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估值公司依靠什么来维持市场预期(始于西川:20170309)

 昵称40573513 2017-03-23

高估值公司依靠什么来维持市场预期

[为什么]关键词:维持。

昨天看雪球文章,,好像是一篇关于科大讯飞的描述里,提到了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在谈谈我的看法:

那些研发驱动型公司,而长期又看不到销售扩张的配合,就是业绩方面迟迟印证不了之前投资者对公司的美好预期,但是奇怪的是,股价和市值,偏偏又不会如你所想的那样跌成渣,就算阶段性下跌20%或30%之后,它看上去依然很贵。这是为什么呢?

想到这里,一个公司就跳了出来——冠昊生物。大家愿意给好的产品和未来产品的市场容量和市场份额,高估值,给了它们这么高的期许和评价,这是资本市场的好事,体现了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前瞻性和乐观性。但是投资者的乐观预期能维持多久呢?一年还是两年,还是三年?

有预期,而不兑现,最终只能导致阶段性地波动,俗称调整。每到年报公布的节点上,就会有投资者选择出局。而去寻找其他更好的标的,很多个人投资者都不会去紧跟公司的动态,导致他们失去了有效把握公司市值波动的机会。

这样高估值、长期高估值的公司,很多,比如迪安达安凯莱英等等。增量巨大的行业,这种增量就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着鱼儿往上跳,而当短期阶段性地预期落空时,个人投资者的筹码会因股价调整或者K线形态恶劣吓人而卖出,但是机构投资者的筹码却是坚定的,不会随便卖出的。所以就是导致了股价老是跌不透,零散的筹码砸不动盘面,或者机构投资者会在股价刚开始调整20%的时候,就开始进场捡筹码,因为他们预期股价不会大跌,这种预期不断强化,导致股价的波动越来越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或者说,阶段性的股价波动,越来越收敛。而不是像某些题材股那样,上下巨幅震荡。

这也就是从另一方面解释了每当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大家短期不知道该买什么的时候,盘面没有持续性较强、共振性较好的热点时,资金会不约而同地涌向价值合理股,比如华东医药、丽珠集团、海康大华华兰生物之类。有的逻辑是处于公司本身的业绩成长内在的稳定性,而又同时叠加催化剂刺激的话,那股价走起来便会很流畅,很舒服。比如最近走热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个大筐,很多东西只要发挥想象力,都能跟它扯上关系。就看市场怎么去演绎这种关系了。

所以,综上所述,高估值公司只有阶段性的交易机会,而长期持有可能会频繁坐电梯,因为业绩兑现不了, 里边的筹码不会一直坚定的。就像友邦吊顶,去年上半年把大家的胃口吊得很高,半年报出来也确实让大家产生了一点信心,但是随后发生了什么?三季报马上业绩增速大幅下滑,一季报是传统淡季什么都还看不出来,三季报是旺季,而股市的渠道控制力度又非常强,面对大量的个体户式的经销商,公司可以说营销推广可以做到非常接地气,能够第一时间感受到消费者市场的变化和偏好。公司在年报里讲到,在东部沿海城市,友邦的老根据地,渠道下沉已经进了三四线城市,三线是省会,四线是地级市,五线是县城,也就是说,友邦在东部地区除了县城外,其他级别的市级的建材城装饰城都做进去了。投资者如果有兴趣的,可以去你所在地的建材城逛逛,看看有没有友邦经销商的专卖店,看看他们生意如何。看看消费者对集成吊顶的态度和评价如何?除了嘉兴,华南的广州佛山应该是传统吊顶市场的生产基地,友邦要实现消费替代和升级,要革传统吊顶的命,就必须拿下华南广东市场。

所以三季报里提到的,重点市场加强投入,是不是就指的华南?友邦跌了这么多(-30%),依然是50倍PE,大家真是痴心不改。或者看到市场情绪转暖又想炒一把反弹?[加油]
 

SMALLMAC:

只看估值不看市场情绪和主力资金的动态,那小学生都会炒股,按照市盈率排吗,银行最低,满仓银行,我估计再过十年连利息都不一定跑赢。
二级市场说穿了是投机和投资的结合,估值重要吗,是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种情绪的博弈,这在全世界市场都一样,看上去的低估值蓝筹未必永远可靠,股票里赚大钱的永远不可能是安安稳稳守旧型的,保守性投资者。叫你现在花26万美元买一股伯克希尔你敢不敢买呢?
 

韭菜割:

存在就是合理,现在又不牛市疯狂的时候,已经经历几波股灾不跌,有什么办法呢?你要估值低就买银行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