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只有这三人才能称得上真正的中兴之主, 挽狂澜于既倒

 思雍 2017-03-22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更替中,几乎都有一个规律,王朝的继承人一般都是一代不如一代,所以越到王朝末年的皇帝很多都是昏庸无能、宠信奸臣,导致朝政荒废,一个王朝可能就会这样垮掉。但是有的王朝却有个别皇帝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实现王朝的中兴,让王朝再度焕发新的生命力。

所谓的中兴,就是中途振兴王朝,通俗来说就是把前任或者前几任皇帝所积累的烂摊子收拾好,给王朝注入新的生命力。对于历史上的中兴之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小编认为在历史真正的中兴之主皇帝只有此三位,分别是汉宣帝刘洵、唐宣宗李忱、明孝宗朱佑樘。

1、汉宣帝刘洵

刘洵,汉武帝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汉武帝晚年巫蛊之祸,戾太子刘据一系惨遭灭族,唯有剩下刚出生不久的皇曾孙刘洵,刘洵出生后一直在监狱里长,直至八岁才放出监狱,所以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监狱长大的皇帝。后来汉昭帝病逝无子,权臣霍光拥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因行为荒唐被废后,刘洵被立为皇帝,是为汉宣帝。

由于汉宣帝出身民间,深懂民间疾苦,心系百姓,励精图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在位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对外汉宣帝期间大破匈奴平定西羌,汉宣帝神爵二年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统辖西域各国,正式将西域划入中华的版图,从此新疆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2、唐宣宗李忱

唐宣宗李忱的继位可以说是颇为传奇来形容,一般的皇位继承都是父死子继或者兄终弟及,而唐宣宗既然是以“皇太叔”身份即位,李忱年少时沉默寡言,很多因为他是傻子,所以他被宦官马元贽拥立为帝,有部港剧《宫心计》里面的人就是唐宣宗的事迹。

唐宣宗继位后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喜读《贞观政要》,并整顿吏治,限制皇亲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对外关系上,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尤其是收复河湟,这是安史之乱后,唐对吐蕃的重大军事胜利之一。并被百姓称之为“小太宗”。

3、明孝宗朱佑樘

明孝宗朱佑樘年少时非常坎坷,由于其父亲明宪宗宠爱万贵妃,其母纪氏为了躲避万贵妃的迫害,在冷宫中偷偷剩下了明孝宗,故事可参考电视剧《后宫》,里面有讲到明孝宗的童年,六岁才和宪宗相认接回了皇宫,至此生活才算是稳定。

公元1487年八月明宪宗去世。皇太子朱祐樘于九月壬寅日继位,并于第二年改年号为“弘治”,是为明孝宗。孝宗接受父亲的江山是朝政紊乱,国力凋敝的江山。由于宪宗宠信宦官汪直,朝政荒废,孝宗皇帝用自己的宽容与勤奋力挽狂澜,治理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让明朝得到了中兴。明孝宗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皇帝一夫一妻的皇帝,堪称模范皇帝。

可能有人也会说光武帝刘秀也是中兴之主,其实不然,光武帝起兵时,汉室已经名存实亡,光武帝相当于重新在建立一个大汉王朝,并且他的创业历程比他的老祖宗刘邦要艰难的多了,名为中兴之君,是为开国之君也。

欢迎关注我的UC订阅号:史说荟萃
微信公众号:a-yong-j-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