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评论]多一些“心目影院”式的精准助残

 玖玖家政 2017-03-24
在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的红丹丹助盲志愿服务站里有一家特殊的电影院,名字很特别——“心目影院”。来这里“看”电影的都是视力有缺陷的残疾人,而电影的观看方式是听。

“心目影院”很受欢迎。据统计,从2005年开始至2016年底,累计为盲人讲电影645场次,参与志愿者5825人次,盲人观众17709人次残疾人。无疑,该做法很好地满足了盲人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了盲人群体的精神世界。“心目影院”这一做法,其实是“精准助残”的一种体现,正是因为看到了盲人群体的所需所求,才有针对性地推行,这很用心,也很走心。笔者认为,要做好扶残助残工作,就应该多一些“心悦电影”式的精准助残,

问需是精准助残的前提。问需,是开展精准化扶残助残的第一步。即是要根据残疾人的需求,开展对应的帮扶措施或项目,让扶残助残工作更有针对性。如此一来,才能有的放矢,根据残疾人所需所求有所作为。做好问需工作,关键点在于对残疾人的健康状况和实际需求,进行全面摸底。在此基础上,要建好残疾人个人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实施动态管理,明确帮扶要点和重点,为残疾人精细化帮扶提供基础数据。另外,还要建立定期或不定期探访制度,开设与相应残疾人的微信联系群等方式,及时了解需求。

“分类”是精准助残的关键。不同的残疾人群体,扶助的方式必定不相同。正如“心目影院”模式,目标人群主要是盲人群体,根据群体需求度身打造的对口模式。此种模式可以借鉴,一方面,全方位做好扶残助残工作,也要设定个体的辅助方案和措施;一方面,相同群体也会有不同的需求,要尽可能地根据各自个体不同的心理和生活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扶助服务。比方说,一些残疾人自卑心理极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服务;某些残疾人身体状况较差,要根据实际情况,多点关注,及时给予相应的帮助,等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区别,有助于提高扶残助残实效。

“兜底”是精准助残的根本。即是说要有底线思维。一般而言,“兜底”扶残助残,更多的是指残疾人的生活保障和精神疏导。这也是扶残助残工作的基本要求。而这里说的“兜底扶残助残”,还包含了精神层面的扶助,主要把握几个关键点,一方面,要落实好扶残助残的基本工作;一方面,要根据地区经济等方面的实际,合理设定残疾群体扶助的底线,比方说,精神层面的扶残助残,开展哪些固定的服务措施,必须达到什么效果,等等。另外,要根据实际情况(残疾人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服务提升,如为残疾人群体购买人身财险、开展相关的针对性服务(如“心目影院”模式)等,让残疾人群体的生活保障和精神层面的服务不断提质。

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唯有为残疾人群体提供更精准、精细的服务,让扶残助残更走心,残疾朋友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关怀和关爱。(李微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