象,因为这样的方法是双钩都落底,鱼吸食时间,减轻了饵料的重量所以形成顶漂现象)

简单的说下,钓灵,调7钓5.4.3.2.1 (调4一样可以钓1.2目,并不是调4一直要钓2,因为很多漂尾比如15厘米,有的是10目有的就是15目)

(个人更多的时间是调7钓5. 4.3.2.1.所以下面按7目解说)

首先,是空钩调7目,然后空钩找底。找到底以后,按7目的位置 .我一般是把漂再拉上2目的,,然后挂饵,继续找底, (比如1米的水深在50厘米的位置调整)

如果漂像是低于7目,那基本是属于找到底了(由于饵料的大小,或者水底的不平,或者小小的水流,漂像露出水面会出现。5.4.3.2.1目,)只要出现灵口抓到鱼。那都属于正常现象。那么就开始钓了,如果常出现顶漂现象,说明有点顿了,或者是,出现有信号还是抓不到鱼,这个时间,适当的向上调1目,看看漂还是低于6目的情况下(可能就是刚刚的找底没找好。下面还是信号抓不到的情况下,适当的再拉一目)如果是高于7目了(说明就是有点顿了,那么漂就往下拉拉)直到出标准信号。

钓顿:也就所谓的顶漂现象,因为这样的方法是双钩都落底,鱼吸食时间,减轻了饵料的重量所以形成顶漂现象基本是空钩调平水,或者调2目,钓2.3.4目。具体怎么个原理,还真不知道怎么说。 红色的是漂 绿色是线 黑色的上横是水面 下面是水底

红的中间2个是钩子 黑色圆的是铅皮

步骤大概为:

1:空钩调到7目,

2:空钩7目找底

3找到底,往上拉2目

4:挂饵,接续找底,找到7目

5,就是开始钓鱼了,口不对,就继续往上拉,只要不出现7目以上就行

现在调好7目,找到了我的7目的底了,目数下与7目,只要往下沉漂就第一信号了。如果我抛竿的地方出现了7目以上的目数就是顿了,不关顶瓢还是沉漂都是信号。

浮漂的几种调漂方法

一、浮钓: 双钩挂饵后钓组的总重力,没有浮标的上浮力大,因此挂饵后,仍可轻易地将双钩饵置于各理想水层。一般适用于钓半水的非底栖鱼类,如日本白鲫、溪鱼、鲂草鲢鳙等。池钓底栖鱼如今也有采用:比如,拉浮、一标深等。…此法只要钩不到底,理论上是最灵敏的,鱼稍近,浮标即会有所反应。如已找底,使形成一饵轻触底、一饵悬底状态,仍可钓底栖鱼的。但此法一来找底困难;二因纵使找到底后,也会因投钩点误差、水底不平等因素,无法确保饵料每一次都触底,仍不利底栖鱼就饵。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鱼(趋温或趋氧)离底时,浮钓正着。

二、双饵调几目:双钩挂饵悬底,调整铅皮到标尾出水一定目数(一般不超过3目),此调法其实是在浮钓偏钝的范围内,底钓则属最灵敏区。如以双钩挂饵调3目为例,如何找底呢?可用反调法:先上捋浮标到钓4目(大于调目)即可确保下饵已触底;然后在复将浮标下捋一点点,将钓目复调成3目,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底,饵动标即动,抓鱼汛于吞饵瞬间,是浮标调法中,最灵敏的一种。只要不是刁滑鱼都适用,尤其适用于钓鲫。但在鱼靠近未吸饵前,游动会使水流变化,可能会产生假鱼汛,造成误判。同样,因池底不平或饵料大小拿捏不均等因素,钓目会在3目上下变化,此为正常。但在风浪水溜影响较大时,此法不适用。

三、双饵调平水: 双饵调平水、空钩调平水、无钩调平水这三种调法可定名为标尾所谓剩余浮力=0的零浮力调法。双饵调平水属于抓“浅吞口”,反映即时鱼讯的零浮力;空钩调平水属于抓“深吞口”及“抬头”鱼讯的零浮力;无钩调平水则属于抓“吞饵后转身”延迟鱼讯的零浮力。双饵平水调法与双饵调几目相同,只是将调目设为平水罢了。至于如何找底?

原则上,只要看到钓目,下钩饵就确定到底了。如钓目定为2目,则下钩子线就有约2目的长度弯曲或卧底了。依此可以类推。…过双饵调平水这一点后,上饵悬底,下饵轻触底的状态就不会发生了。这是灵敏度很高的调法,除轻口、猾鱼外,其它基本鱼情都能运用。运哥个人认为:前几年人们经常议论的关于浮标“归零点”(浮标最灵敏点)的问题,据他揣测,可能就是“双饵平水”这一点!以一般钓鲫用饵推算(双饵重在3到7目之间),与传说中的“归零点”区间类似,(零浮力点=归零点)这种推算最合理了。……

四、单饵调平水:将上钩或下钩单钩挂饵,悬底调标成平水即可。此单饵钓组平衡后,只要再加挂一饵,整个钓组一定会往下沉,直到下饵触底、上饵轻擦底为止(下饵子线支撑力不计);所以,没有找底的问题。此种调法,使用者要比双饵平水为多,适用鱼种更广。…以单饵重量换算(细尾标)大家听习惯了的——“调4钓2”就坐落在该点附近!…之所以“调4钓2”会被选为入门心法,应与大数法则有关。而采用这种上调法的好处在于,已加了“饵重”这个变数进去了,实质上会比直接 “空钩调4挂饵钓2”的下调法来得更精准些…… 使下饵拖底,上饵触底,算稍微偏钝的调钓法,适于鱼口正常情况下使用。

浮漂的调法

调几目钓几目,这是常说的一句口头禅,但它必须反映客观实际,鱼情不同,漂情不同,调钓的目数也不同。遗憾的是不少人在说漂时,只说调几目钓几目,而忽略他所指的是什么材质的漂,是软尾漂还是硬尾漂?是一支漂尾有几目的漂。这样一来,他说的是那种漂,你学的是这种漂,他说调几钓几管用,而你学着去做却不那么管用。

也有些文章把调漂说得过于复杂,用了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言词,别说初学者,就是有一定台钓基础的人,也会被弄糊涂。再是用过激的言词去否定已被实践证实了的一些基本调漂方法,如把“调四钓二”说成是骗局,或把高手调漂说得神秘兮兮,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这都不利于台钓的推广和提高。坦诚的说,现在成名的台钓高手,在早期有几位不是从“调四钓二”开始学起的,尤如一位博士是从小学一年级启蒙一样,因为台钓刚传入大陆时基本上用的都是七目软尾漂,七目软尾漂不从调四钓二开始学起,那应怎么学起?当然,后来七目以上的硬尾漂普及后,调漂有了新的变化,那是十分正常的事。台北市仁德钓鱼会会长徐晃先生说:“不管漂尾长短,学调漂先从漂尾的一半调起,钓目也从调目的一半钓起,然后自己去慢慢摸索”。

一、孔雀羽七目软尾漂,从调四目钓二目开始学,调四目或三目半是七目漂尾的一半,是居中目,这样大致可将调四目以上为灵敏,四目以下为迟钝,这主要是划个大致的界线便于区分,然后从二目钓起,饵略大于黄豆粒,这就是常说的调四钓二,当然这也说的是钓底。鱼情正常时调四钓二是适合的钓法,鱼情不正常时,一般不要轻易动调目,只要上下移动钓目,往下可钓一目、半目,甚至平水。往上可钓三目、四目,流水时可钓五目、六目,这时子线已弯曲在水中,调目确定后,钓几目合适,就要靠自己上下移动浮漂去摸索了,初学者如此,高手也是如此,当然高手早已跳出调四钓二这个初级阶段了。

二、马尔杉木漂尾十目的硬尾漂。它的居中目是五目(十二目是六目、十四目是七目),可以从调五钓三或两目半开始学,钓目也是调目一半,上下都有余地,也能保证两饵沉底,钓几目合适仍然要根据鱼吃食的情况,上下移动浮漂,增减钓目,以达到正常上鱼的目的。

三、初学台钓的钓友存在一种共同的倾向,那就是喜欢灵敏,他们认为既然灵敏是台钓的优势,就以为越灵敏效果越好,结果却适得其反,回报他们的是空钩连连,弄得手忙脚乱,疲备不堪,钓不上几条鱼来。所以初学台钓时在鱼情正常的情况下把漂调得不灵不钝或迟钝些,如七目软尾漂可从调 四钓二开始,转向调四钓三、调四钓四,或降低调目,改为调三钓二、调三钓三,把调目调低些,把钓目调高些,不仅适合鱼情,也便于观察。调三钓三下饵落底,上饵也轻触底,钓饵在池底的状态符合鱼吸食的基本要求,漂上的反应也较真实。这是一种老老实实的钓法,掌握这种基本方法后,再向纵深发展就有了基础,道理也容易弄明白,不要一开始就去追逐高手们的调漂方法,那是华而不实,自陷泥潭。

浮标怎么调篇六:《浮标的调整》

浮标的调整 怎样调整浮标 如何调整浮标2008-01-22 18:27长身细碳脚软尾孔雀羽浮标。这款浮标在九十年代初学习台钓的人中流行最广,也是最适应调4钓2理论的范本浮标,以许木村的红蓝头达摩浮标最具代表性。达摩浮标标身以去壳孔雀羽材料制成,标身长度大概为14厘米,最粗处直径自3毫米到6毫米分成不同的号数,碳脚外露部分长约6.5厘米,7目软尾。其修长型的标身使浮标具有很好的下行稳定性,去壳孔雀羽材料使浮标具有适当的浮力,软尾示目杆既保证了下行平稳而且有很好的滤杂能力,贯穿标体的碳脚使得标体强度得以提高并适当降低了浮标的重心,使得这款浮标翻身平缓,下行稳健,信号准确,是底钓的利器,特别是对付底层猾口慢鱼更是不可或缺,但钓轻口鱼时灵敏度稍嫌不足。 长身细长碳脚硬尾浮标。这种浮标设计为流线型长标身,加长细碳脚,多采用实心玻璃纤维制成细长浮标尾,目数在11目以上,其特点是浮标翻身平缓,翻身站立后下行速度快于软尾浮标,但修长的标尾延长了浮标从站立下行到钩饵就位的行程,也就是延缓了钩饵到底的时间,便于鱼离底截食,浮标信号反映清晰灵敏,适合钓底层或离底不太高的鱼,特别是在冬季或初春鱼开口比较小时,选用一支此类小号浮标将有很好的表现。中长身粗脚硬尾浮标。这类浮标多以竹脚为主,分为短脚和长脚,其脚的长短主要是从适应主浮体的形状和配重需要这两个角度考虑,好的设计要求是浮标翻身站立较快,但应避免站立瞬间因翻身惯性而出现的下沉反弹,翻身站立的最初位置同水面的相交处最好是在标体顶部(越靠近示标越好)。具备这种性能的浮标既不会因为自身翻身后的反弹,造成钓手将浮标自身语言错误地当做鱼讯而扬空竿,也不会由于浮标翻身站立位置离示标远(即最初翻身站立在标身上某一点),不能很好的体现鱼在浮标刚站立时的吃饵信号,使钓手错失很多扬竿机会。由于采用中长标身硬长尾设计,既增强了下行过程中探测鱼讯的功能,又使浮标信号清晰明显。这种浮标应该算做通用型浮标,最适合钓半水以下的鱼,从半水到水底都有很好的表现,能很好的掌握它,在多数情况下都能应付自如。粗短身竹脚浮标。这种浮标是专为钓接近水面的上层鱼而设计。由于钓“一标深”需要钩饵到位后浮标能够迅速体现鱼讯,再加上用长标身长标尾的浮标很容易同子线互相缠绕,因此,这种浮标标体多设计成粗短的大肚型,浮标尾一般不长,浮标重心最低,翻身最快,以达到翻身与钩饵就位同步的目的。设计制造时的要求同样是翻身站立

不反弹,最初翻身站立位置同水面的相交处应尽量靠近示标。市场上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浮标,其设计理念多是针对某些特定的鱼情而设计。但我认为,一支浮标如果突出了某个单项性能,势必会削弱其他性能。因此,在选择浮标时,选择通用型浮标并通过长时间使用读懂自己的浮标,知道它什么时候翻身、什么时候站立、站立停顿多长时间、下行到位需要多长时间,一个钩、一粒饵能压沉几目……才是最重要的。相反,拥有很多种类各异的浮标,但对每一支浮标都不是非常熟悉,这样的人不一定能钓好鱼。当然了,浮标制造厂家既然生产了这么多类型的浮标,还是希望钓鱼人买的越多越好。当然,有的人喜好收藏,购买几套甚至几十套浮标也无可厚非。浮标的调整俗话说:一年苦练,两年练饵,五年调标。可见调标在悬坠钓法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因此,在谈到这个话题时,由于惟恐误导钓友,我诚惶诚恐,小心翼翼。但这一问题又是广大钓友最为关心也最容易引起争论的,所以我无法回避,就斗胆谈点个人的见解。为了使多数钓友能够正确领会,我尽量避免使用一些诸如剩余浮力、水面张力等容易引起争论的概念,而尽可能争取贴近鱼情进行解释,但囿于水平的关系,错误局限在所难免,敬请大家原谅!从调标的方法上钓界目前已有:“调4钓2法”、“垂直归零法”、“带饵调标法”、“空钩调标法”、“无钩饵调标法”……等等。究竟哪一种方法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万变不离其宗,这些调标法都是基于重浮力平衡这一理论,都有相通之处。在介绍调标方法之前,首先要弄清调漂的目的,我认为调整浮标的目的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使子线同钩饵在水下的状态适应不同的鱼情,降低鱼的警戒心和吃饵障碍;二是使浮标的信号清晰;三是正确的反应鱼的索饵信号,减少空竿率。这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互相联系。很多钓友至今调钓不得要领的原因就是没有将三者统一起来,很多情况下只知道调灵或钓灵,使浮标有很大的动作但就是钓不上鱼。调整浮标表面上是调整的浮标的目数,实质上是在调整线组的状态以适应鱼情,背离鱼情只为调标而调标的人是永远调不好标的。既然调标的目的是适应鱼情,而鱼情是千变万化的,不要以为我今天用的线组、浮标、饵料以及采取的调钓法明天就一定会很好用;也不要以为线组、浮标、调钓法都没有变化而只更换了另一种饵料时,标上的鱼讯就不发生变化。鱼情变了,饵料的味道或状态变了,鱼的吃饵力度就发生改变,标上的反应就不一

样。调整浮标就是要随时改变调目或钓目,使浮标的上浮力或钩饵的重量适应鱼的吃饵力量。沿着这一思路再向下想:鱼的吃饵力量受很多因素影响,夏天重,冬天轻;气压正常重,气压低轻;饵料对路重,饵料不合口轻;生口鱼重,猾口鱼轻等等。浮标的调整也要与之相适应,鱼口轻,浮标的上浮力就要小或者钩饵的重量就要轻;鱼口重则相反。浮标调整得好,浮标的信号清晰,调整的稍差,信号或杂乱无章或信号隐晦,如果上浮力或钩饵重量同鱼口的拉力相差很大,有可能钓点内即使有很多鱼,浮标半天也不会出现一个信号。说了这么多理论,现在还是具体介绍几种常见的调标方法,便于钓友们进行对比:一、 基础的调4钓2调标法这条理论的基础是以单饵重压沉2目标尖,双饵压沉4目为依据,空钩半水调整浮标露出4目,带双饵延长水线到底,使浮标露出2目,这时水底平衡掉2目饵重,浮标的浮力承担2目的饵重,钓组接近于一种不灵不钝的状态。在此基础上,要想增加灵敏度,可以减铅皮增加调目,也可以下推浮标减少钓目;要想降低灵敏度,可以加铅减小调目,也可以上推浮标增加钓目,因此有了“调灵钓灵”、“调灵钓钝”、“调钝钓灵”、“调钝钓钝”等变化以应对不同的鱼情。但现在的浮标和鱼饵都发生了变化,一粒比重大的搓饵有可能会压下3、4目甚至更多的硬尾标尖,而两粒小比重的拉饵有可能只压下半目的软尾标尖,如果固守调4钓2的理论,前一种情况有可能使双钩饵都已经卧底,而后一种情况则会使双钩饵都不到底。因此,调4钓2就限制了钓组的调钓空间,显然不符合实际的需要。但是,调4钓2理论起码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调整浮标的目的是控制钩饵在水下的状态以适应鱼情;最初确定的基础点应该是接近于不灵不钝的状态,然后依鱼情进行灵钝修正;确定调钓的目数必须考虑钩饵重量这一因素。从这一角度讲,调4钓2理论的贡献是不容否定的!二、悬坠钓流行的几种调标法双钩双饵调标法。基本操作是半水情况下按照实际垂钓饵的大小在钩上搓双饵,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调成平水或露出几目(一般在2目以内),这时去掉双钩上的钓饵,浮标显示的目数就是你设定的调目。然后重新挂双饵延长水线找底,当浮标露出的目数超过半水双饵状态的目数1目以上时,说明下钩已经到底,此时你可以反复进行带饵一点点下推浮标缩短水线这一操作,使露出水面的浮标目数同半水带双饵时的目数正好相等,这时就可以使下钩处于轻触底状态(找好底后可以用浮标座下面第二粒太空豆进行定位)

,理论上这时是底钓最灵敏的极限状态,水下的任何动作浮标都会做出反应,但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并不大。找到了最灵敏时的钓目和准确的底,我们就可以以此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对浮标进行进一步调整,使钩饵及子线的状态适应不同的鱼情。这种调标法的优点是变换钓棚时不需要再调整浮标,只要将饵的重量减轻(比如搓小饵或改拉饵),你就可以随便调整深度钓浮;再就是饵料的损失量可以通过浮标的上升目数清楚地反应出来。缺点是对钓手的搓饵功夫要求很高,饵的大小必须一致,钓点水底必须平整,饵从半水下落到底的损失量必须考虑,不然很容易造成找底不准。双钩单饵调标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操作同双饵调标基本相同,区别就是双饵换成单饵,即钩挂单饵在半水状态下调成平水或露出1、2目,去掉饵料后浮标露出水面的目数就是调目。下钩挂饵找底时,上推浮标调整水线使浮标露出的目数稍大于半水单饵状态浮标的目数,然后再反复多次进行带饵下拉浮标找底,使浮标目数同半水单饵目数相同,这时找到的底可以保证下钩饵轻触底,但当我们双钩都上饵垂钓时,由于钓组中又加进了一粒饵重,浮标目数还会有所下降,因此,在实际垂钓时如果我们不再调整浮标,钓组并不是处于灵敏的极限状态,因为有一粒饵重是被池底所承担,但我们仍然可以以此为基点,根据情况对浮标做进一步的灵钝调整。而如果我们利用上钩挂饵找底,当调整浮标目数大于半水单饵目数时,这时如果带双饵垂钓,至少可以保证下钩完全落底,但上钩带饵找底的方法不如下钩带饵找底法精确。双钩无饵调标法。根据当时的鱼情需要,半水无饵情况下通过增减铅皮确定一个调目(调目的大小应该以当天选择的钩饵重量为参考值),然后下钩挂单饵或相当于单饵重的橡皮泥上推浮标延长水线找底,使浮标露出的目数稍微大于半水调目,此时下钩饵已经到底,再反复进行下钩带饵缩短水线进行微调,直到浮标显示的目数等于半水时的调目,这时上双饵垂钓可以保证至少一个钩饵完全落底(不是轻触底)。这种调标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确定调目时不受饵重差异的影响,调目准确,缺点是在开始设定调目时对钓手的经验要求很高,钓手应该大体清楚自己所用的钩、饵重量,并且能够根据当时的鱼情判断设定调目的数量,不然如果盲目确定调目的话,很可能出现设定的调目不是过高就是过低。需要注意的是,调标所指的半水应尽可能接近水底,这样调整的浮标才比较准确。因为半水调标如果离水底距离太远,一种情况是随着垂钓时水线的延长,

延长部分的水线重量会使水面下钓组的重量发生变化,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带饵调标,考虑到饵的雾化损失,半水的饵重同钩饵到底的饵重有较大的差距,这两种原因都会使开始在半水设定的调目同实际垂钓时的调目不一致。三、理论上的灵敏与迟钝长期以来,对于是调目高灵还是调目低灵,钓目高灵还是钓目底灵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这种争论经常使初学钓鱼的朋友越想越糊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数人并没有正确理解调整浮标的目的。在上面我们说过,调整浮标有降低鱼的吞饵障碍和使浮标获得清晰信号以及减少空竿率这三个目的,其实这三条中最关键的一条是调标要有利于鱼吞饵入口,如果浮标的调整不利于钩饵进入鱼嘴(比如浮标的上浮力太大或上浮力太小),即使浮标出现的动作再清晰也钓不上鱼,更谈不上有稳定的中鱼率。降低鱼的吞饵障碍的方法一是通过浮标的上浮力尽量多平衡掉一些钩饵的重量,以减低由于鱼吃口轻而吸不动钩饵的几率;二是浮标的上浮力也不能过大,当鱼吞饵扯动线组运动时,应避免浮标过大的上浮力对钩饵向鱼嘴 内的运动形成明显首先,让我们弄清应该如何通过调整浮标改变钩饵重量进而达到有利于鱼吞饵的目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如何通过不同的调钓目数使浮标的上浮力发生改变,从而有效的利用上浮力平衡一部分钩饵的重量,让钩饵以适宜的状态去适应鱼的吞饵需要。为了清楚的解释这一问题,我引入一个概念———调钓差,也就是调目数减去钓目数的差值。这个差值的最大值等于双饵所压下的目数。在调钓差处于最大值时底钓,钩饵的状态是上钩饵离底下钩饵轻触底,线组的所有重量都由浮力承担,这时的钓组状态是理论上的最灵敏状态。在线组同饵料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降低调目或增加钓目的方法逐渐减小调钓差值,钩饵的重量从由浮力承担逐渐向由水底承担过渡,也就是说钩饵对水底的压力逐渐增加,当调钓差值等于零,说明调目同钓目相同,相当于饵的重量全部由水底承担,钓组中的其他重量由浮力承担,下钩落底上钩离底。调钓差值由最大值过渡到0的过程,也是钓组由最灵敏状态向接近不灵不钝状态的过渡过程。继续减小调目或增加钓目,使钓目大于调目,调钓差值会变为负数,钩子的重量也开始从由浮力承担向由水底承担过渡,长子线的弯曲程度增加,当这个差值的绝对值相当于双钩重量对应的目数时,双钩以及双饵的重量全部由水底承担,上钩饵卧底,下钩饵直立落底,这时长子线弯曲,短子线仍然直立,钓组的状态比较迟钝。在此状态下如

果再继续减小调目或增大钓目,双钩饵都卧底,双子线都开始弯曲,直至铅坠落底,这种状态非常迟钝,除了底坠跑铅钓法外,一般情况下很少采用这种调钓方法。举例说明:假设双饵重相当于

浮标怎么调篇七:《浮标的调整及入门 一》

浮标的调整及入门 一

一些初学钓鱼的朋友向我讨教钓鱼之道,我总说一句话:“要教你钓很多鱼容易,但要教你比别人多钓一条鱼难!”君不见钓王、大师们为了比别人多钓一条而吃尽苦头,钓得两眼发花,满头冒油,直拚个你死

我活!

调4钓2是萧春平、廖心阳两先生在推广“台钓”时没有办法中的一个办法,只是廖老先生将他写的台钓入门书改了一个书名,叫《台钓秘笈》。 现在大家都在进步。浮标种类及可调性、可钓性都在改良,标尖长23厘米,15-16目标长,还有的是长9厘米,只有6目,还怎样“调4钓2”?

每支浮标的浮力大小不同,标尖的目数有多有少,所表达的残余浮力也不同。“调4钓2”已不够用,但鱼要钓,标要调,怎么办?以我设计浮标的理念及长期施钓的体会是,不管你用一支什么类型的浮标,必须调整出浮标的灵敏状态和表达稳定的鱼讯信号。其方法是:在当天钓鱼的水域,先将鱼饵拌好,然后

开始调标。

步骤一:空钩半水不到底首先,将铅皮慢慢剪去,一直到标尖露出水面半目或呈水平。然后,在双钩中的

任何一钩挂粒鱼饵,再往钓区抛出。此时你会发现浮标往下沉没,之后修剪铅皮,重新挂一饵抛出。如此反复,修剪铅皮,直到量出一粒鱼饵悬停在半水的状态,标尖露出水面呈水平状为止。但要切记,你用的鱼饵大小要估计到它是不是就是在水底的大小。因为鱼饵从水面下沉到池底的过程中肯定会溶化掉一部分,一粒正常的鱼饵从水面到池底大概溶得只剩2/3左右。所以,调标时只能将要用的鱼饵取出一小团搓粘,使它不容易雾化才对。以正常施钓鱼饵的2/3左右半水调标,是一重要环节,一定要恰到好处才行,因为这粒鱼饵的大小决定了今天调标的目数。如果你选用的浮标浮力偏小,或标尖的长度偏长,可以从修剪铅皮中使浮标标尖露出1目或1目半。假使标体和浮力偏大,标尖又短(如空心尾),可以调整标

尖露出半目或平水。 步骤二:两饵轻触底调标完成后,再将不带鱼饵的空钩抛至钓区,可见浮标下沉到某一目就不再下沉了,这露出的目数就是今天适合你使用鱼饵的调目。以这种方法调标,完成双钩挂饵抛出,浮标一定会缓慢下沉,接着再将浮标往上移动,一直至双饵到底露出2目就可施钓。我认为,这种方法比较科学,因为“台钓”的浮标功能主要是控制鱼饵在池底的状态

(许多争论文章都忽视了这个最基本的内容)。发生鱼讯时,是以鱼饵在水下保持轻触底状态的信号为准。这种调标法绝对保证鱼饵到底,两粒鱼饵的重量既不会因浮标的浮力不够而由池底大部分承托负担造成迟钝现象,更不会因为盲目的调几目而造成浮标的浮力过大,出现鱼饵不到底和找不到底的事情发生。这种调法的目的是鱼饵重量的一半由浮标的浮力向上牵

引,另一半由池底来承托负担。

浮漂灵敏及迟钝区域的划分新解

2001年老鬼钓鱼学校第五期学习班,本人有幸受邀讲解浮漂原理。有天训练期间发现A班一位学员A的浮漂有很多动作,但扬竿中鱼率很低,我看了一会儿发现他用的是漂尾长度约20厘米、15目的硬尾浮漂,我问这位学员浮漂调几目,他回答是三目,我告诉他应该修剪铅皮调六目,钓目不用改变就可提高中鱼率,学员照方法改变调目之后,问题得以解决。之后我到对面鱼池巡视发现有另外一位学员B的浮漂亦有很多动作,扬竿中鱼率也很低,更巧的是这两位学员是同一个地方来的朋友,使用的线组、鱼钩、鱼饵都相同,也是同一池的鱼,但我发现他使用一支浮力较大的空心漂尾浮漂,加上漂尾是改装以后只有约9厘米长,刻度六目的浮漂,我问他调了几目,他回答亦是三目。

我告诉他应该增加铅皮的重量到调二目半或二目,钓目不用改变,动作会更加明显,中鱼率亦会提高,学员采取了这方法后问题也解决了。老鬼钓鱼学校开学四五天后,鱼池的鱼变得又刁又滑、伤痕累累,任凭你怎样加铅,减铅,改调目,钓目,浮漂推高拉低信号还是乱七八糟,中鱼率很低,这两位学员碰到我之后说:“用了很多方法都解决不了。”问我怎样处理,我观察了一下,坐到他们的钓位上,先把铅皮修剪了一点增大浮漂的调目,再把浮漂的钓目推高到接近调目的位置,大约在调五目钓四目半以上的位置。下竿之后连中2尾鱼,由学员自己试钓问题也得以解决。

以前我在其他报刊上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何谓灵敏”、“何谓迟钝”的文章,由于编排及版面关系未能将这问题详细的表达,趁这机会作一补充。 在此文章中我曾提到浮漂的调目如果调得太高,钓目太低的话,浮漂剩余浮力的预留太大,这种向上走的剩余浮力大于鱼儿吸食鱼饵的力量就造成浮漂没有下沉动作的迟钝。有些人认为浮漂的调目调得越低越灵敏。从表面看,这种理论是成立的,因为我们将浮漂调成水平的话,只要任意增加轻微的重量在鱼钩上,浮漂都会做出反应向下沉没,但这种表面的灵敏

并不能代表浮漂在钓鱼的时候会灵敏。我认为台钓的调漂标准应该以浮漂控制鱼饵在池底处于“轻触底”的状态为中心,以这中心再分离一饵到底一饵悬空;双钩卧底或半水浮钓等其他理论。如果我们只追求表面的灵敏,不考虑鱼饵在池底的状态及池底对鱼饵承托力的作用,会出现不管什么情况下把浮漂的目数调得很低而造成因为浮漂的上浮力不够,鱼饵的重量大部分由池底承担的现象,严重者会双饵陷于淤泥里。鱼儿无法准确的找到鱼饵,光冒鱼星不上钩。甚至会因为浮漂的上浮力不够,令线组无法绷直,导致松弛,影响第一时段鱼讯传递到浮漂的过程,更严重的会在传递过程中把信号消耗殆尽,无法得到信号提示。 在多年的施钓及制作浮漂的过程中,我认为领悟了一些道理,试着对我们以前所接触的所谓“调灵敏”“钓灵敏”;“调灵敏”“钓迟钝”;“调迟钝”“钓灵敏”;“调迟钝”“钓迟钝”这一直沿用的理论作重新划分。这理论只是个人的意见,正确与

否,与大家共同研究。 在划分之前我还要重提一下调漂的人门方法:在施钓前我们会选用一支认为合适的浮漂使用,有经验的人就可以大约估计使用鱼饵的重量、状态、钩重、鱼情等方面因素决定调几目钓几目。但初学者及经验

不足的往往不知道应该怎样调漂,不知道把“调目”定在哪里,“钓目”定在哪里。不管什么浮漂,什么鱼饵一概是“调四钓二”,或者是别人告诉过他这支浮漂该怎样调,日后不管什么情况就是这样调了,所以我们在尚未熟悉这支浮漂之前应该以最稳妥的方法去“调漂”,去保证浮漂能控制鱼饵在池底处于“轻触底”的状态。方法是半水一钩带饵,空心尾漂或漂尾太短的硬尾漂可以调水平或1/4目,长尾漂调一目至二目。双饵找底钓二目(这一理论在其他报刊已经详细的解释过,这里不再重复)。以此“轻触底”状

态为中心区域,分划出其他三种区域状态。 一、下迟钝状态的划分及应用

文章的前面我提到老鬼学校一位学员A使用一支20厘米长漂尾的浮漂,浮漂只调了三目,用于搓饵施钓。当时他并未计算鱼饵鱼钩的重量,很明显因为浮漂的剩余浮力不够,线组的张力不够和鱼饵的重量大部分由池底承担,造戚鱼儿吸食时鱼饵滑动困难的现象,特别是鱼的个体较大,很容易引起在鱼儿接近线组和鱼饵时所产生的水流造成了浮漂的无故下沉;还有浮漂对鱼饵的牵引力不够,鱼饵就很容易陷于池底的淤泥及已雾化的鱼饵之内,造成鱼儿很难找到鱼饵,老是在线组旁游动而产生不必要的假动作。在我们主

要施钓对象的家鱼之中,除了鲢、鳙鱼这类滤食性的鱼类,其他鱼基本是对于已雾化开的雾状鱼饵因为吸食困难而不感兴趣,鱼饵的雾化只是我们引诱鱼儿追食、寻找、*近鱼饵的手段,而当时这位学员是处于因为浮漂的调目不够而造成浮力不够形成“下迟钝”,假灵敏的现象,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应该剪去部分铅皮以解决以上的问题。我把这种因为调目太低,剩余浮力不够造成鱼饵在池底的压力和鱼饵的重量大于鱼吸食的力量,或者鱼饵藏于淤泥里令鱼儿无法顺利进食的现象统称为“下迟钝”状态,所以我们不能说浮

漂是调得越低越灵敏的。

每支浮标的浮力大小不同,标尖的目数有多有少,所表达的残余浮力也不同。“调4钓2”已不够用,但鱼要钓,标要调,怎么办?以我设计浮标的理念及长期施钓的体会是,不管你用一支什么类型的浮标,必须调整出浮标的灵敏状态和表达稳定的鱼讯信号。其方法是:在当天钓鱼的水域,先将鱼饵拌好,然后

开始调标。 步骤一:空钩半水不到底首先,将铅皮慢慢剪去,一直到标尖露出水面半目或呈水平。然后,在双钩中的任何一钩挂粒鱼饵,再往钓区抛出。此时你会发现

浮标往下沉没,之后修剪铅皮,重新挂一饵抛出。如此反复,修剪铅皮,直到量出一粒鱼饵悬停在半水的状态,标尖露出水面呈水平状为止。但要切记,你用的鱼饵大小要估计到它是不是就是在水底的大小。因为鱼饵从水面下沉到池底的过程中肯定会溶化掉一部分,一粒正常的鱼饵从水面到池底大概溶得只剩2/3左右。所以,调标时只能将要用的鱼饵取出一小团搓粘,使它不容易雾化才对。以正常施钓鱼饵的2/3左右半水调标,是一重要环节,一定要恰到好处才行,因为这粒鱼饵的大小决定了今天调标的目数。如果你选用的浮标浮力偏小,或标尖的长度偏长,可以从修剪铅皮中使浮标标尖露出1目或1目半。假使标体和浮力偏大,标尖又短(如空心尾),可以调整标

尖露出半目或平水。 步骤二:两饵轻触底调标完成后,再将不带鱼饵的空钩抛至钓区,可见浮标下沉到某一目就不再下沉了,这露出的目数就是今天适合你使用鱼饵的调目。以这种方法调标,完成双钩挂饵抛出,浮标一定会缓慢下沉,接着再将浮标往上移动,一直至双饵到底露出2目就可施钓。我认为,这种方法比较科学,因为“台钓”的浮标功能主要是控制鱼饵在池底的状态(许多争论文章都忽视了这个最基本的内容)。发生

鱼讯时,是以鱼饵在水下保持轻触底状态的信号为准。这种调标法绝对保证鱼饵到底,两粒鱼饵的重量既不会因浮标的浮力不够而由池底大部分承托负担造成迟钝现象,更不会因为盲目的调几目而造成浮标的浮力过大,出现鱼饵不到底和找不到底的事情发生。这种调法的目的是鱼饵重量的一半由浮标的浮力向上牵

引,另一半由池底来承托负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