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平王次子姬烈受封汝坟,成为周姓的又一受姓始祖

 泮溪别馆 2017-03-24


 

周平王去世时,大子洩父早卒,遂以洩父子林即位,是为周桓王,此后代代相传。东周的世系,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如下: 


 平王→桓王→庄王→釐王(一作僖王)一惠王→襄王→顷王→匡王→定王→简王→灵王→景王→悼王→敬王→元王→贞定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显王→慎靖王→赧王。一共二十五王。 


 按照周王朝的宗法制度,历代天子由嫡长子继承,其他诸子称为别子,他们受封为诸侯,领有采邑,有时也担任王朝官职,并在自已的封地内建立宗庙和相应的统治机构。受封的别子就成为新的宗族始祖。通过层层分封,在血缘亲族关系的基础上,接照父家长制的辈份,使族权与政权结合,即所谓“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从而建立牢固的统治。
除长子外,周平王其余各子,边采取传统的分封方法,封于名地。其中,次子烈受封汝坟(今河南叶县东北)。据《通志.氏族略》称:“平王之子别封汝南者,亦为周氏。”汝坟地处中原,距离周王朝的统治中心不远,既无戎狄攻代之患,也不与南方荆楚相接,辖区内的统治相对安宁。姬烈在汝坟的封地上,也建立了自己一套机构,爵位也由其嫡长子继承。关于姬烈,由于史籍缺乏记载,因此其生平事迹也不可得知。姬烈之所以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后代衍生出了中华一大姓氏→周姓。
姬烈的后代世系,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平王少子烈,食采汝坟,烈生懋,懋生文,文生昇,昇生兴,兴生晏,晏生安,安生弘,弘生明,明生隐,隐生寿,寿生容,容生休,休生雄,雄生晖,晖生宽,宽生员,员生成,成生邕。”秦灭周,并其地,遂为汝南著姓。邕生秀,秀生仁,字子房。汉兴,续周之嗣,复为汝坟侯,赐号正公。根据这一世系,秦灭东周时,姬邕己是姬烈的十八世孙。西汉时受汝坟侯的周仁,则是姬烈的二十世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