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动的艺术|向梵高先生道歉!

 新用户82512YXg 2023-07-24 发布于北京
在阿尔的卧室
创作者: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创作年代:1889,


向梵高道歉!
一生中,
并非所有的愧疚,
都会有及时而又发自肺腑的道歉,
因为道歉是需要认识也需要勇气的,
尤其在大众广庭之下。
那些姗姗来迟的伟大的道歉、那些触动灵魂深处的语言文字可以让人热泪盈眶。


作品名称:Still Life Vase with Twelve Sunflowers

中文名称: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

创作者: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创作年代:1889

风格:后印象派

体裁:花卉画

材质:布面油画

现位于: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Philadelphia, PA, US

实际尺寸:92 x 72.5 cm


一八八八年夏天,贫穷、失意画家文森特·梵谷从荷兰家中走出,在弟弟提奥的资助下,来到了法国普罗旺斯的一个小镇——阿尔勒,开始潜心没日没夜作画。

创作者: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创作年代:1889,

图片尺寸:1325x1552px

谁想到,长期的心理压抑,感情、生活的不如意,让梵谷整个人到了崩溃的边缘。一天夜晚,在一幅画画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发病。

最后,又是在弟弟帮助下,梵高才被送去医院做了治疗。这次事情之后,梵谷倒没什麽,从医院出来后继续投入到了疯狂的作画过程中去。

但是,阿尔勒小镇居民们不乐意了,他们认为梵高是个疯子,或者是个情绪不稳定人员,开始嘲笑、奚落、打击,并驱赶他,怕他随时干出危害居民的事来,希望他赶快离开阿尔勒,还居民正常清静的生活环境。

1887 餐館老闆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

在梵高看来,阿尔勒天然的黄色夜空,以及美轮美奂的田野景色,让他心爱不已、欲罢不能,这些都是他作画很好的灵感与素材,他怎么能舍得离开呢。

于是,梵高每天只好以沉默来抵抗居民们的骚扰,埋头苦心快速作画,甚至为作画不吃不喝,就这样,在不断被人赶的日子里,他画了三十多幅油画,包括著名的《向日葵》作品。

看到梵高没有要走的迹象,阿尔勒居民们便联合起来请愿,让镇长将这个疯子送去精神病医院关起来。在巨大的压力下,阿尔勒警察局只好把梵谷住的那间黄色屋子给封了起来,并强行将他带离了阿尔勒镇,送到普罗旺斯山丘上一个叫圣雷米的精神病医院裡,软禁起来。

圣保罗医院花园  73.5×60.5cm  1889年


虽然梵高到阿尔勒小镇生活只有一年多时间,但驱赶他离开时,梵高却大哭了一场。

也许,这种不捨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明白 !
后来,梵高去世了。谁也没有料到的是,死后的梵高因为他的画作而一举成名!

阿尔勒小镇也因为梵谷曾在这裡生活过、而声名远扬,成了名镇,吸引了世界各地旅游爱好者和绘画爱好者的眼球。

阿尔勒小镇每年的旅游收入都成上升趋势,这时,阿尔勒居民才开始心生愧疚,过去做了对不起梵高的事,真正认识到了他的价值。

怎么弥补对梵高的歉意?通过联名倡议,阿尔勒居民派人到荷兰找到了梵高的侄孙——J . 梵高,向他表示了阿尔勒小镇人民真切的歉意 !

道歉的语言哪怕晚,道歉的文字可以触动人的灵魂 !

又一百多年后,阿尔勒小镇的晚辈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先辈们的所作所为时,认为仅仅向梵高的亲人致歉是不够的,应该向全世界热爱艺术的人们道歉。


阿尔勒小镇的后辈们採取了一项长期、永久性向世界公开道歉的措施——今天,当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人民来阿尔勒小镇旅游,都会在当地的旅游手册上看到阿尔勒政府部门对当时驱赶梵高事情所作出的道歉信,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 : 「我们希望通过对您的热情招待、来弥补当年先辈们的愚昧和错误。」


「为什麽要自曝家丑?还如此郑重?」有游客问阿尔勒小镇公职人员。阿尔勒现任镇长如是说 : 「如果当年我们没有世俗和偏见,不蛮横地驱赶梵高先生,在这个小镇上,他无疑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这都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艺术瑰宝,我们为自己曾经的无知和偏见真诚向世界道歉,是为了尊重一颗对艺术执著而又崇高追求的灵魂 !希望这件事引以为戒,警醒后世 !」

而今,阿尔勒小镇还成立了一个梵高艺术基金会,专门用来帮助那些有艺术天赋、有梦想追求、生活艰难的「后梵高」艺术追求者们。

                        (备注:文来自网络)

背对阿尔的樱花园

艺术无东西方



吴冠中(1919—2010)

江苏宜兴人

当代著名画家

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画中人(朱碧琴肖像)

作者:吴冠中

创作年代:1995

规格:80×71.8cm

品类:油画

吴冠中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又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

1890年 迦歇医生的画像 私人收藏
       
      每当我向不知梵高其人其画的人们介绍梵高时,往往自己先就激动,却找不到确切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感受。以李白比其狂放不适合。以玄奘比其信念不恰当。以李贺或王勃比其短命才华不一样。我童年看到飞蛾扑火被焚时,留下了深刻的难以磨灭的印象,梵高,他扑向太阳,被太阳熔化了!

1888年 邮差约瑟夫·罗林 美国麻州波士顿美术馆

      医生迦歇,是他守护了可怜的梵高短促生命中最后的日子;他瘦削,显得有些劳累憔悴,这位热爱印象派绘画的医生是平民阶层中辛苦的勤务员,梵高笔下的迦歇,是耶稣!邮递员露林是梵高的知己,在阿尔的小酒店里他们促膝谈心直至深夜,梵高一幅又一幅地画他的肖像,他总是高昂着头,帽箍上夺目的“邮差”一样一丝不苟,他为自己奔走在小城市里给人们传送音信的职是感到崇高。


1889年 邮差 美国宾州加尼斯基金会


罗林的妻子是保姆,梵高至少画了她五幅肖像,几幅都以美丽的花朵围绕这位朴素的妇女,她不正处于人类幼苗的花朵之间吗!他一系列的自画像则等读完他的生命史后由读者自己去辨认吧!


1889年 罗林夫人画像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


1889年 罗林夫人画像 美国芝加哥艺术机构

梵高是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狂热的感情而为人们熟知的。但他不同于印象派。印象派捕捉对象外表的美,梵高爱的是对象的本质,犹如对象的情人,他力图渗入对象的内部而占有其全部。印象派爱光,梵高爱的不是光,而是发光的太阳。他热爱色彩,分析色彩,他曾从一位老乐师学钢琴,想找出色彩的音乐,他追求用色彩的独特效果表现狂热的内心感情,用白热化的明亮色彩表现引人堕落的夜咖啡店的黑暗景象。


1889年 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

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像》一经谁见过,它的形象便永远留在谁的记忆里,看过梵高的《向日葵》的人们,他们的深刻感觉永远不会被世间无数向日葵所混淆、冲淡!一把粗木椅子,坐垫是草扎的,屋里虽简陋,椅腿却可舒畅地伸展,那是爷爷坐过的吧!或者它就是老爷爷!椅上一只烟斗透露了咱们家生活的许多侧面!椅腿椅背是平凡的横与直的结构,草垫也是直线向心的线组织。你再观察吧,那朴素色彩间却变化多端,甚至可说是华丽动人! 凡是体验过、留意过苦难生活、纯朴生活的人们,看到这画当会感到分外亲切,它令人恋念,落泪!

1888 隆河的星夜 巴黎奥赛美术馆

梵高几乎不用平涂手法。他的人像的背景即使是一片单纯的色调,也凭其强烈韵律感的笔触推进变化极微妙的色彩组成。就像是流水的河面,其间还有暗流和游涡。人们经常被他的画意带进繁星闪烁的天空、瀑布奔腾的山谷……


1888年 日落时柳树 荷兰国立渥特罗库勒穆勒美术馆

无数杰出的画家令我敬佩,如郭熙、吴镇、仇英、提香、柯罗、马奈、塞尚……我爱他们的作品,但并无太多要求去调查他们绘画以外的事。可是对另外一批画家,如老莲、石涛、八大、波提切利、德拉克罗瓦、梵高……我总怀着强烈的欲望想了解他们的血肉生活,钻入他们的内心去,特别是对梵高,我愿听到他每天的呼吸!


吴冠中作品《鸟林》

我从青少年学画时期起,一见梵高的作品便倾心,此后一直热爱他,到今天的这种热爱感情无丝毫衰退。我想这吸引力除了来自其绘画本身的美以外,更多的是由于他火热的心与对象结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作品能打动人的心灵。形式美和意境美在梵如此。古今中外有千千万万画家,当他们的心灵已枯竭时,他们的手仍在继续作画。言之无情的乏味的图画汁牛充栋;但梵高作品里得到了自然的、自由的和高度的结合,在人像中如此,在风景、静物中也梵高的作品几乎每一幅都露了作者的心脏在跳动。


吴冠中作品《狮子林》

#梵高名画向日葵被泼了番茄罐头# 

当地时间10月14日中午11时,英国国家美术馆内馆藏的梵高名作《向日葵》,被两名环保组织成员泼了两罐番茄汤罐头。社交网络上流传的视频显示,两人自称属于“停止石油(Just Stop Oil)”。往名画上泼完番茄罐头后,两人把手粘在画作下方的墙上。据悉,这幅《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价值约7250万英镑,表面有一层玻璃保护。


名作效应“屡试不爽”,绿色环保就一定要毁坏艺术品吗?呼吁保护人类仅有的精神慰籍吧,你们这些“文明人”!—林子呓语


你们是否欠了向梵高先生的道歉?
同时向全世界热爱艺术的人们,真诚的道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