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胆病证

 老玉米棒 2017-03-23

肝主疏泄,主藏血,主筋,开窍于目。胆附于肝,内藏''精汁'',肝经属肝络胆,肝胆相为表里。肝胆的病理表现主要是气机的流畅、血液的贮藏调节和胆汁疏泄功能的异常。

肝体阴而用阳,肝胆病证大致可分为肝体和肝用两方面。若气血壅结,肝体失和,腹内结块,形成积聚;如湿邪壅滞,肝胆失泄,胆汁泛溢,则发生黄疸;肝脾肾失调,气血水互结,酿生鼓胀。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

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疏泄失调,气机郁结,则为肝气;郁而化火,则为肝火;气盛阳亢,则为肝阳;阳亢化风或热极生风,则为肝风。肝气、肝火、肝阳、肝风四者同源而异流,在病变过程中,每多兼夹或相互转化。肝体属阴,阴血不足,肝失濡润,可致气郁络滞;阴血亏虚,阴阳失调,可引起阳亢风动。肝气失疏,络脉失和,则为胁痛;风阳上扰,或阴血不承,则致头痛、眩晕;风阳暴升,夹痰夹瘀,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则为中风;肝郁气滞,痰瘀互结,颈前喉节两旁结块肿大,则为瘿病。

依据肝的生理功能和病机变化特点,我们将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头痛,眩晕、中风,瘿病归属为肝胆病证。上述病证归属肝胆,但与其它脏腑亦密切相关。临证中,应注意脏腑之间的关联,随证处理。

此外,肝胆为人体重要脏腑,气血、经络、情志方面的病证多与之有关。如郁证、厥证多有肝气失调,痉证,颤证常因风阳扰动等等,但从编排,讲授角度着眼,分别将其归属气血津液病证,心系病证和肢体经络病证。至于肝气逆肺之喘证、肝火内扰之不寐、肝脾失调之泄泻、肝气郁滞之癃闭等病证,依据其病证整体相关性,分别属

于各个脏腑系统。

第一节  胁  痛

定义

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

释义

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总称。如《医宗金鉴?卷八十九》所言:''其两侧自腋而下,至肋骨之尽处,统名曰胁''。

历史沿革

(1)有关胁痛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内经》明确指出了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肝胆病变相关。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②《素问?缪刺论》言:''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泛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③在《素问?刺热论》中有''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的记载,④《灵枢?五邪》篇言: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恶血在内。⑤此外,《灵枢?经脉》篇云:''胆,足少阳也,是动则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说明胆腑病变也可导致胁痛。

(2)《诸病源候论?胸胁痛候》:''胸胁痛者,由胆与肝及肾之支脉虚,为寒所乘故也。……此三经之支脉并循行胸胁,邪气乘于胸胁,故伤其经脉。邪气之与正气交击,故令胸胁相引而急痛也。''指出胁痛的发病脏腑主要与肝、胆、肾相关。

(3)严用和《济生方?胁痛评治》篇中认为胁痛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情志不遂所致,''夫胁痛之病……多因疲极嗔怒,悲哀烦恼,谋虑惊忧,致伤肝脏。肝脏既伤,积气攻注,攻于左,则左胁痛;攻于右,则右胁痛;移逆两胁,则两胁俱痛。''

(4)《景岳全书》中进一步指出,胁痛的病因主要与情志,饮食、房劳等关系最为紧切,并将胁痛分为外感与内伤的两大类。如《景岳全书?胁痛》曰:''胁痛有内伤外感之辨,凡寒邪在少阳经,……然必有寒热表证者方是外感,如无表证,悉属内伤。但内伤胁痛者十居八九,外感胁痛则间有之耳。''

(5)《证治汇补?胁痛》篇对胁痛的病因和治疗原则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描述,曰:''因暴怒伤触,悲哀气结饮食过度,风冷外侵,跌仆伤形……或痰积流注,或瘀血相搏,皆能为痛。至于湿热郁火,劳役房色而病者,间亦有之。''''治宜伐肝泻火为要,不可骤用补气之剂,虽因于气虚者,亦宜补泻兼施。……故凡木郁不舒,而气无所泄,火无所越,胀甚惧按者,又当疏散升发以达之,不可过用降气,致木愈郁而痛愈甚也。''

范围

胁痛是临床的常见病证,可见于西医学的多种疾病之中,如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系结石、胆道蛔虫、肋间神经痛等,凡上述疾病中以胁痛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情志不遂

肝乃将军之官,性喜条达,主调畅气机。若因情志所伤,或暴怒伤肝,或抑郁忧思,皆可使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可发为肝郁胁痛。正如《金匮翼?胁痛统论?肝郁胁痛》云:''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若气郁日久,血行不畅,瘀血渐生,阻于胁络,不通则痛,亦致瘀血胁痛。临证指南医案?胁痛》云:''久病在络,气血皆窒''。

2  跌仆损伤

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或因跌仆外伤,或因强力负重,致使胁络受伤,瘀血停留,阻塞胁络,亦发为胁痛。《金匮翼翼?胁痛统论?污血胁痛》谓:''污血胁痛者,凡跌仆损伤,污血必归胁下故也。''

3.饮食所伤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损伤脾胃,湿热内生,郁于肝胆,肝胆失于疏泄,可发为胁痛。如《景岳全书?胁痛》指出''以饮食劳倦而致胁痛者,此脾胃之所传也''。

4.外感湿热

湿热之邪外袭,郁结少阳,枢机不利,肝胆经气失于疏泄,可以导致胁痛。《素问?缪刺沦》中言:''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

5.劳欲久病

久病耗伤,劳欲过度,使精血亏虚,肝阴不足,血不养肝,脉络失养,拘急而痛。《景岳全书?胁痛》指出:''凡房劳过度,肾虚羸弱之人,多有胸胁间隐隐作痛,此肝肾精虚。''

二、病机

1.基本病机--肝络失和:

实证-肝气郁结,瘀血停滞,肝胆湿热,邪阻肝络,不通则痛。

虚证-肝阴不足,肝脉失养,不荣则痛

2.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

实-气滞,血瘀、湿热--为''不通则痛'' 以气滞为先

虚-阴血不足,肝络失养--属''不荣则痛''

3.病理演变--初病在气--由肝郁气滞,气机不畅而致胁痛

日久--由气滞转为血瘀,或气滞血瘀并见

(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故气滞日久,血行不畅)

气滞日久--易于化火伤阴

因饮食所伤,肝胆湿热,所致之胁痛--日久亦可耗伤阴津,皆可致肝阴耗伤,脉络失养,而转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虚实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临床常见虚实夹杂之证。

4.病变脏腑--肝胆,与脾胃及肾有关

主要在肝胆:因肝居胁下,经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其脉亦循于胁,故胁痛之病,当主要责之肝胆

脾胃居于中焦,主受纳水谷,运化水湿,若因饮食所伤,脾失健运,湿热内生,郁遏肝胆,疏泄不畅,亦可发为胁痛。

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若因肝,肾阴虚,精亏血少,肝脉失于濡养,则胁肋隐隐作痛。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主证: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可以诊断为胁痛。胁痛的性质可以表现为刺痛、胀痛、灼痛、隐痛,钝痛等不同特点。

2.兼证:部分病人可伴见胸闷、腹胀,嗳气呃逆,急躁易怒、口苦纳呆、厌食恶心等症。

3.病史、诱因: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感受外湿.跌仆闪挫或劳欲久病等病史。

二、病证鉴别

胁痛与悬饮:悬饮亦可见胁肋疼痛,但其表现为饮留胁下,胸胁胀痛,持续不已,伴见咳嗽,咯痰,咳嗽,呼吸时疼痛加重,常喜向病侧睡卧,患侧肋间饱满,叩呈浊音,或兼见发热,一般不难鉴别。

三、相关检查

1、检测肝功能指标:可以判断是否属各类肝炎,

2、检测血清中的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的病毒指标,有助于肝炎的诊断和分型。

3、B型超声检查及CT.MRI可以作为肝硬化.肝胆结石,急慢性胆囊炎、脂肪肝等疾病的诊断依据。血生化中的血脂,血浆蛋白等指标亦可作为诊断脂肪肝,肝硬化的辅助诊断指标

4、检测血中胎甲球蛋白、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可作为初步筛查肝内肿瘤的参考依据。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在气在血

大抵胀痛--多属气郁,且疼痛游走不定,时轻时重,症状

轻重与情绪变化有关;

刺痛--多属血瘀,且痛处固定不移,疼痛持续不已,局部拒

按,入夜尤甚。

2.辨属虚属实

实证--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多病程短,来势急,症

见疼痛较重而拒按,脉实有力。

虚证--阴血不足,脉络失养,症见其痛隐隐,绵绵不休,且 病

程长,来势缓,并伴见全身阴血亏耗之证:

二、治疗原则

胁痛之治疗原则当根据''通则不痛''的理论结合肝胆的生理特点,灵活运用。

基本治则--疏肝和络止痛

实证--宜用理气、活血,清利湿热之法;

虚证--宜补中寓通,采用滋阴、养血,柔肝之法

三、证治分类

1. 肝郁气滞证

症状--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晌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证机慨要--肝失条达,气机郁滞,络脉失和。

冶法--疏肝理气。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本方功用疏肝解郁,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气机不畅之胁痛!

常用药--柴胡、枳壳、香附、川栋子-疏肝理气,解郁止痛

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川芎、郁金-活血行气通络

加减--①若胁痛甚,可加青皮,延胡索以增强理气止痛之力;②若气郁化火,症见胁肋掣痛, 口干口苦,烦躁易怒,溲黄便秘,舌红苔黄者,可去方中辛温之川芎,加山栀、丹皮,黄芩、夏枯草;③若肝气横逆犯脾,症见肠鸣,腹泻,腹胀者,可酌加茯苓、白术;④若肝郁化火,耗伤阴津,症见胁肋隐痛不休,⑤眩晕少寐,舌红少津,脉细者,可去方中川芎,酌配枸杞、菊花,首乌,丹皮,栀子;⑥若兼见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者,可加半夏,陈皮、生姜、旋覆花等;⑦若气滞兼见血瘀者,可酌加丹皮,赤芍,当归尾、川栋子、延胡索、郁金等。

临证备要:①治疗胁痛宜疏肝柔肝并举,以防辛燥劫阴之弊。胁痛之病机以肝经气郁,肝失条达为先,故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是治疗胁痛的常用之法。然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治疗之时宜柔肝而不宜伐肝。疏肝理气药大多卒温香燥,若久用或配伍不当,易于耗伤肝阴,甚至助热化火。故临证使用疏肝理气药时,一要尽量选用轻灵平和之品,如香附、苏梗、佛手片、绿萼梅之类;二要注意配伍柔肝养阴药物,以固护肝阴,以利肝体。如仲景之四逆散中柴胡与白芍并用,薛己之滋水清肝饮中柴胡与生地配伍,均是疏肝柔肝并用的范例。丹参、鸡血藤之类也常用。对胁痛较轻或疼痛缓解者,可选用佛手、香橼皮、玫瑰花、合欢皮、白蒺藜、橘络等力薄性缓之品。

②柴胡为治疗肝气郁结之要药,宜醋炒。其功用随用量不同而有三:小量--升阳(2~4);中量--疏肝(5~9);大量--清热透邪(10~15)

③方中白芍与甘草的用量之比一般为3:1或5:1。如素体阴虚,或方中疏肝理气药较多时,可以枳实易枳壳,或两者并用。

④气滞易于及血,疏肝理气注意配伍血分药物:川芎、香附、郁金、元胡、赤芍。药对:香附-郁金;刺蒺藜-丹皮;元胡索-川楝子

2.肝胆湿热证

症状--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蕴结,肝胆失疏,络脉失和。

治法--清热利湿。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本方具有清利肝胆湿热的功用,适用于肝胆湿热而致的胁痛。

常用药--龙胆草、山栀、黄芩--清泄肝火;

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

柴胡--疏肝理气;

当归、生地黄--柔肝坚阴。

加减--①兼发热、黄疸者,加黄柏以清热利湿退黄;②若肠胃积热,大便不通,腹胀腹结成砂石,阻滞胆道,症见胁肋剧痛,连及肩背者,可或酌配硝石矾石散;③胁肋剧痛,呕吐蛔虫者,先以乌梅丸安蛔,再子驱蛔。

临证备要--(1)本证为肝胆实邪壅滞,治疗宜疏宜通,疏通之法有三:①通导腑气-大黄、芒硝;②清化湿热-茵陈蒿、黄柏、栀子;③疏通气血-三棱、莪术、归尾

(2)应辨证结合辨病,配合针对性药物。经检查,如属①病毒性肝炎,可用疏肝运脾.化湿行瘀、清热解毒等治法,结合临床经验和药理研究,选择具有抗病毒,改善肝功能、调节免疫及抗纤维化作用的药物。②如胁痛兼有砂石结聚者,治疗当注意通腑、化石、排石药的应用。③若兼有湿热阻滞,肝胆气机失于通降,出现右胁肋部绞痛难忍,恶心呕吐,口苦纳呆,治疗当清利肝胆,通降排石,方剂常用大柴胡汤加减。通腑泻下常用大黄、芒硝;化石排石药物可选用鸡内金、海金沙、金钱草、郁金、茵陈、枳壳、莪术、炮山甲、皂角刺、煅瓦棱

3.瘀血阻络证

症状-- 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症块,舌质紫暗,脉象沉涩。

证机概要--瘀血停滞,肝络痹阻。

治法--祛瘀通络。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    前方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适用于因气滞血瘀,血行不畅所导致的胸胁刺痛,  日久不愈者。后方具有祛瘀通络,消肿止痛之作用,适用于因跌打外伤所致之胁下积瘀肿痛,痛不可忍者。

常用药--当归,桃仁、穿山甲、大黄、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柴胡-疏肝调气,散瘀止痛;

瓜篓根(天花粉)----清热生津

加减--①若因跌打损伤而致胁痛,局部积瘀肿痛者,可酌加穿山甲、络止痛;或选用复元活血汤,另吞三七粉或云南白药、气厘散等

②若胁肋下有症块,而正气未衰者,可酌加三棱、莪术、酒军、瓜蒌根破瘀散结,通地鳖虫以增加破瘀散结消坚之力,或配合服用鳖甲煎丸。

4.肝络失养证

症状--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证机概要--肝肾阴亏,精血耗伤,肝络失养。

治法--养阴柔肝。

代表方--一贯煎加减。     本方功用滋阴柔肝止痛,适用于因肝肾阴虚,肝络失养而导致的胁肋隐痛,口燥咽干诸症。

常用药--生地、枸杞、沙参、麦冬-滋补肝肾,养阴柔肝

当归-滋阴养血,柔肝缓急;

川栋子-疏肝理气止痛。

加减--①若阴亏过甚,舌红而干,可酌加石斛、玄参、天冬;②若心神不宁,而见心烦不寐者,可酌配酸枣仁、炒栀子,合欢皮;③若肝肾阴虚,头目失养,而见头晕目眩者,可加菊花、女贞子、熟地等;④若阴虚火旺,可酌配黄柏,知母、地骨皮等。

临证备要--①本方药以滋阴养血为主,临证可酌加合欢花、佛手、白蒺藜、玫瑰花等,配合川楝子理气止痛。

②肝阴不足胁痛,除由久病体虚、失血等原因外,也可因实用香燥理气之品太过所致,临证当细察。

预防调护

预防

调情志:平素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避免过怒,过悲、过劳及过度紧张;

节饮食:注意饮食清淡,切忌过度饮酒或嗜食辛辣肥甘,以防湿热内生。

调护

① 已患胁痛的病人,应积极治疗,按时服药。还应注意②

② 起居有常,防止过劳

③ 忌食肥甘辛辣及嗜酒过度,饮食宜食用水果.蔬菜及豆制品等清淡食物。

④保持心情舒畅,忌恼怒忧思。

结  语

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胁痛的病因主要与情志、饮食,外感、体虚及跌仆外伤等方面因素有关。其病机属肝络失和,实证为肝气郁结,瘀血停滞,肝胆湿热,邪阻肝络,不通则痛;虚证为肝阴不足,肝脉失养,不荣则痛。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胆,又与脾、胃、肾相关。辨证当着重辨气血虚实,临床上以实证最为多见。胁痛的各个证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治疗上,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基本治则,实证多采用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清利湿热之法;虚证则多以滋阴养血柔肝为治,同时佐以理气和络之品。

第二节   黄  疸

定义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证名

黄疸之证名,《内经》首创。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  ''溺黄赤,安卧者.黄疽,……目黄者曰黄疸。''''疸''与''瘅''通,又称''黄瘅''。

汉《伤寒论》称外感黄疸为''发黄'';《金贵要略》把内伤黄疸统称为''黄疸病''或''黄家''。

《诸病源候论》、《圣济总录》统称本病为''黄病''

《杂病源流犀烛  诸疸源流》立''瘟黄''、''疫疸''

历史沿革

(1)《内经》对黄疸病的病因病机、主要症状及治则均有记载,《灵枢?论疾诊尺》说:''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疽也。''

(2)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把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疽、女劳疸,黑疸五种,并对各种黄疽的形成机理、症状特点进行了探

讨,其创制的茵陈蒿汤成为历代治疗黄疽的重要方剂

(3)《诸病源候论》根据本病发病情况和所出现的不同症状,区分为二十八候。《圣济总录》又分为九疽、三十六黄。两书都记述了黄疸的危重证候''急黄'',并提到了''阴黄''一证:

(4)宋?韩祗和《伤寒微旨论?阴黄证》除论述了黄疽的''阳证''外,并详述了阴黄的辨证施治,指出:''伤寒病发黄者,占今皆为阳证治之,……无治阴黄法:''元?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又进一步把阳黄与阴黄的辨证施冶加以系统化,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5)程钟龄《医学心悟》创制茵陈术附汤,至今仍为治疗阴黄的代表方剂:《景岳全书?黄疽》篇提出了''''胆黄''的病名,认为''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初步认识到黄疸的发生与胆液外泄有关。清?沈金鳌《沈氏尊生书。黄疽》篇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称之瘟黄,杀人最急''的记载,对黄疽可有传染性及严重的预后转归有所认识

范围

本节讨论以身目黄染为主要表现的病证。黄疸常与胁痛,症积、鼓胀等病证并见,应与之互参。本病证与西医所述黄疸意义相同,可涉及西医学中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临床常见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钩端螺旋体病,蚕豆黄及某些消化系统肿瘤等疾病,凡出现黄疸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治。

病因病机

黄疸的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外感多属湿热疫毒所致,内伤常与饮食、劳倦、病后有关。黄疸的病机关键是湿,由于湿邪困遏脾胃,壅塞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而发生黄疸。

一、病因

1.外感湿热疫毒

①夏秋季节,暑湿当令②因湿热偏盛→内蕴中焦→湿郁热蒸,不得泄越→发病。

若湿热夹时邪疫毒伤人,则病势尤为暴急,具有传染性,表现热毒炽盛,内及营血的危重现象,称为急黄。

如《诸病源候论?急黄候》指出:  ''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顷刻,故云急黄也。''

2.内伤饮食、劳倦

(1)过食酒热甘肥或饮食不洁:①长期嗜酒无度②过食肥甘厚腻③饮食污染不洁→脾胃损伤,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胆汁泛溢→黄疸。

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说:''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身体尽黄,名曰黄疸,''《圣济总录?黄疸门》说:''大率多因酒食过度,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风湿所搏,热气郁蒸,所以发为黄疸。''

(2)饮食饥饱、生冷或劳倦病后伤脾:①长期饥饱失常,②恣食生冷,③劳倦太过,④病后脾阳受损→脾虚寒湿→困遏中焦,壅塞肝胆,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黄疸。

如《类证治裁?黄疸》篇说:''阴黄系脾脏寒湿不运,与胆液浸淫,外渍肌肤,则发而为黄。''

3.病后续发

①胁痛,②症积③其它疾病之后→瘀血阻滞,湿热残留→日久损肝伤脾,湿遏瘀阻→胆汁泛溢肌肤→黄疸。

如《张氏医通?杂门》指出:''有瘀血发黄,大便必黑,腹胁有块或胀,脉沉或弦。''

二、病机

(1)基本病机--肝胆脾胃功能失调,湿浊阻滞,胆液不循

常道外溢而发黄

(2)病理因素--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

其中以湿邪为主因,黄疽形成的关键是湿邪为患,发黄的关键是湿蒸热郁,内外相因

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篇指出:  ''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后世医家有''无湿不成疸''之说。

湿邪既可从外感受,亦可自内而生。如外感湿热疫毒,为湿从外受;饮食劳倦或病后瘀阻湿滞,属湿自内生。由于湿邪壅阻中焦,脾胃失健,肝气郁滞,疏泄不利,致胆汁输泄失常,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下注膀胱,而发为目黄、肤黄,小便黄之病证。黄疸的

(3)病位--为脾胃肝胆,主要脾胃肝胆功能失调所致,往往由脾胃波及肝胆

(4)病理演变--中阳偏盛-湿从热化-湿热熏蒸--阳黄

中阳不足-湿从寒化-寒湿阻遏--阴黄

黄疸的病理表现有湿热和寒湿两端。由于致病因素不同及个体素质的差异,湿邪可从热化或从寒化。因于湿热所伤或过食甘肥酒热,或素体胃热偏盛,则湿从热化,湿热交蒸,发为阳黄。由于湿和热的偏盛不同,阳黄有热重于湿和湿重于热的区别。如湿热蕴积化毒,疫毒炽盛,充斥三焦,深入营血,内陷心肝,可见卒然发黄,神昏谵妄,痉厥出血等危重症,称为急黄。若病因寒湿伤人,或素体脾胃虚寒,或久病脾阳受伤,则湿从寒化。寒湿瘀滞,中阳不振,脾虚失运,胆液为湿邪所阻,表现为阴黄证。如黄疸日久,脾失健运,气血亏虚,湿滞残留,面目肌肤淡黄晦暗久久不能消退,则形成阴黄的脾虚血亏证。

阳黄、急黄、阴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阳黄治疗不当,病情发展,病状急剧加重,热势鸱张,侵犯营血,内蒙心窍,引动肝风,则发为急黄。如阳黄误治失治,迁延日久,脾阳损伤,湿从寒化,则可转为阴黄。如阴黄复感外邪,湿郁化热,又可呈阳黄表现,病情较为复杂。

(5)预后转归

一般说来,①阳黄--病程较短,消退较易;但阳黄湿重于热者,消退较缓,应防其迁延转为阴黄。②急黄--为阳黄的重症,湿热疫毒炽盛,病情重笃,常可危及生命,若救治得当,亦可转危为安。③阴黄--病程缠绵,收效较慢;倘若湿浊瘀阻肝胆脉络,黄疸可能数月或经年不退,须耐心调治。

总之黄疽以速退为顺,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指出:''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者为难治。''若久病不愈,气血瘀滞,伤及肝脾,则有酿成症积、鼓胀之可能。

诊查要点

一、 诊断依据

1.主证:目黄、肤黄、小便黄,其中目睛黄染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2.兼证:常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胁痛腹胀等症状。

3.病史:常有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酒食不节,或有胁痛,症积

等病史

二、相关检查

1.血清总胆红素能准确地反映黄疸的程度,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定量对鉴别黄疸类型有重要意义。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而三者均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疽。尿胆红素及尿胆原检查亦有助鉴别。

2.肝功能、肝炎病毒指标,B超,CT,M刚、胃肠钡餐检查、消化道纤维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肝穿刺活检均有利于确定黄疸的原因。

三、病证鉴别

1.黄疸与痿黄

黄疸--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其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失疏,胆汁外溢;其主症为身黄,目黄,小便黄。

萎黄--病因与饥饱劳倦、食滞虫积或病后失血有关;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其主症为肌肤萎黄不泽,目睛及小便不黄,常伴头昏倦怠,心悸少寐,纳少便溏等症状。

2.阳黄与阴黄

临证应根据黄疸的色泽,并结合症状,病史予以鉴别。

阳黄--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常伴身热,口干苦,舌苔

黄腻,脉象弦数。

急黄--阳黄之重症,病情急骤,黄色如金,兼见神昏、发斑、出

血等危象。

阴黄--黄色晦暗,病程长,病势缓,常伴纳少,乏力、舌淡、脉

沉迟或细缓。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黄疸的辨证,应以阴阳为纲,阳黄以湿热疫毒为主,其中有热重于湿,湿重于热,胆腑郁热与疫毒炽盛的不同;阴黄以脾虚寒湿为主,注意有无血瘀。临证应根据黄疸的色泽,结合病史、症状,区别阳黄与阴黄。

二、治疗要点

黄疸的治疗大法,主要为化湿邪,利小便。化湿可以退黄,如属湿热,当清热化湿,必要时还应通利腑气,以使湿热下泄;如属寒湿,应予健脾温化。利小便,主要是通过淡渗利湿,达到退黄的目的。正如《金匮要略》所说:''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至于急黄热毒炽盛,邪人心营者,又当以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为主;阴黄脾虚湿滞者,治以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三、分证治疗

阳黄

1.热重于湿证

症状: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侬,腹部胀闷,口子而苦,恶心呕吐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证机概要:湿热熏蒸,困遏脾胃,壅滞肝胆,胆汁泛溢。

治法:清热通腑,利湿退黄。

代表方:茵陈蒿汤加减。本方有清热通腑,利湿退黄的作用,是治疗湿热黄疸的主方。

常用药:茵陈蒿-为清热利湿退黄之要药

栀子、大黄、黄柏,连翘、垂盆草、蒲公英-清热泻下

茯苓、滑石,车前草(子)-利湿清热,使邪从小便而去。

赤芍、郁金--清热凉血,利疸退黄

加减:①如胁痛较甚--加柴胡,郁金,川栋子、延胡索等疏肝理气止痛;②如热毒内盛,心烦懊侬--加黄连、龙胆草,以增强清热解毒作用;③如恶心呕吐--可加橘皮、竹茹、半夏等和胃④病毒性肝炎--加板蓝根、连翘、田基黄

临证备要:①茵陈蒿是治疗黄疸的主要药物。《本草正义》指出其''专治黄疸,宜佐栀子''。故称此二位为治肝病的主药。用量一般为30-60,后下,以保存药效。②大黄有清热解毒通腑之功,其通腑作用对减轻热毒及退黄不可或缺。便秘宜制用,用量10~20,视病情增减,以腑通热泻为度,切忌长期泻下,以免损伤脾胃。③赤芍活血退黄之功较著,无,无论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均宜应用,一般用量15~30,黄疸深重可用至60。④清除湿热宜彻底,但有不可过度而又损伤脾阳。湿热基本清除则以健脾为主,佐以化湿疏利;湿热全清,以健脾和胃补肾巩固疗效。⑤本证向愈期常经历脾虚湿滞或肝脾两虚阶段,可用香砂六君子、四物汤化裁,此时忌用苦寒

清热类药物。

⑥关于大黄的应用:治疗阳黄证时,常选用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及大黄硝石汤等方剂,此类方中均有大黄,吴又可谓''退黄以大黄为专功''。实践证明,茵陈与大黄协同使用,退黄效果更好。如大便干结者,加玄明粉.枳实;若大便溏,可用制大黄,一般连续服用后,大便非但不稀,反而会正常。根据临床体会,大黄除有清热解毒,通下退黄作用外,且有止血、消瘀,化症之功,不仅在急性黄疸型肝炎时可用大黄,即使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出现黄疸,亦可配伍使用大黄。

2.湿重于热证

症状:身目俱黄,黄色不及前者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或大便溏垢,舌苔厚腻微黄,脉象濡数或濡缓。

证机概要:湿遏热伏,困阻中焦,胆汁不循常道。

治法: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

代表方: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二方比较,前者作用在于利湿退黄,使湿从小便中去;后者作用在于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是湿热并冶的方剂。

常用药:藿香,白蔻仁、陈皮--芳香化浊,行气悦脾

茵陈蒿、车前子、茯苓、苡仁、黄芩、连翘--利湿清热

退黄。

加减:如湿阻气机,胸腹痞胀,呕恶纳差等症较著,可加入苍术、厚朴、半夏,以健脾燥湿,行气和胃。

临证备要

本证湿重于热,湿为阴邪,黏腻难解,治法当以利湿化浊运脾为主,佐以清热,不可过用苦寒,以免脾阳受损。如治疗失当,迁延日久,则易转为阴黄。如邪郁肌表,寒热头痛,宜先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疏表清热,利湿退黄,常用药如麻黄、藿香疏表化湿,连翘,赤小豆,生梓白皮清热利湿解毒,甘草和中。

3.胆腑郁热证

症状:身目发黄,黄色鲜明,上腹,右胁胀闷疼痛,牵引肩背,身热不退,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呕吐呃逆,尿黄赤,大便秘,苔黄舌红,脉弦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砂石郁滞,脾胃不和,肝胆失疏。

治法:疏肝泄热,利胆退黄。

代表方:大柴胡汤加减。本方有疏肝利胆,通腑泄热的作用,适用于肝胆失和,胃腑结

常用药:柴胡、黄芩、半夏--和解少阳,和胃降逆

大黄、枳实--通腑泄热

郁金、佛手、茵陈、山栀--疏肝利胆退黄

白芍,甘草--缓急止痛

加金银花、金钱草、海金砂等

加减:①若砂石阻滞,可加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玄明粉利胆化石陈皮和胃降逆。②大便干,腹胀重-加芒硝、焦槟榔;③蛔虫阻塞(钻痛吐蛔,时寒时热)-乌梅丸;④恶心呕逆明显,加厚朴、竹茹

临证备要:①治疗本证,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品,剂量宜重。②肝胆湿热郁结消除后,重在调和脾胃,佐疏利肝胆之品,防止湿郁化热,郁热互结而复发。③砂石郁阻,较难排除,宜坚持长期治疗,既使砂石排出,亦须再治一段时间,防止砂石再生。④病情危重时,当中西医治疗无效时,应转外科手术治疗。⑤向愈期常有肝气郁结或肝经郁热证,可分别用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

4.疫毒炽盛证(急黄)

症状:发病急骤,黄疽迅速加深,其色如金,皮肤瘙痒,高热口渴,胁痛腹满,烦躁抽搐,或见衄血、便血,或肌肤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或数。

证机概要:湿热疫毒炽盛,深入营血,内陷心肝。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代表方:《千金》犀角散加味。本方功能清热退黄,凉营解毒,适用于湿热疫毒所致的急黄。

常药:犀角(用水牛角代)、黄连,栀子、大黄、板蓝根、生地、

玄参--清热凉血解毒

茵陈、土茯苓--利湿清热退黄。

生地、丹参、石斛、丹皮--滋阴凉血

加减:①如神昏谵语,加服安宫牛黄丸以凉开透窍;②如动风抽搐者,加用钩藤、石决明,另服羚羊角粉或紫雪丹,以熄风止痉;③如衄血,便血、肌昧瘀斑重者,可加黑地榆、侧柏叶、紫草、茜根炭等凉血止血;④如腹大有水,小便短少不利,可加马鞭草、木通、白茅根、车前革,并另吞琥珀,蟋蟀,沉香粉,以通利小便。

.临证备要:本证病重多变,宜多法同治:一是清阳明气分及阳明腑热;二是清三焦实火热毒;三是凉血活血养阴,四是视正气受损性质及程度,大胆及时扶正,以期热毒速清,正气恢复,防生他变。清热解毒及活血退黄药物用量宜大:栀子、连翘30,大黄20以上

(二)阴黄

1.寒湿阻遏证

症状: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脘腹痞胀,纳谷减少,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

证机概要:中阳不振,寒湿滞留,肝胆失于疏泄。

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代表方:茵陈术附汤加减。本方温化寒湿,用于寒湿阻滞之阴黄。 常用药:附子、白术、干姜--温中健脾化湿

茵陈、茯苓、泽泻、猪苓--利湿退黄

加减:①若脘腹胀满,胸闷、呕恶显著,可加苍术、厚朴、半夏、陈皮,以健脾燥湿,行气和胃;②若胁腹疼痛作胀,肝脾同病者,当酌加柴胡、香附以疏肝理气;③若湿浊不清,气滞血结,胁下症结疼痛,腹部胀满,肤色苍黄或黧黑,可加服硝石矾石散,以化浊祛瘀软坚。

2.脾虚湿滞证

症状: 面目及肌肤淡黄,甚则晦暗不泽,肢软乏力,心悸气短, 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脉濡细。

证机概要:黄疸日久,脾虚血亏,湿滞残留。

治法: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代表方:黄芪建中汤加减。本方可温中补虚,调养气血,适用于气血亏虚,脾胃虚寒之

常用药:黄芪、桂枝、生姜、白术--益气温中

当归,白芍、甘草、大枣--补养气血;

茵陈、茯苓--利湿退黄

加减:①如气虚乏力明显者,应重用黄芪,并加党参,以增强补气作用;②畏寒,肢冷,舌淡者宜加附子温阳祛寒;③心悸不宁,脉细而弱者,加熟地、首乌、酸枣仁等补血养心。

(三)黄疽消退后的调治

黄疸消退,有时并不代表病已痊愈。如湿邪不清,肝脾气血未复,可导致病情迁延不愈,或黄疸反复发生,甚至转成症积、鼓胀。因此,黄疸消退后,仍须根据病情继续调治。

1.湿热留恋证

症状:脘痞腹胀,胁肋隐痛,饮食减少,口中干苫,小便黄赤,苔腻,脉濡数。

证机概要:湿热留恋,余邪未清。

治法:清热利湿。

代表方:茵陈四苓散加减。

常用药:茵陈,黄芩、黄柏--清热化湿

茯苓,泽泻,车前草--淡渗分利

苍术,苏梗,陈皮--化湿行气宽中

2.肝脾不调证

症状:脘腹痞闷,肢倦乏力,胁肋隐痛不适,饮食欠香,大便不调,舌苔薄白,脉来细弦

证机概要:肝脾不调,疏运失职。

治法:调和肝脾,理气助运。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加减。前方--偏重于疏肝理气,用于肝脾气滞者;后方--偏重于调养肝脾,用于肝血不足,脾气亏虚者。

常用药:当归、白芍、柴胡、枳壳、香附、郁金--养血疏肝

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益气健脾

陈皮、山楂、麦芽--理气助运。

3.气滞血瘀证

症状:胁下结块,隐痛、刺痛不适,胸胁胀闷,面颈部见有赤丝红纹,舌有紫斑或紫点,脉涩

证机概要:气滞血瘀,积块留着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代表方:逍遥散合鳖甲煎丸

常用药:柴胡、枳壳,香附--疏肝理气

当归、赤芍、丹参、桃仁,莪术--活血化瘀

并服鳖甲煎丸,以软坚消积。

预防调护

预防:黄疸与多种疾病有关,本病要针对不同病因予以预防。在饮食方面,要讲究卫生,避免不洁食物,注意饮食节制,勿过嗜辛热甘肥食物,应戒酒类饮料。对有传染性的病人,从发病之日起至少隔离30-45天,并注意餐具消毒,防止传染他人。注射用具及手术器械宜严格消毒,避免血液制品的污染,防止血液途径传染。注意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顺应四时变化,以免正气损伤,体质虚弱,邪气乘袭。有传染性的黄疽病流行期间,可进行预防服药,可用茵陈蒿30克,生甘草6克,或决明子15克,贯众15克,生甘草10克,或茵陈蒿30克,风尾草15克,水煎,连服3-7日。

调护:在发病初期,应卧床休息,急黄患者须绝对卧床,恢复期和转为慢性久病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如散步、太极拳、静养功之类。保持心情愉快舒畅,肝气条达,有助于病情康复。进食富于营养而易消化的饮食,以补脾益肝;禁食辛热、油腻,酒辣之品,防止助湿生热,碍脾运化。密切观察脉证变化,若出现黄疽加深,或出现斑疹吐衄,神昏痉厥,应考虑热毒耗阴动血,邪犯心肝,属病情恶化之兆;如出现脉象微弱欲绝,或散乱无根,神志恍惚,烦躁不安,为正气欲脱之征象,均须及时救治。

[结  语]

黄疽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目睛黄染为本病重要特征,病因有外感湿热疫毒和内伤饮食劳倦或它病续发。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以但以湿邪为主。湿邪困遏脾胃,壅塞肝胆,疏泄不利,胆汁泛溢,是黄疸形成的主要病机。

黄疽的辨证应以阴阳为纲,治疗大法为化湿邪、利小便。阳黄当清化,热重于湿证子清热通腑,利湿退黄;湿重于热证予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胆腑郁热证予疏肝泄热,利胆退黄;疫毒炽盛证即急黄,是阳黄中的危急重症,治疗当以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为主,阴黄应温化寒湿,如脾虚湿滞,宜健脾利湿。黄疸消退后仍应调治,以免湿邪不清,肝脾未复导致黄疽复发,甚或转成症积、鼓胀。

临证备要

1.黄疽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之中,临旺时,除根据黄疸的色泽、病史,症状,辨别其属阴属阳外,尚应进行有关理化检查,区分肝细胞性.阻塞性或溶血性黄疸等不同性质,明确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消化道肿瘤或蚕豆黄等疾病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必须注意病程的阶段性与病证的动态变化。在黄疸的治疗过程中,应区别病证偏表与偏里、湿重与热重,阳证与阴证。阳黄有短,明,热的特征,即病程短,黄色鲜明,有烦热、口干、舌红、苔黄等热象;阴黄有长、暗,寒、虚的特征,即病程较长,黄色晦暗,常有纳少,乏力、便溏,心悸、气短等虚象和肢冷、畏寒,苔白,舌淡等寒象。应及时掌握阴黄与阳黄之间的转化,以作相应的处理。切不可不顾病情变化,墨守成法,贻误病情。

3.关于淤胆型肝炎的诊断治疗:淤胆型肝炎主要是以肝内胆汁淤积为特征的肝脏疾患,较常见的有病毒性、药物性、酒精中毒性、妊娠性、复发性等淤胆型肝炎,共同特征为黄疸持续时间较长,常有皮肤瘙痒,大便色白,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碱性磷酸酶、Υ-转肽酶,胆固醇明显增高。其病机特点为痰湿瘀结,肝胆络脉阻滞。本病可出现于阳黄或阴黄之中,初期多属阳黄,系湿热与痰瘀蕴结,胆汁泛溢;后期多属阴黄,为寒湿痰瘀胶结,正气渐损。

4.治疗方面,在参照黄疽病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常加入活血行瘀、化痰散结、利胆通络之品。活血行瘀药物如赤芍、桃仁,莪术、丹参、虎杖、当归等;化痰散结药物如法半夏、橘红、莱菔子,胆南星、硝石矾石散、苍术等;利胆通络药物如炮山甲,广郁金,金钱草、路路通,炙鸡金,芒硝、山楂等。此外,黄疽日久不退,只要热象不显著,即可酌加桂枝(或肉桂)、干姜,附子等温通之品,有助于化痰湿,通胆络,退黄疸。正虚者宜加入补气健脾、养肝益肾药物,以扶正达邪。

第三节  积聚

定义

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

积--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

聚--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因积与聚系密切.

故两者往往一并论述。

释义

历代医籍中,还有其它称谓:

症瘕--《金匮要略?疟病脉证治》:疟后形成的积块

《诸病源候论?症瘕病诸侯》:''其病不动者,名曰症;若病虽有结瘕而可推移者,名为瘕,瘕者,假也。''

《杂病广要积聚》:''症即积,瘕即聚。''

痃癖--《外台秘要》

痞块--《丹溪心法》  癖块--诸病源候论

历史沿革

1.《内经》首先提出积聚的病名,并对其形成和治疗原则进行了探讨。如《灵枢?五变》篇说:''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

2.《难经?五十五难》明确了积与聚在病理,及临床表现上的区别,指出:''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

3.《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篇进一步说明:''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仲景所制大黄庶虫丸至今仍为治疗积聚的常用方剂。

4.《景岳全书?积聚》篇认为积聚治疗''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者而巳'',并创制了化铁丹、理阴煎等新方。

5.《医宗必读?积聚》篇则提出了积聚分初、中、末三个阶段的治疗原则,受到后世医家的重视:此外:《千金方》、《外台秘要》、《医学入门》等医籍,在治疗上不但采用内服药物,而且还注意运膏药外贴、药物外熨、针灸等综合疗法,使积聚的辨证论治内容更加丰富。

病因病机

积聚的发生,多因情志失凋,饮食所伤,寒邪内犯,及它病之后,肝脾受损,脏腑失气机阻滞,瘀血内结而成。

一、病因

1.情志失调

情志抑郁,肝气不舒→脏腑失和,脉络受阻→血行不畅,气滞血瘀,日积月累→积聚。

如《金匮翼?积聚统论》篇说:''''凡忧思郁怒,久不能解者,多成此疾''。

2.饮食所伤

(1)酒食不节,饥饱失宜,或恣食肥厚生冷→脾胃受损,运化失健,水谷精微不布→食滞湿浊凝聚成痰→或食滞、虫积与痰气交阻→气

机壅结→聚证。

(2)痰浊气血搏结→气滞血阻→脉络瘀塞→日久则可形成积证。

《景岳全书?痢疾论》说:''饮食之滞,留蓄于中,或结聚成块,或胀满硬痛,不化不行,有所阻隔者,乃为之积。''

3.感受寒邪

(1) 寒邪侵袭,脾阳不运→湿痰内聚→阻滞气机→气血瘀滞

→积聚乃成。

如《灵枢?百病始生》篇说:''积之始生,得寒乃生。''

(2)亦有外感寒邪,复因情志内伤→气因寒遏,脉络不畅→阴血凝

聚而成积。

如《灵枢?百病始生》篇说:  ''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俞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以上说明,内外合邪可形成积聚。

4.病后所致

①黄疸、胁痛病后→湿浊留恋→气血蕴结②或久疟不愈→湿痰凝滞→脉络痹阻③或感染虫毒(血吸虫等)→肝脾不和→气血凝滞④或久泻、久痢之后→脾气虚弱→营血运行涩滞→积聚

二、病机

1.基本病机--气机阻滞,瘀血内结

2.病理因素--寒邪,湿热,痰浊,食滞,虫积→气滞、血瘀

聚证--以气滞为主

积证--以血瘀为主

本病病因有寒邪,湿热,痰浊,食滞,虫积等,其间又往往交错夹杂,相互并见,然而,最终导致气滞血瘀结成积聚,故积聚病机主要是气机阻滞,瘀血内结。

3.病位--主要在于肝脾

肝主疏泄,司藏血;脾主运化,司统血。如肝气不畅,脾运失职,肝脾失调,气血涩滞,壅塞不通,形成腹内结块,导致积聚。

4.病理性质

初起--气滞血瘀,邪气壅实,正气未虚--多属实

日久--病势较深,正气耗伤--虚实夹杂

后期--气血衰少,体质羸弱--以正虚为主。

以上所谓虚实,仅是相对而言,因积聚的形成,总与正气不强有关。故《素问?经脉别沦》说:''勇者气行则已,怯者著而为病也。''

5.转归预后

聚证--病程较短,一般预后良好。少数聚证日久不愈,可以由气人血转化成积旺。

症积日久--瘀阻气滞,脾运失健,生化乏源,可导致气虚,血虚,甚或气阴并亏。若正气愈亏,气虚血涩,则症积愈加不易消散,甚则逐渐增大。如病势进一步发展,还可出现一些严重变证。

① 如积久肝脾两伤,藏血与统血失职,或瘀热灼伤血络,而导致出血;

② 若湿热瘀结,肝脾失调,胆汁泛溢,可出现黄疽;

③若气血瘀阻,水湿泛滥,亦可出现腹满肢肿等症。

故积聚的病理演变,与血证,黄疸,鼓胀等病证有较密切的联系。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体征:腹腔内有可扪及的包块。

2.症状:常有腹部胀闷或疼痛不适等症状。

3.病史:常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感受寒邪或黄疸、胁痛、虫毒,久疟久泻,久痢等病史。

二、相关检查

瘕聚--多属空腔脏器胃肠的炎症、痉挛,梗阻等病变。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大致可做出诊断,必要时可配合腹部x片、B超等检查,

症积--多为肝脾肿大,腹腔肿瘤、增生型肠结核,必须结合B超,CT,MRI、X片、病理组织活检及有关血液检查,以明确诊断。如积块日趋肿大,坚硬不平,应排除恶性病变。

三、病证鉴别

1.积聚与痞满

痞满--是指脘腹部痞塞胀满,系自觉症状,而无块状物可扪及。积聚--则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不仅有自觉症状,而且有结块可扪及。

2.症积与瘕聚

症--就是积,症积指腹内结块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多为脏病,形成的时间较长,病情一般较重;

瘕--即是聚,瘕聚是指腹内结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多为腑病,病史较短,病情一般较轻。

《难经?五十五难》说:''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积聚的辨证必须根据病史长短、邪正盛衰以及伴随症状,辨其虚实之主次。聚证多实积证初起,正气未虚,以邪实为主;中期,积块较硬,正气渐伤,邪实正虚;后期日瘀结不去,则以正虚为主。

二、治疗原则

积证治疗宜分初、中、末三个阶段:

初期--邪实--消散;

中期--邪实正虚--消补兼施

后期--以正虚为主--养正除积。

《医宗必读?积聚》曾指出:  ''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

聚证--多实,治疗以行气散结为主。

注意事项:

1.积聚除按气血虚实辨证外,尚须根据结块部位、脏腑所属综合考虑,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明确积聚的性质,对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如症积系病毒性肝炎所致肝脾肿大者,在辨证沦治的基础上可选加具有抗病毒、护肝降酶、凋节免疫、抗纤维化等作用的药物;如恶性肿瘤宜加入扶正固本,调节免疫功能以及实验筛选和临床证实有一定抗肿瘤作用的药物。

2.积聚治疗上始终要注意顾护正气,攻伐药物不可过用。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  ''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聚证以实证居多,但如反复发作,脾气易损,此时需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以培脾运中。积证系日积月累而成,其消亦缓,切不可急功近利。如过用,久用攻伐之品,易于损正伤胃;过用破血,逐瘀之品,易于损络出血;过用香燥理气之品,则易耗气伤阴积热,加重病情。要把握好攻与补的关系及主次轻重,《医宗必读?积聚》提出的''屡攻屡补,以平为期''的原则深受医家重视。

三、证治分类

(一)聚证

1.肝气郁结证

症状:腹中结块柔软,攻窜胀痛--肝失疏泄,气机壅塞不通

时聚时散--气滞得舒

脘胁胀闷不适--肝气不舒,胃失和降

苔薄,脉弦等--肝气郁滞之象

证机概要:肝失疏泄,腹中气结成块。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代表方:逍遥散,木香顺气散加减。

前方疏肝解郁,健脾养血,适用于肝气郁结,脾弱血虚者;后方疏肝行气,温中化湿,适用于寒湿中阻,气机壅滞者。

常用药:柴胡、当归、白芍、甘草、生姜、薄荷--疏肝解郁

香附、青皮、枳壳、郁金、台乌药--行气散结、

加减:①如胀痛甚者,加川栋子,延胡索、木香理气止痛;②如兼瘀象者,加延胡索、莪术活血化瘀;③如寒湿中阻,腹胀,舌苔白腻者,可加苍术、厚朴、陈皮、砂仁、桂心等温化药物。

2.食滞痰阻证

症状:腹胀或痛,腹部有条索状物聚起--食滞痰浊交阻,

气聚不散

按之胀痛更甚--证属实证

便秘,纳呆--气机阻滞,运化不健,传导失司

舌苔腻,脉弦滑等--均为食滞痰浊之象

证机概要:虫积、食滞、痰浊交阻,气聚不散,结而成块。

治法:理气化痰,导滞散结

代表方:六磨汤为主方:   本方行气化痰,导滞通便,适用于痰食交阻,脘腹胀痛,饱闷气逆,大便秘结之证

常用药:大黄、槟榔、枳实--导滞通便;

沉香、木香、乌药--行气化痰,使痰食滞结下行,

气机畅通,则瘕聚白消

加减:①若因蛔虫结聚,阻于肠道所致者,可加入鹤虱,雷丸,使君子等驱蛔药物;②若痰湿较重,兼有食滞,腑气虽通,苔腻不化者,可用平胃散加山楂、六曲。③六磨汤以行气导滞为主,平胃散以健脾燥湿为主,运用时宜加区别。

(二)积证

1.气滞血阻证

症状:腹部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不适--气滞血

阻,脉络不和,积而成块;积属初起,积犹未久

苔薄,脉弦--肝气郁滞之象

证机概要:气滞血瘀,脉络不和,积而成块。

治法: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前方疏肝行气适用于肝郁气滞证;后方偏于活血止痛,适用于症积气滞血瘀,疼痛不适者。

常用药:柴胡、青皮、川楝子--行气止痛--香附

丹参、延胡索、蒲黄、五灵脂--活血散瘀--郁

金、莪术、延胡索、川芎

备选方--金铃子散合大七气汤

加减:①兼烦热口干,舌红、脉细数-加丹皮、栀子、黄芩、赤芍等凉血散瘀。②腹中冷痛,畏寒喜温,舌苔白,脉缓-肉桂、吴茱萸、当归

2.瘀血内结症

症状: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

气血郁滞日久,瘀血内结较甚

面色晦暗黧黑,面颈胸臂或有血痣赤缕,女子可见月事不下

--气血失调,脉络瘀阻

形体消瘦,纳食减少--病久正气渐亏,脾运不健

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病在血分,瘀血内结

证机概要:瘀结不消,正气渐损,脾运不健

治法:祛瘀软坚,佐扶正健脾

代表方:膈下逐瘀汤配合六君子汤

膈下逐瘀汤-重在活血行气,消积止痛,适用于瘀血结块,为本证的主方;

六君子汤-旨在调补脾胃,适用于脾虚气弱,合用或间服,达到攻补兼施的目的。如积块肿大坚硬而正气受损者,运化失健者,可与上方可并服鳖甲煎丸化瘀软坚,兼顾正气。

常用药:当归、川芎、桃仁、三棱、莪术、石见穿--活血

化瘀消积

香附、乌药、陈皮--行气止痛

人参、白术、黄精、甘草--健脾扶正。

加减:①如积块疼痛,加五灵脂、玄胡索、佛手片活血行气止痛;②如痰瘀互结、苔白腻者,可加白芥子、半夏、苍术等化痰散结药物。

2. 正虚瘀结证

症状:久病体弱,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积块日久,血

络瘀阻

饮食大减,肌肉瘦削,神倦乏力--中虚失运,气血衰少

面肢浮肿--脾虚不能化湿

面色萎黄或黧黑--血瘀日久,新血不生,营气大虚

舌质淡紫,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或弦细--气血不足,津液

耗伤,血瘀气滞

证机概要:症积日久,中虚失运,气血衰少。

治法: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代表方: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

八珍汤--补气益血,适用于气血衰少之证;

化积丸--活血化瘀,软坚消积,适用于瘀血内结之积块。

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

当归、白芍、地黄、川芎--益血

三棱、莪术、阿魏、瓦楞子、五灵脂--活血化瘀消症

香附、槟榔--行气以活血

加减:①若阴伤较甚,头晕目眩,舌光无苔,脉象细数者,可加生地、北沙参、枸杞、石斛;

③ 牙龈出血,鼻衄,酌加山栀、丹皮、白茅根、茜草、三七等凉血化瘀止血;

④ 若畏寒肢肿,淡白,脉沉细者,加黄芪、附子、肉桂、泽泻等以温阳益气,利水消肿。

临证备要:积按初、中,末三个阶段,可分为气滞血阻、瘀血内结,正虚瘀结三个证型,但在临床中,各个证型往往兼有郁热,湿热,寒湿、痰浊等病理表现,其中,兼郁热、湿热者尤为多见。至于正气亏虚者,亦有偏重阴虚,血虚,气虚、阳虚的不同,临证应根据邪气兼夹与阴阳气血亏虚的差

一、专方辩证论治

(-)疏肝软坚汤

组成与用法 柴胡6 三棱6g 莪术6g 枳实10g 党参10g 鳖甲10g(先煎)当归12g 云苓12g 川楝子L2g 赤芍15g白术15g 山楂3o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月为1疗程。

功用与评述 疏肝健脾,活血软坚。适用于脂肪性肝肿大,脂肪肝伴脾增大。方中柴胡、川楝子疏肝理气,调畅气机;三梭、莪术、赤芍、当归活血化瘀;鳖甲软坚散结;党参、白术、云苓、枳实健脾和中;山楂既消导化积又活血化瘀切中本病病机为方中主药,故重用。诸药合用共蓁疏肝健脾!理气活血,软坚散结之功用。

辨证加减

1. 口苦、咽干、心烦、尿黄等肝经有热者加栀子、丹皮以清泻肝火;

2. 胁痛、乳房胀痛,女子月经不调者加郁金、香附以疏肝理气;

3. 纳呆厌食,腹胀闷、暧气者加砂仁、三仙以健脾理气和中化湿;

4. 恶心、呕吐、痰多者加竹茹、陈皮、半夏以祛湿化痰、和中止呕。

(二〉利胆降脂汤

组成与用法 柴胡15g 黄芪30g 白术10g 当归15g 丹参30g鸡血藤15g牛膝10g 泽泻10g 菌陈30g 山楂10g枳壳10g 青皮10g 生大黄9g(后下)。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与评述 疏肝健脾,理气化瘀。方中柴胡、黄芪、白术疏肝理气健脾;丹参、当归、鸡血藤活血化瘀,配牛膝行药下行;山楂、菌陈有利胆降月旨之功,能促进脂肪代谢;泽泻降浊利水;枳壳、青皮、大黄取其通利气机。全方可使肝气疏泄、脾气健运,瘀血化解、痰湿消散,而恢复其正常代谢功能。

辨证加减

1. 形体肥胖、痰多湿热者加半夏、茯苓、莱菔子以祛湿化痰;

2. 少言懒动,纳差食少、脂 肪 肝

2. 调整饮食 这是脂舫肝治疗重要的腹胀闷者加苍术、川朴、三仙以健脾化湿和中;

3.胁痛、喜叹息、胁下症瘕者加川楝子、郁金、龙牡以疏肝理气、活血散结。

(三)降脂益肝散

组成与用法 葛根30g 何首乌30g 泽泻30g 生山楂3og 草决明30g 生大黄20g 丹参20g 菌陈20g 黄精2og 柴胡10g 白芍10昏 莱菔子10g 香附10g。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与评述 :疏肝利胆,清肝泄热,活血化瘀。方中柴胡、香附、白芍、莱菔子等疏肝解郁、行气导滞、柔肝止痛;山楂磨积消食,配丹参行肝经之瘀、消化脂肪;何首乌、黄精滋阴荞血;草决明、葛根清肝经之热,有降血脂作用;泽泻利水化湿;茵陈有利胆降脂之功,能促进脂肪代谢;生大黄通腑润肠、导滞降浊。诸药配伍清灵通透,慎补多疏。祛痰化瘀并重故可促进脂质代谢,促使肝功能复常。

辨证加减

1. 肝功能异常者加龙胆草、金钱草、宕毛藤以保肝利胆;

2.气虚痰浊症见形体肥胖,头困重,少气喜卧,血脂高者,加黄芪、苍术、羌活以补气健脾化湿祛痰;

3. 肝区隐痛,肝脏肿大者加牡蛎、莪术以活血化淤消瘤。

二、专药选用

(一)强肝液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一制药厂。 (1992)卫药准字z-2o号]

主要成分 菌陈、板蓝根、当归、白芍、丹参等。

功用与评述 清热利湿,补脾养血,疏肝解郁。方中茵陈性味苦、寒:清热、利湿、利胆;板蓝根性寒,味苦,有清热凉血、解毒利咽等作用;当归、白芍滋阴养肝;丹参括血养血诸药伍用有清热、懈诲、利湿、祛瘀t解郁、补血、养肝等作用。实验研究证实,强肝液对肝病模型动物!具有保护肝细跑,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组织纤维化,防止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等作用。

用量与用法 :每次1支(10ml),每日2次,每服6天停1天,8日为1疗程。可连服2疗程。

(二)山楂精降脂片

[福建省三明制药厂。闽卫药准字(86)20079号。]

主要成分: 山楂。

功用与评述: 化饮食,消内积滞,本品经15家医院185例的临床验证,说明胆固醇降低总有效率84.15%,甘油二酯下降总有效率77.39%,对高血脂症对脂肪肝也有治疗作用。有效率97.20 %。

用量与用法 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1个月1疗程。

(三)绫股兰总甙股囊

深市海滨制药有限公司。(1991)卫药准字Z-80号B

主要成分: 葫芦科植物绞股兰的根茎或全草中提取的总甙。

功用与评述: 降血脂,养血健脾,益气和血,除痰化痰。绞股兰分离出近60种皂甙,其中有3种皂甙与人参皂甙具有相同的结构,经药理与临床研究结果证实,本品可降低血清脂质(总胆园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和升高血清高密度用旨蛋白。

用量用法:每次2~3粒,每日3次,口服,超大剂量服用后如有不适,可暂停用药,待症状消失后继续暇用。异,相应地调整治法方药。

名老中医经验

1. 三消三香定痛汤(刘宗敏)

沉香6g 木香(后下)6g 降香6g  没药6g 桃仁9g 红花6g 莪术9g 三棱9g 山楂9g地鳖虫12g 甘草4.5g

根据形虚病胜先扶正,形证俱实去病急,大积大聚衰其半,养正积自除的原则,立法处方用药。自拟''三消三香定痛汤'',在药物配伍上,用沉香、降香、木香等辛苦性温之品,下气而消气结,温肠胃而治痰壅,以奏止痛消购之功;桃仨、红花破瘀活血,除痰饮、谆积聚而利二便;莪术辛苦气温,破气中之血,行气消积;三棱苦平,破血中之气,散老块坚积;生山楂酸甘微温,健脾行气,散瘀化痰,消食磨积;地鳖虫更善于治虚人之气滞血瘀;乳香、没药活血调气,消肿定痛;甘草养阴血利百脉而止痛。诸药相合,有消气积,消血瘀,消痰饮之功,故名''三消,''三香''即沉香、降香、木香;所谓定痛之品,即乳香、没药、甘草之属。攻邪而不伤正,养正而不助邪,先扶正而后攻邪,则邪正相安,是以奏功。(甘肃省卫生厅编.中医医论医案医方选.第1版.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209~211)

2.消磨丸治疗症积经骏谈(薄敬华) 余初业医,凡遇症积之病,喜用攻积荡结之峻剂,希其速溃。痰食结于胃肠道,尚可一玫而效。若烟积踞于胃肠之外,用峻剂攻伐往往症积不消而徒伤正气。业医既久,阅历渐多,始有所悟;凡症积不在胃肠帝,只宜消导渐磨,使其默化潜消,方为稳妥。拟''消磨丸''合温、补、攻、消于一炉,以治症积,有症消而正不伤之妙。其方如下:

山楂120g 内金20g 三棱10g 莪术10g 水蛭10g 虻虫10g 干漆10g(炒令烟尽) 半夏10g 枳实10g 陈皮10g厚朴1Og 党参30g 炒白术30g 社苓15g 内桂6g

山楂煮烂去核,余药共为细末,以楂内加适量蜂蜜,和药末为丸,每丸9g重,每服1丸,日3服。

余用此丸治愈瘤积颇多,亦无副作用。尝治同里王氏妇,年40余,患心绞痛(心电图提示ST段压低,T波广泛倒置)合并子宫肌瘤(约4×4×5cm3),已3年余。因月经淋漓不断,渐致面色光白,气短、心悸、不寐。久抬不愈,深为所苦,因有冠心病而不能手术治疗。余嘱服此丸,并用八珍汤送服三七粉3g。连服月余,月经调匀,去三七粉,继服上药年余,子宫肌瘤消失,心绞痛亦愈(心电图恢复正常)。

本方中三棱、莪术、干漆、水蛭、虻虫破血消瘤,善能攻逐留滞之败血;山楂、内金化积消瘀,善能磨化;枳实、厚朴、陈皮、半夏行气化痰,气行则结易散;肉桂大辛大热,可去寒凝,寒去则症易消,党参、茯苓、白术益气扶正,与破瘀、消瘤、行气、化痰之品伍用,使症积去而正不伤。本方寓补于攻,瘤积病而正不虚者,用之最宜。正气虚者,宜用八珍汤送服。服药期间,尚需调情志,节饮食,慎起居以和其中外。如此,气血和调积日消,其病乃愈。(夏洪生主编.北方医话.第1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04~205)

3.肝脾肿大(陈继明) 肝脾肿大,隶属于''症积''范畴,是慢性肝炎常见之体征。根据肝脏瘀血的病理表现,活血化瘀为常规之谙法,但每见用化瘀攻坚法而事与愿违者,乃缘囿于对症治疗,而丰见病治源之故。瘤块癖积,虽有形可征,而究其本,则源于正虚。唯虚则水谷运化失常,酿湿生痰,气虚则血运无力,瘀血阻滞,痰瘀吁阻,易成症积。

从临床见证来分析,慢性肝炎之肝脾肿大,多接近早期肝硬化阶段,常伴见倦怠乏力,食少神疲,胁胀且痛,面色晦滞,舌上有紫气或见瘀斑,脉细而涩等一派本虚标实之症。临床多从扶正消瘀着手,

4.青附金丹加味治肝积(胡永盛)

肝积者,乃有形之物积在胁下,痛处不移,概属''症瘕痃癖''之范畴。因其病位在肝,故名''症积''。《难经》称肝之积为''肥气''。此病历来属难治之证。余临证多年,试用青附金丹加味治疗本病,获得满意疗效。

青附金丹,原方出自清?王学权之《重庆堂随笔》,原方主治妇女瘤瘕等证。余在此基础上加味,用于和肝理脾,化积止痛。曾治一男患姜某,以医为业。3年前患右胁部胀痛,经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显。余诊之,见其形体消瘦,面色晦暗少华,腹部膨隆,下肢浮肿,舌质淡,边际有少许瘀点,苔薄白,脉弦细,自诉右胁坠痛,食少腹胀,四肢乏力,不耐操劳,过劳则痛剧。综观脉证,乃正虚邪实,肝郁脾虚,故拟和肝理脾、化积止痛之法。方用青附金丹加味,药物及制法如次:

青皮(切)200g(以硝石25g化水浸之) 香附(捣碎)200g(以童便浸) 郁金(敲碎)100g(用生矾25g化水浸) 丹参(切)200g(姜汁浸)

上4昧共研细末,醋粘丸,麻子大,晒干洒上阿胶水,摇令光泽。再用人参、当归、川芎各50g,白术、茯苓、制半夏备100g,陈皮、炙甘草各25g,上八味共研细末,以米饮泛在光泽小丸上为衣,晒干。用法:每服9g,引用金银花、连翘各9g(1日童)煎汤送下,日服2次,早空腹、晚临睡前服。该患者服药2个月后,诸证大减,体力逐渐恢复,遂告痊愈。追访5年,未再复发。

余以本方调治,旨在肝脾并治,攻补兼施。方中青皮、香附疏肝理气;有阝金、丹参活血化瘀。4药协同,理气活血,行郁散结,以化其积。再以六君子补气健脾,培土益木,意遵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睥''之旨,又以归芎养血柔肝。八昧药协同,共萘补益气血,和肝理脾、扶正培本之功。以其为衣,俾使药入胃时,不知有攻消之味,而正气留守无伤。待其渐化,则开郁之药已至病所而化坚

5.鳖甲山药内金治肝脏肿大(陈聚林)

肝硬化属祖国医学''瘤瘕''''积聚''范畴。我中学时期的一位老师,因黄疸病失治,加之情怀抑郁,延病成臌,知我为医,约予给其诊治。临床见其面色赭黄,形体消瘦,腹胀胁痛,纳差,便溏,溲少,西医诊断为''肝硬化腹水''。脉证含参,据证拟方:取鸡胫茅根汤(见《医学衷中参西录》)化裁:

生鸡内金10g 生于术10g 茅根30g 山药20g 丹参10g三棱10g 大腹皮10g 马鞭草10g

药后症状稍有缓解,但症情反复。时好时差。后更医治疗,腹水得以消失,而肝大4指。偶阅杂志,见有取单味药鳖甲研末冲服,久服而使肝大回缩的指导。在此启迪下,我取炙鳖甲、怀山药、生鸡内金三昧等置研末,每日3次,每次9g,嘱按法调服。服药1月,饮食增加,胁痛好转。坚持服药半年,经查肝大消失。现时虽因年高退休,但仍能操持家务。后又一患肝炎小儿,肝大2指,嘱如法服药,每日2次,每次9g,2月之后肝大消失。考此三药:鳖甲成寒,归脾,肝二经,能益阴除热,软坚消痞,有破瘀散结之功,能治肝脏肿大。山药甘平,归肝、脾、肾三经,补精益脾,固精止泻,为治虚痨要药,更以健脾见长。生鸡内金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补脾消积化瘀,临床用于脾运失司,食水内停,水肿腹胀,食积泄泻,对小儿疳积甚效。以上三药合用具补气健脾,软坚消痞之功,且觅之可得,服之方便,无论成人、小儿均乐于接受。(夏洪生主编.北方医话.第1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80~181)

预防调护

张景岳说:''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

预防

(1)饮食调摄--饮食有节,起居有时,注意冷暖,凋畅情志,保持正气充沛,气血流畅,是预防积聚的重要措施。

(2)避免感受虫毒--在血吸虫流行区域,要杀灭钉螺,整治疫水,做好防护工作。

(3)清理湿热余邪--黄疸、疟疾、久泻、久痢等患者病情缓解后,要继续清理湿热余邪,疏畅气血,凋肝运脾,防止邪气残留,气血瘀结成积。

调摄

(1)积聚患者,更要避免饮食过量,忌食生冷油腻,防止感寒受冷,以免寒湿积滞,损伤脾胃,凝滞气血。如见湿热、郁热、阴伤、出

血者,要忌食辛辣酒热,防止进一步积热伤阴动血。

(2)保持情绪舒畅,有助于气血流通,积聚消散。

(3)积聚兼有气血损伤者,宜进食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以补养气血,促进康复。

结  语

积与聚为腹内结块。区别言之,聚是结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者,病在气分,属腑病;积是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者,病在血分,属脏病。

积聚的病因多与情志,饮食、寒邪及黄疸、虫毒、疟疾等病后有关;病机关键是气滞血瘀,病变脏器以肝脾为主。

辨证应区别邪正虚实主次。聚证多实;积证初期以实为主,中期邪实正虚,后期正虚为主。聚证治疗主以理气散结;积证治疗初期宜消散,中期消补兼施,后期应养正除积。

聚证肝气郁结,可用逍遥散、木香顺气气丸加减;食滞痰阻者以六磨汤为主方。积证气滞血阻,以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瘀血内结,以膈下逐瘀汤配合六君子汤,鳖甲煎丸;正虚瘀结,以八珍汤合化积丸治疗。

第四节  鼓    胀

定义

鼓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故名鼓胀。

释义

《内经》首先命名''鼓胀''

《诸病源候论》:''水蛊''

明?戴思恭称本病为''蛊胀''、''膨脝''、''蜘蛛蛊''

《景岳全书》:''单腹胀''、''水鼓''

唐容川《血证论》:''血鼓''

历代中医古籍中又称''臌''、''气臌''、''虫鼓''等

发病与流行

鼓胀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历代医家对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视,把它列为''风、痨、鼓、膈''四大顽症之一,说明本病为临床重症,治疗上较为困难。

历史沿革

1.鼓胀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如《灵枢?水胀》篇载:  ''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较详细地描述了鼓胀的临床特征。

《灵枢?胀论》所列''五脏六腑胀'',即寓有本病最早的分类意义。有关本病的病因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是''浊气在上''。《素问?腹中论》记载:''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曰鼓胀,……治之以鸡矢醴。……其时有复发者何也?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

2.《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之肝水、脾水,肾水,均以腹大胀满为主要表现,亦与鼓胀类似。

3.《诸病源候论?水蛊候》认为本病发病与感受''水毒''有关,将''水毒气结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者,称为''水蛊''。《诸病源候论?水症候》提出鼓胀的病机是''经络痞涩,水气停聚,在于腹内''。《丹溪心法?鼓胀》指出:''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不节,房劳致虚,……清浊相混,隧道壅塞,郁而为热,热留为湿,湿热相生,遂成胀满''。后世医家续有阐发,其名称亦多不同。

4.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水肿胀满》说:''在病名有鼓胀与蛊胀之殊。鼓胀者,中空无物,腹皮绷急,多属于气也。蛊胀者,中实有物,腹形充大,非虫即血也。''

5.明?戴思恭称本病为''蛊胀''、''膨''、''蜘蛛蛊''。如《证治要诀?蛊胀》篇说:''盖蛊与臌同,以言其急实如鼓,……俗称之为膨脖,又谓之蜘蛛病''。

6.明?张景岳将鼓胀又称为''单腹胀'',《景岳全书?气分诸胀论治》篇说:''单腹胀者名为鼓胀,以外虽坚满而中空无物,其像如鼓,故名鼓胀。又或以血气结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蛊,亦名蛊胀,且肢体无恙,胀惟在腹,故又名为单腹胀''。他认为鼓胀的形成与情志、劳欲、饮食等有关,指出''少年纵酒无节,多成水鼓'',并提出''治胀当辨虚实''。

7.明?李梃提出本病的治疗法则,《医学入门?鼓胀》说:''凡胀初起是气,久则成水,……冶胀必补中行湿,兼以消积,更断盐酱''。

8.喻嘉言《医门法律?胀病论》认识到症积日久可致鼓胀,''凡有症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

唐容川《血证论》认为''血臌''的发病与接触河中疫水,感染''水毒''有关。各家针对不同病理因素提出其分类有气、血,水、虫多端。

范围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类似西医学所指的肝硬化腹水,包括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胆汁性、营养不良性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腹水。至于其它疾病出现的腹水,如结核性腹膜炎腹水、系统性红斑狼疮、丝虫病乳糜腹水、腹腔内晚期恶性肿瘤、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肾病综合征等,符合鼓胀特征者,亦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病因病机

鼓胀病因比较复杂,概言之,有酒食不节、情志刺激、虫毒感染病后续发四个方面。形成本病的机理,主要在于肝脾肾受损,气滞血结,水停腹中。

一、病因

1.酒食不节

①嗜酒过度②恣食甘肥厚味→脾胃损伤,运化失职→酿湿生热→清浊相混,壅阻气机→气机升降失常,湿浊内聚→遂成鼓胀

在病毒性肝炎中,丁肝占15.9%,乙肝占5.3%。酒精中毒为欧美肝硬化的主因,并发乙肝感染会加重酒精性肝病,更易导致肝硬化。

2.情志刺激

忧思郁怒,伤及肝脾。

(1)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日久由气及血→肝之络脉瘀阻。

(2)肝气横逆伐脾胃→脾运失健→水湿内停→气、血、水壅结→鼓胀

3.虫毒感染

(1)接触血吸虫疫水,感染水毒→虫毒阻塞经隧,脉道不通→久延失治→肝脾两伤→症积;

(2)内伤肝脾,脉络瘀阻→升降失常,气滞络瘀,清浊相混→水液停聚→鼓胀。

此即《渚病源候论》所称的''水毒''、''水蛊''之类。血吸虫病演变为肝硬化者占14~36.3%

4.病后续发

凡因它病损伤肝脾→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者→均有续发鼓胀的可能。

(1)黄疸日久→湿邪(湿热或寒湿)蕴阻→肝脾受损,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鼓胀

(2)或症积不愈→气滞血结,脉络壅塞→正气耗伤→痰瘀留着→水湿不化→鼓胀

(3)或久泻久痢→气阴耗伤,肝脾受损→生化乏源→气血滞涩→水湿停留等→鼓胀。

二、病机

1.基本病机--总属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

2.病位--主要在于肝脾,久则及肾

(1)肝--主疏泄,司藏血,肝病则疏泄不行,气滞血瘀,进而横逆乘脾

(2)脾--主运化,脾病则运化失健,水湿内聚,进而土壅木郁,以致肝脾俱病

(3)病延日久,累及于肾,肾关开阖不利,水湿不化,则胀满愈甚

3.病理因素--气滞、血瘀、水湿,三者既各有侧重,又常相互为因,错杂同病

故喻嘉言曾概括为''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瘀。''

4.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

5.病理转归与预后

转归

初起--肝脾先伤,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两者互为相因→气滞湿阻,清浊相混--→以实为主;

进而--湿浊内蕴中焦,阻滞气机,既可郁而化热,而致水热蕴结,亦可因湿从寒化--→水湿困脾

久则--气血凝滞,隧道壅塞,瘀结水留更甚。肝脾日虚,病延及肾,肾火虚衰,不但无力温助脾阳,蒸化水湿,且开阖失司,气化不利--→阳虚水盛;若阳伤及阴,或湿热内盛,湿聚热郁,热耗阴津,则肝肾之阴亏虚,肾阴既损,阳无以化,则水津失布,阳虚水停,故后期以虚为主。

至此因肝、脾、肾三脏俱虚,运行蒸化水湿的功能更差,气滞、水停、血瘀三者错杂为患,壅结更甚,其胀日重,由于邪愈盛而正愈虚,故本虚标实,更为错综复杂,病势日益深重。

预后

由于鼓胀病情易于反复,预后一般较差,故属于中医风、痨、臌、膈四大难症之一,因气、血、水互结,邪盛而正衰,治疗较为棘手。

病在早期--正虚不著,经适当调治,腹水可以消失,病情可趋缓解。

延至晚期--邪实正虚,则预后较差,腹水反复发生,病情不易稳定。

若饮食不节,或服药不当,或劳倦过度,或正虚感邪,病情可致恶化:

(1)阴虚血热,络脉瘀损,可致出血:鼻衄、齿衄,甚或大量呕血、便血;

(2)或肝肾阴虚,邪从热化,蒸液生痰,内蒙心窍,引动肝风,则见神昏谵语、痉厥等严重征象;

(3)如脾肾阳虚,湿浊内蒙,蒙蔽心窍,亦可导致神糊昏厥之变,终至邪陷正虚,气阴耗竭,由闭转脱,病情极为险恶。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主症:初起脘腹作胀,食后尤甚,继而腹部胀满如鼓,重者腹壁青筋显露,脐孔突起。

2.兼症:常伴乏力、纳差,尿少及齿衄,鼻衄、皮肤紫斑等出血现象,可见面色萎黄,黄疸,手掌殷红、面颈胸部红丝赤缕、血痣及蟹爪纹。

3.病史:本病常有酒食不节、情志内伤,虫毒感染或黄疸,胁痛、症积等病史。

二、相关检查

1.超声波:鼓胀为腹内积水,可用超声波探测腹水--了解腹水量。

2.腹腔穿刺液检查:有助于区分漏出液和渗出液。

3,腹水的恶性肿瘤细胞学检查、细胞培养、结核杆菌豚鼠接种及酶、化学物质测定--均为辅助诊断手段。

4.鼓胀与西医肝硬化失代偿期关系最为密切,常由病毒性肝炎所致,血清乙、丙、丁型肝炎病毒相关指标--可显示感染依据。

5.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粪检可见虫卵或孵化有毛蚴,皮内试验、环卵沉淀反应、血清学检查等--可作为血吸虫感染依据。

6.肝功能、B超,CT、MRI、腹腔镜、肝脏穿刺等检查--有助于腹水原因的鉴别。

7.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显示门静脉高压所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情况。

三、病证鉴别

1.鼓胀与水肿

鼓胀--主要为肝、脾、肾受损,气、血、水互结于腹中,以腹部胀大为主,四肢肿不甚明显。晚期方伴肢体浮肿,每兼见面色青晦,面颈部有血痣赤缕,胁下症积坚硬,腹皮青筋显露等。

水肿--主要为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湿泛溢肌肤。其浮肿多从眼睑开始,继则延及头面及肢体,或下肢先肿,后及全身,每见面色咣白,腰酸倦怠等,水肿较甚者亦可伴见腹水

2.气臌、水臌与血臌

气臌-- 腹部膨隆,嗳气或矢气则舒,腹部按之空空然,叩之如鼓,是为''气臌'',多属肝郁气滞;

水臌--腹部胀满膨大,或状如蛙腹,按之如囊裹水,常伴下肢浮肿,是为''水臌'',多属阳气不振,水湿内停;

血臌--脘腹坚满,青筋显露,腹内积块痛如针刺,面颈部赤丝血缕,是为''血臌'',多属肝脾血瘀水停。

临床上气、血、水三者常相兼为患,但各有侧重,掌握上述特点,有助于辨证。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临床首先应辨其虚实标本的主次,标实者--当辨气滞、血瘀、水湿的偏盛;本虚者--当辨阴虚与阳虚的不同。

二、治疗原则

标实为主者--当根据气、血、水的偏盛,分别采用行气、活血、祛湿利水或暂用攻逐之法,同时配以疏肝健脾;

本虚为主者--当根据阴阳的不同,分别采取温补脾肾或滋养肝肾

法,同时配合行气活血利水。

由于本病总属本虚标实错杂,故治当攻补兼施,补虚不忘实

泻实不忘虚。

注意事项

1.注意祛邪与扶正药物的配合:本病患者腹胀腹大,气、血、水壅塞,治疗每用祛邪消胀诸法。若邪实而正虚,在使用行气、活血,利水、攻逐等法时,又常需配合扶正药物。临证还可根据病情采用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等方法,扶助正气,调理脾胃,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

2.腹水消退后仍须调治:经过治疗,腹水可能消退,但肝脾肾正气未复,气滞血络不进行善后调畅,腹水仍然可能再起,此时必须抓紧时机,疏肝健脾,活血利水,培补正气,进行善后调理,以巩固疗效。

3.鼓胀危重症宜中西医结合及时处理:肝硬化后期腹水明显,伴有上消化道大出血、重度黄疸或伴有感染,甚则肝昏迷者,病势重笃,应审察病情,配合有关西医抢救方法及时处理。

三、证治分类

1.气滞湿阻证

症状:腹部胀大,按之不坚--肝郁脾虚,湿浊中阻

胁下胀满或疼痛--肝失条达,络气痹阻

饮食减少,食后胀甚,得嗳气,矢气稍减--气滞中满,脾失健运

下肢浮肿,小便短少--气滞湿阻,水道不利

舌苔薄白腻,脉弦--肝郁湿阻

证机概要:肝郁气滞,脾运不健,湿浊中阻

治法:疏肝理气,运脾利湿。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前方-以疏肝理气为主,适用于胸胁闷胀疼痛较著者

后方-以运脾利湿消胀为主,适用于腹胀、尿少、苔腻者。

常用药:柴胡、香附、郁金、青皮--疏肝理气;

川芎、白芍--养血和血;

苍术、厚朴、陈皮--运脾化湿消胀;

茯苓、猪苓--利水渗湿。

加减:①胸脘痞闷,腹胀,噫气为快,气滞偏甚者,可酌加佛手、沉香、木香凋畅气机;

②如尿少,腹胀,苔腻者,加砂仁、大腹皮、泽泻、车前子以加强运脾利湿作用

③若神倦,便溏,舌质淡者,宜酌加党参、附片、干姜、川椒以温阳益气,健脾化湿

⑤ 如兼胁下刺痛,舌紫,脉涩者,可加延胡索、莪术、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

临证备要:

圣吴农:治疗肝硬化腹水化瘀是利水的关键,而行气又是化瘀的关键。但行气必须上、中、下三焦同时着手,因为病理的影响已不局限于肝脾了。补气也是重要的环节,因为鼓动无力则行气不能而化瘀无功,何况正气不支,纵然水去,必有隐患。

我的基本方药是重用黄芪以补中气,重用葶苈子以泻肺气、用三棱、莪术、香附等行气破血,用地鳖虫、蝼蛄、蟋蟀干等活血利水,以人参鳖甲煎丸(或大黄廑虫丸)以破瘀消瘤、利其前后。又用少量山慈菇粉吞服,取其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膀胱无尿,自非淡渗分利之品所能奏效,故用蝼蛄、蟋蟀等,用量蝼蛄7~10只,蟋蟀干3~4.5g,吞服,煎服无效。刘寄奴有行气活血功效而起消胀除满作用,通天草利水有较好的作用。这些药均可选用。在腹围缩小到一定程度时,治疗重点当转向养阴与健脾,具体方药随症而施。牙血、鼻血也很常见,盐水炒怀牛膝、青黛拌黑山栀、生蒲黄、粉丹皮、鲜茅根等同用,都有一定效果。

2.水湿困脾证

症状: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脾阳不振,水饮内停

甚则颜面微浮,下肢浮肿--脾虚水蓄,泛溢于肌肤

脘腹痞胀,得热则舒--寒水相搏,中阳不运

周身困重,精神困倦,怯寒肢冷--湿邪困脾,阳气不展

小便少,大便溏--水邪困脾,兼伤肾阳

舌苔白腻,脉缓--湿盛阳微之象

证机概要:湿邪困遏,脾阳不振,寒水内停。

治法: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代表方:实脾饮加减。本方有振奋脾阳,温运水湿的作用之肿胀。适用于脾阳

不振,寒湿内盛之肿胀

常用药:

附子、干姜、桂枝--振奋脾阳,温化水湿;

苍、白术、厚朴、草果、陈皮--行气健脾除湿;

木香、木瓜--理气通络

连皮茯苓、泽泻--利水渗湿。

加减:①浮肿较甚,小便短少--加肉桂、猪苓、车前子温阳化气,利水消肿②如兼胸闷咳喘--加葶苈子、苏子、半夏等泻肺行水,止咳平喘

③如胁腹痛胀--加郁金、香附、青皮、砂仁等理气和络

④如脘闷纳呆,神疲,便溏,下肢浮肿--加党参、黄芪、山药、泽泻等健脾益气利水。

临证备要:

①臌胀消水方(王文彦)

蓼实30g 苍术15g 当归20g 茅根30g 大腹皮20g 防己15g 槟榔15g 黄芪50g 茯苓30g 荔枝核30g 陈皮15g 泽兰叶20g 桑皮20g 砂仁15g 蒲黄炭20g

3.水热蕴结证(湿热壅盛)

症状:腹大坚满,脘腹胀急--湿热互结,浊水停聚

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湿热上蒸

大便秘结或溏垢--湿热阻隔,邪热内盛

小便赤涩--湿热下注,气化不利

或有面目,皮肤发黄--湿热熏蒸,胆汁外溢

舌边尖红,苔黄腻或兼灰黑,脉象弦数--湿热壅盛

证机概要:湿热壅盛,蕴结中焦,浊水内停。

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代表方: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

中满分消丸-清热化湿,行气利水作用,适用于湿热蕴结,脾气阻滞所致胀满茵陈蒿汤-清泄湿热,通便退黄,用于湿热黄疸

常用药:

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茵陈、金钱草、山栀、黄柏

厚朴、枳实、砂仁、陈皮、干姜--理气消胀,健脾除湿-苍术、半夏

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水--车前子、滑石

人参、白术--健脾益气         大黄--分利二便

姜黄--活血化瘀

知母--清热养阴

甘草--调和药物

加减:①热势较重,常加连翘、龙胆草、半边莲清热解毒

②小便赤涩不利者,加陈葫芦、蟋蟀粉(另吞服)行水利窍

④ 如腹部胀急殊甚,大便干结,可用舟车丸行气逐水,但其作用峻烈,不可过用。

临证备要:

(1)《傅青主男科》''决流汤''方,先其制方简捷可取。方用黑牵牛12g,制甘遂9g,上肉桂3g(另包冲)、川桂枝9g,车前子30g(傅氏原方:丑、遂各6g,肉桂lg车前同。原方无桂枝,因患者病重,故改其制)。后处以香砂六君子汤(广木香9g,缩砂仁1.8,姜制半夏9g,土炒白术9g,潞党参9g,广陈皮7.5g,炙甘革6g,云茯苓9g,生姜3片)扶持胃气。细绎此汤,大有经方遗意,立方标本兼顾。黑丑、甘遂、车前子,行水以治其标;肉桂有引水入膀胱之功,重在湿阳以培其本。以后我又以此法治慢性水臌证,同样获得良效。

(2)消水丹方(李昌源)

消水丹方:甘遂10g,枳壳15g,沉香10g,琥珀10g,麝香0.5g,共研细末装入胶缦,每次服4粒,平旦用大枣煎汤送服,间日1次。

本方以甘遂攻水破血为君,枳实、沉香行气导滞为臣,佐琥珀干水活血以破痫积,麝香走窜利窍而通经络。以大枣汤平且送服,乃仿仲景十枣汤方义,旨在缓和药性,顾护脾胃,全方有逐水、行气、活血之功,收祛邪以安正之效。使用时要遵循''中病即止''的原刑,不可过服、久服,免伤正气。

临证之时,无论寒热虚实,只要出现腹水,即可''急则治其标''而酌用本方攻逐,并根据病机所在酌用健脾疏肝、补益肝肾、益气养血等法以治其本,巩固疗效。

(3)鼓胀患者,病程较短,正气尚未过度消耗,而腹胀殊甚,腹水不退,尿少便秘,脉实有力者,可遵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满者,泻之于内''的原则,酌情使用逐水之法,以缓其苦急,主要适用于水热蕴结和水湿困脾证。常用逐水方如牵牛子粉,每次吞服1.5-3克,每天1-2次。或舟车丸、控涎丹、十枣汤等选用一种。舟车丸每服3-6克,每日1次,清晨空腹温开水送下。控涎丹3-5克,清晨空腹顿服。十枣汤可改为药末,芫花,甘遂,大戟等份,装胶囊,每服1.5-3克,用大枣煎汤调服,每日1次,清晨空腹服。以上攻逐药物,一般以2-3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停3-5天后再用。临床使用注意事项:①中病即止:在使用过程中,药物剂量不可过大,攻逐时间不可过久,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以免损伤脾胃,引起昏迷、出血之变。②严密观察:服药时必须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药后反应,加强调护。一旦发现有严重呕吐、腹痛、腹泻者,即应停药,并做相应处理。③明确禁忌症:鼓胀日久,正虚体弱,或发热,黄疸日渐加深,或有消化道溃疡,曾并发消化道出血,或见出血倾向者,均不宜使用。

4.瘀结水留证(肝脾血瘀)

症状:脘腹坚满,青筋显露或怒张,胁下症结痛如针刺-瘀阻肝脾,隧道不通

或见赤丝血缕,面、颈、胸、臂出现血痣或蟹爪纹--瘀阻之象

口干不欲饮水--水湿内聚,水不上承

面色晦暗黧黑--邪阻下焦,瘀热入肾

或见大便色黑--瘀伤阴络,血随便溢

舌质紫黯或有紫斑,脉细涩--气血郁滞之象

证机概要:肝脾瘀结,络脉滞涩,水气停留。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代表方:调营饮加减。本方活血化瘀,行气利水,适用于瘀血阻滞,水湿内停之肿胀。

常用药:

当归、王不留、丹参、赤芍、桃仁、三棱、莪术、鳖甲--化瘀散结;

槟榔、大腹皮--行气消胀;

马鞭草、益母草、葶苈子、泽兰、泽泻、赤茯苓--化瘀利水。

加减: ①胁下症积肿大明显,可选加穿山甲、地鳖虫、牡蛎,或配合鳖甲煎丸内服,以化瘀消症

②如病久体虚,气血不足,或攻逐之后,正气受损,宜用八珍汤或人参养营丸等补养气血;如大便色黑,可加参三七、茜草、侧柏叶等化瘀止血

③如病势恶化,大量吐血、下血,或出现神志昏迷等危象,当辨阴阳之衰脱而急救之。

临证备要:

软肝缩脾方(赵绍琴)

组成与用法 :柴胡6g 黄芩10g 蝉衣6g 白僵蚕10g 片姜黄6g 水红花子10g炙鳖甲20g 生牡蛎20g 生大黄1g 焦三仙各10g。上方每周5剂,每剂煎取500ml左右,分2~4次温服,服3个月后改为每周3剂分服维持。

功用与评述 :行气开郁,活血化瘀,软肝缩脾。方中用升降散(蝉衣、僵蚕、片姜黄、大黄)开通内外,平调升降,燮理气血;柴胡疏达肝胆之经气,解除肝气之郁结;黄芩苦寒,善清少阳郁热,并清因诸郁而蕴生之内热;水红花子活血且能利水,除血滞,化水湿;焦三仙化积滞以疏导肠胃;鳖甲、牡蛎咸寒软坚,以散瘀结。诸药合用,针对肝硬化早期以肝硬、脾大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可收到调气开郁、活血化瘀、软肝缩脾之功效。

5.阳虚水盛证(脾肾阳虚)

症状:腹大胀满,形似蛙腹,朝宽暮急--脾肾阳虚,水饮内停

脘闷纳呆,神倦怯寒,肢冷浮肿--脾阳不振,阳气不布

下肢浮肿,小便短少不利--肾阳衰惫,不能蒸化水液

面色苍黄,或呈咣白--肝脾失调,肾阳不足

舌体胖,质紫,苔淡白,脉沉细无力--阳虚瘀阻之象

证机概要:脾肾阳虚,不能温运,水湿内聚。

治法:温补脾肾,化气利水。

代表方: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前方--由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组成,有温阳健脾,化气利水作用,适用于脾阳虚弱,水湿内停者

济生肾气丸--即金匮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子,有温补肾气,利水消肿作用,适用于肾阳虚衰,水气不化者

常用药:

附子、干姜、人参、白术、鹿角片、胡芦巴--温补脾肾

茯苓、泽泻、陈葫芦、车前子--利水消胀

加减:①偏于脾阳虚弱,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者--加黄芪、山药、苡仁、扁豆益气健脾

②偏于肾阳虚衰,面色苍白,怯寒肢冷,腰膝酸冷疼痛者--加肉桂、仙茅、仙灵脾等,以温补肾阳

临证备要

黄芪漫谈录(申志强)

学生问:吕老(吕承全主任医师),上午在门诊复诊的肝硬化病人,原来一直服用健脾利水之剂,水肿迟迟不消,然而您在原方基础上将15g黄芪改为50g,又去掉利水之猪苓、泽泻,服药一周水肿基本消失,这是什么道理?

吕老答:这有黄芪的很大功劳。黄芪的主要功能是补中气,益肺卫,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肺气不足之证。此患者本是脾虚水湿不得运化而潴留,溢于肌肤而水肿。原来的治疗原则是正确的。黄芪能益气健脾,运气行水,有推陈出新的作用,所以成倍增加黄芪的用量。至于猪苓、泽泻之属,虽较黄芪利尿为快,但易伤津耗气,于此脾虚水湿者,有所不宜,故去之。此一增一减,正治病求本之意也。

学生问:有人认为黄芪能升高血压,然肝硬化腹水的病人大都有门静脉高压症状,知果用黄芪补提中气,是否会使门静脉压进一步增高?

吕老答:不会。黄芪益气能改善机体的循环功能,具有维持血压相对平衡的双重作用,因此不会增加门静脉压,反而能改善其症状。记得1961年曾治贾某,原患肝硬化腹水,夜间突然出现吐血不止,某医院诊为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经抢救治疗,出血已止,但腹水渐重,几经放腹水和用甘遂、芜花之类攻水剂治疗近2月,腹水仍未消失。当时病人面色萎黄,肢体消瘦,腹大如瓮,立则欲倒。我用桂附理中汤加黄芪调治,每次黄芪均在100g,服药半月后,腹水已消大半,又调治半月腹水基本消失,此后改单味黄芪每次100g水煎服,先后共用黄芪1500g,水肿未再复发。1年后复查,食道静脉曲张消失,别无不适症状。

王清任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以''四两黄芪为主药'',说明黄芪能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功能,使气血平衡。(孙继芬主编.黄河医话.第1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8~89)

6.阴虚水停证(肝肾阴虚)

症状:腹大胀满,或见青筋暴露,小便短少--水气停聚,血行不畅

心烦失眠,时或鼻衄,牙龈出血--阴虚内热,热伤阳络

口干而燥--阴虚于内,津不上承

面色晦滞,唇紫--瘀血内阻

舌质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脉弦细数--肝肾阴亏血虚之象

证机概要:肝肾阴虚,津液失布,水湿内停。

治法:滋肾柔肝,养阴利水。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

前方--重在滋养肾阴,用于肾阴亏虚,腰酸,口干等症

后方--养阴柔肝,用于阴虚肝郁,胁肋隐痛,内热烦躁,舌红苔少之症

常用药:

沙参、麦冬、生地、山萸肉、枸杞子、楮实子--滋养肾阴;

猪苓、茯苓、泽泻、玉米须--淡渗利湿。

加减:①津伤口干明显--加石斛、玄参、芦根等养阴生津

②如青筋显露,唇舌紫暗,小便短少--加丹参、益母草、泽兰、马鞭草等化瘀利水

③如腹胀甚--枳壳、大腹皮以行气消胀

④兼有潮热,烦躁--加地骨皮、白薇、栀子以清虚热

⑤齿鼻衄血--加鲜茅根、藕节、仙鹤草之类以凉血止血

⑥如阴虚阳浮,症见耳鸣,面赤,颧红--加龟板、鳖甲、牡蛎等滋阴潜阳

⑦湿热留恋不清,溲赤涩少--加知母、黄柏、六一散、金钱草等清热利湿

临证备要:

鼓胀''阳虚易治,阴虚难调'':水为阴邪,得阳则化,故阳虚患者使用温阳利水药物,腹水较易消退。若是阴虚型鼓胀,温阳易伤阴,滋阴又助湿,治疗颇为棘手。临证可选用甘寒淡渗之品,如沙参、麦冬、楮实子、干地黄,芦根、茅根、猪苓、茯苓、泽泻、车前草等,以达到滋阴生津而不黏腻助湿的效果。此外,在滋阴药中少佐温化之品(如小量桂枝或附子),既有助于通阳化气,又可防止滋腻太过。

附:变证

鼓胀病后期,肝、脾、肾受损,水湿瘀热互结,正虚邪盛,危机四伏。若药食不当,或复感外邪,病情可迅速恶化,导致大量出血、昏迷、虚脱多种危重证候。

1.大出血

症状:骤然大量呕血,血色鲜红,大便下血,暗红或油黑。多属瘀热互结,热迫血溢

治法:清热凉血,活血止血

代表方:犀角地黄汤加参三七、仙鹤草、地榆炭、血余炭、大黄炭等。

若大出血之后,气随血脱,阳气衰微,汗出如油,四肢厥冷,呼吸低弱,脉细微欲绝,治宜扶正固脱,益气摄血,方用大剂独参汤加山萸肉,并可与''血证''节互参。

2. 昏迷

症状:神识昏迷,烦躁不安,甚则怒目狂叫,四肢抽搐颤动,口臭便秘,溲赤尿少,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证机概要:痰热内扰,蒙蔽心窍

治法:清热豁痰,开窍熄风

代表方:安宫牛黄丸合龙胆泻肝汤加减。亦可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

备选方:若痰浊壅盛,蒙蔽心窍,症见静卧嗜睡,语无伦次,神情淡漠,舌苔厚腻,治当化痰泄浊开窍,方用苏合香丸合菖蒲郁金汤。煎剂中酌选石菖蒲、郁金、远志、茯神、天竺黄、胆南星、竹沥、半夏等豁痰开闭。

加减:①热甚-加黄芩、黄连、栀子、龙胆草;②动风抽搐加石决明、钩藤;③腑实便秘加大黄、芒硝;④津伤,舌质干红-加生地、麦冬、石斛。⑤病情继续恶化,昏迷-加深,汗出肢冷,气粗,撮空,两手抖动,脉细微弱者,为气阴耗竭,正气衰败,急予生脉散、参附龙牡汤以敛阴回阳固脱。

一、专方辨证论治

(一)软肝煎

组成与用法: 太子参30g 白术15g 楮实子12g 川萆薢10g 云苓15g 菟丝子12 土鳖虫3  甘草6  丹参18鳖甲(醋炙)30。

用法:土鳖虫烘干研成细末。水3碗,入鳖甲先煎半小时,纳诸药煎至1碗,冲服土鳖虫末渣再煎服。

功用与评述:健脾护肝,化症软坚。本方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授的专病专方。

辨证加减

1.酒精中毒性肝硬化加葛花以清热化湿;

2.门脉性肝硬化,若硬化较甚加炒山甲以化瘀软坚;

3.牙龈出血者,加紫珠草或仙鹤草以凉血止血

4.阴虚者去川萆薢,加淮山药、石斛以养阴生津。

(二)软肝缩脾方

组成与用法 :柴胡6g 黄芩10g 蝉衣6g 白僵蚕10g 片姜黄6g 水红花子10g炙鳖甲20g 生牡蛎20g 生大黄1g 焦三仙各10g。上方每周5剂,每剂煎取500ml左右,分2~4次温服,服3个月后改为每周3剂分服维持。

功用与评述 :行气开郁,活血化瘀,软肝缩脾。本方为北京中医学院赵绍琴教授的专病专方。方中用升降散(蝉衣、僵蚕、片姜黄、大黄)开通内外,平调升降,燮理气血;柴胡疏达肝胆之经气,解除肝气之郁结;黄芩苦寒,善清少阳郁热,并清因诸郁而蕴生之内热;水红花子活血且能利水,除血滞,化水湿;焦三仙化积滞以疏导肠胃;鳖甲、牡蛎咸寒软坚,以散瘀结。诸药合用,针对肝硬化早期以肝硬、脾大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可收到调气开郁、活血化瘀、软肝缩脾之功效。

辨证加减

1.胸胁满闷,喜叹息,脉沉而滞,气郁显著,加佛手片、香附疏肝解郁;

2.厌食呕恶,胁肋不舒,舌苔白腻,湿郁为甚,加藿香、佩兰、姜半夏以化湿和中;

3.心烦失眠,急躁易怒,舌红起刺,此郁之象,加川连、丹皮、龙胆草以清肝泻热;

4.暧气频作,食后脘堵,积滞明显,加保和丸以导滞和中;

5.腹壁青筋暴露,肝掌、蜘蛛痣等特征明显,舌有瘀斑,血瘀之征,重用鳖甲、牡蛎,加莪术、三棱,或配服鳖甲煎丸每日1丸,以加强活血化瘀之效;

6.形体消瘦、神疲之力,脉象沉细软弱,虚象为主,当区别气血阴阳之偏重,酌加补益之品,气虚者,舌淡脉虚,加白术、太子参以益气补中;血虚者,唇淡面黄,脉细,加阿胶以补血;

7.舌淡苔滑、脉象濡缓,中阳不足,加干姜、吴茱萸温补中阳;

8.舌红尖绛,少苔且干,下焦阴亏,加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以养阴生津。

(三)益气化积解毒汤

组成与用法: 黄芪 丹参各20~30g白术 茯苓 郁金 当归 生地各12~15g泽兰叶 鸡内金(研末冲服) 板蓝根 败酱草 黄精各15~20g 紫河车10g 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紫河车(为末装入空心胶囊中,每次服5g, 日服2次)。

功用与评述 健脾益气,补肾养皿,益气化积,解毒利湿。方中首选黄芪益气健脾,培补后天;白术补脾益胃,燥湿和中;茯苓渗湿健脾;生地、黄精补益肾阴;紫河车益气养血,填补精血以滋养先天;上药共同滋养后天,扶正固本;又以丹参活血养血祛瘀;当归补血活血止痛;郁金、泽兰叶活血祛瘀,利胆退黄,治瘤瘕痞块等证;败酱草、板蓝根清热解毒,祛瘀止痛;鸡内金消食积作用较强,而又具有健脾之功。诸药合用有益气化积,解毒利湿之效,以治诸症。

药理研究黄芪含糖类,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的作用,能促进细胞组织对病毒诱生干扰素,抑制病毒生长。白术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醇和白术酮,并含维生素A类物质,有降低血糖、促进肠胃分泌的作用;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且能促进电解质特别是钠的爿产出,其利尿作用可能是由于抑制肾小管重吸收机能;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的作用。黄精可防止肝脂肪浸润并能抗肝损伤。败酱草有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流通门静脉循环的作用。尤其是丹参、郁金等活血化瘀药物不仅能扩张肝内血管,改善肝细胞供血,提高耐缺氧能力,对损伤之肝细胞有修复的作用,还具有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形成,减少胶原物质的分泌,抑制纤维组织增生促进正常免疫功能和抑制异常免疫反应的作用。茯苓有缓慢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进钠、氯、钾等电解质的排出。当归能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板蓝根有抗病毒作用。口服鸡内金粉,能使胃液分泌量及酸度增加,排空加速。紫河车对肝硬化腹水有一定疗效。

辨证加减

1.肝经湿热为主者,皮肤发黄色泽鲜于明,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臧黄芪、紫菏酊车,加茵陈、金钱草、蒲公英、连翘以增清:热利湿之效;

2.脾虚湿盛为主者,有轻度腹水,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无力,加苍白术、薏仁以健脾利湿;

3.气血两虚为主者,加人参、阿胶以大补气血;

4.肝血瘀积为主者,面色黧黑,胁下症积质地坚硬,刺痛不移,鼻衄、齿衄或呕血,有蜘蛛痣、肝掌,腹壁静脉怒张,有时大便色黑,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加鳖甲、参三七、土鳖虫以增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效;

5.肝肾阴虚为主者,减黄芪、紫河车,加生地、沙参、鳖甲、丹皮以滋补肝肾;

6.脾肾阳虚为主者,加制附子、鹿角胶、淫羊藿以温补脾肾。

名老中医经验

1.肝硬化腹水证治(陈泽霖) 先父陈耀堂老中医认为臌胀之成因不外肝郁失疏,脾胃受伤,痰饮结聚,饮食之精华不能转输,浊气在下,营卫凝滞,化为血瘀,清浊相混,隧道壅塞,形成臌胀。因此他认为肝气郁滞,脾虚失运,痰瘀交阻,水湿逗留为肝硬化腹水的共性,故治疗时宜用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活血行瘀,渗利水湿以消退腹水,改善肝功能。他认为辨证关键在于分虚实,但临床上实证甚少,大多为虚中夹实,故须''补中去实''。他早年喜用下瘀血汤合四君子汤加利水剂以治臌胀,晚年则常分期论治,在腹水多时,以软坚化瘀,利水消胀为主。常用方为党参12g,白术12g,鳖甲15g,丹参15g,猪茯苓各15g,泽泻15g,炮山甲9g,地鳖虫,桃仁9g,陈葫芦30g,虫笋30g,车前子15g等。腹水退后,腹胀减轻则以补为主,酌加理气活血之品,常以下方巩固疗效:黄芪15g  当归12g  鳖甲12g  苍白术各9g  莪术9g  猪茯苓各15g  泽泻30g  炮山甲9g  他认为肝硬化之腹水,与肾炎引起之腹水多属阳虚之不同,肝硬化易于伤阴,故宜在方中酌加生地、麦冬之类,利水而不伤阴。

我在临床治疗肝硬化腹水,早年常用十枣汤泻水,确有不少副作用,但在当时对顽固腹水用备种利尿剂无效时,不失为急救之一。我曾观察过一部分病人,在腹水抽空后用中药与不用中药,其复发率大不一样。因此,我曾拟一处方,用黄芪15g,当归12g,白术9.郁金9g,鳖甲9g,木香9g,桃仁9g。制成浓缩浸骨片,每天3次,每次5片,作为腹水消退后的巩固方,有一定疗效。

在临床上体会肝硬化腹水病人确易伤阴,用双氢克尿塞、速尿等利尿剂,只要一周后即可见舌质转红,舌苔剥脱,停药早可恢复,如继续应用,则易诱发肝昏迷,这一点十分重要,宜速用速用养阴生津、益气活血之生地、首乌、石斛、麦冬、太子参、杞子之类,以助恢复。(陈泽霖等主编.名医特色经验精华.第1版.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7:78~79)

2.肝硬化腹水证治(吴圣农) 肝硬化腹水主要病机在于肝脾症积内结,血瘀络痹,水液不能下注膀胱,而致腹大脐凸,属''血不利则为水''。 治疗肝腹水化瘀是利水的关键,而行气又是化瘀的关键。但行气必须上、中、下三焦同时着手,因为病理的影响已不局限于肝脾了。补气也是重要的环节,因为鼓动无力则行气不能而化瘀无功,何况正气不支,纵然水去,必有隐患。

我的基本方药是重用黄芪以补中气,重用葶苈子以泻肺气、用三棱、莪术、香附等行气破血,用地鳖虫、蝼蛄、蟋蟀千等活血利水,以人参鳖甲煎丸(或大黄廑虫丸)以破瘀消瘤、利其前后。又用少量山慈菇粉吞服,取其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膀胱无尿,自非淡渗分利之品所能奏效,故用蝼蛄、蟋蟀等,用量蝼蛄7~10只,蟋蟀干3~4.5g,吞服,煎服无效。刘寄奴有行气活血功效而起消胀除满作用,通天草利水有较好的作用。这些药均可选用。在腹围缩小到一定程度时,治疗重点当转向养阴与健脾,具体方药随症而施。牙血、鼻血也很常见,盐水炒怀牛膝、青黛拌黑山栀、生蒲黄、粉丹皮、鲜茅根等同用,都有一定效果。

肝脾症结,由于肝失疏泄条达而脏腑气机不利,气不仅为血之帅,凡饮食之精微、转化之糟粕均非气不能输布,非气不能排泄。因此,(陈泽霖主编.名医特色经验精华.第1版.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7年  76~77)

3.水臌治法探索(余无言)

对于臌证的治法,是以攻为主,还是以补为主,或是攻补兼施,历来是有争议的。……我个人的看法,只要是证实而体未大虚帝,仍当以攻逐水邪为主,但必须学握''审证的确'',掌握好用药分寸,布置好攻下后的调理。

在诊余习读中,我从《傅青主男科》中看到一首''决流汤''方,先其制方简捷可取。1935年,上海仨济医院徐医生介绍该院一位姓张的工友请我诊治。患者40余岁,患水臌重症,腹部臌满甚,腹水上至两胁,气急而喘,小便不利,口干而燥。经医院放水3次,每次腹水穿刺后,旬日即又复胀。外观脐部突起。治当逐水利湿,温攵肾阳。处以傅氏''决流汤'',方用黑牵牛12g,制甘遂9g,上肉桂3g(另包冲)、川桂枝9g,车前子30g(傅氏原方:丑、遂各6g,肉桂lg车前同。原方无桂枝,因患者病重,故改其制)。服药1剂,即见显著利尿之效,腹壁稍软,喘急渐除;3剂后,利尿达斗余之多,腹平而行步捷如常人。后处以香砂六君子汤(广木香9g,缩砂仁1.8,姜制半夏9g,土炒白术9g,潞党参9g,广陈皮7.5g,炙甘草6g,云茯苓9g,生姜3片)扶持胃气而告愈。

从上述案例,使我对傅氏''决流汤''深感兴趣。细绎此汤,大有经方遗意,立方标本兼顾。黑丑、甘遂、车前子,行水以治其标;肉桂有引水入膀胱之功,重在湿阳以培其本。以后我又以此法治慢性水臌证,同样获得良效。,(陈彤云主编.燕山医话.第1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02~204)

4.鼓胀异治(颜亦得)

(1)禹余粮丸出《三因方》。对脾虚肝旺,土不胜水之水气鼓胀,脚膝浮肿,上气喘满,小便不利等症,颇有奇效,能暖寒脏,逐水气,刊五鼓十胀,用之对症,效如桴鼓。在沪曾治黄某肝硬化腹水合并搪尿病,病延日久,气阴两伤,重度腹水,大如抱瓮,水气上凌心肺,喘促不能平卧,舌质红绛,病极危殆。余以参、芪、术、草扶其宗气,螫甲润阴软坚,以禹余粮丸配合甘遂、葶苈子等逐水,药后小便畅利,舌现薄苔,此正气渐振,鼓动浊气外出之征兆,此后腹水渐消,逐步见痊。临床上以该丸治疗青筋未露之单腹胀孝,投之无不如响斯应。                ∫

(2)《经》谓''大小不利治其标,大小利治其本''。确有至理存焉。河北人王某,男,54岁,宿患肾水肿,时愈时发,腹水如鼓,面浮肢肿,气急似喘,泛泛欲吐,腹围达100cm,脉数而促,舌苔腻,用多种利尿剂及腹腔放水,病势不减而邀诊。据证论治,乃肺脾肾三经合病。肾主水,肾气不固,气化不及州都,脾失肾阳温煦,下元制水乏权,上不能散精于肺;用市失开合,水道闭塞,二便不通,水气泛滥为胀为满。急则治其标,先用去菀陈莝、洁净府之法,以甘遂、枳壳、芜花各6g,小茴香15g,白术9g,麝香0.9g,蝼蛄、蟋蟀各7g,共研末,每服0.9g,日服3次,2日后小便畅通,继服4次,腹水渐消,食欲亦开,精神渐振,后用桂附八味丸加减治本,服5月而愈。

单方验方

1.颜亦得治验

(1)民间单方荞麦面粉加白砂糖做团子,每日随意食之,治鼓胀有效。昔年在丹阳时,曾治蔡某,45岁,腹胀已成血鼓,广用诸法,皆乏效果,后用此方1月,肿胀之势逐步消除。荞菱当选用二枝名枯荞的为宜。《圣惠方》治十水肿喘,用此与生大戟同服,李时珍谓荞麦能降气宽畅,祛肠胃滓滞,唯气盛有湿邪者宜之。

(2)又治张童,6岁,腹胀如鼓,用煨黑丑12g研为细末,分成10包,每晨用鸡蛋黄一只拌和,炮熟食之,lO日服完,肿势即平。黑丑为剧烈泻下药,且有杀虫作用,张童之所以能痊愈者,不仅取其利水之效,亦取其杀虫之功。(江苏省中医管理局编:医海拾贝。第1版.南京:江苏科学披术出版社.1992:216~217)

2.臌胀治疗偶得(帅焘)

1969年,余向民间学得治臌胀单方一个。正巧门诊有一病人,书之以供一试。病家得方后便未见继续来院门诊,当时实行自带病历本,不知地址无法追访。两年后于公共车上遇一陌生人,感谢我治好了他的肝病,并说此方很好,其他病友服后也收到了一定的疗效……。再三邀请我到家坐坐。为了弄清情况,我查阅了他治疗前后的化验资料,不仅腹水消失,肝功能也基本恢复正常。平淡的几味药竟有如此疗效?是否属于巧合?继之余又在病房选了几例较重的患者再作试验,结果证明此方对消除腹水有一定疗效。其组方为:

当归15g 白芍10g 大戟15g 车前子15g

取猪脬1个,剪破,纳人鸡蛋适置,缝好,用上药煎汤代水煮脬,30分钟后弃药服鸡蛋,每日2次,每次蛋2个。(视患者饭量增减,亦可连脬服。)                |

门脉性肝硬化腹水属臌胀范畴,其病机较为复杂,初时肝郁气滞,渐至气滞血瘀,久郁化火窃耗肝阴肝血;肝病克伐脾土,脾之运化失司,水湿泛滥,三焦气化壅滥,腹大如臌;脾病生化失宜,水谷精微不能化为气血,反变为痰饮产生积滞,使得虚实夹杂攻补难施。本方当归、白芍养血活血柔肝;鸡子黄滋养肝肾之阴,肝体阴而用阳,肝阴肝血不足,则疏泄必然失调,现肝之阴血得以补充、肝气逐渐条达,脾土不再受弛、运化渐复。大戟、车前子逐水疏通三焦水湿之壅塞;猪脬调整膀胱气化、导水下行;鸡子清清热解毒,消除气、血分之余热,且含有较高之蛋白质和氨基酸,能补充肝病的蛋白消耗。故全方有利尿消忡、滋阴养肝之效,不失为臌胀的一种辅助治疗法。(詹文涛主编.长江医话.第1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58)

3.鸡矢醴散(邵汉龄) 鸡矢醴散系我父亲收集有效单方之一,是以歌诀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歌曰鸡矢醴散治臌胀,泽泻赤芍广木香,青皮枳壳葶苈子,公鸡屎要炒微黄。诸药等份细研末,每服5分黄酒尝。

尝治曹某,患肝硬化合并腹水。西药治疗无效而赴叶县找一位老中医治疗,服30余剂水臌消退,2个月后复发,又找那位老中医治疗,其已谢世。故来院要求服中药治疗。余诊之,患孝腹胀如鼓,青筋暴露,肌瘦,但精神尚佳,脉沉涩,纳差少尿,诊断为水臌,即投鸡矢飕散一料(每味用9g),照法服。7日后来诊,自述服药3日后尿童大增,腹胀满已除,继服3周后来诊,臌胀消退,饮食有增,肝功正常,肝大肋下3cm,停服鸡矢醴散,给以舒肝丸内服以收其功。后来患者介绍几位病人,也收到满意效果。

本方系辛平利水之剂。鸡屎苦凉,利水泄热,祛风解毒,主治臌胀积聚,是为君药;泽泻、葶苈子为臣药,以助利水之效;青皮、枳壳、木香理肝气以散结;赤芍、黄酒有活血化瘀之功。全方共奏消胀利水,理气活血之效。(孙继芬主编.黄河医话.第1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3⑴

预防调护

预防

1.饮食以宜清淡、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生冷寒凉不洁食物易于损伤脾阳,辛辣油腻食物易于滋生湿热,粗硬食物易于损络动血,故应禁止食用。食盐有凝涩水湿之弊,宜低盐饮食;下肢肿甚、小便量少者,则应忌盐。

2.戒愤怒,畅情志,安心休养,避免过劳。

调护

加强护理,注意冷暖,防止正虚感邪。如感受外邪,应及时治疗。

结语

文献摘要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诸病源候论?水蛊候》:''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常欲饮水,皮肤黧黑,如似肿状,名水蛊也。''

《丹溪心法?鼓胀》:''鼓胀又名单臌……如因有故蓄血而腹胀着,宜抵当丸下死血。……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不节,房劳致虚,脾土之阴受伤,转运之官失职……清浊相混,隧道壅塞,郁而为热,热留为湿,湿热相生,遂成胀满,经曰膨胀是也,以其外虽坚满,中空无物,有似于鼓。其病胶固,难以治疗。又名曰蛊,若虫侵蚀之义。珪宜补脾,又须养肺金以制木,使脾无贼邪之患;滋肾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医又不察虚实,急于作效,病者苦于胀急,喜行利药,以求通快,不知宽得一日半日,其肿愈甚,病邪甚矣,真气伤

《景岳全书?肿胀》:''少年纵酒无节,多成水臌。盖酒为水谷之液,血亦水谷之液,酒人中焦,必求同类,故直走血分,……扰乱一番,而血气能无耗损者,未之有也。''

《张氏医通?腹满》:''嗜酒之人,病腹胀如斗,此得之湿热伤脾。胃虽受谷,脾不输运,故成痞胀。……蓄血成臌,腹上青筋见,或手足有红缕赤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