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素材丨惊蛰篇

 晓西晓贝 2017-03-24

写读创语文教学·二十四节气之【惊蛰】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自惊蛰之日起,农民就没有“几日闲”,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景象。




惊 蛰 由 来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惊蛰到来,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品 读 惊 蛰




惊蛰时节


  春雨唤春雷。第一声春雷往往也是在睡梦中若有若无,朦胧听到的。雷声逶迤,轰轰阗阗(音“填”),春雷挟翠绿的雨丝令万物苏醒:蚯蚓伸开僵蜷了一冬的躯体,土壤就疏通了;蚁王钻出蚁穴试探一下,蚁群就鱼贯而出了;蛙们也挤出了石丛,懒散蹒跚在春雨里。春情弥漫,花草树木因此而竞艳争春,仲春二月由此才有姹紫嫣红,最美的色调。  


  第一声春雷响过,桃就要绽蕾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红一出,春光便都被它占尽。桃花的意境,最耐咀嚼的是杜牧的“一岭桃花红锦黦(音‘越’)”——满山都被夭红染透,风吹如红锦要飘飞。杜甫说:“点注桃花舒小红”。那桃腮是经青葱雨脚的点注,才在星靥中含了几分醉态,变成更娇嗔的酡红。


  杏、桃、李竞开后,春就过去了一半。此时,春风过柳如丝绿,待燕子归栖风紧,就该春分时节了。


节选自《四季小品·惊蛰时节》/ 朱伟 著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节选自《春》/ 朱自清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的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迭迭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紧,那腥气。


节选自《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观田家

韦应物(唐)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仲春郊外

王勃(唐)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杜牧(唐)


暖云如粉草如茵,

独步长堤不见人。

一岭桃花红锦黦,

半溪山水碧罗新。

高枝百舌犹欺鸟,

带叶梨花独送春。 
仲蔚欲知何处在,

苦吟林下拂诗尘。


秦楼月·浮云集

范成大(宋)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咏廿四气诗 惊蛰二月节 (唐·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 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惊蛰……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王制》曰,鸠化为鹰,秋时也,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故鷙鸟感之而变耳。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 汇评

《唐风定》

与太祝《田家》仿佛,而各一风气,并臻至极。

《唐诗别裁》

书诗至处,每在淡然无意,所谓天籁也。



 秦楼月 (宋·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 (宋·范成大)
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 
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 
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剩翻云笈签。 
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宋·张元干)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惊蛰日雷 (宋·仇远)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宋·舒岳祥)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惊蛰后雪作未已阻之湖庄 (宋·曹彦约)
甲拆多应满药栏,跨骡心已拂轻鞍。 
正疑阴固仍飞雪,岂有春中却冱寒。 
启蛰候虫犹自闭,向阳梅子自能酸。 
误成严冷非天意,说与人心作好看。 

 灵岩 (宋·吴栻)
济南惊蛰隐新雷,底事阳关叠叠催。 
不称泺源涌觱沸,只堪崧阜上崔巍。 
他年发已千茎雪,今日心仍一寸灰。 
文雅台边蜗有舍,瓮头归去泼春醅。 

 次韵王正之惊蛰有感言归 (宋·史浩)
闻说天家起阿香,揽桃催杏脸无央。 
夜蟾不解照仙李,朝雨何妨梦楚王。 
知买扁舟成折柳,剩哦佳句作甘棠。 
故园风物虽云好,何必归程遽许忙。 

 山房 (宋·陈允平)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 
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 

 游玉泉 (宋·朱翌)
坡陀石上大绅垂,踞石跏趺世虑微。 
奉引有春扶屐去,送归生月带星稀。 
一时花木助欢笑,四顾风云入指挥。 
是日乃书惊蛰节,鸣蛙已傍小池归。 

 闻蛙 (宋·赵蕃)
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能知喜风月,不必问官私。 

 水龙吟 寿族父瑞堂是日惊蛰 (元·吴存)
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 
吾宗仙猛,当年乘此,遨游人世。 
玉颊银须,胡麻饭饱,九霞觞醉。 
爱青青门外,万丝杨柳,都捻作,长生缕。 

七十三年闲眼,阅人间几多兴废。 
酸咸嚼破,如今翻觉,淡中有味。 
总把余年,载松长竹,种兰培桂。 
待与翁同看,上元甲子,太平春霁。 

 癸丑正月风雨中偶成 (明·袁华)
入春弥月雨霏微,惊蛰无雷雪又飞。 
抚节不愁花蕊晚,感时惟恐麦苗稀。 
当歌对酒愁难遣,问舍求田志己违。 
只尺相望不相见,空吟偪侧思依依。 

 幕客云日为惊蛰节聳然有作 (明·孙承宗)
谁负旋乾手,当春起蛰虫。 
鱼龙惊寂寞,天地喜昭融。 
墐户身方远,昂霄意已雄。 
俗聋谁与破,予欲问丰跂。 

 喝火令 己亥惊蛰后一日,雪中访云林,归途雪已深矣。遂拈小词,书于灯下 (清·顾太清)
久别情尤热,交深语更繁。 
故人留我饮芳樽。 
已到鸦栖时候,窗影渐黄昏。 

拂面东风冷,漫天春雪翻。 
醉归不怕闭城门。 
一路琼瑶,一路没车痕。 
一路远山近树,妆点玉乾坤。 

 西江月 春雷 (清·陆求可)
半夜雷车惊蛰,初春雨脚穿江。 
梅花应已满山香。急驾兰桡画桨。 

一带青山如沐,半湾绿水停航。 
白云渺渺雪茫茫。明月天连纸帐。 

 荆园杂诗 (近现代·李履庵)
小园得雨藓苔滋,不觉春来物候移。 
昨夜新雷又惊蛰,百虫悽抑助敲诗。 

 梦横塘 辛未惊蛰金陵书感 (近现代·周岸登)
断云心远,丝雨梦轻,晚来飞电虚掣。 
殿角春雷,合皂出、憎寒羞热。 
严鼓欺花,冷烟笼水,坏陵弹雪。 
认零金剩粉,乍澹翻浪,人天恨、空悲切。 

都言雁足无凭,甚烹鱼溉釜,也误璫札。 
嫩约钿车,难领略、郊游风物。 
更谁与、调莺剪燕,染柳熏桃斗春色。 
漫动愁吟,背人含泪,捻丁香千结。 

 蝶恋花 辛丑惊蛰灌畦撒种 (当代·黄万里)
露湿霜消惊蛰寐。 
好鸟披头,啭出春风意。 
放水灌畦平整地。一年首计三春事。 

启视堆肥成沤渍。 
玉液琼浆,倾向田间施。 
撒子纷纷香雨坠。茫茫从此新生始①。 

  • 注:①油莱小白菜等十种菜子撒下。


 惊蛰 (当代·吴金水)
久闻生气要春雷,何事阿香犹未回。 
岩下龙蛇埋窈邃,城头燕雀舞崔嵬。 
且招南苑秋千客,来尽西楼翡翠杯。 
自是閒人多乐事,明朝还上舞雩台。 

 初闻雷 (当代·仰斋)
千里莺啼了未知,流光只向槛前窥。 
惊人一霎雷和电,道是春风得意时。 

 闻雷和仰翁 (当代·熊盛元)
当年失箸事难知,春色还从柳外窥。 
广宇无声心浩渺,欣欣物竞冱寒时。 

 和仰斋夫子初闻雷 (当代·颖庐)
紫变红奔恕不知,揭帘或许鬼来窥。 
沈沈天毂谁推手,翻覆东风又一时。


惊 蛰 习 俗



惊蛰吃梨



  苏北及山西一带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古代走西口者也取“离”的谐音,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后来,山西的人们惊蛰日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祭雷神



  惊蛰的节气神乃雷神。在台湾,相传“雷公”是一只大鸟,而且随时随地拿着一支铁锤,就是他用铁锤打出隆隆的雷声,唤醒大地万物,人们才知道春天已经来临了。

客家“炒虫”



  惊蛰日驱虫、除虫、吃虫的习俗,起源非常古老。惊蛰这一天,闽西古汀州地区客家人,或在热水中煮带皮毛的芋子,或炒豆子、炒米谷。民间认为,这样可以消灭多种小虫。还有的客家人或做芋子饭,或做芋子饺吃,以芋子象征“毛虫”,以吃芋子寓意除百虫。




节 令 提 示




惊蛰天气


  4日20时至5日20时,南疆西部山区、青藏高原东部、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部、吉林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南疆西部山区局地有大到暴雪;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西南地区东部、江汉南部、江淮南部、江南、华南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湖南中部、江西中部等地局地有大雨或暴雨。

穿衣应以捂为主



  惊蛰时节尽管天气转暖,但气温变化较大,尤其晚上和中午的温差相当大,暴露在外的肢体会因为风寒的侵袭而出现发凉麻木、行动不灵、酸痛等不适。因此,此时节在穿着上还是要以“捂”为主。

饮食清淡多吃梨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惊蛰季节还要少吃酸,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以养脾。

避免春困防怒火



  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同时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仲春时节,要注意避免过量饮酒、熬夜;随时保持心平气和,不要大悲大喜,戒躁戒怒,否则肝气升腾太快,易患眩晕、中风之病。


课程素材
更多阅读

课程素材 | 端午粽香,中考作文更精彩

中秋课程素材

唐朝的冬天(之二)

莺飞草长话春分

课程素材丨“猴年马月”来了

健康第一 | 惊蛰时节多吃能生津润肺的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