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子振 | 与无隐元晦诗

 耽读斋 2017-03-22

冯子振(1251—1348)字海粟,自号怪怪道人,又号瀛洲客,元代散曲家、诗人、书法家。湘乡(今属湖南省)人,一说为攸州(今湖南攸县)人。《冯氏族谱》又载其生于宝祐元年(1253)。

自幼“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读”。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47岁登进士第,人称“大器晚成”。

 一生性豪嗜酒,每于酒酣耳热之际,诗兴大发,伏案即作,不论案存纸张多少,必一气写完而后止。《元史·儒学传》谓:'天台陈孚其为诗文大抵任意即成,不事雕凿。攸州冯子振其毫俊与孚略同,而孚极敬畏之,自以为不可及。子振于天下书无所不记;当其为文也,酒酣耳热,命侍史二三人涧笔以俟,子振据案疾书,随纸数多寡顷刻辄尽。'著有《居庸赋》,首尾五千言,雄浑正大,闳衔钜丽。后学称颂:“海粟冯公,下笔一挥万言,少亦不下千言,真一世之雄”。扬州《汉寿亭祠碑记》,由苏昌龄起句,冯子振脱草,赵孟頫书写,后世誉为“三绝 ”。

冯子振曾赴浙江吴兴访赵孟頫,饮酒中偶尔得见赵所作一幅梅花诗画,即执笔赋诗,写成《忆梅》《梦梅》《友梅》《寄梅》等一百首,内有“家是江南友是兰,梅花于我最相欢;人生离合阕友谊,珍重清春为岁寒”之句,一时烩炙人口。他同高僧中峰共析此作,到钱塘时,中峰也乘兴步韵写成咏梅一百首。赵孟頫读后,赞赏不已,题为《百梅双咏》,托人刻印发行。

此为冯子振亲自挥毫赠与日本僧人无隐元晦的书迹,内容为冯子振的三首七言绝句。

无隐元晦为日本丰前人,于延庆一年(西元1308年)渡元,在中峰明本处修行,于嘉历元年(西元1326年)返回日本,并成为京都建仁寺的住持。

元,冯子振《与无隐元晦诗》纸本,纵32.7cm,横102.4cm。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文:万丈榑桑旭海东,起来绚枕拂枝红。谁知筏到姑苏岸,依旧禅林识祖风。晦是韬光不露机,木犀香里衲僧衣。若言此地真无隐,樵径迷踪底处归。遇得东瀛便挂包,如何白日浪滔滔。曹溪一滴无多子,南海烦师转竹篙。

日本晦上人无隐,一见知其为法器,书三解奉赠 海粟

    全 帖     

    放 大     


书法字帖 · 书法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