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希尔斯在其著作《论传统》中定义“实质性传统(substantive tradition)”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沉淀。
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中对传统教育的思想作了简单的表述:传统教育是指把过去已拟定好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材,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把这些知识传授给新的一代;过去建立的各种行为的标准和规则是今日道德训练的目标;学校组织的一般模式(学生关系和师生关系)同其他社会机构比具有极为显著的特征。这三个特点规定了教学和训练的种种目的和方法,主要目的是青年一代获得教材中的有组织的知识体系和完备的技能,以便对未来的责任和生活上的成功作好准备。所以总的说来,学生的态度必须是温良的忍受的和柔顺的,书本特别是课本乃是过去学问和智慧的主要代表,而教师们的机能则是使学生和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们是传授知识技能和实施行为规则的执行者。
新教育和进步学校的兴起就是传统教育的一种批评,他们反对前者的灌输,主张表现个性和培养个性,反对外部纪律,主张自由活动,反对向教师和书本学习,主张从经验中学习,反对通过训练获得孤立的技能和技术,主张把技能和技术当作达到直接的切身需要的手段,反对或多或少地为遥远的将来作准备,主张尽量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反对固定的目的及教材,主张熟悉变化的世界。
这种新的教育哲学可能是正确的,然而一种新的运动往往有一种危险,即当它抛弃它将取而代之的一些目标和方法时,它可能只是消极地而不是积极地建设性地提出它的原则。因此它在实践中,它是从被它抛弃的东西里获取解决问题的启示,而不是建设性地发展自己的哲学,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以经验为基础的教育,其中心问题是从各种现时经验中选择那种在后来的经验中能够丰满而具有创造性的生活的经验。
以上摘自杜威名著《我们怎样思维》 |
|
来自: 教技1501李敏 > 《主题5 网络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