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素交

 笑而不语2018 2017-03-22

(曾伊莎 作品)


素交,即真诚纯洁的友情。


但凡不在素的层面发生的友好情谊,都必定会在时间的浪涛中被洗刷和冲淡。因为唯有纯洁才能干净而持久,不令人生厌。


即便是友谊,也会在世俗的浸染中发酵、变味,面目全非。太多虚假的成份参与其中,有时候让人身心疲惫。


春秋时期,楚元王崇儒重道,招贤纳士。有位贤士叫左伯桃,自幼父母双亡,故用心读书,以才学济世,彼时年纪已经五十有余。


闻得楚元王为人仁义,遂欣然前赴。时值寒冬,雨雪交加,左伯桃连赶一天路全身早已湿透,浑身冰冷。


天色渐渐暗下来,他已身心俱疲。远远地望见树林深处有一间茅屋,从窗中透出微弱的亮光,左伯桃大喜,连忙紧赶几步上前叩门。


屋门徐徐打开,里面出来一位文弱书生,得知左伯桃的来意,即刻喜迎进屋。茅屋内家具无几,陈设简朴,榻上铺满各方书卷。


二人落座,逐渐攀谈起来,得知茅屋主人叫羊角哀。与左伯桃经历十分相似,且才识过人,平日除去读书还是读书。


对国家大事虽也算关心,但因为仁政诸侯太少,故一直没有做官的心思。二人相聊甚欢,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当晚即结拜为异姓兄弟。


左伯桃见羊角哀仪表堂堂,博通经籍,就劝他与自己同去楚元王雍地求官,羊角哀此时也正有此意。


转过几日天气放晴,二人携带少许干粮匆匆上路。日行夜宿,不赶怠慢。但怎奈天公又降大雪,眼见二人的口粮已经所剩无几。


如果只一个人还勉强能支撑到楚国,若两人都用,那必定要齐齐饿死荒山。左伯桃心想,羊角哀学识在自己之上,且年纪尚轻,还是牺牲自己为妥。


于是,他假装摔倒无法继续走路,让羊角哀去寻一块大石头躺来休息。待他把羊角哀支远后,自己脱光所有衣服,故意在寒风中受冻。


等羊角哀返回时发现此景,大声恸哭,此时左伯桃已经奄奄一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左伯桃还不忘劝说羊角哀速速带着干粮赶路,去求取功名。


为了不辜负左伯桃的一片真挚之情,羊角哀忍痛继续上路。


待他抵达楚国后,顺利获得楚元王地重用,官拜中大夫,赐黄金百两,良田千顷。但,羊角哀最后还是弃官不做,返回树林寻找仁兄的尸首。


最终他一直在左伯桃的墓前,守墓终生,再未离开。



或许古人的故事总是太纯粹,不大能在现实中完全体验。但至少可以被现世之人学习的是,那种纯粹的莫逆之情。


如果说朋友间友谊的深厚,只能体现在某件事,某个合作上,那么这绝不能叫素交,充其量只是人情而已。


钱钟书先生曾说:素交更能表现出友谊的骨髓。正所谓“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素交一世不可多得,有一二足矣。


在某件事情上体现一个朋友的好,只能延续在那件事里,事情结束了,朋友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这样的朋友可能我们每个人,都能随便列举出一堆来。但素交之友你可有曾体会?就是无论你有事没事,只要想到那个朋友,它都能为你所用。


无关利益,无关金钱,无关人情,无关距离。素交可以熬过日月,淡泊可以走过长久。


不是说朋友都要素交,更不是说素交才算朋友。在狭隘与广义的区别上,素交是朋友的至深至真境界,是雪山之莲的无瑕与不可及。


但若能以此心找明镜,即使只有一棵菩提树,也足矣照亮此生。


斯贤达之素交,历万古而一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