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度体检的医学哲学思考

 常青樹 2017-03-22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随着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高压力等问题,导致病患及亚健康人口数量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越来越成为“刚需”。由此,中国人产生了一个普遍深信不疑的观念,没事儿检查检查总是好的,检查做得越多就越能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于是,过度体检产生了,而且在中国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离谱。有的医院体检设置了种种套餐,被分为由字母A-J开头的10个类别。价格从A类的355元,一直到J类的2650元,其中并无性别、年龄段等区分提示,价目表长达2米。
      过度体检在中国产生,具体地讲是在一些经济条件还过得去的“中产人士”中盛行。其中一个重要渊源来自中国古代的“上医治未病”的医学哲学思想。这一概念最早在《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这种表述明确提出,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
      这种预防疾病的医学哲学思维,甚至渗透到政治和生活中。最深入人心的莫过于魏文王与扁鹊问答的故事。可实际上,那个故事怕也只是一种传说,而且在古代根本就难以实施“治未病”。因为,“治未病”一是需要经济基础,一般人难以承受,也难以接受;二是治未病需要好的诊疗技术和医生更深远的洞察力。神医并不是神,而是有着丰富的医案和经验总结,所以在科学技术尚欠发达之时,都是以经验在行医。
      真正能达到和实现“治未病”的模式是今天诊疗技术发达并且能应用到实践中的情况,因为X光、CT、脑电图、心电图等种种现代科技手段才能对人体的未病、潜病和身体的细枝末节看得稍稍清楚一些,或能看出一些蛛丝马迹,从而为“治未病”打下基础。
      利用科学技术把“治未病”的预防医学哲学具体落到实践的当数美国。1972年1月至1974年8月,在任职美国第47届总统期间,尼克松不仅结束了越南战争和打开了对华关系的大门,而且提出了预防保健的政策,支持保健机构对癌症和重大疾病的预防政策。尼克松说:“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更加重视预防保健的(医疗)系统。”
      表面上看,尼克松提出的预防医学政策类似于中医的“治未病”的观念,但是在实际中,这一观念却走偏了,演变成了早诊断和早治疗的概念,而在行动上则是依赖各种高科技检查和诊治手段。于是,种种不可思议的过度体检和诊疗的情形产生了。
      一些正常人除了在体检中要做超声波检查、CT扫描全身和X射线照片外,还要做更高级的检查。在中国,现在有些体检项目甚至超过了美国,可以做美国都没有的“全身热扫描”和“生物体微弱磁场测定分析仪”体检。
      这些体检显然是弊大于利,甚至有害无利的。例如,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的放射量相当于拍了750次X光胸片。对那些不需要做CT检查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来说,不但起不到作用,还会带来罹患癌症的风险。
      另一方面,即便是未雨绸缪的癌症普查,也得出了与“治未病”观念不同的结果。从2005年起,挪威所有50-69岁女性均被建议每2年采用X光检查乳房1次,其中有77%的女性听从这一建议进行了检查。这一普查的确及早发现了一些女性的早期乳腺癌,但是,研究人员对挪威这项普遍开展的乳房X光筛查进行的评估研究发现,这一检查是过度的,而且造成了15%-25%的乳腺癌“过度诊断”。所谓过度诊断是指,假如一些女性一生都不接受普查,她们一生中都不会出现临床症状的乳腺癌。也就是说,她们的乳腺癌永远不会进展为临床期,或者在乳腺癌出现临床表现之前,她们就已死于其他原因。而过度检查后,接下来除了导致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外,还引发受检者和其家庭的巨大心理负担,没病也因忧虑过度而患病。
      “治未病”的哲学思维并非不对,但是现实的做法是误解和异化了“治未病”的观念,也即把正常人当做病人来对待。用显微镜或放大镜挑毛病的结果便是,几乎所有健康人都可以挑出一大堆毛病来,而且并不相信正常人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的功能。
      真理向前多走半步或少走半步就是谬误,对“治未病”概念的理解和实施同样是如此。
      (张田勘 北京学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