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23日星期四,下面为大家讲讲让说话更有逻辑的金字塔原理。 怎样才能做到一语中的,表达重点呢? 举个例子,一位员工这样汇报工作,“A总今天没空,B总出差了,C总明天之后都可以,另外,周三订不到会议室,会议安排在周四上午10点可以吗?”你也许默默的笑了,没错,这样的表达肯定会被老板反感。其实你和把话说清楚中间,只差一个金字塔原理的方法论。 如果把这句话改成“boss,今天的会议我们想改在周四上午10点,你看可以吗?因为A、B、C总那个时间比较方便,会议室也只有那一天有空。”没错!这就是金字塔原理的第一条!结论先行。 金字塔四大原理 1、结论先行,每次开口前先想想,如果大家只能记住你所说的一句话你希望是哪一句,先把它说出来。过滤掉其他杂乱信息。 2、以上统下,选择自上而下的表达。我们已经把结论放在最上面了,接下来需要一层一的往下剖析,上一层的思想应该是对下一层思想的总结。 3、归类分组,把同类的问题归在一组。人的大脑会自动的将所有的事务以某种秩序组织起来,比如看到手机、充电器、手表三个词语,你一定会把手机和充电器联系在一起。乔治·A·米勒提出奇妙的数字“7±2”,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性容纳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记忆力好的可能可以记住9个,有的可能只能记住5个,3个比较容易记住。 4、逻辑递进,每一组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排列,需要把它提高一个思想层次。比如:苹果、香蕉、胡萝卜、西红柿、菠菜。单纯的归类分组应该是把它分成两组,但是依旧需要记忆6项。当我们把苹果、香蕉归类分组并逻辑递进为水果,而胡萝卜、西红柿、菠菜为蔬菜,这样我们就只需要记忆2项了。 金字塔的内部结构 1、纵向方向,是指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发出新的信息并引起读者的疑问,然后在下一个层次进行回答,直到读者接受你说的思想而不再提出疑问为止。这样可以极大的引起读者的兴趣。 2、横向方向,也就是在每一个层次内回答问题的时候,要么使用演绎推理,要么使用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是通过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方式。 例如:①大前提:所有看了本篇文章的人都会好好说话,②小前提:你看了本篇文章,③结论:所以你会好好说话; 归纳推理是:西红柿鸡蛋盖浇饭十分美味,西红柿鸡蛋盖浇饭十分快速,西红柿鸡蛋盖浇饭十分廉价,所以中午推荐西红柿鸡蛋盖浇饭。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金字塔的顶端,如果我们直接向读者发出结论,冲击力过强不容易让读者接受,反而会茫然失措。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写序言讲故事的形式来给读者介绍一下大概的背景和冲突,引起读者共鸣,从冲突开始读者可能就会提出疑问,这时我们就可以回到纵向方向开始回答作者的疑问。 表达是一门艺术,它可以是口头也可以是书面,牢记上面的一些小方法,并且不断的有意识训练自己,一定会有很大的改善。 |
|