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报·当代中青年篆刻家批评30家——冯宝麟
(批评作者:蔡大礼、张炜羽、戴文、傅德锋、赵明)
《书法报》第39期(10月10日)第30版刊出
![[转载]书法报·当代中青年篆刻家批评30家——冯宝麟 [转载]书法报·当代中青年篆刻家批评30家——冯宝麟](http://image104.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3/2210/94556183_1)
![[转载]书法报·当代中青年篆刻家批评30家——冯宝麟 [转载]书法报·当代中青年篆刻家批评30家——冯宝麟](http://image104.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3/2210/94556183_2)
冯宝麟 字逸天,别署鉴斋、慧观书屋主人。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副研究员,中国篆刻艺术院导师委员会委员,河北书协学术、篆刻委员会副主任。
作品入展第一、二、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
全国第七、八、九、十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四、五、六届篆刻艺术展,全国第一、二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获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提名奖、全国第六届篆刻艺术展三等奖、第五届全国书学讨论会三等奖、全国首届篆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河北省第十一届“文艺振兴奖”等,应邀参加“中国美术馆篆刻艺术邀请展”、“当代篆刻艺术大展”。篆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冯宝麟篆刻作品批评
蔡大礼:
冯宝麟是当代细朱文刻手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特别注重技巧,注重精雕细琢,注重线条的圆润洁净,刻意于每个笔划交会处的焊接点,无微不至。无意间忽略了篆刻另一个更重要的环节,就是篆法,这也是当今细朱文印共同的软肋。
细朱文从线条到技法已经简无可简,几乎没有变化的空间,如果再没有好的篆法支撑,印面必然寡淡无味,免不了工艺、匠人之讥。所以,细朱文对于印家篆书水平的考验极为严峻,篆书不能高古、文雅,印也难以登堂入室。检验的方法也不复杂,可以将印中每个篆字逐一取出分析,结字是否美观,造型变化是否合理,书刻是否体现笔意,均可一目了然,再对照前贤经典作品,以匡己谬。
张炜羽:
细朱文印能风靡当今印坛,宝麟兄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为了与王福庵的铁线篆、陈巨来的秦篆等传统篆法拉开距离,宝麟兄尝试着将商周钟鼎彝器铭文融入细朱文印创作中,已呈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与个性。而针对此路印风需建议的是,细朱文印主要表现的是清朗雅正、静穆冲和之美,篆法不宜花俏,金文中原有的圆点和短促线条也要尽量避免,可参考六国小玺文字,以简约、流美为上。另外线条刻制时望勿太用力,过分用力会显得吃力、雕琢。
戴文:
冯宝麟自幼喜欢文学,尤其是新诗。他的艺术灵感便是在诗的土壤里萌芽、成长,他的作品充满浪漫的抒情色彩,又不乏有深邃的寓意和雍容典雅的美感。冯宝麟以篆刻闻名书坛,而又对圆朱文情有独钟。他喜欢刻圆朱文、写圆朱文、读圆朱文、评圆朱文,在圆朱文这一方寸之地中,他付出了几倍于人的心血,也做出了大文章。印人都知道:“刻工稳一路印容易产生匠气,刻写意一路印容易流于粗野”,这些虽不是金科玉律,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圆朱文创作的困难所在。
冯宝麟以他深厚的“文字学”造诣、识篆与写篆的功夫,通过对文字进行增减、曲直、虚实、装饰上的恰当处理,在其保持文字独立、整体均衡、点画完整的基础上妥善经营布局,合理划分印面空间,彰显了他独特的创作风范。先贤云,法无定法,观念的更新是一门艺术形式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决定因素。冯宝麟在圆朱文的世界里默默的耕耘着、思考着,相信作为篆刻领域的佼佼者,他一定创作出经得起时代检验的经典作品,为当代印坛增上亮丽的一抹风景。
傅德锋:
曾几何时,印坛呈现出一派“韩流滚滚”、“石浪涛涛”之热闹景象,跟风、盲从十分严重,在崇尚大写意印风的风气之下,印人们竞先为之,其中虽不乏优秀之作,然荒率、粗野之风日盛,以至于很多作品形式张扬而内容空洞,不耐仔细品味。及冯宝麟等人以工整一路印风崛起印坛之后,印坛格局为之一变。他立足秦汉,精心于陈巨来,在字法、章法和刀法上均能自出机杼,所作圆润秀丽,温文尔雅,应规入距而不失自我个性。虽稍有工艺化倾向,然其佳处,他人不及。
赵明:
冯宝麟是“心灵派”,内心澎湃的诗情常常是压抑不住的漫堤到他的创作中。他所推崇的“守得住”“放得开”的创作理念,笔者深有同感。他抓住了对传统经典作品从精神到血脉的传承把握,和自己创作时的驰骋才情放飞心灵的自由挥发这二个关键点,使他始终走在当下圆朱文创作队伍的前列。
都说圆朱文到陈巨来可以划上句号了,其实艺术发展史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陈巨来可以是圆朱文的高峰,或者是难以企及的高峰,但绝对不会是唯一的一个高峰,或者是最后一个高峰。冯宝麟在保持圆朱文古穆文雅气息的同时,对篆法形态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创新。从前辈的圆朱文以小篆、缪篆为主,向金文大篆过渡;从以排叠对称静态为主的少字印向纵横错落动感为主的多字印掘进。如“能召渔猎”、“阑珊灯火处谈周易”都是成功的代表作。
![[转载]书法报·当代中青年篆刻家批评30家——冯宝麟 [转载]书法报·当代中青年篆刻家批评30家——冯宝麟](http://image104.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3/2210/94556183_5)
歌盛世 庆丰年
规格4cm×4cm
醉听广陵曲 梦归大散关
规格6.5cm×4.5cm
网罗天地于门户
规格3.7cm×2.6cm
![[转载]书法报·当代中青年篆刻家批评30家——冯宝麟 [转载]书法报·当代中青年篆刻家批评30家——冯宝麟](http://image104.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3/2210/94556183_8)
阎维文
规格3cm×3cm
阑珊灯火处谈周易
规格4.4cm×4.4cm
圣洁 规格2.8cm×2.8cm
![[转载]书法报·当代中青年篆刻家批评30家——冯宝麟 [转载]书法报·当代中青年篆刻家批评30家——冯宝麟](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未了缘
规格2.8cm×2.8cm 能召渔猎
规格4.1cm×3.1cm
弘毅
规格 Φ3.1cm
![[转载]书法报·当代中青年篆刻家批评30家——冯宝麟 [转载]书法报·当代中青年篆刻家批评30家——冯宝麟](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五凤砖祁福无疆(附边款) 规格4.9cm×3.9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