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观点:第三方物流如何迎合服装物流与供应链变革(中篇)】?

 异乡的走廊orow 2017-03-23

前言:


上一篇我们分析了目前服装产业数据及服装物流与供应链的变革,并提出了第三方物流迎合服装物流与供应链变革的5个打造步骤中的前两个步骤:做迎合未来趋势的行业细分和做迎合消费转型的网络升级。具体内容见:【第三方物流如何迎合服装物流与供应链变革(上篇)】


同时,我们也已将服装物流与供应链的传统形态解构,给未来服装行业的发展做了细分,并总结了工厂、商圈以及顾客的网络升级方法。这一篇,我们从品牌需求的角度出发,看第三方物流公司如何借力资源给自身品牌做加法。


资源从三方面概括:实物流资源、信息流资源、资金流资源。链接就是把这些资源按照全新的逻辑组合成一个全新的执行场景。


一、实物流资源的链接


随着服装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数据分析的模型越来越完善,服装企业在需求预测、产品企划、产品实现上的掌控力越来越强。对于品牌内部而言,当他们可以通过历史数据相当准确的预测和判断末端的销量,做好一整套的供应链计划时,毫无疑问,他们会把焦点转向生产制造工厂以及流通衔接的物流。


从工厂端开始,其实已经有很多新的提速模式,图片中选取了较普遍的三种。以A类服装垂直供应链为例,从4个维度看第三方物流如何链接资源,提升服务价值。

重塑的“起飞源头”工厂


(一)分拣中心


从14年开始,全国众多的服装企业开始陆陆续续的关闭了自己的城市仓,不仅仅是单纯的节省仓储成本,更重要的是为缩短供应链的环节,加快商品的市场响应速度。然而城市仓关闭之后,中心仓如何做好辐射呢?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1.中心仓辐射范围内的新品集货是否会引发瞬间爆仓;

2.按城市进行分区、分拣、分发的难度大大增加,是否能按时出货;

3.谁可以做到干线运输与落地配的无缝对接。


把原本区域的场地、人员、设备集中到NDC肯定不是品牌的初衷,但是原有的资源体系下这的确很棘手。


整合分拣资源迫在眉睫,因此第三方设立分拣中心之后,和品牌商的NDC可以全线系统对接,三方可有效对接工厂,按提货单提货,并反馈结果。同时按照发货批次返港,延迟发货送至品牌NDC、当天下达的发货指令运至分拣中心即时分拣发货。货物不需要全部在甲方滞留和管理,快速从中心仓城市发往辐射城市。


(二)干线运输


很多人认为干线在途不论从时效还是管理上都趋于稳定和简单,这是用惯了公路专线的下意识认知。按照现有服装客户的辐射分级,我们可以将干线运输分成三个等级A(300公里至1200公里)、B(1200公里至2000公里)C2000公里以上。 不同的距离分级上有不同的成本,链接更多的干线资源进行匹配是一个契机。


1.空、铁、公多式联运


受国际快时尚品牌的影响,国内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着眼思考用空运的方式去缩短物流的时间。计划从工厂出货直接空运至各城市。另外,去年国家铁路固定资产投资8000亿,货运同比增长只有2%,动车组、高铁的不断完善,从时效和价格看,这都是很有潜力的一个运力。当然运力资源的选择、作业模式完全改变、各环节的交接等都会使单据流,信息流全部变化。


2.直达快线


很多的第三方物流固定和一些专线公司进行合作,发往同一个目的地城市的专线往往选择一家,选一备二中的二几乎没有业务。所以“起运延迟”是“干线延迟”的一个重要因素,往往因为当天没有起运,延误一天甚至几天。如果是一个城市的换季新品,延迟一天的销售损失不可估量。所以第三方在干线运输方面需要真正做到资源调配,整合更多的直达快线,确保及时准确的从分拣中心发往全国。


3.落地配资源


快速响应的落地配,与云仓、专线无缝对接的落地配网络,需要链接更多的资源。


首先企业内部需要自营部分落地配资源,设置固定的路由。原则上第三方物流不能把交接的两段连续物流全部运用外部资源,这样很容易出现问题。


其次是对接专业做服装的落地配资源,除了熟练的商圈配送,准确的交接,更重要的是具备握手交接、签单返还、调拨、散件等独特作业内容的处理能力。


最后是尝试链接共享资源,在未来的时代,零散的末端到底是快递的天下还是共享资源的天下尚未可知,但是从共享单车这件事上,相信随着市场规则的不断建立,这种更绿色、更自主、更便捷的资源会发挥不可估量的价值。


4.外阜及三线资源


随着服装品牌的不断下沉,门店的选址也是“渐行渐远“,但是在服装企业招投标的时候,往往是走打包线路。我们发现很多物流公司会担忧外阜城市及县域城市的配送,从资源到时效都没有把握。而实际出现延迟、亏损的也正是这些区域。外阜城市、县域城市的购买力指数不断攀升,成为库存消化的一个重要渠道,这会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所以从现在开始布局外阜及三线的末端网络,着手梳理现有品牌资源,货量攀升指日可待。


第三方物流会期待把自己做成轻资产,然而为了打造产品夯实品牌而做的实物流链接中的任一一个小动作都需要耗费巨额的成本。从资源整合到资源链接会是智慧和时机与市场的长期博弈。

二、信息流资源的链接

 

第三方物流不是一个专业做系统的公司,一方面不能和专业的软件公司比,另一方面很难说服服装企业使用自己的系统。那么第三方物流的信息系统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业务工具,而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信息平台。


此类信息平台需要具备的三项能力:


(一)线上线下一体化对接的能力


作为一个供应链客户服务系统的SaaS云,首先需要可以对接服装客户线上、线下的订单,做到可视化的订单交付执行和订单的协同处理。订单作为指令的源头,实时交互的订单体现的是一个物流公司强大的物流基础支撑。另外大家知道一般服装企业线下和线上使用的是两套完全不一样的系统,三方物流用一个大的平台既对接线下又能对接线上的电商平台,这是很强的能力。


(二)全链条打通的信息流


真正的“无纸化””“信息化”绝对不是仅仅对接了订单之后便生成纸质单一票到底。品牌商可以追溯物流的信息流,从订单接受到派车提货、货物起运、中转城市、到达情况、签收信息、异常报备、返单信息。平台应当融合了全部的业务系统,从OMS、WMS到TMS、BMS,打通全链条的信息流,系统实时掌控货物的状态及作业,始终和实物流紧紧的绑定,为客户开通全方位的订单查询端口,带来B2C般的体验。


(三)对接行业信息系统平台


现在服装企业所使用的信息系统越来越集中,这一趋势对于三方信息平台是一个大的机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好信息流,绝对不是竞争。信息平台需要具备链接物流行业信息平台的能力,同平台进行大数据的对接和共享。行业信息平台越来越专业,客户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不管将来的服装客户使用哪套信息系统,都可以快速的对接到三方的云平台。


三、资金流资源的链接


现在服装企业越来越重视三方企业的供应链金融能力,期待物流企业可以和它的生态圈主体抱团成长。服装供应链又很明显的特征区别于其他的行业,服装品牌商是供应链金融的一个重要主体,另外与其粘合的生产制造商、材料供应商、末端经销商都是这个体系下重要的主体,并且这些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相对迫切。在同品牌商共同完成的供应链金融上,仅就三方物流为主导的模式进行探讨。


(一)链接品牌商


品牌商方面:寻求银行或P2P平台借款,首先可以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一起发起,以品牌商自有的货物质押以及物流企业的信用担保获得融资。其次可以直接向三方物流已担保的金融机构进行优惠借款。最后,已经自行获得借款,可由银行发起委托三方物流企业负责协同监管品牌商的质押物,建立完善的物流仓储与配送流程。尤其是信息流的打通。


品牌商相关的其他主体方面:由品牌商牵引,介入品牌商与其他主体的供求关系中,主要是为了供应商账期延长、分销商拓展销售提供短期的金融支持。


(二)链接更多的银行、保险、P2P


物流企业毕竟不是主体做金融,所以在资金方面应该更多链接银行、保险、P2P平台等社会金融资源。甚至自身只做到一个渠道和媒介。主要还是获得贷款方的授权,担任其物流实体运作的角色。

 

品牌需求不断升级,我们相当重视信息系统资源、大数据资源、金融资源,然而作为一家三方物流企业更重要的还是关注链接实物流的运营资源。未来三方物流如果能从物流+、互联网+、金融+全面起航,打造基于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核心的物流服务平台,这样的价值将不可估量。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