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亿四千万乙肝患者寻找的文章,就在这里了...

 昵称11634697 2017-03-22

文/ 吴文平 西安市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


检查身体是否携带乙肝病毒时,常常会检查“乙肝两对半”。那什么是“乙肝两对半”呢?


“乙肝两对半”是在检查是否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俗称乙肝)时最基本的检查,包括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 抗原(HBeAg),e 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五项,故又称“乙肝5 项”。其中,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是一对;e 抗原和e 抗体是一对;常规检测只有核心抗体,而核心抗原很难在血液中检测到,故称“乙肝两半”。下面我们就先认识一下这5 个指标。


医 师 简 介

吴文平  陕西省保健学会肝病分会脂肪肝学组副组长。擅长各种肝脏疾病、胃肠疾病及内科杂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带您认识五大指标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即人们经常说的“澳抗”(“澳大利亚抗原”的简称,因为它最早发现于澳大利亚)。表面抗原是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最先出现的血清学指标。感染后4周~7周血清中开始出现,表面抗原(HBsAg)阳性,可见于急性乙肝患者的潜伏期、急性期,慢性乙肝患者和大部分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这是乙肝的保护性抗体,是乙肝病毒侵入人体,人体产生抵抗而生成的物质。一旦出现表面抗体,就意味着机体对乙肝病毒产生了抵抗力。可在初次感染乙肝后6周~23周出现。见于乙肝恢复期,乙肝既往感染者和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后,这反映机体对乙肝具有保护性免疫力。


乙肝病毒e抗原(HBeAg) 这种抗原在乙肝潜伏期的后期出现,略晚于HBsAg。进入恢复期,它随着HBsAg的消失而消失。若急性乙肝发病3个月~4个月后,e抗原转阴,表示预后良好。e抗原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标志。它可以判定传染性的大小。如果检查时有e抗原阳性,就表示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血中带有大量病毒,传染性强。所以,e抗原阳性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


乙肝病毒e抗体(HBeAb)它的出现,许多时候是一件好事,表示乙肝相对好转。其阳性,标志着乙肝病毒的复制已经从活跃转为相对静止,血中带毒量减少,传染性也相对降低了,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但有部分慢性乙肝病人,病毒复制仍活跃,病情相当严重,这是由于病毒变异所致。因此,e抗体(HBeAb)阳性不能作为乙肝病毒停止复制的绝对指标。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这是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IGM 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的标志,核心抗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对于辅助两对半检查有一定意义。


组合指标是关键


一般在临床上,我们看乙肝两对半,不仅关注各项指标的异常,而且要看它们之间的组合,常见的组合及临床意义如下:


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主要措施

乙肝是一种传染病,而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主要措施。传染病的三要素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因此,由于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免疫力较差,是最容易感染乙肝的,应该注射乙肝疫苗。我国已经把乙肝疫苗的接种作为强制性计划免疫的一部分。另外家庭中或周围经常在一起的人中患有乙肝的,也应该注射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一般注射三次,即当下、一个月后以及6 个月后。需要指出的是,注射疫苗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要产生抗体(HBsAb),只有产生抗体才具有免疫力。如果没有产生抗体,应该重新注射,或加量注射,直到产生抗体为止,这样才能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再者,请大家不要过分恐惧乙肝。因为成年人免疫力较强,不容易感染乙肝,即使感染了乙肝,90%以上都可治好或自行恢复。这就是为什么夫妻二人一方有乙肝,共同生活一辈子,另一方仍没有感染乙肝的原因。


最后,需要提醒乙肝患者,不是感染了乙肝都需要用药治疗。如果仅仅两对半异常,但肝功能、病毒定量、B超均正常,面色如常,无肝掌等肝外表现,且无明显不适,这种情况是不需要治疗,但应定期检测相关理化指标。其他情况则要根据医生的安排,定期检查,及时用药,甚至长期或终身用药。


生活方面,应避免一切损肝因素,如饮酒、肥胖、乱用药、过分劳累等,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使病情加重。饮食应多样化,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休息等也有利于病情好转。


小 课 堂


不知自己是否患有乙肝,该如何检查?


最简单的检查就是抽血查乙肝两对半,绝大多数人即可明确诊断。少数人如果不放心,可以查乙肝病毒定量,如果在正常范围之内,也可以排除。极少数仍不放心,可以做肝脏穿刺进行进一步检查。


什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二十多年前对一部分乙肝患者的称呼,这些病患的主要特征为:乙肝两对半异常,但神色不变,精神如常,症状不显,肝功能正常,B 超检查肝、胆、脾无异常。但随着医学的进展,检测手段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肝脏穿刺技术的大量开展,发现所谓的“病毒携带者”,其中有许多人存在肝脏炎症活动及肝纤维化。故而专业人士现在基本不提“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个概念。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17年3月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